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日本占領東北後的收獲有多大?沒有這一步,未必敢全面侵華

2024-07-11軍事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沈陽柳條湖附近炸毀了南滿鐵路的一段鐵軌,事後將責任歸咎於中國軍隊,然後以此為借口發動了對沈陽的進攻。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的策劃者是石原莞爾、阪垣征四郎、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這四個人在日本投降後有三個被送上了絞刑架,可惜石原莞爾逃脫了審判。

「九·一八」事變前,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的軍事力量如何?

當時日軍在中國東北的正規軍達1.5萬余人,如果加上警察等輔助部隊的1萬余人,日本關東軍的總兵力約2.7萬人。主要部署在以沈陽為中心,南滿鐵路沿線,以便於機動兵力。

「九一八」事變前,中國東北軍並不全駐紮在東北,在關內的兵力約為11.5萬人,在東北的兵力約19萬人,其中遼寧駐軍7.5萬人,吉林駐軍8萬人,黑龍江駐軍2萬人,熱河駐軍1.5萬人。

從兵力看,日本的關東軍並不占優勢。

30萬的東北軍,為什麽會有多達十余萬在關內?

主要是1930年發生了中原大戰,當時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張發奎的聯軍,與蔣介石的軍隊打的不可開交,戰事焦灼的狀態下,張學良的東北軍的立場至關重要,經過權衡,最終張學良決定支持蔣介石。

1930年9月18日,也就是「九·一八」事變發生的恰好一年前,張學良發出了「擁護中央、呼籲和平」的通電,派出東北軍精銳入關參戰,最終蔣介石取得了中原大戰的勝利。

東北軍精銳入關,這也被石原莞爾等人看在眼裏,趁著東北空虛,便有了發動事變的想法。

雖然東北軍很多部隊入關了,但是在沈陽城依然有很強大的武裝力量。

1931年9月18日當天,駐沈陽的東北軍有步兵、裝甲兵、軍校學員、警戒部隊共計1.2萬人,其中北大營的官兵約8000人,裝備有坦克、裝甲車、各型火炮和歐洲進口的先進輕武器,當時東北軍擁有中國最強大的空軍,也駐紮沈陽,擁有各型飛機265架。

而當日進攻東北軍北大營的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擁有兵力600余人,普遍僅裝備有步槍、機槍等輕武器。唯一的兩門大口徑火炮還是臨近才偷偷運抵的,炮彈也不充裕。

600打8000,而且還是在武器裝備不占優的情況下,日本關東軍為什麽敢如此豪賭?誰給它的勇氣?

其實,給日本關東軍勇氣的人就是張學良自己。

這就要提到一個歷史事件——「中東路事件」。

1929年5月,年少氣盛的張學良指揮東北軍與蘇軍進行了一場戰爭,意圖以武力收回蘇聯控制的中東鐵路及東北的特權。

但是,張學良高估了東北軍的戰鬥力,在此戰中,東北軍死傷及被俘人員達9000余名,蘇軍僅傷亡800余人。

其實在與蘇聯開戰前,東北軍許多將領都不同意打,「輔帥」張作相就是其中反對最強烈的一位,他對張學良說: 「我看用全國力量對付蘇聯,也未必能打勝,只憑東北軍去打蘇聯能行嗎?恐怕收不回中東路,反而惹出麻煩,也要防止日本人乘機搗亂。」

可是那時張學良血氣方剛,很想有一番作為,自恃東北軍兵強馬壯,也沒把蘇軍放在眼裏。結果張作相的判斷後來都不幸被言中。

張學良晚年曾對自己的一生有過一次回憶,最後整理成了歷史資料,就是【張學良口述歷史】,他在談到「中東路事件」時說:

「那時候,可以說是我大膽的作風。當時我想要樹立自己的權威,總要把日本打敗,或把俄國打敗。那時,我不自量力,很想施展一下子。」

這一戰徹底讓東北軍的實力展現在日本關東軍面前。

圖|被蘇軍繳獲的東北陸軍第十五旅督戰隊旗

看到東北軍被蘇軍打的慘敗,日本關東軍更加不把東北軍放在眼裏了,因為在日軍眼裏,蘇軍就是它們的手下敗將,因為在二十多年前,也就是1904年的日俄戰爭,日本打敗了沙俄,勢力開始進入中國東北,而且日俄開戰的地點就是中國東北。

可想而知,石原莞爾、東條英機等人看到東北軍慘敗的訊息會是何種心態。

所以,「中東路事件」不久,石原莞爾在與板垣征四郎討論對東北軍展開進攻時就表示:

用竹刀對付東北軍就足夠了,張學良看到我,說不定會當場嚇暈過去,若要發起對抗,兩天之內就能拿下奉天。

可見,當時日本關東軍的這些人有多麽狂妄,但是石原莞爾有一點想錯了,他竟然還想著東北軍可能會抵抗,預想兩天之內拿下奉天,實際上東北軍放棄了抵抗,日軍僅用不到一天就占領了沈陽。

而日本內部的【解決滿洲問題方案大綱】中也對如何占領東北提出了策略:

「對滿洲的張學良軍,開戰之初即予以嚴厲打擊,以摧垮其戰鬥意誌為根本方針。開戰後短期內集結全部兵力於奉天,以全力進行決戰。在一夜之間占領奉天,在列國幹涉尚未開始以前,必須迅速完全占領預定地域。」

從中可看出,日本關東軍也沒想到中國軍隊會真的不抵抗,也預想了發起對抗的情況,還要求士兵要全力進行決戰。

別看「九一八」事變中,日本關東軍的兵力處於弱勢,但是其制定的計劃極其全面,而且士氣也極其旺盛,完全是蓄謀已久的軍事行動。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

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的指示,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駐守北大營的東北軍第七旅參謀長趙鎮藩下達了命令:

「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裏,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晚11時,日軍獨立守備隊第二大隊第3中隊首先攻入北大營,僅用半小時就占領北大營西側,但當進攻北大營東側時,遭到了抵抗。

所以在「九·一八」事變當夜,少部份北大營的官兵是進行了抵抗的,並不是一槍不放撤出軍營。

但是因為不抵抗的命令,所以東北軍的抵抗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統一的指揮,對日軍的殺傷有限,在「九·一八」事變當夜,僅有兩個日本兵被打死。

日軍在進攻北大營的同時,日本關東軍第二師團第三旅團所轄的第29聯隊也開始進攻沈陽城。

城內的東北軍各自為戰,也沒有形成有力的抵抗力量,很快被日軍沖散。

給日軍進城造成最大麻煩的是沈陽城內的警察,時任遼寧省警務處長的黃顯聲指揮城內的警察部隊據守公安總局和東關公安分局,頑強抗擊日軍一晚,沈陽公安局商埠一分局南市場分所警士高曙光,也因此成為十四年抗戰史上第一位查明的犧牲者。

雖然警察頑強抵抗,但是缺少重火力,在日軍重火力面前力戰不支,最後黃顯聲指揮部下帶走所有槍支彈藥有序撤離。

黃顯聲撤離沈陽城後,於遼西組織遼寧抗日義勇軍,並成為東北義勇軍創始人之一。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後,國民黨逮捕了黃顯聲。

我們熟悉的紅色文學作品【紅巖】中,小蘿蔔頭的老師正是黃顯聲本人。1949年重慶解放前夜,黃顯聲被國民黨特工槍殺。

圖|日軍清點東北兵工廠的捷克式輕機槍

可以說,整個行動,日軍輕松的占領了沈陽城,此戰,日軍的收獲有多大?請看看下面這些數據。

槍支方面,日軍繳獲了9.5萬支口徑不一的步槍和6萬多支各型手槍,還有包括捷克式輕機槍在內的2600多挺輕機槍。

火炮方面,繳獲了189門14式37平射炮及其他大量尚未組裝的火炮零件在內的約600門各種口徑不一的火炮,還有2300余門迫擊炮。各種火炮的炮彈合計50多萬發。

子彈方面,日軍繳獲的子彈高達1.8億發。

除了槍支火炮外,日軍還在沈陽北大營中繳獲了13輛雷諾ft17坦克,在沈陽東塔飛機場繳獲了另外11輛雷諾ft17坦克,還有200多架飛機。

日軍所占領的沈陽兵工廠,擁有機器8000余台,工人近2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日本占領沈陽兵工廠後改名為「關東軍野戰兵器廠」,1932年,又被日方改名「奉天造兵所株式會社」,由偽滿洲國和日本財閥出資擴建,得到擴建的奉天造兵所株式會社生產能力也得到提高,到1937年時達到了日產30萬發的記錄,而同一時期的中國21兵工廠,日產子彈僅為7萬余發。

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在中國大陸地區作戰的步槍和山野炮的45%、彈藥的70%都是出自該兵工廠。

圖|日軍占領沈陽兵工廠老照片

日軍先後從東北掠走煤 2,2300萬噸,生鐵1100萬噸,鋼580萬噸,木材1.4億立方米,糧食1.2億噸。

日軍從東三省中國銀行掠走銀元1億、黃金16萬斤。

可以說,日本從中國東北搶走的金銀、礦產、木材、武器、彈藥、工廠最終都成為日本擴軍備戰的物資,最終成為支撐日本全面侵華並行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物資。

可以說,如果日本沒占領中國東北,都未必敢發動全面侵華戰爭。

而且東北三省的面積是日本的兩倍多,日本短時間內取得了如此廣闊的領土,對日本各界的刺激可想而知,據曾任日本天皇裕仁的侍從小倉庫次的日記記載,日本天皇裕仁對日本關東軍的態度也從沈默迅速轉變為支持。

在日本關東軍占領了長春、四平、吉林等地後,日本天皇裕仁並不滿足於此,當時東北軍退到了錦州,不久,裕仁親自批準了日本關東軍轟炸錦州的行動,想占領全東北的內心想法昭然若揭。

1931年10月8日,日軍對錦州進行了轟炸,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國際上的首例無差別轟炸,這次空襲致使1名俄國教授、1名中國士兵、14名平民死亡,還有20多人受傷,錦州市內包括火車站在內的眾多建築受到損失,日軍犯得罪行,罄竹難書。

日本天皇裕仁的反應完全是占領巨大國土、取得巨大物資後產生了更大野心,他的這種反應完全是侵略者的嘴臉,讓每個中國人氣憤。

我們曾試想,如果當年沒有「不抵抗」的命令,如果中國軍隊奮起反抗,那一小撮「豪賭者」的豪賭是否就能成功?

如果中國沒有失去東北,而是利用東北的資源充實國家實力,那麽日本可還有膽量和實力,挑起滅亡整個中國的戰爭?

毫無疑問,東北軍的不抵抗,以及從東北掠奪的巨量物資,極大的刺激了日本的野心,也充實了日本的國力,「九·一八」事變也成為繼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又一次戰略冒險的成功,收獲極大。

參考資料:【張學良口述歷史】張學良 口述 唐德剛 撰寫;【裕仁天皇傳】 程永明 著:【中國最大兵工廠成侵華日軍幫兇】 作者 馬妍 ,[J].科學大觀園,2010(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