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從明朝初期的領先到抗戰時期的落後,簡析中國火炮發展之殤

2024-08-16軍事

二戰的蘇德戰場上,兩款武器最嚇人,一個是號稱「希特勒的電鋸」的德國MG42通用機槍,另一個號稱「史太林的管風琴」的蘇聯喀秋莎火箭炮,相對而言,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時的那種尖銳的聲音,很可能是每一個參加過蘇德戰爭德國士兵的噩夢。

德軍最後給蘇聯打上的標簽就是「沒挨過蘇聯的喀秋莎,就說明他不了解蘇聯。」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蘇德之戰的戰爭就是火炮與火炮之間的關系!

與蘇德戰場形成反差的就是東亞戰場,竟然被諷刺為二戰時期的一戰戰場,究其原因,還是我們的火炮太過落後,畢竟二營長他娘的意大利炮這種一戰時期的老古董,在二戰的中國戰場還能夠成為攻堅的主力,可想而知中國火炮在二戰時期到底有多落後了。

明中葉之前中國火器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眾所周知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火藥的國家,當然,這種發現充滿了戲劇性,原因是唐代時期人們相信可以透過煉丹的方式獲得長生不老之術,結果就在煉丹的過程中發明了火藥。

盡管在宋朝時期,中國就已經研發出了借助火藥進行射擊的武器,然而在大多數時間裏,中國人卻將其用在了煙花爆竹上,用來粉飾太平,宋代滅亡之後,蒙古人利用火藥曾經一路打到東歐,嚇得歐洲人稱其為巫術。

當然,這也代表著火藥從東方傳入西方,歐洲在13、14世紀發明的各類槍械,都是經過阿拉伯人將火藥技術帶入歐洲後,又進行的發展,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火門槍,這種槍裏面放置火藥及彈丸,再用引線引爆,這種發射原理基本都來自中國。

火器在歐洲這種戰爭不斷的環境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英法百年戰爭中,英國軍隊就已經開始使用火槍和火炮。

但是至少在明朝中葉之前,中國的火器水平還是領先世界的。

中國火器的發展被普遍套用在戰爭中,相關資料顯示,元末反元鬥爭中類似朱元璋一樣的反元軍隊因為裝備了大量火器,所以擊敗了擁有騎兵優勢的蒙古人,明朝初期鑒於明朝的周邊環境,明朝統治者依然保持了一定數量的火器研發。

尤其是在抗擊倭寇上,明朝還向北韓人提供火藥,組建專業的火器部隊。明軍在向南擴張中,也將火器擴散到了東南亞等地區。

可以說,明朝中葉之前,中國的火器不止領先世界,還形成了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火器發展圈。

明中葉之後,歐洲火器水平逐漸超過中國

在東方文明的催發下,西方開啟了文藝復興運動,在解放思想的同時,歐洲戰火紛飛,在崇尚武力的風氣下,火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後來更是崔生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火器發展為商品,更加促進了武器的發展。

與歐洲火器一片欣欣向榮不同的是,明朝經過朱元璋和朱棣的兩代統治,相對於歐洲來說社會環境更為穩定,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對武器的更新換代並不是十分熱衷,有研發火器的錢,不如建造一些宮殿和墳墓,這才是中國統治者幾千年來最大的愛好。

從更深層次的原因來說,經歷元朝打壓知識分子後,火器的發展趨於緩慢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而明初建立的高度集權的君主專制體制,導致思想被壓制,科學技術發展變得緩慢,火器自然也得不到長足的發展。

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火器發展又出現了兩個方向,一種是火槍,而另一種是火炮,由於中國是陸權國家沒有海洋意識,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時重型火炮在陸地太過笨拙,裝填慢,射程近而沒有被采用,

相對來說,冷兵器的作用比火炮還要大,因此,明朝統治者拋棄了火炮的發展,而是有選擇性的發展了火槍。

與中國閉關鎖國,禁錮思想不同的是當時的歐洲剛剛經歷文藝復興運動,隨後開啟了新航路開辟,所謂的開辟無法是到處掠奪,這個時候,巨艦大炮成為西方國家開拓殖民地的標誌,為此船和炮一直快速發展。

到明朝中後期,中國火器水平已經嚴重落後於西方,尤其是在火炮的發展上。

1522年葡萄牙侵略者的艦隊到達東亞,與明軍發生了中西方有史以來第一場海戰,因為明軍是主場作戰,雖然武器相對劣勢,但是依靠有利條件還是將葡萄牙人擊退。

隨後,葡萄牙與荷蘭人將武器賣到了日本,日本借助先進的火器不斷侵擾中國東南沿海,豐臣秀吉統一日本之後竟然打算向中國挑戰。

在艱難的抗倭援朝戰爭中,晚明中國軍隊十分艱難的擊敗了日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當然,這場戰役能夠獲勝,也是因為明軍已經仿制西方火銃,仿制出鳥銃這種擁有近代步槍特點的武器。

火炮竟然成為明清易代的重要因素

盡管中國在明朝時期火槍水平並未落後西方多少,但是火炮方面還是極為落後的,明朝政府對此應該是有一定認識的,在海禁的政策下,明廷依然大量購買佛郎機銃這種輕型火炮,後來更是購買重達幾噸的紅夷大炮。

明朝統治者之所以大量購買火炮,就是希望用火炮來改變明朝在對後金戰爭中不利的局面。

當時葡萄牙為了向明朝出口火炮,甚至專門在澳門建立了鑄炮基地,專供明朝火炮製造,在明朝戰事吃緊的時候,曾經一次就采購多達80門火炮,這些火炮一部份被放在了北京,更多的部份被運送到了遼東戰場,在寧遠大戰中,袁崇煥就依靠11門紅夷大炮將努爾哈赤擊敗,創造了明軍在後金戰場少有的勝利。

寧遠大戰使得明清兩軍對火炮都有了極大的興趣,明廷受此鼓舞,開始大量仿制,在崇禎三年之前,明廷仿制出的紅衣大炮數量多達400多門。

在與明軍對抗中吃了虧的清軍也開始註重火炮的發展,明清兩方在明朝末年開啟了一場較為有趣的軍備競賽

有關於紅衣大炮的仿制一度成為決定明清戰爭走向的關鍵性因素。

當時的明朝內部有計劃全力發展火炮,並且建立全員火器裝備的編制,卻因為造價太高而沒有實作,這也和明朝體制有關,並非武器不行,也並非人數少,主要還是軍隊的管理能力不行,吃空餉,腐化嚴重。

吳橋兵變就是因為部隊管理不足,導致部隊嘩變,孔有德和耿仲明發動叛亂,最終帶著紅衣大炮和制造火器的大批工匠投奔了後金,其結果就是後金火炮水平反而趕超明軍。

在1641年的松錦大戰和1644年的山海關大戰中,清朝入關之戰中,這種「出口轉內銷」的火炮始終活躍於東亞戰場,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清軍入主中原後,清朝統治者卻更為保守,認為火器是禍害的根源,迷信「騎射根本」,導致火器發展近乎停滯,中西方的火器差距越來越大。

近代以來中國火炮極為落後的原因

讓人無法相信的是,盡管清朝火炮發展水平極為落後,在鴉片戰爭後也意識到自身的不足,開始在洋務運動中造槍造炮,即使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清政府無法造出,也能夠透過各種途徑進口一些。

然而由於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火炮在近代抵禦外敵的過程中並未能發揮巨大的作用,在一系列對外戰爭中清政府一敗再敗。

令人不敢相信的是,清朝時期國家尚能有幾門火炮充充門面,到了到了民國時期,軍工水平不進反退,到最後不得不全面依賴進口火炮來滿足軍閥混戰中對火炮的需求。

一戰結束後,西方國家卻以幹預中國內戰為由,禁止對華出售武器,一直到1929年才完全解除,在這段時間裏,中國的很多軍閥也偷偷進口了一些軍火,然而對以火炮為主的重武器始終是沒有機會大規模進口的。

最終的結果是,中國不但沒有能力去制造火炮,想買還買不來。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想來也不過如此了!

1935年時,中國抗戰局勢日趨緊張,國民政府決定統一整編預備炮兵部隊以備不時之需,然而在統計的時候卻驚奇的發現,全國用於野戰的火炮僅有450多門,而能夠隨時上戰場打仗的僅僅200門左右。

在抗戰題材的影視劇【亮劍】中,獨立團上萬人的隊伍攻打一個僅僅一千守軍的平安縣城,竟然久攻不下,最後團長李雲龍下令二營長用意大利炮轟掉了鬼子的炮樓,才徹底攻下了平安縣城,假如這場戰役中,沒有這門火炮,後果不堪設想。

在歷史上,日軍對我軍進行的封鎖大多依靠簡單的碉堡來完成的,欺負的就是我軍缺乏火炮這一點。

國民政府對火炮輕型化發展的認識

南京國民政府完成全國的統一後,也開始重視對火炮的發展,1932 年6月在兵工署主持召開第一次制式兵器會議上,就有對火炮製式的選定,以及未來火炮的發展方向的討論。

比較有見識的參會代表針對當時的國情,提出國炮的發展方向應該是避免重型化,而追求輕型化的小口徑火炮,這種看法雖然今天看來有點不合時宜,然而很符合當時的國情。

一直以來制約中國重型火炮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點:

首先,西方國家對火炮技術的保護。重炮技術復雜,容易形成貿易壁壘,所以普遍來說重型火炮價格很高,以國民政府當時的財力根本就無法大規模裝備;

其次,即使有技術,以民國時期的工業制造水平,也無法仿制。國民政府引進德國1924式毛瑟步槍,一直到1935年才仿制成功,可見軍工實力是硬傷,仿制小炮明顯符合現實;

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發展重型火炮缺乏牽引動力。重型火炮一般都特別重,以國民政府後來引進的15生榴彈炮,重量達到5.5噸,靠人力是無法牽引的。

正因為如此,對火炮發展方向以輕型化為主是比較現實的,中國的德械師其實也是輕裝步兵師,在重火力上根本就無法與真正的德械師匹敵。

國民政府組建的第一支重炮部隊

在火炮輕型化發展的呼聲下,當時的國民政府的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將軍也向老蔣建議,步兵裝備的確應該輕裝化,但是不能忽視重炮的作用,可以考慮建立一支重炮部隊,數量可以少,機動性必須強,這樣就以用於戰場上的炮火支援。

塞克特號稱「德國國防軍之父」對德國的軍事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這種「輕裝師加重炮部隊」的軍事策略也符合德國的軍事理念。

蔣介石當時對塞克特十分信賴,為此決定不惜花費重金也要打造中國的重炮部隊。

1934年國民政府向德國萊茵公司訂購24門150毫米口徑野戰榴彈炮,但是國民政府當時並沒有現金支付,在德國國防部的要求下,德國政府同意擔保,希特勒害怕向中國出售重炮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結果沒有不同意。

這件事拖拖拉拉,一直到1936年這批火炮才運送到中國,裝備成一個摩托化重榴彈炮團。

有鑒於該炮優秀的效能以及當時日本咄咄逼人之勢,國民政府當即下令再追加75門榴彈炮的訂單,以完成塞克特當初的建議,組建兩個重炮旅。

然而第二批訂單下完後,萊茵金屬公司根本來不及造這批炮,而是將準備交付德國國防軍的火炮拿出20門運送中國,就這20門還是經歷了艱難險阻才到達中國,此後德國迫於來自日本的壓力以及自身對火炮的需求,停止了與中國的軍事合作。

國民政府費了很大的勁,排除了思維上的、經濟上的、政治上的各種障礙,最終引進了這44門15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重炮部隊,來之不易!

兩個重炮旅是編不成了,只編造了兩個重炮團,分別是炮10團和炮14團。

15生榴彈炮在抗戰中發揮的巨大作用

從德國引進的這批150毫米榴彈炮可是老蔣是下了血本才買了重炮,用起來十分珍惜,不到萬不得已基本不投入使用,再加上為其引進的大炮牽引車,使其移動速度特別快,因此在抗戰中損失數量並不多。

在淞滬會戰中,由於我軍空軍實力不如日本,沒有制空權,往往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當時得到訊息日本在跑馬廳建立的臨時機場防備較差,15生榴彈炮在指定地點可以實施偷襲。

為此,炮10團派遣了一門150毫米榴彈炮在晚間到達襲擊地點對該機場進行火炮襲擊,在10分鐘內,15生榴彈炮射出50發炮彈,不僅將機場炸毀,還將幾架飛機一塊炸毀,等日本準備反擊的時候,15生榴彈炮早就跑路了。

國軍創造性發明的重炮遊擊偷襲戰,打完幾炮後立即用機械車輛牽引而走,擾的日軍也是疲憊不堪。

在抗戰期間幹脆就將這批火炮分開使用,比如在昆侖關戰役的攻堅和第三次長沙會戰的防守上,150毫米榴彈炮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火炮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是不用言說的,15生榴彈炮作為抗戰時期引進的重型火炮,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總體上來說,中國火炮從古代到近代,一直未給予足夠的重視,造成了國家落後挨打的局面,我們應該以此為戒,居安也要思危,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國防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