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期間,國軍在東北戰場上屢戰屢敗,除了在硬實力和戰術指揮上不如我軍之外,很大一部份原因還在於將領之間勾心鬥角,相互掣肘。典型的例子就是杜聿明和孫立人之間的矛盾,孫立人曾多次當著眾人的面公開表達對杜聿明的不滿,而杜聿明也多次表示孫立人壓根就是一個小人和偽名將。
可能很多人會問,孫立人不是國軍戰神麽,為何卻被杜聿明說成不會打仗?
那麽,其真實水平到底如何呢?
其實要按,戰績以及為人層面上來說,孫立人在國軍內部,可能連10大名將的門檻都夠不上,別說白崇禧、杜聿明、王耀武和宋希濂等人,就連人家10大名將守門員位置的廖耀湘都不如。
是的,就是那個在遼沈戰役被我軍俘虜的—— 廖耀湘。
為何雨田君敢說名將孫立人,不如廖耀湘呢?三個指標一一解答。
廖耀湘VS孫立人
相遇之前的廖耀湘和孫立人
和出身清華的孫立人不同, 廖耀湘出身於一個湖南的農家家庭,不過打小在他當過私塾先生的祖父的鼓勵下,廖耀湘學習很優異,在中學畢業之後,廖耀湘不顧家人的反對南下報考黃埔軍校,可因為錯過入學時間,他只能跑去湖南老鄉葉開鑫(唐生智部下)的第三師當兵。到了第1926年,廖耀湘終於考上了黃埔軍校的騎兵科。
在學校期間廖耀湘因為身材矮小,一直被同學們嘲笑,以至於很多時候的候補軍官位置也輪不到他,而在這一年孫立人從維珍尼亞軍校畢業,回到國內擔任中尉訓練隊長。
可以說,這個時候孫立人的起點是要比廖耀湘高。
早年的孫立人
廖耀湘在畢業後選擇依然留在學校任職,但卻處處被排擠,直到1930年老蔣在一次軍演中看到身材矮小的廖耀湘,卻在演練中布置指揮的井井有條,向旁人打聽之後,才知道這個是黃埔學霸,在前往法國聖西爾軍校名單已經滿的情況下,老蔣特地欽點他以上士的身份,替補入選,就這樣1930年廖耀湘遠渡重洋前往法國,開展了為期6年多的求學之旅。
在1936年廖耀湘以機械化專業第1名的身份從這所名校畢業,並回到國內擔任教導總隊騎兵連連長(這個是機械化部隊)。
在這裏他和國軍裝甲兵團長杜聿明第一次見面,兩人之間也結成了知己。
稚嫩的廖耀湘
有一說一,廖耀湘的聖西爾軍校可比孫立人的維珍尼亞軍校強多了,是當時的四大軍校之一,畢竟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世界陸軍的正統可是在革命老區法國。
可此時廖耀湘畢竟只是喝了幾年洋墨水,而人家孫立人早已因為宋子文在南京的練兵大出風頭,而且在1937年的淞滬會戰中,孫立人也作為稅警總團的旅長級別(支隊長)參戰,在大場配合中央軍作戰大敗日軍,雖然戰績一般但也是有實戰經驗,所以在此時孫立人要強於廖耀湘。
不過在淞滬會戰之後,兩人命運發展的齒輪也悄悄轉動。
國軍王牌第5軍
在南京保衛戰之後,突圍到武漢的廖耀湘看到國軍精銳在南京盡打呆仗,損失殆盡,於是奮起越級寫信給老蔣,搞了一個論文——【「南京戰役之經驗及國軍今後建軍應有之改進】,這讓老蔣看到後鬧塞頓開,心想並不是自己指揮太爛,而是廖耀湘說的這個原因,因此開心的將其升為杜聿明200師的參謀長。
就這樣,第五軍集團三大話事人——杜聿明、廖耀湘和邱清泉(副師長),三人齊聚200師,開啟了飛黃騰達之旅。
杜聿明和邱清泉組成的第5軍的高層們
在200師擴編為第5軍之後, 邱清泉成為新編22師師長,而廖耀湘則成為副師長,率部參加的昆侖關戰役。在戰後邱清泉升任第5軍副軍長,但邱瘋子仍然想兼任新編22師師長,但杜聿明覺得,廖耀湘的能力並不在邱清泉之下,於是冒著被邱清泉記恨的危險,讓其免兼新22師師長,扶正廖耀湘。
為此邱清泉有一段時間,對於杜聿明是有意見的。
其實從這也能看出廖耀湘對杜聿明比邱清泉要忠心的多。
而孫立人,在淞滬兵敗之後,部隊被黃傑徹底吞並,而其本人和殘部也被弄到一個新編38師擔任師長,但其隸屬的部隊已經從宋子文變成了雜牌軍的張軫部。
到了1942年3月,應英軍邀請,老蔣派遣第一批遠征軍入緬作戰,讓原本互不相幹的兩人終於聚到了一起……
準備入緬作戰的第5軍摩托化部隊
三大指標,廖耀湘皆完勝
很多人總是喜歡將孫立人和杜聿明進行比較,但在雨田君來看,兩個人的比較壓根就不是一個檔次,或者說兩人並非一個水平線上的人,這個不僅僅是能力,更是在職務上。比如入緬作戰的時候,人家杜聿明是遠征軍副司令,孫立人只是張軫66軍下面的一個師長,差了將近2級。
到了東北戰場兩人的更是直接的上下級關系。
所以,要比較也是只能孫立人和廖耀湘比較。
在緬甸期間的廖耀湘和孫立人
第一個比較,是在緬甸作戰期間。
在這個期間,可能很多網上的人會記得,第一次遠征作戰,國軍在緬甸就一個戴安瀾的同古保衛戰,以及孫立人的仁安羌大捷。但很少卻有人提及廖耀湘孤軍擋住日軍王牌部隊的斯瓦河阻擊戰,其難度更是遠超過了前兩者。
在斯瓦河阻擊戰中,廖耀湘以一個新編22師1萬余人,面對的是當時日軍進入緬甸的兩支甲等師團——第二常設55師團三個聯隊,以及擅長叢林戰的久留米第18師團兩個聯隊,直接面對的是日軍5個聯隊以及部份裝甲和空軍部隊合計2.5萬人的夾擊。
廖耀湘用擠牙膏戰法,誘敵深入,同時在兩側埋下伏兵,層層阻擊日軍,在山谷地形之下,日軍寸步難行,在經過1個多月的阻擊戰中,廖耀湘新22師以1200余人傷亡為代價,在擋住日軍的同時,還斃傷敵人將近4000人。
受到嘉獎的遠征軍
4000人是一個什麽概念?
同樣對比,被很多孫立人粉絲大吹特吹的仁安羌大捷。
此戰其實和孫立人的發揮並不算太強的,當時仁安羌的敵人僅僅是一個大隊的日軍不到1000人,後來又有一個大隊加入戰場,總計才2000人不到。而且,此戰的現場指揮也並不是孫立人,而是113團長劉放吾,正是他的臨場指揮才擊潰日軍王牌,而且雖然當時英軍幫助不算多,但好歹也有坦克助陣,而人家廖耀湘可是孤軍和日軍王牌師團死磕。
可哪怕是這樣,仁安羌其實也才殲敵幾百人,至於網上說的日軍陣亡1200人,是加上之前人家英軍的戰鬥以及追擊過程中日軍傷亡(這個占大頭)。
所以同樣是前期入緬甸作戰,孫立人的戰績實際上是要弱於廖耀湘的新22師和戴安瀾的200師,其實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新38師畢竟是不被中央軍系統排斥的雜牌新38師,而人家是什麽?關內第一王牌,第5軍,輪牌面和戰績,前期廖耀湘要強於孫立人。
國軍王牌第5軍
第二個比較,就是在新1軍期間。
當年一起跟隨史迪威撤入印度的國軍,除了一個新38師之外,還有一個是廖耀湘的新22師。其實當年新22師是一起跟著杜聿明的撤走野人山的,在野人山中損失了2500人。在野人山的日子對於廖耀湘來說就是一個噩夢,但廖耀湘之所以是名將,就在於他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在去到印度之後,他將在野人山的經驗寫成【森林作戰法則】,而這也為後期駐印軍反攻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1943年8月,在印度蘭姆伽養精蓄銳點一年之後,以孫立人新38師和廖耀湘新22師組成的駐印軍第1軍,率先開啟了滇緬戰區的反攻。
駐印軍王牌部隊
在新1軍期間,孫立人和廖耀湘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1943年10月,新38師率先出進入緬甸,先頭部隊112團對日軍王牌第18師團,絲毫不懼,以一個團的兵力擋住敵人進攻,此戰112團以少勝多,殲敵2000人;隨後兩軍一起鉗形夾擊孟關的日軍,直接打蒙18師團,新22師繳獲了師團長田中新一的關防大印,在拿下孟關之後,又接連拿下瓦魯班以及孟拱河谷,在作戰中新22師沖擊正面,而新38師迂回包抄。
在新1軍的日子裏面,兩軍攜手作戰,因此在戰績上也是相差無幾。
不過,在繳獲上廖耀湘的新22師顯然要超過新38師,繳獲步槍4700:200,機槍18:39,山野炮68:41,新22師的繳獲在5個駐印軍師裏面占58%,而新38師則是27%。
史迪威給廖耀湘和孫立人授予勛章
在這一點上,廖耀湘的新22師要比孫立人的新38表現要出色,從史迪威給廖耀湘發金葉自由勛章,老蔣給廖耀湘發青天白日勛章,孫立人只有銀葉勛章就能看出其中的端倪。
從在緬甸作戰的表現上看,廖耀湘是一個作戰的戰術天才,他的很多叢林戰法一直被駐印軍沿用,而孫立人則更像一個練兵大師,軍訓可以,但實戰要弱於廖耀湘。
廖耀湘的戰術水平有多高?
當年在功德林改造的時候,時任我軍軍事學院院長的劉帥,直接讓人將其請到學院裏面,以座上賓的待遇讓廖耀湘為我軍高級指揮員授課,【亮劍】中常乃超的原型就是廖耀湘。
廖耀湘的原型常乃超
第三個比較,則是在解放戰爭前期的東北戰場上。
這個時候,從新1軍和新6軍的表現,也能看出一二。
在初入東北戰場,廖耀湘就一鳴驚人,在沙嶺阻擊戰中,以一個加強團的兵力,靠著立體的防守,給剛從遊擊戰出來的我軍上了一課,環形陣地、步炮協同的水平,讓東野上了代價深重的一課,甚至在一段時間內,南滿我軍要避著新6軍打,這也有了我軍「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軍」的說法。
在四平保衛戰中,新6軍偷襲威遠堡得手,導致我軍全面被動,可以說,在前期廖耀湘的新6軍是一個難以處理的BUG。
國軍王牌新6軍進入東北作戰
而新1軍,和新6軍相比同樣也是五大主力,在四平戰役期間,作為主攻手的他們戰術素養同樣高超,曾一度對我軍正面造成多次沖擊,但新1軍始終未能在四平突破我軍正面防線(新6軍打穿我軍防線),在三下江南期間,林總三戰敲掉了新1軍3個團,損失慘重,只能龜縮在長春、九台和德惠等地。
在東北期間,相較於新1軍,廖耀湘的新6軍的地位和戰績更好,他們才是杜聿明的王牌部隊和戰略機動軍。
因此,從這三點指揮上,我們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在遠征軍和駐印軍期間,作為師長的廖耀湘表現要比孫立人出色,而在解放戰爭的東北戰場初期,廖耀湘的表現同樣力壓孫立人。
再厲害的廖耀湘也比不過名將雲集的東野
所以,很多人喜歡將孫立人和杜聿明來作比較,但殊不知如果在平級上對比,他連杜聿明的鐵桿小迷弟廖耀湘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