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一周軍評:幾年後美國人會不會抱怨「都怪俄烏戰爭」?

2024-06-30軍事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席亞洲】

本周,美國兩個重要的戰略級專案傳出壞訊息,一個是「哨兵」洲際導彈專案負責人被解職,同時專案因超支受到國會嚴厲審查。另一個是美國空軍對「下一代絕對空優」(NGAD)專案,也就是大家通常說的六代機專案的態度出現逆轉,據稱可能正在「重新考慮」專案前途。

此外還有一個小小的附帶訊息,那就是美國批準了對台出售無人機,然而區區幾百架小型無人機的售價竟達到幾億美元之巨,令人震驚。

綜合上述資訊,給人一種感覺,似乎美國的國防工業,尤其是新質戰鬥力、新技術發展領域出了大問題,那麽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呢?本期軍評咱們來盤一盤這幾件事。

「哨兵」洲際導彈是美國空軍新一代陸基洲際導彈專案。盡管美國的核威懾自冷戰結束後的大頭就是「俄亥俄」級核潛艇上面的「三叉戟」導彈,但陸基導彈仍有著重要地位,陸基洲際導彈在核大戰條件下承擔的任務一是作為先發制人的打擊手段,二是作為吸引敵人核攻擊的「誘餌」。

哨兵導彈到現在也只有這個圖稍稍有點意義,就是它比「民兵3」要大,但是比「和平衛士」要小

雖然地位重要,但冷戰結束後,美國空軍在陸基洲際導彈方面的投入並不多,馬放南山了。

迄今,這些導彈仍使用著上世紀70年代開發的機械式陀螺儀慣性導航元件。至於它們的指揮控制系統就更是老舊,一件被廣為報道的事情是,其電腦系統直到幾年前才換掉了5寸軟碟,改成了現代的固態硬碟。

在新一代LGM-35「哨兵」導彈——此前叫GBSD(陸基戰略威懾)專案的論證階段,共和黨強烈支持開發新導彈,民主黨則不太喜歡,一直要求研究能否延壽民兵3對付過去算了。作為妥協,就是新的「哨兵」導彈要沿用民兵3的發射井,以降低成本,這才終於開始競標。

外界普遍認為,對於美國來說開發新型的陸基洲際導彈不會是難事。畢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三叉戟」海基導彈技術水平可以說達到世界洲際導彈領域的高峰,甚至海軍已經規劃將這種導彈延壽改裝後裝在新一代「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上,要一直用到2084年。那把「三叉戟」相關技術拿來開發一個陸基版「三叉戟」,有什麽困難嗎?既然俄羅斯能把「亞爾斯」導彈直徑改大,長度縮短,裝進核潛艇裏變成「圓錘」,對於美國來說,把三叉戟導彈直徑改小,長度加大,塞進陸基發射井裏,應該也沒什麽難的吧?

也許技術上確實不是不行,但人家洛馬壓根不接這個茬,只表示作為子承包商可以承接部份子系統的研制生產。畢竟三叉戟人家吃的好好的,沒必要再增加成本來搞GBSD。

就這樣一直拖到2020年,專案才算落實到了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身上,波音公司在早專案競標階段就罵罵咧咧結束了。因為諾斯羅普收購了「軌域ATK」公司,這家公司同時也為波音提供大型固體火箭發動機。換言之,即使波音中標,他們也得求著諾格為他們開發火箭發動機。

諾斯羅普已經開始進行LGM-35A導彈的部份測試工作,圖為準備進行測試的第二節火箭發動機

諾格雖然拿到了專案,但其推進速度還是大大落後,原因也很簡單,就是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開發過這種高效能固體大火箭了。雖然三叉戟導彈的火箭推進器也是他們開發,但那也是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此間軌域ATK公司(如今是「諾斯羅普·格魯曼創新部門」)幹的最多的事情,是翻新老導彈以及在老導彈基礎上改改湊個新火箭或導彈,比如用侏儒小型洲際導彈技術開發GBI反導攔截彈,但這種修修補補、排列組合與全新開發一種新導彈完全是兩回事。

經過幾十年馬放南山,結果那可不就是一切要從頭開始嗎?

所以2023年,美國空軍部長法蘭·肯德爾就表示目前對於GBSD專案來說最難的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什麽」(unkown unkowns),以及「重新制定標準」。

而到了今年,又爆出新問題,即發現民兵3導彈的發射井就地作為新導彈的發射井還不行,那都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發射井了,別的不說,光是老化問題就很頭痛。

目前提出的解決方案是發射井重新澆築混凝土,重新布線——其實就是就地重建;但就地重建還得算「拆舊」費,發射井這種連核彈攻擊都能扛的東西,要「拆舊」的難度可不是開玩笑,也得花大錢。甚至據報道稱,現在這個專案還涉及將當年老舊的連線各個發射井和控制系統的電纜換成光纖的問題,而這些深埋的電纜系統要挖出來重新鋪光纜,涉及到征地,光這一項成本就非常驚人。

裏外裏一算,所謂「沿用」老民兵的發射井最後比另擇地點新建發射井貴多了。

但也沒辦法,國會老爺說了要沿用老井就得沿用。前面說了,這是政治問題,已經沒人管最初決定沿用老井是為了省錢……結果可不就是嚴重超支和專案拖延嘛!2015年糊弄國會老爺的時候說只要600億美元,到了2024年的現在,已經上漲到1300億美元。

老發射井改造計劃,白色部份是改建新增設施,灰色為沿用老井設施

不過「哨兵」專案的反對聲音很有意思,由幾位參議員提出,他們要求對「哨兵」專案「是否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進行「公平、誠實的審查」——其實看一下這幾位仁兄的背景就會發現——說白了這是波音公司和民主黨的反攻倒算啊。

因為「民兵3」導彈是波音的,如果取消「哨兵」專案,就只能選擇「民兵3」再延壽;波音公司早在結束「哨兵」專案時就向國會送出了抗議,其中附上了民兵3延壽專案方案:陀螺儀換成三叉戟同款的激光陀螺儀,全彈電子系統全面更新,固體燃料挖掉重新澆註,發動機也換掉,增加射程,解決不能帶3彈頭覆蓋中俄全境的問題。至於指揮控制系統的電纜就幹脆擺爛,不換了,只換電腦,發射井也就不必重建了,修繕一下就行……你看我波音的B-52轟炸機,空軍要用一百年,想來也不差這400多枚民兵3了吧?

當初大家都覺得波音提出這個方案也就是挽尊,只要諾格這邊哨兵導彈開發順利,波音就不大可能真正獲得逆襲的機會,但你看,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

「民兵3」導彈過於老舊,在1998-2009年間不得不進行了翻新以確保能用到2030年,不過沒做多少技術修改

至於NGAD專案,前幾年大家看美國人折騰的也很熱鬧,提出「新世代百式戰機」計劃,要開發一系列快速叠代的概念驗證機來推進專案進展,並且還透過各種「泄密」渠道明裏暗裏宣稱其中的一些概念驗證機已經開始試飛,今天給你看個CG渲染圖,明天給你一個PPT,後天在網上發個模糊照片,總之那叫一個熱鬧。

但問題是NGAD專案的參與方不讓人省心,目前的競標方還是上面洲際導彈專案中提到的老面孔,洛克希德和波音……

怎麽說呢?壟斷資本主義國家是這樣的。

最近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對,還是他)在接受【航空周刊】雜誌和「防務一號」網站等媒體采訪的時候表示,「雖說目前我們還沒有作出決定,但是我們正在考慮做出一些十分艱難的選擇」。

本來呢,按計劃NGAD專案今年就要決定花落誰家,選哪家都不存在「十分艱難」的問題;這十分艱難的選擇,無非是還有第三種選項,就是專案黃了。

此前波音一直都非常熱心推進NGAD專案,尤其是之前他們還和海軍一起搞了FA-XX專案,後來海空軍幾經談判才同意先集中力量搞NGAD,之後再說海軍戰鬥機。

據「防務一號」的報道稱,目前對於NGAD專案,波音的問題在於,美國空軍現在不大敢相信波音,畢竟現在美國空軍最頭疼的就是波音的問題,你客機名聲掃地也就罷了,你F-15EX能交得出幾架?KC-46加油機問題解決了嗎?T-7教練機搞定了嗎?

反正按照美國空軍官員的話來說:「迄今為止,波音公司未能替換他們有史以來最糟糕的高級管理層,即使公司其實已經決定了必須換掉他們……」

這話聽起來很搞笑,但這居然是事實……

也就是說美國空軍現在對於讓波音幹NGAD這件事是很不放心的。

波音現在,總讓人有些不放心

波音你信不過,那洛克希德如何呢?

「洛克希德沒興趣」……

好吧,你是不是覺得這句話在關於哨兵的情況裏聽到過?

「因為洛克希德在F-35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所以每次和他們提起NGAD,洛馬就告訴你他們的F-35 BLOCK 4會有多少新的強大功能」……

說真的,以前看歷史書的時候,對於英國一戰後的海軍發展特別不能理解,你說你堂堂世界第一海軍,怎麽主力還是一大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老船呢?你的「前衛」級怎麽還用那破14寸主炮呢?為什麽航母還用雙翼「箭魚」呢?

現在看來,美國空軍遇到的問題和當年英國皇家海軍還真的是……歷史重演啊。

洛克希德:「F-35 block4就是六代機」

所以就目前情況來看,NGAD專案可能會取消。至於為什麽取消,美國空軍可能會找個技術原因。畢竟人家已經開始找台階下了。

「防務一號」網站的報道是這樣說的:「前瞻國際」公司的航空分析師表示,雖然現在討論NGAD專案是否真的會取消還為時過早,但美國空軍領導層最近的訊號是一個突然的轉變,原因可能是經費,也可能是技術,因為目前來看,很多新技術發展,比如最近的俄烏沖突,可能讓美國重新考慮是否還需要一種有人戰鬥機,從最近俄烏戰爭來看,有很多新技術可能取代有人戰鬥機,比如CCA(就是忠誠僚機的新縮寫)、B-21、以及新型的制導彈藥。」

怎麽說呢,這轉折是不是太突兀了點?這也能賴俄烏戰爭?

你想不到的俄烏戰訓:能對付小摩托就行了,要什麽六代機?

說到這兒我突然有種預感,幾年後,等到對美國而言真正的重大軍事失敗降臨的時候,他們或許會和這兩年抱怨「一切都賴治安戰,都是治安戰帶偏了美軍的發展方向」一樣,轉而大談「一切都怪俄烏戰爭,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菜雞互啄帶歪了美軍發展方向!」

治安戰也好,俄烏也好,說到底都是借口,事情的本質還是美國本身在技術和工業實力上相對其他國家絕對優勢的衰落。

當然,具體到NGAD和GBSD,我們還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一切都是體制的錯啊」,「太偉大了,哈耶克!」

無限制的「自由競爭」帶來的結果就是壟斷,其實上面戰鬥機和導彈開發中波音、洛馬、諾斯羅普的擺爛現狀簡直都是從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直接搬出來的案例。這就是典型的利用壟斷地位,不再追求產品技術上的改良,而是赤裸裸地使用老舊甚至不合格產品賺取超額利潤。

最近美國批準的對台軍售無人機也是一個典型案例。

目前,美國批準對台出售的無人機有兩種,價格總計6.6億美元。但美國人批準的這兩種無人機機型及其價格讓人十分無語。

第一種無人機是在烏克蘭被批評為「電子垃圾」的「彈簧刀300」,這種無人機大家早就耳熟能詳了,小螺旋槳無人機,數據鏈控制,全重2.5公斤,能攜帶相當於一個手榴彈的載荷。

這種電子垃圾要3.6萬美元一發,你敢信?

這玩意美國人提供給烏克蘭700架,基本上是轉眼沒,也沒什麽值得一提的卓越戰果。畢竟這玩意靈活性不如四軸FPV,彈頭也不比它大,價格據稱6000美元一架,還有價值3萬美元的控制系統,也遠比烏克蘭自己用民用四軸無人機手搓貴得多,那玩意最多幾百美元,然後你這「彈簧刀」數量還很有限。目前俄烏沖突中雙方基本上一天就有幾百架無人機互相對轟,700枚是糊弄誰呢?

沒辦法,「彈簧刀」無人機誕生於2010年,正好是當代無人機技術爆炸的前夜,典型的「時代的眼淚」。

當時幾千美元能把一個手榴彈用無人機發射出去10公裏,還能做到類似FPV的第一人稱控制,確實很厲害。但2024年,這玩意就是妥妥的「電子垃圾」了。

而美國人居然還能用這玩意賺大錢,這是我們想到的。

因為這次批準的對台出售的「彈簧刀300」總共720架無人機和101套控制系統,打包價6300萬美元……按照上面提到的,6000美元一架無人機、3萬美元一套控制系統的價格算一下,總共不到1000萬美元的東西,現在要賣6300萬。

不過話說回來,我們之前就說過,美國對台出售武器,只要是價格在國際通常價格10倍以下,就算是良心價……哦,這麽看來「彈簧刀300」的價格只翻了6倍,「你人還怪好的咧」。

另一種無人機,是「阿特斯600MV」,291架,3億美元,這才是真正的殺豬刀啊!

這玩意一百萬美元一發!更過分!

這玩意看起來是個大號「彈簧刀」,卻是2020年才開始測試的新一代產品,屬於美國新一代戰術偵察無人機,航程444千米,重量9-12公斤,續航4小時,能攜帶1-3公斤的光電載荷,當然如果少帶光電載荷,就可以帶個一兩公斤的彈頭了。尺寸規格同航天科技的CH-901類似,技術上,這玩意確實是有點東西的,同樣是電動無人機,在同等載荷和高度、速度下,其航程和留空時間可以達到CH-901的兩倍。當然,造價就遠不止兩倍了。

這個無人機是在「空射無人機」專案下開發出來的,因此在2020年進行了從UH-60、C-130、AC-130炮艇機、P-3巡邏機等機型上發射的試驗,後來還從MQ-1C、XQ-58A等無人機上進行了發射試驗。美軍的設想是未來可以由作戰飛機和無人機攜帶這種小型無人機進行大量投放,形成蜂群,進行戰術偵察任務。

雖然載荷小了點,但一定要說的話,這種不算光電載荷可能也就萬把美元的無人機,拿去當巡飛彈,美國人也是能承受的。比如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阿特斯600,就是作為「巡飛彈」援助的。只不過和俄軍使用的「小摩托」比較一下的話,彈頭還是太小了點,而且美國人給的數量也不算多,在戰場上沒鬧出什麽動靜來。

當然對台灣來說,「阿特斯」600最大的威力是價格,300架3億美元。9公斤的無人機售價達到近百萬美元,比它理論價格翻了近百倍,這可比「彈簧刀」的售價黑太多了——今日紐約金價7.485萬美元/公斤,9公斤也才67.365萬美元啊。真是高貴的美國武器,厲害厲害,為你鼓掌。

以如此高昂的價格購買這些電子垃圾水平的無人機,台灣當局的腦子是進了水嗎?恐怕除了其中必然會有的貪腐問題,更重要的是繼續「裝樣子」吧,給那些「台獨」分子提供吹牛的理由:「美國無人機!在烏克蘭炸爛了俄國坦克!厲害不厲害!」。

此前美國說要讓台灣成為「刺猬島」,台灣就買了400枚標槍,2000枚毒刺,後來又買400枚魚叉,這些數量遠遠達不到「刺猬」水平。因為對於台灣這樣一個未來將面臨遠超俄烏水平的高烈度軍事行動的地區來說,幾百枚,小幾千枚導彈,都是完全不夠用的,基本上也就是一天兩天內就要打光的程度。

所以台軍現在的狀態就是「裝死」,反正美國人都擺爛了,台軍裝裝死混過去也沒問題嘛。假裝重視美國的各種建議,花大價錢象征性買點破爛,美國人和台灣政客都高興就完了。反正仗打起來之前,那些「台獨」分子只要有點因頭能自己嗨起來。

說起來也挺沒勁的,在技術優勢破產後,美軍正在一路「滑坡」,現在已經到了要把這些「廉價」無人機當靈丹妙藥的程度了,還張嘴就說「俄烏」。前幾年剛剛起步的幾個「面向同等戰略對手」的戰略級專案都弄得一塌糊塗,只顧著樂呵呵地到處去賣「天價廉價無人機」……

廉價無人機最大的威力就是廉價啊,只要很低的價格就能出幾千幾萬,所以不怕損失,拿無人機當炮彈打就是了。但你把廉價無人機賣出天價,雖然從賺錢角度說確實是大賺特賺,但真「當那一天來臨」的時候,代價或許就是美帝國信用的徹底破產,到底是賺是賠,現在美國人似乎也已經無力做出正常判斷了。

美國人真正要面對的問題難道不是「同等戰略對手」的「對等技術」武裝起來的真正高科技大軍麽?俄烏到底哪裏可以和未來的海峽相提並論了?美軍現在也只能繼續滑坡,反正到時兩手一拍:「哎呀,都是烏克蘭害了我們啊!」

其實前幾年治安戰的時候美軍難道不知道治安戰就是個坑,「斯特瑞克」旅根本應付不了俄羅斯坦克嗎?當然人家是知道的,但是造斯特瑞克、造防雷車能賺錢啊,美國傳統汽車產業的最後輝煌就是造這些防不了反坦克地雷的防雷車,至於從阿富汗撤軍之後直接扔給巴基斯坦多少,你管呢。

這幾年念叨「都是治安戰害了美軍」,那過幾年就得念叨「都怪俄烏戰爭打的太拉了」

無人機的道理也是一樣的,美軍不知道小型無人機未來戰場上必須靠茫茫多的數量嗎?美軍不知道陸基洲際導彈需要更新嗎?美軍不知道他們的F-35打不過殲-20嗎?那恐怕你太小看美軍了。問題是你大頭兵的命重要,還是壟斷資本家賺錢重要?事情就很容易解釋了吧。

對於台灣當局,到是無所謂了,畢竟連他們的最高級政治人物都已經紛紛開始安排後路,現在的軍購也無非是最後撈一筆的狂歡了,所以價超黃金的廉價無人機,這算得了什麽?

說了這麽多,美國軍事力量就那麽拉胯嗎?美國軍事工業就真的完蛋了嗎?

那還是得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道理。蘇聯解體都四十年了,今天還能從故紙堆裏時不時翻出一些高價值的東西來,美國難道比蘇聯還不如嗎?這也是太不重視對手了。

與其關心小型無人機,不如多想想怎麽對付遠端火箭炮,畢竟美國人自己的火箭炮好像挺好使的

其實和相關行業的朋友聊天經常能聽到很多「強美」故事,比如同樣的炮彈,美國人的炮彈裝藥比我們多,反過來說它的制造工藝也會更復雜,造價更昂貴,最後每年產量還遠不如我們,但這不改變它確實在技術上比我們先進。至於其他水聲電子、航空發動機、先進材料技術、芯片等很多其他領域,美國積累的技術都是讓我們非常眼紅的。

所以制造能力衰落和技術領先這事兒並不矛盾,可能聽起來挺抽象的,但事實如此。

最後的落點還是老話,雖然今天的強敵看起來已是日影西斜,還拿著我們明確已經知道沒什麽意思的俄烏「戰訓」當「滑坡」的「理論依據」,確實有其可笑之處;但我們還是要看到,即使在烏克蘭戰況發展到如今這種狀況,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仍保留了相當實力。盡管近期又出現了「航母空窗」,但終究不是常態。

所以不論如何,我們還是做好充足準備,才能在那一天到來的時候,雷霆萬鈞,一擊制敵,畢竟趨勢歸趨勢,歷史總是存在偶然因素的,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