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 在【藤野先生】裏提到過,他在日本留學期間,課堂裏曾放映了一部日俄戰爭的紀錄片。片中,一名中國人替俄國人當間諜,之後被日本軍槍斃了,一群麻木的中國人全程圍觀,無動於衷。
看罷後,課堂上的日本學生紛紛鼓掌歡呼萬歲,唯獨魯迅沈默著,眉頭擰成了一把鎖。 中國人的病不在於軀體,在在於精神 。從此棄醫從文。
事件的背景就是發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 一場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戰爭。
戰爭結果,沙俄慘敗,日本慘勝,清朝中立。
日本人一看,發財的機會來了。
甲午戰爭軍費花了兩億日元,清政府賠償了四億日元。參照既往的成功經驗,這次打仗花了15億日元,那麽沙俄應該賠償我多少呢?怎麽也得30億吧。
沙皇一聽: 我要是有30億的軍費,我會停戰?一個字不賠,不同意就繼續打。
日本人發現老毛子不按劇本來啊,不過也實在打不動了,同意停戰。
日俄戰爭起因
日本自明治維新改革成功後,迅速走向了軍國主義擴張道路。並提出了征服世界的三部曲:「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北韓。」
1891年3月,俄國為了控制遠東地區而宣布修築西伯利亞鐵路,日本朝野受到極大震動,認為日本的利益線受到威脅。因此,日本要想控制北韓及滿蒙,實作其大陸政策之目的,就必須打敗俄國這個競爭對手。
日本攜甲午戰爭勝利之威,迫使清政府接受割地賠款的【馬關條約】的舉動,同樣深深刺痛了俄國。日本不僅迫使清政府承認了日本對北韓的單獨控制權,而且迫使清政府割讓包括遼東半島在內的大片領土。沙俄早已把中國東北視為自己的勢力範圍,【馬關條約】的內容一傳出,俄國就迫不及待地建議法、德聯合幹涉。
日本無力對付三國幹涉,決定放棄遼東半島,並於1895年11月8日與中國簽訂中日【遼南條約】,中國以加付3000萬兩庫平銀贖回遼東半島。 俄國不僅協助清政府贖回遼東,而且以年息4厘貸款1億兩,以助清政府償還對日賠款。
當時日俄戰爭對日本方面來講他的訴求是什麽?就是中國東北利益的再分配,因為當時日俄兩國雖然在東北的沖突和矛盾不可調和,但不是那種你死我活的矛盾,因為當時歐洲列強明暗的操作和斡旋,兩國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獨占東北的利益,又不能獨占,現有的矛盾又不可調和,怎麽辦?唯一的辦法就是打一架,再在中國的東北裏畫一個圈明確各自的利益範圍。
英日同盟
在1902年1月30日,日本與當時的世界老大英國簽訂了英日同盟。
由於距離遙遠,即使有盟約,英國也不太可能遠赴重洋派兵直接支援日本,但即便如此,作為世界老大的英國同樣可以以其國際影響力在各個方面上幫助日本,後來的事實也證明, 在日本最終戰勝俄國這件事上,英國人是幫了大忙的。
前面利益豐厚,身後又有大哥撐腰,日本終於於1904年二月正式對沙俄用兵。
雙方實力對比
日本盡管國力蒸蒸日上,但是畢竟底子太薄;
沙俄盡管日趨腐朽,但老底還比較厚。
就實力來看,日本仍然明顯弱於沙俄。
對比一下日俄雙方的力量:1904年,沙俄陸軍:常備軍總兵力約105萬,但是其中將90%的兵力部署在西部地區,在遠東只有正規陸軍部隊9.8萬余人(148門炮、8挺機槍);
海軍:擁有200余艘戰艦,其中太平洋分艦隊擁有60余艘作戰艦艇(19.2萬多噸)。
相比於俄國,日本實力弱小的多,陸軍:總兵力約37.5萬人(1140門炮),其中25萬人可用於日本列島以外作戰,機槍147挺;海
軍:戰艦約80艘(26萬多噸)。
當時的沙俄是把歐洲戰略作為重點,所以在遠東地區能夠調動的兵力反而不及日本。
所以,對於日本來說,集中優勢兵力幹掉沙俄在遠東地區的軍隊不是不可能,這仗有的打;而對於沙俄來說,只要遠東的俄軍能夠堅守到歐洲的援兵過來,俄國必勝無疑。
雙方都有一較高下之心,那麽兩國離開戰也就不遠了。
戰爭過程
旅順是俄國在遠東攫取的僅有的不凍港,是太平洋分艦隊的主要基地。 日本必須在短時間內集中優勢兵力幹掉沙俄太平洋艦隊和陸上俄軍(主要是中國境內的俄軍)。
而對於俄軍來說, 戰爭越拖越有利 ,所以他們的戰術就是, 太平洋艦隊盡量不離開旅順港,以旅順港上的岸上火力為依托不斷消耗日本海軍實力。
1904年3月上任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馬卡羅夫很好的利用了俄軍的優勢,俄羅斯太平洋艦隊不再一味躲在港中避戰,而是時不時出港攻擊日本海軍,而當日本海軍準備後撤擺開陣勢與俄軍決戰時,俄軍又撤回港內,俄軍艦隊始終不離開岸上炮火的覆蓋範圍。
這種戰術讓日軍打又不能打,追又不能追,十分的被動。
1904年4月,日第1軍由北韓半島,渡鴨綠江,攻擊駐紮於中國東北的沙俄陸軍,俄軍不敵,撤往遼陽方向;同時,日第2軍, 由遼東半島登陸,並迅速占領大連、金州等地。
於是,日軍先攻占瓦房店地區以切斷旅順俄軍與外圍聯系,俄軍一敗塗地,只能龜縮於旅順要塞之中,旅順要塞在開戰前就經過加固,守軍有4萬人,炮646門,機槍62挺,7月底,日軍以6萬兵力包圍旅順,並配有火炮400門(其中攻城炮198門),機槍72挺。
雙方圍繞旅順展開激烈爭奪,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以「肉彈」戰術(不計代價,拿人往裏填)強攻旅順,最終使戰局逐漸轉向對於日軍有利(但並未徹底拿下旅順)。
俄太平洋艦隊見事情不妙決定脫離旅順,撤往海參崴,俄軍此舉意在保存實力,想待俄波羅的海艦隊趕到時,兩艦隊合兵一處擊潰日本聯合艦隊。
但逃跑的俄太平洋艦隊沒跑多遠就被日海軍追上,俄軍倉皇應戰,損失慘重。 其艦船要麽被擊沈,要麽逃往中立國被繳械,要麽再次逃回旅順。
陸戰方面,日軍於遼陽,沙河地區與俄軍激戰,戰局逐漸走向膠著,旅順方面,日本加緊對於旅順的攻勢,10月30日,日軍占領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203高地,並在此高地上架炮炸毀了太平洋艦隊逃回旅順的所有艦船。
自此, 俄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日軍最終於1905年初迫使要塞內俄軍投降,日俄戰爭的制海權已經掌握在日軍手中。
太平洋第2分艦隊
日俄戰爭初期,沙皇政府決定從波羅的海艦隊(後來加上黑海艦隊)抽調艦船,編組「太平洋第2分艦隊」,開往遠東增援。這支混合艦隊擁有各型主要戰艦38艘,輔助艦船約20艘,下編兩個大隊(後來又增加1個大隊),由羅日傑斯特溫斯基海軍中將統一指揮。
由波羅的海出發,繞過非洲好望角前往中國,途經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海,行程18000海裏(約3萬公裏),前往遠東作戰。
而後參與對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作戰, 這支準備並不充分的艦隊自起航那一刻起便命運多舛。
1905年5月,疲憊不堪的波羅的海艦隊終於抵達作戰海域,他們原計劃先赴海參崴休整後再出戰,但日本怎麽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早於對馬海峽等待俄軍。
兩軍交手前,日本聯合艦隊長東鄉平八郎海軍告訴日軍
"皇國興廢,在此一戰,諸位尤須奮發努力。"
雙方隨後交戰,交戰結果不言而喻,日方以僅損失三艘魚雷艇徹底擊潰了俄波羅的海艦隊。
海上作戰,俄軍已經完敗。
東鄉平八郎
清政府的態度
日俄戰爭之前,清政府就評估過兩國的危險性,結果是,俄國更危險,所以,清政府的戰略是支持日本打敗俄國。
但是,由於俄國實在太過兇殘,清政府又不敢與俄國人撕破臉,所以,清政府一直在名義上一直處於中立國狀態。
但暗地裏,清政府其實小動作不斷,在整場戰爭中, 都在暗中加派人手,幫助日本人提供情報,提供補給,救治日本傷兵,甚至破壞俄軍設施。
在整場戰爭中,為日俄兩國充當間諜的中國人不計其數。就連日後的北洋軍閥頭目吳佩孚都曾經在此為日本人提供情報(吳佩孚被俄軍抓住判處死刑,在行刑途中跳車逃生)。
此戰令日本鞏固了對北韓半島的絕對控制,同時,又攫取了中國遼寧、吉林地區的大量利益,尤其是在旅順港駐軍的特權。這一戰,令日本躋身世界列強行列。
該說說大清國了,清國當時的感受跟我們今天可不一樣,不但沒有感到恥辱,反而看到了希望:
黃種人是可以打敗白種人
。於是,大清國開始全面學習日本,準備立憲,
但大清國不知道,他的命比沙皇還要短。
或許有人就此認為日俄戰爭與中國關系不大,實際上如果沒有這場戰爭,那麽富饒的東北大地很有可能成為俄羅斯的關東州;日本人拼死作戰打碎了俄國人的東北迷夢,但清政府的全力抵制,又讓日本收起了對這片土地的貪欲;不過日俄戰爭絕不是日本和俄國你爭我奪,清朝隔岸觀火的三國演義,更是一場讓列強都卷入其中的世界大戰。
停戰談判
日俄戰爭以後,在美國等國的撮合下,雙方在【樸茨茅斯條約】上簽字。俄國全權代表謝爾蓋·維特伯爵得到尼古拉二世的指示:「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同意任何形式的賠償,也不會給一寸俄羅斯土地 」。俄國承認日本在北韓的全部權益,旅順口和大連的租借權轉讓日本,俄羅斯轉讓的都是別人的土地和權益,庫頁島原本是中國的轉讓給日本一半,錢呢一分不給。 尼古拉二世拒絕賠款,日本不服的話可以重新再戰。
日本舉國之力打敗沙俄,卻一分錢沒有得到,看看大清朝可是兩億兩,這差別也太大了吧。1905年9月5日,【樸茨茅斯和約】簽署的當天,失望的日本民眾聚集在東京日比谷公園召開國民大會,反對【樸茨茅斯和約】,民眾猛烈襲擊了公園附近的內相官邸,發生的燒、打事件,這就是日比谷燒打事件。
甲午戰爭日本贏得了兩億兩,為什麽日俄戰爭卻一分錢也拿不到?
答案很簡單,實力決定一切。大清朝腐敗透頂,無心再戰一心求和,割地賠款在所不惜。沙俄根本沒把日本放在眼裏,戰略重點是歐洲。日本已經精疲力盡,沙俄的陸軍主力還沒有動用。日本沒有實力讓沙俄賠錢,再打下去日本根本耗不起。俄國被歐洲人稱為「蒸汽壓路機」 ,龐大的俄國軍隊讓人恐懼。就連著名的德國軍事家魯登道夫,在戰後撰寫的【總體戰】中都評價如果俄國第一時間把主力對付德國,那麽德國根本撐不住第一年。
第0次世界大戰
日俄戰爭的結果正式顯現出20世紀的政治與戰爭的數項特點,許多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創新都首次用於日俄戰爭,如速射炮、機槍和射擊準度更高的碳烯槍都在日俄戰爭中首次被大規模使用。日俄戰爭也是東亞三十多年來第一次涉及兩個現代化國家武力之間的大規模沖突。它因此被一些人稱作「第零次世界大戰」。
日本在日俄戰爭的勝利,對當時國內的知識分子產生了非常大的震動,掀起一股向日本學習留學日本的潮流。孫中山、梁啟超、蔣介石、汪精衛、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王國維等等,中國近代史上風雲人物在日本聚集。
作家周作人在【留學的回憶】說:「現在中國青年大抵都已不知道了,就是日本人恐怕也未嘗切實知道,那時日本曾給予我們多大的影響,這共有兩件事,一是明治維新,一是日俄戰爭。當時中國知識階級最深切地感到本國的危機,第一憂患的是如何救國,可以免於西洋各國的侵略,所以見了日本維新的成功,發現了變法自強的道路,非常興奮,見了對俄的勝利,又增加了不少勇氣,覺得抵禦西洋,保全東亞,不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堅決抵抗,遷都再戰,日本無論如何也無法從中國搶走2億兩白銀。腐敗透頂的政府缺乏孤註一擲的勇氣,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