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從【孫子兵法】看現代戰爭22勝者,形也

2024-07-09軍事

【孫子兵法】第四篇「軍形篇」中的第四段,也是最後一段: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譯文:兵法的基本原則有五條: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數」,四是「稱」,五是「勝」。

敵我所處地域的不同,產生雙方土地面積大小不同的「度」;土地面積大小的「度」的不同,產生雙方物產資源多少不同的「量」;物產資源多少的「量」的不同,產生雙方兵員多寡不同的「數」;兵員多寡的「數」的不同,產生雙方軍事實力強弱不同的「稱」;軍事實力強弱的「稱」的不同,最終決定戰爭的勝負成敗。

勝利的軍隊較之於失敗的軍隊,猶如以「鎰」稱「銖」那樣占有絕對優勢;而失敗的軍隊較之於勝利的軍隊,就象用「銖」稱「鎰」那樣處於絕對的劣勢。

軍事實力強大的勝利者指揮部隊作戰,就象在萬丈懸崖決開積水一樣,一瀉千裏,所向披靡,這就是軍事實力的「形」。

孫子評估勝負的「度量法」,看似簡單,卻蘊含了豐富的現代科學道理:度產生於土地幅員的廣狹,土地幅員決定軍賦物資的多少,軍賦物資的多少決定兵員的質素,兵員質素決定部隊的戰鬥力,部隊的戰鬥力決定勝負優劣。

盡管【孫子兵法】寫於兩千五百多年前,但對現代軍事思維、軍事理論、戰爭實踐還是有很強的啟示:

第一,進行科學預測。春秋戰國時期,戰爭實踐還沒有完全擺脫占蔔、鬼神等神秘主義的影響,孫子卻指出戰爭「不取於鬼神」,而把戰爭決策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之上,「度量法」就是個體現,使戰爭預測有了科學的基礎。

第二,進行系統分析。地、度、量、數、稱等構成國家綜合實力和軍事實力的因素,是一個大的系統,各個要素之間會相互影響,因此要從系統的角度進行進行戰爭分析、判斷和決策。

孫子講「形」,那真是栩栩如生: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這裏的民是指「兵、卒」,就是基層作戰的士兵。

先秦時期,作戰的士兵是從每戶有勞動能力的人服兵役,穿上軍裝是兵,脫下軍裝是民。

本句是與能打勝仗的指揮者(少數)對應的兵(眾多)相對應而言的。這是孫子兵法常用的語言方式。

這句的意思是:在實力對比上取得優勢的一方,(勝者)指揮軍隊(民)作戰,就像決開千仞之高的山澗積水一樣,勢不可當,這就是所謂的「形」。

八尺曰仞,千仞就是八千尺。千仞之谷,深不可測,這就是軍形,「藏於九地之下」,別人看不見。

等到我決堤而下之,動於九天之上,兵形像水,出其不意,避實擊虛,勢不可當。

所以到了【形篇】最後,孫子又講回了基本面:國家實力、政治進步、法制嚴明。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兩個不同的價值觀。三十六計全部是詭道,是奇謀巧計,是兵不厭詐。

孫子雖然也講詭道,但始終強調的都是基礎和實力,詭道只占很不重要的一部份。【孫子兵法】的核心是先勝後戰,基礎工作是勝,基本面是勝。然後才是戰,戰的時候才考慮詭道。

如果只關註「戰」,不關註「勝」,沒有勝就去戰了,那就沒有勝算。

孫子反復強調「自保而全勝」,即首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待機破敵。違背這個原則,不顧自身實力的限制而貿然進攻對手,其結果是不僅消滅不了敵人,反而會被敵人所消滅。

冷戰時期,蘇聯為了與美國爭霸,將大量的國力投入到核軍備的競賽中,防務開支一度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1%—13%。然而它的國民經濟發展速度卻在不斷下降,最終敗下陣來,導致蘇聯解體。

目前的俄烏戰爭,俄羅斯更是犯了類似的錯誤,誤判了「勝」,倉促而「戰」,哪有不敗的道理?

反觀美西方和北約,一步步在謀「勝」,一環環在收緊繩索,卻遲遲不下場,其實是在做勝負的「度量」,以求「全勝」。

如果俄羅斯不抓緊退兵,等待它的,會不會是一場「兵敗如山倒」,甚至重復蘇聯解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