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我軍唯一飛過海峽上空的導彈,當初借著出口的名義才得以保留

2024-03-06軍事

它是解放軍二炮部隊(火箭軍前身)所有導彈中,唯一飛過海峽上空的型號;在近20年的歷史中,它是中國戰術彈道導彈的標誌。它叫做東風-15,一個曾讓敵人膽寒的名字。

在東風-41(早期的短程導彈)和東風-61先下馬後,1984年二炮和航天一院開始了新一代的短程戰術彈道導彈專案。此時正值國民經濟調整,軍隊要忍耐的時期,經費實在不足。 航天一院以出口為名 才得以繼續保留專案 。新導彈被命名為東風-15。

1988年,東風-15在1988年北京國際防務展上首次露面,代號M-9。在當年首次試射成功後,東風-15也轉為了自用型號,在90年代初期快速裝備部隊。

東風-15采用單級發動機,固體燃料。該彈全長9.1米,發射重量6.2噸,可攜帶一個9萬噸級的核彈頭或者高爆彈頭常規彈頭,射程600km。導彈仍采用常規舵面控制,再入大氣層時彈頭和彈體分離攻擊目標,使用慣性導航系統制導,命中誤差在300米左右。

東風-15基本型

在1995-1996年的台海危機中,東風-15是我軍為數不多能震懾敵對勢力的手段。1995年7月21日至7月24日,二炮從江西某基地先後發射了6枚東風-15導彈,彈著點為台富貴角北方約70海裏處。6枚均命中目標,顯示該彈的良好精度。

1996年3月8日至12日,二炮從福建某基地先後發射4枚東風-15,越過海峽。其中最近的一枚落在距基隆僅29海裏的外海,引發島內強烈震動,諸多富人倉皇出逃。

90年代末期,改進型東風-15A出現。新型號增加了使用反跑道子母彈頭等特種彈頭的能力,豐富了殺傷手段。

而後來出現的東風-15B,改用了雙錐體彈頭,提高了高速再入大氣層時的升阻比。這使得其再入段飛行距離要比純粹彈道模式增程40%,而彈頭上的四片小翼則賦予了彈頭末端機動能力。在制導系統增加了GPS/北鬥導航模組後,其精度更是有了數量級的提高。

參加國慶60年閱兵的東風-15B,註意雙錐體彈頭

另外,東風-15B的發射系統也做了重大升級。在接到命令後,發射準備時間縮短了至少50%。而且,出現臨時改變攻擊目標,所需重新裝訂座標時,所需要的時間也大振幅縮短。

另外還有一型東風-15C,該彈外型上最大的區別是彈頭部份多了一根長長的「大鐵棍子」。這根「棍子」由高強度特種合金制成,戰術目的很明確——借著彈頭落地時的高速,沖破中央山脈堅硬的山石,帶著後面的彈頭一路殺進地下指揮所,摧毀地下機場、洞庫、指揮機構等目標。

東風-15,彈頭是一根長長的棍子

如今,瞄準島內目標的東風-15,都已經替換成了新的東風-15B/C。早期的型號則轉入院校作為訓練器材,繼續發揮余熱。

從當年靠出口才得以保存下來,到海峽危機時對台壓制的唯一手段,再到如今突防鉆地打擊無所不能,東風-15的成長,見證了二炮戰術導彈部隊艱難的發展和成長。

如今,他們依舊深藏在密林深山。只待那個命令下來,他們就會拖著一道道的火焰,去完成歷史使命。

遲早有一天,會從演習畫面變成實戰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