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川中島之戰,龍虎爭雄!兩位日本頂級軍事大咖的十年恩怨宿仇

2024-01-09軍事

歷史上關於川中島合戰曾有十二戰和五戰之說,後來經過日本學者討論,最終以【武田信玄的經綸與修養】(渡邊世佑著)的五戰說為主。

1553年8月,八幡之戰;

1554年7月,犀川之戰;

1557年8月,上野原之戰;

1561年9月,八幡原之戰;

1564年8月,鹽崎之戰。

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這一戰是命定之數。1553年8月,武田軍挾秋風之勢掃平鹽田城的落葉後,村上義清基本宣告重癥監護,再起不能了。

此年信州村上公於八月離開鹽田城,從此去向不明。一日之內,十六座城池淪陷。被俘而有名望之人及婦女兒童頗多,實屬空前。(【妙法寺記)

但這對信玄來說不是喜訊。北信濃割據勢力名存實亡後,甲斐國已經實際上與越後國接壤了。

越後國有一條19歲就統一越後的神龍,那也是信玄最不想碰見的敵人,上杉謙信。

這個時候的謙信名字還叫長尾景虎,為了方便大家辨識,整個武田篇都稱其為謙信。

之前有村上氏、高梨氏做緩沖地帶,龍與虎不碰頭,大家相安無事。

現在,謙信需要,或者說不得不插手信濃事務了。

來看看此時的國際局勢。

甲相駿三國是在1554年簽訂盟約,但是北條氏與武田氏已經逐漸進入曖昧期。

此時甲斐國和駿河國有姻親關系,信玄的後背基本無殃(完全放心是盟約簽訂後,因為1554年北條氏還背刺過今川義元)。

自上杉憲政北投謙信後,北條氏也直接與越後國接軌。這兩的戰爭其實沒有結束,只不過敵軍主帥從憲政換成了謙信。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北條氏和武田氏有合作的基礎。

其次,信玄的妻妹是本願寺顯如的妻子,顯如是日本最狂的宗教私鬥團伙一向宗的宗主。

這個一向宗講起來大有來頭,大家只要知道,當初差點把大魔王信長打自閉的信長包圍圈就是這貨一手搞起來的。

一向宗因為是民間組織,遍布全國各地,而且常常是在敵方的後院先燒起來。

換到現在,這種的得叫殺手之王,直接往大名心臟處開一朵蓮花。

這一次就是在信玄的煽動下,加賀和越中的一向宗門徒暴動,差點讓謙信背過氣去。

不過謙信不愧是日本頂尖的軍事家,硬頂著北條氏、武田氏和一向宗三方夾擊,於1550年平定零落的小豪族統一越後國,此時他才19歲。

這樣一條臥龍,一旦放任他打入關東地區,恐怕甲相越三國的擴張計劃都得流產。

不過謙信的治軍松散向來為人詬病,這也給越後的內亂埋下伏筆。

謙信要想向東南部的關東地區擴張,必須要面對甲相兩國;即使他想韜光養晦,徹底占領信濃後的信玄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別忘了,信玄一直有一個夢想,去看看大海的模樣,如果沒有越後的阻攔。

「非打不可嗎?」「是的」「那就來吧」

1553年8月,驅逐村上軍的武田軍以勝勢向川中島南部進軍。謙信點兵8000南下,於布施城阻擊逼退武田軍。

因此八幡之戰也叫布施之戰。

面對鼎鼎有名的「越後之龍」,「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是給足了面子的。本著戰術上尊重敵人的態度,第一次川中島合戰幾乎是以試探的目的來展開。

9月1日,武田軍於八幡市(八幡之戰的由來)再敗於上杉軍,退至荒砥城,上杉軍從築摩郡直接往信濃腹地築摩郡開拔。

9月3日前後,上杉軍連克青柳、藏山、麻績、荒砥、南條五城,一直打到植科郡附近。

9月17日,掛機許久的信玄終於憋出了一個大招,他自鹽田城「偷渡陰平」,直取善照寺平的上杉軍運糧隊。

糧道被斷,上杉軍陷入軍隊嘩變的尷尬處境。

面對這麽不講武德的對手,謙信一怒之下怒了一下,但是也只能先退回越後。信玄退到鹽田城,不久撤兵回甲斐。

川中島第一戰,兩位軍事大咖秉持友好交流,互敲悶棍,再接再厲,再來一次的原則,各自退兵,點到為止。

兩方很默契的把北信濃空了出來作為緩沖地帶。畢竟日後還有多次交手,第一次只是試探。

1554年,武田、越後兩方先後出現叛亂。7月,信濃下伊那郡和佐久郡大野武士和豪族叛變武田氏;同年12月,水內郡大日向主稅助、越後國刈羽郡北條高廣跳反上杉氏。

好家夥,你兩開始玩無間道了是吧。

平定國內叛亂後,信玄因為事先得到聯絡,於不久後起兵北上謙信,策應高廣。

謙信表示,沒事,習慣了,知道我19歲那年一直在做什麽嗎?

理所應當的高廣兵敗後,謙信本著禮尚往來的原則,於1555年4月再點兵8000進逼北信濃旭山城。

來啊,造作啊。

7月19日,雙方於川中島附近的犀川再次開展白刃戰。上杉軍渡河打了先手,戰鬥中信玄送給上杉內應的書信被謙信截獲,但相對的,謙信伏擊信玄的陰謀也沒能奏效。

武田、上杉兩軍在屢戰不果後,開始隔著犀川對峙,也不打,幾萬人就你瞅著我,我瞅著你。

擺上了這是。

最後,兩方終於頂不住士氣和糧草壓力,由信玄請來今川義元的使者調停,於10月15日停戰。

雙方以川中島為界,改日再戰。

這裏需要額外提一下,為什麽要以川中島為界。

川中島地區位於北信濃犀川和千曲川交匯處,兩川合流後的部份就是信濃川,乃日本第一長川。

這條母親河在北信濃沖刷出大片適宜糧食種植的平原,川中島地區作為信濃糧倉的地位毋庸置疑。

川中島相距謙信居城春日山城僅70千米,如果整個地區落入信玄手裏,以此構築軍事基地,一旦越後有變(別忘了虎視眈眈的北條氏),武田軍隨時能跨過信濃川侵入越後國境線。

同理,謙信拿住這個地區,只要信濃內亂,隨時都能沿著千曲川逆擊北信濃余部,拿下葛尾城威脅深誌城和佐久郡。

如此戰略要地,隔敵方手裏都不踏實。

不久,信玄經過幾年沈澱,終於又逮住了出兵機會。

謙信年少有為一統越後國時留下隱患,最終在信玄的輪番間諜策反下發生內亂。

56年8月17日,老臣大熊朝秀於越後起兵反叛。

次年,葛山城落合一族也起兵反越,2月,越後大雪阻道,謙信無法出兵南下。

建功立業,就在今日。

同年,武田軍在信玄率領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數日內連克葛山城、善光寺、長沼城和大倉城。

武田兵鋒甚至長驅直入打進越後國境包圍了飯山城的高梨政賴,算是徹底出了第一次川中島之戰的惡氣。

上杉氏這次吃虧主要是因為內亂。謙信此人應該是戰國時代最有德行的大名了。他年少成名,但一直嚴於律己,不近色酒。更難得的是還一直向京都的破落幕府捐贈錢糧,甚至勵誌振興幕府。

擱現在這叫三好青年,擱中國古代那是要進武廟的存在。

但他治軍松散那也是遠近聞名的,麾下北條高廣曾多次反叛,他都既往不咎委以重任。也是因此,麾下將領分成兩派習慣性政治傾軋,政治鬥爭貫穿謙信一朝都沒有停止過。

1556年3月,堂堂國主的謙信甚至被屬下的領土紛爭逼得出家,直到武田軍侵入越後國境內,才在屬下的懇求下再度出山。

1557年,他迅速點兵1萬人趕往信濃。5月12日,謙信很快找到突破口。上杉軍沿著水內郡方向,自高阪城、阪木城一條線直接打到巖鼻城。

等到措手不及的信玄回援時,謙信趁機回援飯山城,於是越後之危解除,兩軍重新回到起跑線。

7月5日,武田軍奇襲越後的糸魚川。搶下要沖地方後,謙信後援斷絕,上杉軍成了有家難回的孤魂野鬼。

這應該是謙信處境最糟糕的一次了。8月,上杉、武田軍在上野原血戰,一個要走,一個要留。

最後,謙信麾下長尾政景經過多日鏖戰終於驅逐糸魚川的武田軍,謙信收縮回越後,信玄的善光寺布置破滅,越後、甲斐國因此停戰。

棋逢對手,佩服佩服。

雖然停戰,雙方其實已經陷入劍拔弩張的境地,互陰了幾手後,兩人都確認是對方是勁敵。

事不過三,一旦過三,就是死敵。

如果說前三次川中島合戰的交手還只是爭輸贏的話,接下來第四次,就是分生死了。

太危險這個老陰逼信玄。謙信覺得;

我也是這麽想的。信玄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