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一張圖告訴你,一個小珊瑚如何成長為5.66平方公裏的美濟島

2024-03-31軍事

中國南海,這片蔚藍的海域,隱藏著大自然的神奇秘密。在這裏,島嶼和島礁如同碧波中的明珠,它們不是由土壤和石頭堆積而成,而是由無數微小的生命,珊瑚蟲和蟲黃藻,共同編織出的自然奇觀。

這些島礁,大多是珊瑚沙島,它們的構成十分簡單,以珊瑚和貝屑為主。珊瑚沙島的形成,依賴於一種神奇的生物——造礁珊瑚。珊瑚蟲在數百萬年的前進演化中,與蟲黃藻形成了伴侶關係。蟲黃藻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而珊瑚蟲則分泌出碳酸鈣,構建起堅固的骨骼。

在西沙群島的40個島礁中,有31個是珊瑚沙島。這些島礁在露出海面後,經過珊瑚蟲和蟲黃藻的共同努力,逐漸發育成島嶼。珊瑚礁的顏色之所以斑斕奪目,是因為珊瑚蟲在建造自己家園的同時,也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生機勃勃的生態系。

造礁珊瑚的生長環境確實比較特殊,對海水條件有著嚴格的要求。在中國的南海海域,由於其獨特的地質構造和地理位置,為珊瑚的生長創造了理想的環境。

南海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邊緣海,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南部,周圍國家和地區眾多,地理位置優越。南海中央是一片深水海域,但是由於地殼運動,南海也有一些火山活動,這些火山活動形成的火山巖隆起,為珊瑚提供了理想的淺海生長環境。這些隆起的火山巖露出水面或者位於較淺的海域,為珊瑚提供了堅硬的附著表面。

珊瑚生長需要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充足的光照,以便進行光合作用。南海的地理位置使得其能夠接收到較為充足的陽光,這為珊瑚的生長和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此外,南海的水溫四季變化較為穩定,常年保持在25-29℃之間,這也是造礁珊瑚能夠良好生長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可以說中國南海的這些自然條件,為造礁珊瑚的生長提供了一個得天獨厚的環境。

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在數百年到數千年的時間裏,透過分泌碳酸鈣物質構建起來的大型生物結構。這些結構在海洋中逐漸增長,形成了我們所看到的珊瑚礁。

當珊瑚生長到接近海面時,它們確實會受到海浪的沖擊。海浪的力量可以將珊瑚打碎,形成珊瑚碎塊。這些碎塊隨著海流和潮汐的作用,被搬運並在某些地方堆積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珊瑚碎塊會越來越多,形成一個新的海底地形。在一些情況下,這些堆積的珊瑚碎塊可能會露出海面,逐漸形成陸地或者擴大現有的陸地面積。

瓊台礁就是一個由珊瑚碎塊堆積形成的沙洲。這些珊瑚碎塊在風暴等自然力量的作用下被搬運和堆積,逐漸形成了一個高於海平面的陸地結構。隨著珊瑚碎塊的不斷堆積,瓊台礁的高度和面積都在增加。

對於瓊台礁這樣的沙洲,它們的自然形成過程和增長狀態需要得到保護,以確保其生態系的穩定和海洋資源的可持續性。中國海警對瓊台礁的常態巡航,旨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防止資源被非法侵占,這是符合國際法和國內法律的行為。同時,這樣的巡航也有助於監測珊瑚礁的生長狀態和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

美濟島原名「石斑礁」,也是由海浪沖擊珊瑚礁形成的天然島嶼,期間透過人工輔助的方式加速了珊瑚碎屑堆積的過程,最終形成一個人工島嶼。

建設者在這個過程中使用大型自航絞吸挖泥船將珊瑚礁打碎,然後將打碎的珊瑚碎屑和其他海受質質吹填到周圍海域,形成新的陸地。這樣,原本需要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才能自然形成的島嶼,人類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建造出來。

要變成真正的島嶼,還需要滿足幾個關鍵條件。首先,島嶼的面積需要達到一個臨界值,以便在海浪的作用下保持穩定。其次,島嶼需要有足夠的淡水資源,這通常是透過降雨積聚在珊瑚砂礫中形成的淡水透鏡體。這個淡水透鏡體可以為植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水分,從而在島嶼上形成綠色的植被覆蓋。

植物的生長不僅美化了島嶼環境,也為島嶼的穩定性提供了幫助。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沙土,減少沙丘的流動性。此外,植物還可以提供棲息地,吸引鳥類和其他動物前來繁殖,進一步增加島嶼的生態多樣性。

美濟島的建設不僅是中國在南沙群島維護主權的一個重要舉措,也是對南海資源開發和海洋環境保護的一個例項。島嶼的建設考慮了生態環境的保護,盡量減少對珊瑚礁生態系的影響。例如,在建設過程中,部份珊瑚礁被保留下來,成為島上的自然景觀和海洋生物的棲息地。

美濟島現在已成為中國南沙群島的一個重要基地,擁有機場、港口等設施,對於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和促進地區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圖文萬粉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