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亞太局勢不等人,殲-20進入暴兵模式,中國空軍實力遠超美軍預料

2024-09-02軍事

美軍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戰爭,自從飛機被用於戰爭之後,美國參加的所有戰爭,全部占據著制空權優勢,這也是美國自一戰以來一直「勝多負少」的重要原因。然而美國如今在亞太卻面臨著有史以來第一場沒有制空權的戰爭,沒有了空中力量的掩護,美國還能打贏戰爭嗎?

最近,美國記者雅連·斯普雷發文稱,中國正在以一種極快的速度建設空軍,最近幾年,中國空軍每年都要接收至少240架戰鬥機。要知道在當今世界上,擁有100多架戰鬥機,就是妥妥的地區軍事強國了。許多國家的第四代戰鬥機只能以個位數計算,像中國這樣每年接收200多架新型戰鬥機,足以嚇得西方國家大呼「中國威脅論」了。

當然,中國並不是主動要生產這麽多戰鬥機,而是如今的亞太局勢不等人,周邊國家都開始擴軍備戰的情況下,已經被美國視為頭號戰略對手的中國,需要盡快用於一直能夠從亞太美軍手中奪取制空權的空中力量,達到「能戰方能止戰」的目的。

並且雖然中國每年接收這麽多新型戰鬥機,但是空軍編制並未顯著擴大,因為中國空軍一邊接收新戰機的同時,也在大量淘汰殲-7、殲-8,以及早期的蘇-27、殲-11A、殲-10A戰鬥機,中國空軍的質素正在得到明顯提升。

真正令美軍感到擔心的是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過去10年可以算是中國海軍「下餃子」的時代,短短10年間,中國生產了近30艘052D型驅逐艦、8艘055型驅逐艦、2艘航空母艦、4艘兩棲攻擊艦,至於常規潛艇和護衛艦,那更是隔幾個月數量就變樣,即便是資深軍迷也不清楚這幾年中國造成了多少常規潛艇和護衛艦。

由於每年中國海軍新增艦艇噸位都是以十幾、二十多萬噸來計算,所以軍迷一度戲稱中國每年下水一個「法國海軍」。而現在,開始輪到中國空軍暴兵了,現在是每年服役一個中等軍事強國的航空兵力。

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已經將殲-20的產量提高到每年120架,短短幾年時間,中國的殲-20戰鬥機數量很可能超過了300架,是目前世界上產量最大的第五代重型戰鬥機。

而美國的F-22戰鬥機原計劃生產800多架,但是後來數量被美國國會一砍再砍,最後降低到了不到200架,且生產線已經完全關閉,相關的配套生產也大多已經倒閉,重新開機生產線的代價超過了國會的心理承受範圍,幾乎已經沒有重新量產的希望了。

而被美國寄予厚望的F-35戰鬥機,原計劃是每年生產156架,其中美國軍隊每年采購110架,但是由於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遲遲無法解決F-35所出現的各種難題,且成本嚴重超支,導致美國空軍一再降低F-35的采購數量,目前美國空軍每年只能拿到48架F-35戰鬥機。雖然美國空軍暫時還擁有五代機的數量優勢,但是隨著殲-20持續大規模量產,以及殲-35開始服役,未來5年內,中國的第五代戰鬥機數量將超過美國。

除了數量占據優勢,中國還擁有效能優勢,未來5年,中國超過90%的五代機都是雙發重型戰鬥機,而美國超過70%的五代機都是單發戰鬥機。雖然F-35號稱擁有重型戰鬥機級別的起飛重量,但是先天的設計短板,或者說為了兼顧多用途效能,導致F-35的對地攻擊力接近重型戰鬥機,空戰能力卻遠不如同代重型戰鬥機。F-35只能依靠隱身優勢去欺負第四代戰鬥機,一旦被四代機近身甚至有很大概率被反殺。前幾年,美國空軍與德國空軍組織了一場演習,美軍的F-35A在近距離格鬥科目被德國的台風戰鬥機擊敗。

由於F-35的氣動外形不適合高速飛行,哪怕擁有了一台推力巨大的發動機,F-35的最高飛行速度也不過1.6馬赫,過低的飛行速度,導致F-35無法像F-22、殲-20那樣利用巡航速度優勢來「放風箏」,很容易被四代機利用速度優勢近身,F-35一旦被四代機近身,哪怕依然能保持1:1以上的交換比,對美軍來說也是相當虧本的買賣。

而F-22雖然硬指標足夠強悍,但是其初始設計是在西歐與蘇聯空軍作戰,這就導致F-22的航程非常一般,無法適應廣袤的亞太作戰環境,逼得美軍現在不得不為F-22研發具有雷達隱身能力的副油箱。

而F-22的另一個問題是航電架構設計於上世紀90年代,雖然放在現在依然不算落後,但也稱不上多先進,相比殲-20有非常明顯的差距。其機載武器,相比殲-20也不占優勢,唯一可能令美軍稍感欣慰的,可能就是F-22多了一門機炮,一旦進入近距離格鬥狀態,機炮可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可是現在早已不是越南戰爭時期了,空對空導彈的命中率大幅提高,尤其是紅外制導空對空導彈,只要在有效射程內發射,基本相當於發射即摧毀,現代化戰鬥機都追求搶先釘選敵人並行射導彈,機炮在空戰中的作用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目前的美國,幾乎找不到太好的辦法來克制殲-20,原本還打算圍繞中國打造一個F-35包圍圈,用數量優勢壓垮殲-20,但是美國沒想到殲-20能夠這麽快就進行暴兵,數量開始反超F-35了。

除了殲-20暴兵,殲-16的產量也非常可觀,根據美國媒體的報道,目前第13批次的殲-16已經開始交付,數量超過350架,中國目前已經擁有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四代半重型戰鬥機,如果再算上已經大量服役的殲-10B/C戰鬥機,中國已經擁有了全世界數量最多的四代半戰鬥機。

相比起中國大量新型四代半戰鬥機服役,美國則進入了青黃不接的狀態,美國空軍目前裝備的F-15與F-16戰鬥機,平均機齡超過30年,未來10年將出現大規模退役的浪潮。美國原本的計劃是利用F-35來填補F-15與F-16退役後的編制缺口,但是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遲遲沒有解決F-35面臨的各種問題,導致F-35服役的速度,跟不上F-15與F-16退役的速度。

萬般無奈之下,美國空軍不得已委托波音公司生產一批全新升級過的F-15EX戰鬥機,結果原本2023年就應該服役的F-15EX,直到現在才勉強交付了2架,波音公司生產的F-15EX被曝出存在質素問題,一度被打回去返廠重修。

這也從側面說明,美國的航空工業也受到了制造業空心化的影響,哪怕是波音這樣的航空巨頭,其產品質素與競爭力已經嚴重下滑,連及時交付可靠的產品都做不到,更不可能像中國那樣暴兵了。

如今擺在美國面前非常嚴峻的問題就是,中國在坦克、軍艦、戰鬥機方面的產能已經完全超過了美國,美國開始在空中失去領先優勢,這種優勢一旦失去,想要恢復就比登月還難了。

美國擁有科技,也擁有雄厚的資金,但是卻逐漸失去了像太平洋戰爭那樣的暴兵能力。這是因為這些年美國太依賴美元收割其他國家了,動不動制造「美元潮汐」,利用加息吸走他國的熱錢、拖垮他國的經濟,然後對他國資產進行抄底收購。

可是加息對制造業的危害非常大,會提高制造企業的貸款成本,導致制造企業失去活力,甚至主動裁撤業務,將資金放在銀行裏吃利息。所以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就對自己實施了「自我閹割」,將大部份制造業都搬到了海外。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美國就逐漸失去了暴兵能力,這麽多年來一直在吃冷戰時期的老本,等到冷戰時期遺留下來的這批工程師、工廠沒了之後,美國在軍工業產能方面的弱點立即暴露了出來,之前美軍家大業大,人們都沒發現美軍一直在吃老本,直到現在跟中國一對比,人們這才發現美國的軍工產能已經如此拉跨了,以至於美國需要跟印度、日本簽合約,讓這些國家幫自己生產、維修軍艦,再過幾年,搞不好美國空軍需要委托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幫自己維修戰鬥機。

雖然美國目前仍然在空軍規模上占據優勢,但是已經無法在亞太地區跟中國爭奪制空權了,首先是美國不可能將自己的全部戰鬥機都集中在亞太地區,而中國卻可以將大部份戰鬥機都集中在東南沿海一帶。

而且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航空基地,全部位於解放軍中遠端導彈的打擊範圍之內,一旦沖突爆發,美軍有相當一部份戰鬥機會毀於機場,美軍只剩一部份戰鬥機能夠執行任務。如果放在10年前,美國還不太擔心,因為美軍還能夠憑借五代機的效能優勢,用F-22以少打多,僅靠少量F-22就能維持亞太地區的空中優勢。

但是現如今中國的五代機與四代半戰機大量服役,僅靠少量F-22根本無力撼動解放軍的空中優勢,這就讓美軍在近百年來首次面臨一個難題:如何在沒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打仗?

即便在冷戰時期,美國面對蘇聯的時候都在戰鬥機效能方面擁有大約半代的領先優勢。現在面對解放軍,美國卻在戰鬥機方面處於數量與質素的雙重劣勢。根據官方公布的訊息,中國的殲-20造價僅為1.1億美元,在成飛大批次生產殲-20之後,造價還會進一步降低,甚至可能會低於美國的F-35戰鬥機,如果美國想跟中國進行一場空中軍備競賽,大概率是美國先被拖垮。

這就導致美國在亞太地區從過去的咄咄逼人,變成了現在的呼籲亞太地區「維持現狀」,多次表示「無意與中國爆發沖突」。

而中國海空軍暴兵的背後,不僅體現了中國恐怖的工業生產能力,同時是中國人才培養體系成熟的標誌,哪怕生產了這麽多軍艦與戰鬥機,中國都有能力保證這些武器及時服役並形成戰鬥力,每年光是相關高素質人才的培養都要數以千計。對比看日本這幾年新造的軍艦總是喜歡鼓吹自動化程度高,一艘大型軍艦只需要200多人就能正常執行。看起來非常高科技,實則是日本人才培養體系捉襟見肘的表現,由於無法為自衛隊培養足夠的海軍人才,日本只能在軍艦自動化方面下功夫。可打仗不是兒戲,軍艦的損管與戰時各種意外突發情況,都需要人手去應對,根本不是自動化就能解決問題的。

美國之所以能打贏太平洋戰爭,工廠能夠源源不斷生產軍艦與飛機是一方面,美國社會能為這些軍艦與戰機及時配齊水兵與飛行員同樣重要,當日本的精銳飛行員消耗殆盡的時候,美國則成批培養出合格的飛行員,完成了對日本的碾壓。

現在的中國,正在表現出類似的能力,而如今的美國,則越來越像當年的日本了,各方面都開始捉襟見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