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熊抱不再!拜登與內塔尼亞胡交惡

2024-05-11軍事

作者:黃耀祖

據法新社報道,在去年10月7日以色列遭遇哈馬斯襲擊十數日後,美國總統拜登在存取以色列時在特拉維夫機場的停機坪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熱情地來了一個「熊抱」,這標誌性的一幕既表明了美國對以色列的堅定支持,也表明了美國總統與以色列總理的長期關系。但現在,這種關系不再一帆風順。

隨著巴以沖突步入第七個月,美國對以色列不再完全采取溫和手段對待。昔日曾在致辭中給內塔尼亞胡寫道「我愛你」的拜登也首次對以色列用出了最終的籌碼:考慮中止每年總額達3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此前,拜登無視加沙平民傷亡堅定支持以色列的做法使其在選舉前數個月的關鍵時刻與民主黨內左翼的關系疏遠,而更為火上澆油的是,內塔尼亞胡近期拒絕了不進入加沙的呼籲,執意在這座有140萬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避難的城市開展軍事行動。起初,拜登政府官員以為內塔尼亞胡攻擊拉法的誓言只是誇誇其談,但在包括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等一眾美國官員與以色列總理會晤後,拜登政府才最終確信內塔尼亞胡明確決定如此。

在證實美國政府停止了對以色列的一批近千枚炸彈軍事援助後,拜登與本周三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承諾,如果以色列繼續在拉法行動,他將完全中止向以色列供應所有炸彈和炮彈。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約翰·柯比同時表示,拜登與內塔尼亞胡於本周一進行了一次通話,拜登在通話中已經「反復、直截了當地」就拉法問題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對拉法行動與否現在是以色列必須做出的一個選擇,我們希望他們選擇不采取這樣的行動。」

對此,誓言要為去年10月7日襲擊復仇消滅哈馬斯的內塔尼亞胡拒絕了來自美國的警告,並回應稱:「如果我們必須孤軍奮戰,那我們也會傲然如此。」以色列駐美國大使邁克爾·赫爾佐格(Michael Herzog)也表示,雖然他「完全欽佩」拜登,但威脅扣留美國武器是「不可接受的」做法,並向以色列的對手「發出了錯誤的資訊」。

在美國國內,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杜林普也指責拜登與哈馬斯站在一邊。杜林普的表態明顯是出於與以色列維持良好關系的打算,但考慮到2020年內塔尼亞胡在杜林普仍拒絕的情況下承認了當年總統大選的結果,目前兩人之間的關系仍然緊張,若杜林普再次上台,美以關系可能也將面臨更多的未知數。

對內塔尼亞胡而言,與美國政客關系不和並不陌生。作為以色列在位時間最長的總理,內塔尼亞胡曾在美國生活多年,對該國政治了如指掌,也曾因為其鷹派立場與美國政客發生沖突,尤其是與比爾·克林頓和巴拉克·奧巴馬這兩位前民主黨總統。內塔尼亞胡曾因反對奧巴馬與伊朗的核外交政策而公開為共和黨候選人助選,導致其與民主黨人分道揚鑣,但作為奧巴馬的副總統,拜登在公開場合主張與以色列人保持密切關系並在私下對以色列表達關切的立場在美國政界內人盡皆知。這種立場既源於他與以色列的歷史,也源於他對人際關系的重視。

早在1973年贖罪日戰爭後,當時仍是參議員的拜登就曾造訪過以色列,還曾聽取過來自時任以色列總理果爾達·梅厄(Golda Meir)的簡報。同一時間,內塔尼亞胡在仍是一名駐美外交官時也與拜登相識,由此建立了兩人數十年「親密無間」的友誼。2010年,在一次活動中,拜登曾表示自己的父親對猶太人所遭遇的大屠殺感到恐懼,也因此「在內心裏愛著以色列」,公開支持建立以色列國。而在隨後的一次演講中,拜登更表示自己曾將一張照片作為禮物送給內塔尼亞胡,上寫:「比比(內塔尼亞胡昵稱),我雖然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仍然愛你。」

美國進步中心負責國家安全和國際政策的常務董事艾莉森·麥克馬努斯(Allison McManus)對此表示:「無論兩位領導人個人關系的歷史如何,他們所代表的國家利益完全相悖。這種個人友誼不一定能夠在某種程度上掩蓋這些領導人各自擁有的強大政治利益。我認為拜登目前已經發現,光靠友誼和言辭來促使以色列采取行動的做法並未奏效,也因此他最終動用了最能對以色列產生影響的手段,即中止軍援。但目前,拜登並未立刻停止援助,而只是威脅如此,這樣他就給了內塔尼亞胡從拉法撤軍的機會。」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