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國殲35隱形戰機有多猛?十年磨一劍,或成美F35最強競爭對手?

2024-03-07軍事

在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中國「十年磨一劍」的新型殲35隱形戰機會有多猛?

想當年中國一共設計了兩款隱形戰鬥機。

一個是 2011年1月11日 成功試飛的 殲-20 ,另一個則是 2012年6月 被包成「粽子」在眾人面前亮了個相的 FC-31

如今殲-20早已成為了捍衛中國領空權的「肱骨之臣」,由殲-31改版而成的殲-35,才剛剛在 2023年10月4日 ,從沈飛研究所試驗區完成了首次試飛。

大家都是五代機,憑什麽殲-35要十年磨一劍,來得這麽晚?

美國空軍又為何對這款姍姍來遲的五代機,比殲-20還要更加忌憚呢?

十年究竟在等什麽?

咱們先前提到了,殲-20和殲-35的前身FC-31在試飛上僅隔了一年的時間,可為什麽殲-35在十幾年後,才與眾人姍姍來遲地見面呢?

其實道理相當簡單,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就都清楚了。

世界上擁有兩款五代機的國家並不多,嚴格來講在殲-35正式上崗之前,只有 老美 一個。

老美麾下的 F-22 20世紀80年代中期 立項,中間經歷了蘇聯解體、軍費削減等一系列坎坷,才在 1997年 完成了首次試飛,等到 2005年 的時候才第一次在猶他州上崗工作。

F-35 立項時間要更晚一些, 1996年 才開始正式立項,2 006年12月15日 在德薩斯州完成了首飛,正式服役時間就更晚了, 2011年7月14日 才正式開始了交付工作。

從老美身上不難看出,別人家的兩款五代機之間,也存在著十幾年的間隔空間。

十幾年的空檔裏,那些航空公司究竟在幹什麽呢?

答案很明顯,他們一直在對F-35進行升級改造。

升級的依據和關鍵性數據又是哪來的呢?

答案相當簡單粗暴, F-22提供的。

作為冷戰時期的產物,F-22帶著歷史所賦予的獨特風格,它的效能確實足夠強勁,可是它的缺點也足夠清晰,那就是 造價 真的太貴了。

2億美金 一台的單價,別說其他已開發國家了,就連老美自己也不負銷售。

F-35 7000多萬美元 的「超高性價比售價」,就是對經驗教訓的一次補充與改正。

這事兒放在 殲35 身上也一樣,已經掉進去過一次的坑,沒有必要再掉第二次了。

已經在殲-20身上吃過的教訓,也沒有必要在新款五代機身上再吃一次虧。

所以說,咱們必須留給殲-35一個 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改正問題的時間.

如果咱們僅僅用十幾年,就可以彌補殲-20身上空缺的拼圖,那麽這場漫長的等待未必不值得。

另外咱們還得考慮一下殲-35的研發背景。

殲-35的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 FC-31驗證機

按照原計劃來說,FC-31就是和殲-20爭奪「出道位」的,結果咱們大家也都知道了。

不過,競爭失敗並不意味著FC-31的效能不夠優秀,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它只不過是棋差一招罷了。

於是乎,沈飛決定痛定思痛,開始自籌資金搞開發,研究飛機是一項相當燒錢的專案,在自籌資金的大背景下,僅僅「遲到」了十幾年,已經算得上是神速了。

有意思的是,殲-35的 海軍版本 似乎比 空軍版本 的「實習期」來得更早一些。

2021年10月份 ,坊間就有傳聞聲稱 殲-35艦載版本 已經完成了試飛工作。

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即將看到 殲-35艦載版本與中國的003號航母 ,在碧海藍天之間,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世界。

殲-35究竟有多強?

創新性是殲-35無法召開的一個話題,雖然說它和殲-20一樣並沒有拋棄 鴨翼結構

但是從 驅動布局 上來說,二者已然出現了本質性的不同。

殲-35采用的是 新型最佳化設計 ,與傳統氣動布局相比,他的 機動性更高 穩定性 也更有保障。

飛機的氣動布局與隱身效果息息相關,外形徹底最佳化後的殲-35是否會在隱身效能上有所折扣呢?

這種想法其實是多慮了,改變氣動布局,並不意味著要增大雷達反射面,只要雷達反射面足夠小,那麽飛機的隱形效果就不會出現折損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殲-35的兩個發動機噴口開創性地采用了 鋸齒隱身噴口設計 ,這種設計可以在保持高推力的同時,進一步降低飛機的紅外輻射,使至在紅外探測系統之下,也能維持隱身效果。

既然已經說到發動機噴口了,那麽一定要聊一聊咱們的 國產「渦扇-19」發動機 ,「渦扇-19」極大程度上改善了中國國產發動機 動力不足 的問題。

官方數據顯示,一台「渦扇-19」的推力就可以達到 200噸左右 ,發動機推力如此強大,戰機的續航能力以及航行速度,自然也會有所保證。

2024年2月 ,香港 【文匯報】 記者又為殲-35添了一把火,在他們的爆料中 新款「渦扇-19」 ,已經具備了噴管全向向量調整技術,這意味著「渦扇-19」很可能是一款 向量發動機

向量發動機又是什麽呢?

咱們以 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 為例,它的 發動機噴口 開創性地使用了 三軸承螺旋噴管結構

簡單來說,它的排氣管是由 三段不規則管體 拼接而成的。

透過扭轉中間的 排氣管 ,可以對最後一節管口的噴射方向進行控制,從而達到調整發動機噴射方向。

咱們國家目前還沒有公開自家向量發動機的運轉原理,但是殲-20的總設計師 楊偉 曾在采訪中表示,咱們國家的向量發動機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只要國家需要,隨時都可以正式投入運用。

如此看來,殲-35采用向量發動機,也並非什麽無稽之談。

如果殲-35真的采用了向量發動機,又將意味著什麽呢?F-35B可以實作 垂直起降 ,我們國家自主研發的向量發動機,同樣可以做到。

港媒還聲稱殲-35的作戰半徑將達到 1350公裏 ,最高飛行速度為 2.2馬赫

這一點真實性存疑。 根據官方數據顯示,殲-20的作戰半徑大概在 1500到2000公裏之間 ,巡航速度可以達到 1.83馬赫 ,最大飛行速度可以達到 2.5馬赫

殲-35作為與殲-20平分秋色,甚至更勝一籌的版本,沒有道理,在基本參數上還不如自己的前輩。

2023年,沈飛竣工了一座規模巨大的飛機制造廠。

根據各方訊息,這個新廠房很可能將用於殲-35的生產。既然是想要對標美國的F-35,那麽不如索性將對標進行得更加徹底些,F-35實作年產100架,咱們國家似乎也可以定一個小目標。

F-35的最強競爭對手

F-35作為全球最暢銷的五代機之一,絕對是咱們國家戰機出口領域的榜樣,F-35如此賣座呢?

從最基礎的一點來說,它的綜合作戰能力非常強,並且發展出了一套相當完整的戰備系統。

F-35A 主打的是 常規起降 F-35B 可以實作 旱地拔蔥 ,還有 垂直降落 F-35C 則是 艦載機版本 ,主要放在航母身上。一款飛機真的有必要研究出來如此多的版本嗎?

完全有必要的,咱們開車的時候,如果遇到了不熟的車,一定要花費一些時間慢慢磨合,開飛機其實也差不多。

戰鬥機這種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進行技術更叠的東西,不同型號之間往往會存在質的不同,這就導致每一款飛機的作業系統很可能是天差地別。

而F-35的諸多版本雖然在用途上有所不同,作業系統卻應該是大差不差的,所以說就很巧妙地 縮減了飛行員浪費在磨合上的時間。

從殲-16以及殲-20身上咱們其實可以看出,中國的戰鬥機確實在向多用途領域不斷發展。

比如說咱們的 殲-20 就已經出現了 雙座版本 ,雙座戰鬥機可不僅僅是加了一個座位那樣簡單, 生命保障系統 以及 各項操縱系統 都要重新設計,絕對是一項工作量驚人的大工程。

為什麽中國依舊堅持要做雙座版呢?教練機不是已經有殲-16了嗎?

想要將武器裝備開發到極致,就一定要有充足的前瞻性。

早年間美國空軍曾提出無人+有人協同作戰模式,他們嘗試過給自家F-22改成雙座版本,以此來試驗這個構想,但是很可惜,由於沒有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如此精妙的想法只能「流產」。

中國的殲-35究竟能否對F-35造成威脅,在殲-35正式服役之前仍舊是「薛定諤的貓」,很難得到明確的答案。

但是F-35絕對不是一個鐵桶,甚至可以說為了盡可能地做到物美價廉,F-35的設計其實存在著一定缺陷。

比如說美國的 【1945】網站 ,就曾在去年10月份刊登了一篇文章,其中就提到了F-35B以及F-35C機型根本 無法長時間維持超音速飛行 ,甚至連1.2馬赫的飛行速度都不能超過一分鐘。

並且飛機在訓練過程中還出現過無緣無故升壓等諸多問題,為飛行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隱患。

如此一個不成熟的作品都能在全球市場中,取得由此超然的地位,我們國家的五代機很可能比它做得更好。

看到這裏您有什麽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參考文獻:

  1. 環球網:海軍招飛宣傳片埋「彩蛋」,疑似殲-35的新型艦載戰鬥機「遮面亮相」
  2. 中國台灣網:解放軍新型戰機「殲-35」疑曝光 台學者:將助大陸兩棲攻擊艦成為「準航母」
  3. 環球網:中國第二款隱身戰機FC-31要上航母?專家:可能性比較大 或與殲-15搭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