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為什麽說: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抗戰1940年就結束了?

2024-09-10軍事

引言:

為什麽說:如果沒有美國的介入,抗戰1940年就結束了?這是一個頗有爭議的觀點。二戰期間,中國作為同盟國成員,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最終戰勝了日本軍國主義。然而,在這場持續8年之久的浩劫中,美國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它是真心實意地支持中國,還是懷著其他目的?我們要追本溯源,從歷史的縫隙中探尋答案。難道美國一開始就是中國的堅定盟友嗎?又或者,它曾經在暗中支持日本?這讓人不禁生出許多疑問。到底是什麽原因,使得人們產生了"如果沒有美國介入,抗戰或許早已結束"的推測?讓我們一探究竟。

一、戰前暗流:美國向日本大量出售軍火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拉開了中日全面戰爭的序幕。然而,在此之前的數年間,美國一直在暗中支持日本的侵略政策,向其大量出口武器裝備。早在1936年,日本就已提出了一項名為"6年侵華作戰準備計劃"。作為島國,日本缺乏戰略物資,無法獨力支撐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這時,美國資本家們看準了商機,他們熱衷於向日本出售軍火,從中賺取戰爭利潤。

1937年至1940年間,美國向日本提供了價值近10億美元的武器材料。1938年,美國公然為日本提供了1.2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用於擴充軍備。面對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美國政府不得不頒布了所謂的"道義禁運",限制向日本出售軍火。然而,這一措施很快就被資本家們無視了。他們透過各種手段繞開禁令,繼續向日本輸送武器裝備。

美國資本家們的做法,讓當時的國民政府感到無比憤慨。他們認為,美國在刻意為日本擴軍,助長了日軍的侵略欲望。日本之所以能在侵華戰爭初期取得曇花一現的戰果,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的軍火支援。沒有這些來自美國的軍火,日本根本無力對中國發動全面侵略。可以說,美國資本家們的貪婪和投機,使中國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二、中美密約:美國限制華北作戰

1938年初,中美兩國政府私下裏達成了一項協定,成立了"中美聯合軍事委員會"。根據協定內容,美國同意向國民政府提供一定數量的武器裝備,但同時也做出了重大限制——這些美制武器絕對不能在中國北方戰場使用,只允許用於中國遠征軍在東南亞等地區的作戰。

為何美國會對武器使用地點做出如此奇怪的限制?原因很簡單,美國政府當時暗中有意維護日軍在華北地區的利益,不希望國民政府軍隊利用美制武器重新奪回失地。

此舉引發了中國輿論界的強烈不滿,他們認為美國做法公然違背了兩國作為同盟國的誓言,是赤裸裸的裙帶關系。然而國民政府別無選擇,只能勉強接受這一協定,否則就無法獲得任何外援。

1938年底,在美制武器的支持下,中央軍經過數月訓練重新編組,形成了兩個集團軍——新編第五集團軍和新編第六集團軍,它們可謂是當時國民革命軍中精銳部隊。按理說,這兩個精銳集團軍應該盡快調往華北前線,加入對日作戰。但遺憾的是,由於受到美國的限制,它們根本無法前往華北一帶,只能在南方地區徘徊。

就在這時,日軍發動了廣州"三打"和武漢會戰,國民政府軍隊在南線節節敗退。如果當時中央軍的主力部隊能及時北上會師,局面或許會走向另一番景象。可惜,受制於美國的羈絆,中央軍只能盡力固守南方,任由日軍在北方橫行無忌。這無疑給了日本在華北和平東西的戰略優勢,使得華北大好河山淪陷,直到抗戰最後階段才恢復中國政府的控制。

三、美國內部份裂:和平與利益的矛盾

美國對外政策的制定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經過各利益集團之間的激烈角力和權衡博弈。在對華政策問題上,美國內部也存在著嚴重分裂。

一方面是主張和平理念、反對軍國主義膨脹的人士。這些人懷揣著人道主義情懷,倡導美國應該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調解角色,緩和局勢,避免戰爭發生。針對美國政府向日本輸送武器的行為,他們紛紛高聲疾呼,要求政府立即停止對日軍火供應,並行起了著名的"道義禁運"運動。

另一方面則是一些追求私利的資本家集團。對他們而言,戰爭只不過是一種賺錢的手段。日本發動戰爭,意味著美國軍火商有了源源不斷的訂單;中國遭受侵略,也需要大量外國武器支援自己。無論東方出現何種局勢變化,只要戰火持續燃燒,他們就能獲利無窮。因此,他們暗中煽風點火,熱衷於向中日雙方出售軍火,卻對和平呼聲熟視無睹。

兩股勢力在美國上層權力核心的較量愈演愈烈,幾乎要撕裂內部。和平主義者認為販賣武器助紂為虐,是在嘩眾取寵,喪失了道德操守;而利己主義者則視金錢利益為重,對戰爭的動因毫不關心。這場內訌從未停歇,直到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和平主義者的呼聲才終於壓過了利益集團,促使美國最終加入反法西斯陣營。

四、戰時策略:美國坐視日軍蠶食華中華南

盡管美國政府一度加入反法西斯陣營,但在對待中日戰事的態度上,它卻並未真心實意地支持中國。相反,為了保護在華利益,美國上層一直在暗中"優待"日本。

1942年3月,美國駐華大使高斯向國務院秘密報告,建議美國政府不介入中日戰爭,以免影響在華的經濟利益。高斯認為,中國軍隊根本無力與日軍抗衡,介入只會白白浪費資源。他甚至暗示,如果日軍控制中國,美國企業在那裏的投資或許能得到更好的保護。

高斯的這份報告引發了國務院內部的激烈爭論,最終被擱置了下來。但它卻從側面反映出美國上層對中國命運的冷酷態度。在他們眼裏,中國不過是一塊蛋糕,即便被日本啃食,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損失就可以置之不理。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南京,犯下了令全世界震驚的南京大屠殺慘案。即使如此,美國政府對日本的軍火供應並未因此減少。直到1941年12月,日軍偷襲珍珠港後,形勢才被迫改變。

在此期間,日本軍隊幾乎吞噬了中國的整個東部、中部和南部地區,包括華北、江浙、江西、湖南、華東、華南等戰略要地。而這一切,都在美國官員的不作為和默許下發生。如果當時美國政府能夠堅決制裁日本,全面支持中國,中國軍民就不會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和苦難。

無獨有偶,當時英國也對發生在中國的戰爭熟視無睹,其背後的原因與美國如出一轍——就是為了保護在華利益。事實上,在抗戰開始的頭幾年裏,中國除了得到一些來自蘇聯的援助,幾乎沒有獲得來自西方國家的實質性支持,這為戰後重建增添了巨大阻力。

五、戰後陰謀:美國伺機瓜分中國利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盡管中國是戰勝國之一,但美國依然懷有重新瓜分中國利益的圖謀。

1945年2月,美國、英國和蘇聯三國領導人在克里米亞半島雅爾達會晤,就戰後國際秩序達成一系列協定,其中就包括中國問題。雅爾達密約中有一條規定,美國和英國在華的"既得權益",需要得到蘇聯方面的承認與尊重。所謂"既得權益",無非是指兩國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租借地等殖民特權。

這一條款反映出,即便在二戰時期,美英兩國仍舊懷揣著重返中國、瓜分中國的野心。雖然中國軍民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但在美英看來,戰後中國依舊只是一塊蛋糕,任由他們掠奪和瓜分。

雅爾達密約簽訂後,美國政府迅速著手與國民政府談判,企圖透過秘密外交手段維護在華利益。與此同時,美國還活躍在國共內戰中,試圖扮演"調解人"的角色。從表面上看,美方是在調停國共雙方,實際上卻是在尋找可以維護自身在華利益的有利契機。

可以說,雅爾達密約為戰後美國瓜分中國利益鋪平了道路。基於此,美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一直將"永遠利益"作為處理對華關系的核心理念。它或明或暗地幹預中國內政,無視中國的主權獨立,唯恐自身在華利益受到威脅和損害。

而對中國人民來說,戰後美國的這一做法無疑延續並加劇了抗戰期間的隱患。中國雖然在戰火重生中熬過了8年浴血奮戰,但一個更陰險的戰後隱患卻在等待著它——美國的機會主義和利己主義,這是中國需要高度警惕的潛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