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國軍校丨一個學員俱樂部的「磁場效應」

2024-01-31軍事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中國軍號

海軍勤務學院「蛟龍」軍體俱樂部隊員進行拔河比賽。王 寧攝

一年的時光,如何實作一場全新的蛻變?

在海軍勤務學院有這樣一支學員隊伍,他們在校時間僅有一年:或轉隸到學院學習勤務領域專業課,或考學提幹進行首次任職教育。這一年,他們要完成高強度專業知識學習,撰寫畢業論文,參加專業競賽……顯然,對於他們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效率是最關鍵的「工具」。

「真想把一秒鐘掰成兩半用!」半年前,學員潘正宏剛來學院時,就有這樣深刻的體會——繁重的專業課、即將到來的畢業聯考和研究生考試,讓他「壓力山大」。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幾年前的學長學姐們也曾發出這樣的感慨。

如何在短暫的時間內幫助學員紓解壓力、助力學習成才?近幾年,海軍勤務學院探索「俱樂部矩陣」建設,打造了「星火」黨建俱樂部、「蛟龍」軍體俱樂部、「精武」競賽俱樂部、「輕騎」文藝俱樂部等一批課外學習平台。

「在俱樂部的加持下,我的專業課成績實作了逆襲!」已從該院畢業的學員王柳,忘不了那段拼搏的時光,「俱樂部就像知識的加油站,又像夢想的孵化器,寓學於行,寓學於樂,助力我們用好有限的學習時間,實作學習效率最大化。」

如今,該院俱樂部矩陣正在源源不斷為學員輸送能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學員俱樂部,感受獨具魅力的「磁場效應」。

重拾信心,遇見更好的自己

在學員俱樂部的幫助下,海軍勤務學院學員唐曉曉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這事,要從幾個月前說起。

去年9月,曾服役於駐港部隊的提幹學員唐曉曉,剛入校就因為胸前勛表在學員中引起一陣轟動。服役兩年,唐曉曉所在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自己受到兩次一級表彰,這讓戰友們羨慕不已。不僅如此,入伍前,她還獲得碩士研究生入學資格。

誰也沒想到,內建光環的唐曉曉在第一堂課就遇到了「攔路虎」。

那天上午,唐曉曉迎來第一堂專業課。本以為大家都是提幹學員,起點應該不會相差太多。沒想到,教員在課上提問時,同學們或多或少都能回答一些,當問到唐曉曉時,她卻支支吾吾答不出來。

「對海軍軍種知識了解太少,後勤理論課像在聽‘天書’……」第一堂課就感受到差距,這讓唐曉曉有些泄氣。此後一段時間,唐曉曉變得沈默寡言。

很快,學員隊隊長察覺到唐曉曉的狀態。交流後,隊長想起兩年前遇到同樣問題的提幹學員王柳。於是,他給唐曉曉講起王柳「兩次敲門」的故事——

「電路圖太難了,我對它根本‘不來電’。」一天中午,王柳垂頭喪氣地敲開時任學員隊教導員辦公室的門,大吐苦水。

入學前,王柳是個文科生,自打高中畢業後就與物理課「分道揚鑣」了。來到學院後,所學專業需要王柳熟練掌握電路內容,看著一幅幅復雜的電路圖,她一度想退學。

「提幹學員在入學前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遇到困難幫助他們重新樹立信心、激發潛能,也許能夠再次找到前進的方向。」因為王柳軍事體育成績突出,3000米跑常常是隊伍中的「領頭羊」,一度帶領班級掀起長跑熱潮。教導員立足她的優勢,推薦她加入「蛟龍」軍體俱樂部。

「蛟龍」軍體俱樂部不僅為提高學員體能訓練成績搭建平台,更為激發他們的潛力創造了舞台。漸漸地,王柳重拾了信心。這份信心,也讓她在學習電路圖中充滿動力。

兩個月後,在課程測試中,王柳竟考了100分。那天,她再次敲開教導員的門說:「‘蛟龍’賽場讓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聽了王柳的故事,唐曉曉把目光投向了學院的幾個學員俱樂部,最終決定加入「星火」黨建俱樂部激發潛能。

登上「星火」講台,唐曉曉把在駐港部隊服役時的經歷分享給戰友:「我曾是一名駐港部隊儀仗隊女兵,在大眾眼中,我們英姿颯爽、光鮮亮麗。殊不知,這源自日復一日的磨礪。訓練拍槍時,聲音要響亮,一天下來,手心常常腫得很高;訓練踢正步時,動作要一致,為了達到效果,腳掌常常腫到穿不進靴子……」唐曉曉講述自己的成長背後故事,贏得戰友們陣陣掌聲。

在一束束真摯而熱烈的目光中,唐曉曉也找回了自信。這份自信讓她有了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動力,她說:「身體的苦都不怕,學習的苦算得了什麽?」

前不久,唐曉曉在專業課小組隨堂考核中,以「主講人」身份進行課堂展示。這次,她落落大方侃侃而談,最終以「優秀」成績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能力提升,解鎖新的技能

「我有一個夢想,參加競賽並獲獎。」學員張鶴洲轉隸到學院前,就給自己設了一個目標。

無巧不成書。來到學院,張鶴洲參觀的第一個房間,是陳列著學長學姐參加競賽獲得獎牌和證書的「榮譽角」。這些沈甸甸的榮譽深深觸動了他,他也想在「榮譽角」爭得一席之地。

然而,大學前三年主要學習基礎學科,對專業課內容了解不多,張鶴洲想要在短時間內參加競賽並獲得名次並非易事。

「設計參賽作品初始階段,生僻的理論、笨拙的操作讓我一度想放棄,即使看了很多課外參考書,我也是一知半解。」得知張鶴洲的苦惱,戰友譚鈞元鼓勵他一同加入「精武」競賽俱樂部。

「精武」競賽俱樂部是幫助學員參加各類專業競賽而組建的學習交流平台。在這裏,學員可以透過俱樂部設定的學習區觀看書籍、影片資料,實作自主學習,還可以到專業系提供的實操區獲得專家教授親自指導、進行實踐探索。

「我也沒想到,榮獲全國一等獎作品的核心部件,居然會是一個不起眼的瓶子。」一天,張鶴洲在學習區觀看創意作品影片。偶然間,一件作品的解剖影片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此後,張鶴洲利用課余時間翻看圖書收集資料、學習仿真軟件對各項數據進行分析,琢磨出獲獎作品的雛形。經過不斷完善,最終獲得了自己的第一張獲獎證書。

「‘精武’競賽俱樂部開啟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第一張獲獎證書開啟了張鶴洲的科研之路。他乘勝追擊,接連將第十五屆國際先進機器人及仿真技術大賽一等獎、第二十四屆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全國一等獎等榮譽收入囊中。

再次來到「榮譽角」,看到自己的獲獎證書擺在最醒目的位置,張鶴洲滿心歡喜。在「精武」競賽俱樂部的幫助下,他不僅實作了自己的目標,還因此獲得直讀博士資格。

同樣在學員俱樂部開啟全新世界的學員李洋,點亮他課余生活的是「輕騎」文藝俱樂部。

開學第一天,學員隊隊長向新學員發放各個俱樂部的招生簡章。能歌善舞的李洋,一眼看到了「輕騎」文藝俱樂部,第一時間去找隊幹部報名參加。

此時,正值畢業季,學員隊準備為畢業學員籌劃一場晚會,這個重任順理成章地交給了「輕騎」文藝俱樂部。學員俱樂部一般由學員擔任負責人,值此新老學員交替之際,「輕騎」文藝俱樂部負責人還未敲定,誰來帶領大家組織晚會?李洋自告奮勇。

「喜歡文藝活動和組織文藝活動看起來只有兩字之差,實踐起來卻差別很大。」組織晚會之初,李洋就感受到了壓力。

如何制作晚會方案?成為擺在李洋面前的第一個難題。「俱樂部裏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優秀經驗範例,這是促使我成長的一筆寶貴財富。」李洋翻看以前的策劃方案學習流程,像過篩子一樣研究每一個節目,從選定節目、人員分工到後勤保障、預設特情,他一點一點摳細節,反復修改草稿……

舞台上燈光絢麗,觀眾席人潮湧動。伴隨著晚會的落幕,李洋自豪地走出禮堂。從此,他有了一個新身份——晚會導演。仰望點綴著繁星點點的夜空,他發出感嘆:「原來舞台背後這麽美妙!這次挑戰讓我解鎖了新技能,我用親身經歷書寫了舞台背後的故事。」

超越自我,盡情釋放潛能

學員塗易博夢想成真了——如願榮獲「四有」優秀學員。不僅如此,他還榮立了三等功。成績的取得,都要從一面照片墻說起。

入學之初,塗易博就被學員隊走廊的照片墻吸引。墻上錯落有致地張貼著學長學姐立功受獎的照片,鮮紅的綬帶、熠熠生輝的獎章,讓塗易博看得有些出神。他想:「一年的時間,學長學姐可以突破自我,我也要搏一搏。」於是,他向爭當「四有」優秀學員發起沖鋒。

對於塗易博來說,學業壓力並不大,他常常在各科考試中拔得頭籌,可體能訓練成績令他頭疼。

聽說「蛟龍」軍體俱樂部有愉快的訓練氛圍、科學的訓練方式,能讓體能成績突飛猛進。塗易博決定試試。

不同於其他學員俱樂部,「蛟龍」軍體俱樂部有室內、室外訓練場。來到「蛟龍」軍體俱樂部第一天,塗易博就感受到了熱情——戰友的熱情相助、訓練時的熱情投入。初入俱樂部,戰友便針對塗易博的體能弱項幫助他制訂了訓練計劃。

「真沒想到,短短一周,3000米跑用時就縮短了1分鐘,‘蛟龍’軍體俱樂部給我註入了強大的能量!」那段時間,塗易博最期待的事莫過於體能訓練時間到訓練場與戰友切磋較量。一滴滴汗水、一步步奔跑,塗易博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發生變化。他不僅在體能成績上有了提升,還在朝夕相處中融洽了戰友關系。

「學員俱樂部實作自我超越,還促使我向更高的山峰發起一次次沖鋒。」補齊短板,塗易博各方面優異的成績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前不久,他的照片也被張貼在滿載榮譽的照片墻上。

不同的學員書寫相同的奮進故事,同一種拼搏精神鼓舞不同學員拔節成長。學員張向遠在塗易博的故事中汲取到了力量。

前不久,看到張向遠在故事分享會中自信大方的表現,同班戰友都為他豎起大拇指。然而,幾個月前還是另一番情景。

入學之初自我介紹時,張向遠面對台下的目光,站在講台上緊張得說不出話。短短幾分鐘,他漲紅臉結結巴巴介紹完基本資訊,便匆忙逃離講台。

「我也想得到大家的認可,可每次有公開亮相展示自己的機會時,‘出彩’的活動就會被我搞成‘出醜’。」張向遠羞愧地垂下頭。

越是不敢說,越要勇於說。張向遠意識到這一點,便給自己開啟了「大膽計劃」,主動申請到「星火」廣播站客串播音員,提升語言表達技能。觀看電視新聞時模仿主持人狀態,將新聞評論中的表述打磨成屬於自己風格的語言;對著鏡子練習演說尋找感覺,主動邀請戰友試聽找出問題……直到最後,他能夠獨立完成播音。

再次走向講台,張向遠的步伐沈穩有力,以一場充滿激情的演講,收獲了戰友們贊許的目光。「沒有征服不了的高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學員俱樂部給了我攀登的力量,讓我不斷實作技能升級和自我超越。」他說。

責任編輯:孫嘉燁

(解放軍報客戶端·中國軍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