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據美國【國防網誌】報道,社交媒體流傳的影片顯示,解放軍東部戰區第73集團軍某陸航旅,正在組織直-10武裝直升機開展海上平台起降訓練。從中可以看到,共有8架直-10降落在民用半潛船甲板上,按照以往演習流程來看,8架直-10將在接受完油彈補給或維修保養作業後,會再次飛赴預定空域繼續進行演練。看似再尋常不過的半潛船,不僅具有廣泛的軍事用途,也有望能在台海建功。
半潛船也稱半潛式母船,主要分為無動力半潛駁船與自航式半潛運輸船,例如此次參與解放軍演習的民用半潛船,就屬於自航式半潛運輸船。半潛船具備以下特點,一是裝載運輸能力強。半潛船甲板低平、寬敞、負荷大、易於超大型貨物整體裝卸。半潛船都有全通式甲板,甲板面積多在3000㎡以上。
有的甚至能達到7000㎡,即相當於兩個足球場大小。甲板負荷能力一般則在15t/㎡以上。二是操縱性好。大部份半潛船都是遠洋運輸設計建造的,因此要適航性好、自持力強。另外隨著電力推進和動力定位系統的引入,就使其擁有良好的操縱性。
聚焦到軍事領域,半潛船首先可以承擔海上運輸任務,既能按照自身用途運輸潛艇、驅護艦、兩棲艦船,也能客串一下兩棲艦,在甲板上搭載兩棲裝甲車輛、氣墊登陸艇等裝備進行力量投送。例如在2004年,正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旗下的2萬噸級半潛船,承擔了部份俄制「基洛」級常規潛艇的運輸任務。
其次是半潛船可以作為近岸物資解除安裝和轉運平台。由於其擁有敞開式甲板,加之具備動態定位能力,所以使得半潛船可以在海上,與兩棲艦船、滾裝船等並靠或連線,以此進行大型裝備和貨櫃解除安裝和轉運作業。例如美海軍在推出「海上基地」作戰概念後,以此所發展出的移動式登陸平台(MLP),盡管這型艦艇現已被更名為海上前線臨時基地(AFSB),且目前服務於遠征前進基地作戰概念,但本質上也是一型半潛船而已。
最後就是經過加改裝,以此讓半潛船成為補給、維修等支援保障平台。這點可以充分利用半潛船的寬大甲板與半潛特性,然後將模組化的油料輸轉、補給裝備等加裝在半潛船上。利用其再進行和海上或灘頭展開。例如解放軍此次演習就是圍繞著上述內容展開。此外還可以將維修保養器材加裝在半潛船上,使之能夠對直升機、潛艇、快艇等裝備開展維修、保養及救援等作業。
每每談及半潛船時,坊間便有說法稱,我軍也應該要像美海軍一樣,大力發展軍用半潛船,即上文提到的MLP或AFSB。盡管這種說法初衷雖好,但很遺憾的是,不論是海軍戰略,還是作戰需求,都使得我軍對軍用半潛船的發展並不那麽熱切,否則也不會至今,只列裝了一艘「飲馬湖」號半潛船。
(「飲馬湖」號半潛船,舷號834,原名「東海島」號,舷號868,目前服役於南海艦隊)
況且半潛船自衛能力較弱,航速過慢,極易成為敵方海/空攻擊力量的目標,所以應該要在己方驅護艦的保護下實施航渡,從而駛往戰區海域遂行任務。進一步講,常規條件下,半潛船將會參與輔助運輸或修理任務,並不直接參加作戰。正是得益於上述原因,加之台海方向上的兩棲登陸作戰需要,所以使得我軍轉而對民用半潛船更感興趣。
其實早在2020年8月,同屬東部戰區的第71集團軍某陸航旅,就組織包括直-8、直-19等在內的多型直升機,依托國內振華重工旗下的振華28號半潛船開展過此類訓練,從而在當時引發了高度關註。振華28號半潛船系改造而來,長232米、寬42米、型深13.5米、吃水20米,滿載排水量達4.7萬噸。
此次直-10武裝直升機在半潛船海上平台的起降訓練,從船體形狀及顏色判斷,這艘民用半潛船依然是隸屬於振華重工旗下的振華28輪。半潛船甲板上噴塗有多個起降點標識,從而能夠保障多架軍用直升機開展起降。
有趣的是,同樣在2020年6月,台軍曾在一篇學術論文中指出,稱當時中國擁有29艘半潛船(包括「飲馬湖」號在內),載重噸位超過100萬噸。其中像振華28號這種規格的半潛船,就多達整整11艘,其余半潛船排水量則在4500噸~38000噸之間浮動,因此當台海方向出現危機後,這些半潛船就可以成為一支「生力軍」,當然在此之前,我軍還得對其進行針對性改裝。
待統一戰爭打響後,中國現有的民用半潛船也會以這種形態參與其中,從而為直-8、直-10、直-19及直-20等型號直升機進行油彈補給或應急搶修作業。台海作戰有了新彈板,半潛船當會有一番大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