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二戰時,1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能夠配多少彈藥?

2024-01-25軍事

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 來源/大國紀錄
  • 作者/大國紀錄
  • 你知道在二戰時期,一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能夠隨身攜帶多少彈藥嗎?

    無論未來科技發展到什麽程度,彈藥作為最基本的武器,永遠都不會被淘汰,而士兵攜帶多少彈藥也很有講究,並不是帶得越多越好,帶少了不夠用,帶多了士兵會疲憊,增加作戰負擔,最後打仗的效率反而還比不上彈藥少的概率。

    那麽彈藥在戰場上的作用有多大呢?

    冷兵器時代,士兵們隨便扛上一把刀或者長劍就可以在戰場上廝殺拼搏,但是自從有了火藥後,大刀和長劍就不再是士兵們的主要武器,隨隨便便一顆手榴彈下來,任憑刀有多鋒利都沒有用。

    火藥的套用也使得很多武器相繼問世,比如我們前面提到的手榴彈,再比如火炮,地雷等,而手榴彈,火炮等武器的殺傷力有多大,又取決於這個國家的工業實力。

    一個國家的工業實力與經濟實力跟不上,就無法造出威力大的武器。

    可以說,自從工業革命後,全世界已經徹底脫離了冷兵器,哪怕是再落後的國家也都對由火藥制成的武器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沒有彈藥的國家和士兵在戰場上一定是處於劣勢的。

    比如1942年在蘇軍和英法聯軍之間爆發的克里木戰役,這場戰役就是典型的因為武器裝備力量不對等而失敗的戰爭。

    當時雙方的兵力有著非常大的差別,蘇軍有三十萬之多,而英法聯軍卻只有六萬多人,將近五倍的人數差距,在任何人看來都應該是蘇軍完美碾壓,可以說這是一場毫無懸念的戰爭。

    可結果卻讓人大吃一驚,因為最後是英法聯軍勝利了,蘇軍慘敗,值得一提的是當時英法聯軍表面上看起來有六萬多人,但真正參與作戰的並沒有這麽多人,因為大部份人都因為不適應當地的嚴寒環境而被凍死餓死。

    也就是說在這場戰爭當中,蘇軍不僅有著巨大的人數優勢,還有著習慣了嚴寒的地理優勢,饒是如此他們依舊戰敗,究竟是發生了什麽才導致蘇軍慘敗呢?

    說到底就是因為蘇軍的火力沒有英法聯軍猛。

    蘇軍的軍備有多麽落後呢?在別人已經早早習慣使用了炮彈的時候,蘇軍卻還在使用老式的火槍和刀劍,在巨大的裝備差距面前,任憑蘇軍的兵力有多強,人數優勢也會很快被強大的武器碾壓,而當時英國和法國早已經用上了火車來補給軍用物資,用電報來傳輸戰爭資訊,作為工業老牌國家,英國和法國從未讓人失望過。

    有了武器裝備的差距,後續戰線拉的又太長,蘇軍剩下的人不多,最後才導致了蘇軍的慘敗。

    再來看一戰中的凡爾登戰役,這場戰爭就純粹是武器和武器之間的較量,而戰鬥到最後是法軍取得了勝利,一切的一切都在證明強大的工業實力是一個國家發展軍事力量的強有力保證。

    而在凡爾登戰役中德國軍隊與英法聯軍使用的彈藥數量直接超過了4000萬發,再結合戰爭持續的時間來看,相當於每天在戰場上他們就消耗了13萬發,更別提到了二戰後期出現了更厲害的坦克、戰機、軍艦等武器,這些武器消耗的彈藥會更多。

    因此二戰期間,工業實力強大的國家基本在戰場上不會處於劣勢。

    無論什麽時候工業實力強,軍事實力就強,武器裝備也更先進,那麽二戰期間,日本一名士兵隨身攜帶多少彈藥呢?

    在二戰期間,日本稱得上是亞洲地區中國實力最強的國家,而他們的武器裝備相對亞洲其他國家也比較先進,但是如果較真的說工業化,日本當時的工業化程度並不算高,只能算是半工業化國家,畢竟只是一個小島國,還要靠侵略其他國家才能獲得相應的發展資源。

    更何況日本內部的國家體制也沒有西方國家成熟,盡管如此,日本軍方還是給日本的士兵做好了最基礎的武器配備,每一名日本士兵在二戰期間配發六十枚子彈,而機槍手則更多一些,達到了一百五十發。

    當然這個配發數量比起歐洲國家來說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在亞洲地區來說,日本軍隊在二戰時期的裝備還是比較好的。

    個人裝備方面,提起個人裝備,大部份人第一反應應該是各種類別的槍支機械,或者是一些便於夜晚作戰的夜視儀等裝備,但其實這些裝備只是一名當兵的最基本的裝備,而二戰時期日本普通步兵的個人裝備遠比我們想的要齊全。

    很多人說起個人裝備,基本都是各種槍械,最多再加個夜視儀之類的戰術裝備,

    但讓普通人想不到的是,二戰普通步兵的個人裝備種類十分齊全。

    二戰時期,日本軍隊的個人裝備光是從分類上來看就很齊全,大致分為武器類,生活類以及輔助裝備類,先來看武器類,日本士兵當時主要是用我們比較熟悉的38式步槍以及30式軍刺刀,而38式步槍最早出現在日俄戰爭時期。

    當時日本使用的步槍是仿制的法國步槍,命中率相對較低,後來為了提高武器的殺傷力,日本人又開始仿制德國的毛瑟槍,而這款毛瑟槍就是日本二戰時使用的步槍原型。

    當然除了步槍之外,當時的日軍個人裝備裏還有97式手雷以及有阪6.5x50毫米彈藥,不過由於當時日本為了節約成本,在研制手槍和機槍時做了特別設計,使得他們都能夠使用有阪6.5x50毫米彈藥,因此日本給士兵配發的彈藥數量雖然多,但是種類很單一。

    再來看生活類裝備,生活類上,日本每一名士兵都有九二式行軍飯盒、九四式水壺、昭五式幹糧袋、「太郎」式雜物包、野戰羊毛氈毯和昭五式行軍背囊。

    最後是輔助裝備方面,輔助裝備主要就是指士兵們日常的軍服,軍帽,軍鞋等,而這些裝備又屬於必需品,二戰時期日本給他們的士兵配發的軍服等裝備質素都算是比較優秀的。

    總的來看,二戰時期,日本的士兵所擁有的裝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二戰17日本每一名士兵裝備60發子彈,那同一時期的中國軍隊裝備狀況又是如何呢?

    先來看裝備數量,從長征結束,中國軍隊的裝備主要是由步槍,手槍,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迫擊炮,手榴彈等組成,當然這其中大部份武器都是透過戰勝繳獲而來的,當時的紅軍最常用的武器還是自制的土槍土炮以及一些冷兵器。

    到後來紅軍裏又出現了駁殼槍,這款手槍是由德國的毛瑟兵工廠生產的一種手槍,又被稱為毛瑟沖鋒手槍,雖然當時這種手槍在中國國內已經被大批次的進口和仿制,但是在紅軍裏裝備的並不多,一般只有幹部級別的士兵才能裝備,其他的士兵使用的都是普通手槍或者步槍刺刀等,而國軍裝備駁殼槍數量更多。

    那當時中國每一名士兵能夠配發多少發子彈呢?這個數碼說出來相信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訝,因為實在太少了,由於國內的經濟狀況比較落後,國軍稍好一些,紅軍的每一名士兵最多也就只能裝備五發子彈。

    五發子彈是什麽概念呢?除非是面對面的對敵人發起攻擊,而且至少有兩發子彈能夠命中敵人身體的核心部位,否則將難以殲滅一名敵人。

    有歷史學家曾經統計過,在一戰期間想要在戰場上單純的靠子彈殲滅一名敵人,起碼也需要1萬發子彈才行,而發展到了二戰時候,至少需要兩萬發子彈才能成功殲滅一名敵人。

    這一切主要是因為戰場上情況復雜,態勢多變,敵人也不會站在那兒不動,無形中就增加了殲滅敵人的成本,這個時候武器裝備的先進與否,命中率的高與低,就決定了殲滅敵人的效率是否快。

    不得不承認的是,在同一時間,西方國家使用的武器確實比中國的要先進,那時候中國雖然有子彈,但是攻擊力並不高,有時我們在影視劇上看見的子彈擊中一個人後,還需要補上一刀才能殲滅敵人,這種情況是真實發生過的。

    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中國軍工實力很落後,造出來的很多子彈殼質素都不合格,達不到使用標準,往往發射出去後,子彈都不會直接奔向敵人,而是呈現一個拋物線的狀態往下飛行,不僅殺傷力小,射程還很短。

    在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中國解放軍部隊仍舊戰勝了日本的軍隊,還成立了新中國,可見中國士兵的勇猛和驍勇善戰。

    當然,進入了21世紀,武器裝備對於戰爭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大,從冷兵器作戰到高科技作戰,這個質的飛躍證明了世界發展太快,落後就要挨打,一個國家想要長期處於安穩狀態,還是需要發展軍事力量。

    參考資料:

    【你知道紅軍長征中都使用哪些武器嗎】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