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殲35西太獵殺F35推演:超巡打擊、態勢感知、航母部署、預警體系

2024-03-14軍事

殲35是以美國F35作為首要假想敵的雙發隱形艦載機,以中型機的機體實作了重型艦載機的作戰效能。

衛星圖顯示,殲35長約17.5米,寬約13.4米,比F-35C的15.1米長、13.1米寬大不少。盡管殲35與F-35C采用的都是相似的翼型,但是兩者的設計定位不同,F-35C的展弦比更大,這也就造成了殲35盡管看起來更大,但它們的翼面積幾乎一致。再比較一下長寬比,殲35的長寬比是1.35,而F-35C是1.19,F35A/B則是1.46。殲35與F22的翼型也類似,長寬比也十分接近,F22長18.9米,寬13.56米,長寬比是1.39。長寬比與戰機的最大速度密切相關,殲35最大速度可達2.2馬赫,F22極速為2.25馬赫,而F35極速則僅為1.6馬赫。

殲35可以進行1.6馬赫的超音速巡航與機動。F22的超音速巡航速度為1.82馬赫,其空重19.7噸,最大內油8噸,內建彈艙負載為2.2噸,外掛負載6.8噸,其發動機F119的軍用推力約10.7噸,最大推力15.9噸,F22進行超音速巡航的重量不超過29噸。殲35的渦扇19改進型最大推力12噸,軍用推力推測為8噸,殲35的空重估計約15噸,內建滿彈艙6枚霹靂15僅1.38噸,殲35超音速巡航的最大重量推算約為21.6噸,一半燃油5噸時即可進行超音速巡航。

F35為了相容垂直起降而采用了不匹配的單台大涵道比大推力的F135發動機,難以進行超音速巡航和機動。最近F135的推力已經升級到22.88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宣稱F35具備非嚴格標準的超音速巡航能力,即先開啟加力,以1.6馬赫的最大速度沖刺,然後關閉加力,維持1.2馬赫的速度可以飛行341公裏,強行超音速飛行的航程僅為最大航程的15%,僅能飛行不到14分鐘。

受機體空間制約,殲35和F35一樣沒有裝備側彈艙。側彈艙空間利用率本來就很低,兩個側彈艙占了彈艙三分之一的體積,卻只能掛兩枚格鬥彈,還有很占地方的作動機構。我們知道,格鬥彈不能采用中距空空導彈的拋射發射,為確保戰機可在任何姿態都能順利發射,格鬥彈必須使用導軌發射。如果在主彈艙進行導軌發射,那導彈尾焰會灼燒艙內其他導彈和管線,所以只能在側彈倉把格鬥彈隔離起來,不能置於主彈艙。所以,目前殲35和F35的主彈艙都沒有配置格鬥彈。

殲35采用的是與殲20類似的一體化彈艙,可容納下6枚折疊翼的霹靂15。殲35主要作戰方式是基於隱身和強態勢感知優勢的中距空戰,而第五代中距空空導彈具備大離軸/全向攻擊能力,配合EODAS全向感知能力,擁有比第四代格鬥彈更大的全向攻擊包線,完全可以實施近距攻擊。

F35的主彈艙分立設定在機腹兩側進氣口的下方,這兩個彈艙可相容大尺寸的對地攻擊武器,但是空空導彈掛載能力不足,單個彈艙只能掛載兩枚AIM120導彈,單架飛機的掛載量為4枚。

態勢感知方面,殲35綜合了先進的主動相控陣雷達、分布式光電和電磁測向天線等一系列傳感器。雷達采用與殲20類似的三面陣雷達,可以彌補傳統射控雷達主陣面的搜尋盲區,裝備側視陣列雷達後,雷達的搜尋角度就可以從±90°擴大至±160°~±180°,態勢感知能力自然更強。除了具備搜尋跟蹤釘選能力,還具備有源幹擾、無源電子防禦能力,能自動匹配對敵方防空雷達頻段進行幹擾,破壞敵方電子器材等電子戰功能。普通機載相控陣雷達對0.01平方米RCS目標發現距離僅為30~60公裏,但是依托我軍成熟的體系化反隱形預警網絡的目標指示,殲35的雷達可以用凝視模式/針狀波束在較窄的方位角上針對性進行掃描,對隱身目標至少有100公裏以上的探測距離,在中國近海不依賴預警機可以發起中距空中打擊。

F35同樣配置了先進的光電與有源相控陣雷達,配裝了4π空間感知的分布式孔徑系統和隱蔽高速的通訊系統,具有著優異的數據融合與態勢感知能力。其配備的AN/ASQ-239電子戰/對抗系統,是目前世界上綜合化水平最高的電子戰系統,對射頻訊號被動接收的有效作用範圍可達480公裏。透過機間數據鏈,F35具備多機協同輻射源定位能力,可在約217公裏的距離上對訊號源進行定位,在中高威脅區域4架F35組網可部份替代傳統預警機。

F35天生有著優秀的多工能力,但卻並不被認為是高威脅、強對抗環境下純正專用型的空優戰鬥機。就目前演習的超視距戰果來看,隱形和資訊系統的非對稱優勢造成的高維打擊,使得F35面對非隱身戰機不太可能暴露超音速巡航和機動性的問題。美軍視F35為其聯合作戰、多域作戰的關鍵節點。F35戰機的大量部署,對塑造未來空戰場態勢將產生深遠影響。

美軍認為中國的殲35是一架「雙發版的F35」,不過從最新披露的數據來看,殲35更像一架「隱身版雄貓」或者"艦載版猛禽"。殲35不僅需要面對 F/A-18E/F與F-35C,還須對抗攜帶遠端反艦導彈的重型陸基隱形轟炸機,作戰對手和場景遠比冷戰高峰時期的美國海軍更為惡劣。大國對抗條件下,基於艦隊防空戰鬥機的典型任務剖面,殲35能夠充分發揮電磁彈射器的優勢,滿油、滿彈艙起飛進行CAP防空巡邏,在距航母650公裏處巡邏待機90分鐘,發現敵情後以1.6馬赫超巡180公裏接敵,完成任務後返航途中進行空中加油,然後完成著艦。當然,殲35更能夠為航母編隊提供1000公裏以上的空中打擊能力。

殲35與空警600服役之時,將與航電大振幅升級、裝備最大推力13.5噸的渦扇10B發動機的殲15T,艦載電子戰機殲15D共同補齊中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的制空短板,對美國的制海權構成嚴重挑戰。

眾所周知,作為制海能力最強且遠端力量投射最有效的艦種,航空母艦在美國海軍的作戰體系中一直占據核心地位。艦載機作為航母編隊最主要的矛與盾,其作戰能力直接決定了航母戰鬥群能否實作戰術目標和戰略意圖,是航母編隊作戰的核心力量。二戰以來,傳統的「海權」論已被「沒有制空權就沒有制海權」所替代,作戰需求和作戰任務的擴充套件不斷驅動艦載機發展和完善。

比如越南戰爭後,蘇聯構建了圖-22M「逆火」,米格25「狐蝠」以及蘇24「擊劍手」+超音速遠端反艦導彈為標誌的空、海、潛三維反航母戰術,可以有效反制美軍航母。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時,美蘇爆發地中海對峙,美軍首次全球範圍開啟了「三級戰備狀態」,在該地部署了「堅尼地」號、「羅斯福」號和「獨立」號3個航母戰鬥群,以及2艘兩棲攻擊艦等60艘先進的作戰艦艇,而且北約成員國控制了兩個進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直布羅陀海峽和土耳其海峽。但蘇聯地中海分艦隊依舊挺進堪稱」北約內湖「的地中海,並實施了高強度反航母演習,整個演習期間,蘇聯艦艇都確保所有的美軍艦艇都在各種反艦導彈的射程之內,成功逼退了實力占優的美軍第六艦隊的航母戰鬥群。相比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的毫無作為,蘇聯海軍進步神速。正如曾任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的朱姆禾特所言:「如果美國在1970年以後的任何一年中不得不同蘇聯開戰,我們將輸掉戰爭,因為美國海軍取勝的概率已經降至35%以下。」

於是,美海軍希望透過增加艦載機聯隊防空能力,並構建航母編隊外部巡邏圈的方式來應對蘇聯反艦威脅。依據這種作戰思想發展了F14「雄貓」變後掠翼超聲速戰鬥機,F14同時擁有強大的長程超視距攻擊能力及極佳的近戰能力,透過裝備探測距離超過160公裏的AWG9雷達,以及重達460公斤、射程200公裏的AIM-54遠距空空導彈,能夠同時與24個目標交戰。F14的三胴機體減少了氣動阻力、可變後掠翼最佳化了在任何環境下的升阻比、加上扁平機體產生相當的額外升力,F-14的敏捷性遠比預期為佳。最大起飛重量達33.7噸,最大燃油量7.35噸,載彈量6.5噸,作戰半徑為926公裏,最大速度2.35馬赫,但是翼載荷卻大大降低到每平方米214.8公斤,甚至小於輕型戰鬥機,30噸級的重型戰機實際上是個「靈活的胖子」,在各個速度包線上都有不錯的機動效能,大幅提高了航母編隊的制空能力。

F14有著清晰的假想敵,定位非常成功,在多次與蘇聯的對抗中,成功解除了蘇聯超音速轟炸機的威脅。但是與美國炫耀的F14的閃亮形象相反,F14實際上是飛行員的噩夢。其使用的TF-30發動機是最大的敗筆,TF-30是繼承自F-111B轟炸機的發動機,容易發生壓縮機失速故障。1980年代的美國海軍部長約翰·萊曼對美國國會直接坦言,TF30與F14的組合「可能是美國多年來遇到的最嚴重的發動機和機身不匹配情況」。在所有F14事故中, 28%歸因於發動機,占了將近3成,F14總共製造了712架,居然墜毀了135架,墜毀率接近20%,美軍給F14送外號「寡婦制造者」。F14復雜的後掠翼結構大幅增加了空重、復雜度、造價和後勤維護難度,F14空重高達20噸,帶導彈著艦余地很小,意味著沒有發射的單價超過100萬美金的不死鳥導彈在著艦前必須丟棄。1980年代的大部份時間裏,在天上維持CAP巡邏的F14居然有1/3雷達是壞的,遇到蘇聯的轟炸機還得呼叫「大黃蜂」來救場。

80年代,美海軍部署了更具多用途特征的F/A-18A/B「大黃蜂」攻擊戰鬥機,取代了功能單一的A-7攻擊機,不過這一時期對防空能力的強調,相對削弱了艦載機聯隊的聯合打擊能力,使得航母一定程度上落入海軍歷史學家諾曼·弗列特曼所述的「自生自存」悖論,即「航母存在的唯一目的是保護自己」。

不同於美軍「立足兩洲、控制兩洋、主導世界」的全球戰略,前蘇聯強調依靠核武器來應對大國競爭,因此在航母的發展上重視程度不高。赫魯曉夫甚至曾表示「航空母艦是海上的活棺材」。直到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時,蘇聯核潛艇被美軍逼出水面,蘇聯才意識到航母的重要性,並將護航核潛艇作為航母的主要任務。1970年代中期,雅各38垂直起降飛機作為蘇軍首型艦載固定翼戰鬥機開始服役,但相對於同期的F14,雅各38在各方面均處於較大劣勢。隨著更大噸位的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的研制,具有更大起飛重量、更大航程的蘇33艦載機開始服役。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美國海軍獨孤求敗,航母編隊嚴峻的防空形勢消失了。美海軍轉向科貝特傳統理論,以力量投送和對陸打擊為重點,推進「由海向陸」作戰,對航母的定位從大洋對抗核心平台轉變為對陸縱深打擊作戰基地,艦載機更要求多工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海灣戰爭中的F14編隊除了在波斯灣百無聊賴地巡邏就再無作用,於是F14, NATF-22和A12這類重型艦載機成了沒有存在必要的奢侈品, 打擊三流國家的沿海和淺進縱深目標, "大黃蜂"就足夠了。隨著2006年最後一架F14被銷毀,F/A-18E/F完全替代了F14,美艦載機聯隊已經轉變為相對短程的截擊機+攻擊機的組合的多用途戰鬥機,用於應對非對稱作戰對手。

比如2001年美軍在阿富汗發起「持久自由」行動時,在戰爭的前三個月,艦載戰鬥機承擔了美軍75%的攻擊架次和50%的彈藥投送。但是必須註意到,把載彈量及航程一並考慮的話,F/A-18E/F的載彈量只及F14的50%。當時攻擊阿富汗境內目標要飛行1328公裏,F14D攜帶四枚907公斤的激光制導炸彈、兩枚不死鳥及兩枚響尾蛇導彈、675發20毫米子彈及兩個外掛油箱,航程達805公裏,只需空中加油一次就足以完成攻擊阿富汗的任務。而F/A-18E/F即使在對地武器減半的情況下航程也只有563公裏,要空中加油兩次才能完成攻擊任務,而且要兩架次F/A-18E/F才能完成一架次F14投放的彈藥量,綜合成本並不低,戰術配合的復雜度也更高,所以重型艦載機看起來還是更好的選擇。

2010年,F-35C艦載機首飛成功,其從設計之初就將隱身、殺傷力、經濟可承受性等作為設計約束,是目前全世界唯一現役的重型隱身艦載戰鬥機。2013年7月,X-47B無人技術驗證機在「布殊」號航母上實作彈射起飛和攔阻著艦,標誌著艦載機步入有人/無人混合時代。自1980年代末以後,美軍研制的所有高威脅環境下的作戰飛機基本都具有隱身能力或特征。正如美國空軍參謀長梅瑞爾·麥克匹克在1991年所說,「我很難想象未來空軍會買一型沒有隱身特征的飛機」。

進入隱身時代以來,美海軍實作F-35C與F/A-18E/F的搭配使用,F-35C重點承擔前出進攻性制空、防空壓制和縱深打擊任務,F/A-18E/F重點承擔艦隊防空任務。同時美軍把中國視為最重大的地緣政治威脅,不余遺力的把F35作為圍堵中國的重要籌碼。

目前在中國周邊,南韓已經部署40架F35A,計劃增購20架;日本已經部署105架F35A,2024年將完成42架F35B部署,澳洲部署72架F35A;甚至彈丸之地新加坡也將在2026年前完成8架F35A和12架F35B的部署。再加上美國空軍已經將嘉手納空軍基地的48架老舊的F-15C/D戰機撤離,取而代之的是在該基地輪換部署20多架F35A、F22和F-15EX戰機。美國太平洋空軍司令威爾斯巴哈還駁斥了有關嘉手納太靠近中國易受攻擊而戰術價值減弱的說法。他強調,作為美軍在遠東最大的空軍基地,嘉手納基地對於作出迅速反應「更具重要性」。當然他也指出:「我們靈活部署的理念和戰略將戰機分散部署在嘉手納基地以外的地方」。所以,美軍正在花費1.2億美金重建第二島鏈上雜草重生的天寧島機場,該機場在二戰時擁有4條2550米長的跑道,美軍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從這裏起飛對日本投下了原子彈。美海軍陸戰隊在日本巖國基地常駐有30多架F35B,在南韓西海岸的群山空軍基地部署多架來自美軍埃爾森空軍基地第354空軍聯隊356戰鬥機中隊的F35A,在關島從2010年就開始部署F35A。美國仍在積極尋求其他亞洲國家采購F35,以增強這道「閃電之墻」的厚度,特別是對遏制中國南海很重要的東南亞國家。

為了保證F35的戰備率,F35在亞洲的維保中心已建成,位於日本愛媛縣的三菱重工小牧南工廠負責F35機體維保,IHI公司的瑞穗工廠可進行F135發動機的維保,3至5天可實作一個F35中隊的分批快速維修。

在2024年,美國很可能在西太平洋部署5艘航空母艦。2月初,美國林肯號航母離開加州聖地牙哥母港駛往西太平洋。另外,卡爾·文森號和羅斯福號航母近日分別進駐關島和夏威夷,預計在西太平洋停留至4月和7月。華盛頓號航母也將部署西太平洋,在日本橫須賀駐防,以取代今年準備返回美國整修的列根號航母。第5艘航母預計很可能是尼米茲號。為了保障5艘航母常態化的持久執行,除了美國在海外唯一的航母基地日本橫須賀,以及正在擴建的關島阿普拉軍港和阿加尼亞基地外,最有可能的候選後勤據點是在澳洲和新加坡,以及位於印度洋中部的迪戈加西亞島。

航母具體部署策略上,在台海方向,美軍將部署第1個航母打擊群在台海外圍,專註應對台海周邊和南海北部局勢。在北韓方向,安排第2個航母打擊群於日本群島外圍,關註北韓半島局勢,同時能迅速支援台海方向突發事態。在南海方向,部署第3個航母打擊群在菲律賓或新加坡附近,靠近南海南部與中部,提高對南海局勢的應對效率,同時具有快速反應到台海和北韓方向的能力。第4個航母打擊群作為備援之用,部署在菲律賓與關島之間的海域,能機動協同並平衡對台海、南海和北韓半島的應對需求。第5個航母打擊群負責監控中國海上戰略通道,從南海外緣到馬六甲海峽,再到北印度洋。

發生重大戰略沖突的極限狀態下,美國海軍從1艘航母可出動多達50架F-35C,5個航母戰鬥群合計約250多架F-35C,加上美軍和盟國部署的F35A和F35B,合計超過700架F35對中國進行合圍。要知道,當雙方戰鬥機處於同代對抗時,數量優勢對空戰的影響極為明顯。比如二戰時的1942年,德軍與美軍的空戰損失比大致為1∶1,考慮到德軍飛行員的戰場經驗優勢,這是一個能讓美軍接受的損失比。受益於美軍強大的工業產能優勢,1944年美軍的空戰飛機架數優勢與德軍相比增加到了6∶1,德軍與美軍的空戰損失比也躍升到了6.8∶1。2009年美軍還透過系統的整理和分析紅旗軍演中的訓練數據,也得出一樣的結論,甚至隨著交戰飛機之間的協同程度的不斷提高,數量優勢對交戰結果的影響還將繼續增加。

所以美軍認為只要有足夠數量的F35在攻擊範圍內,中國很難在西太平洋建立任何形式的空中優勢。

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作為積極防禦型制海方式,利用了有利的地緣條件,在海防區建立了無縫隙的一體化ISR體系,大力發展針對敵航母等高價值作戰目標的「不對稱」武器,能夠遂行大於1000公裏的「超視距」作戰,采用飽和甚至超飽和式攻擊,以突破敵防空反導體系,以實作「首戰必殲」的目標。一旦中國和潛在對手在西太平洋任一地區發生戰略沖突時,中國有能力同時擊沈或者擊潰五個或者以上的航母戰鬥群。「以陸制海」,甚至「以天制海」,固然可以有效破壞美軍對西太平海域的制海權,但是航母+艦載機大型海上作戰平台,才是制海能力最強且遠端力量投射最有效的,亦能實作更加靈活多樣、高效可靠的「以空制海」,達成「全域制海」,解放軍才能獲得西太平洋海上作戰的絕對主動權。

就海上作戰空間而言,緊盯台海及南海,以及拒止遠至第二島鏈的太平洋海域和迪戈加西亞的印度洋海域的美軍,是人民海軍航母打擊群的基本戰略需求,絕非二戰期間的日本海軍被逼深入太平洋與美軍進行所謂的航母海上決戰。另外我軍航母數量長期處於弱勢,必須將艦載機的能力聚焦於對空作戰和資訊化作戰任務,取得制空權後,對海反艦打擊主要依靠055驅逐艦為核心的水面艦艇,所以要優先發展殲35和殲15這樣的重型艦載戰鬥機,以應對周邊幾百架F35構築的圍堵中國的「閃電之墻」。

戰時,在首輪打擊中,第一島鏈的敵方機場、軍港、雷達和各種導彈陣地將遭受持續打擊和壓制,第一島鏈上的任何東西,尤其是嘉手納空軍基地,都無法在與中國的沖突中生存下來。陸基的F22和F35A能起飛迎戰的概率甚低。在中國反艦彈道導彈的拒止下,美軍航母要後撤到距離中國沿岸1800公裏以外才能安全感。中國的航母編隊還將前出海岸500~800公裏左右進行部署,在沿岸的陸基米波預警雷達、隱形戰機、轟炸機、預警機、加油機、電子對抗機和反潛機等的體系掩護下,可以保證對航母的嚴密的防禦掩護。前出的055驅逐艦+鷹擊21D將迫使美軍航母進一步後撤到距離中國海岸2200~2500公裏以外。而中國航母戰鬥群則可以在第一島鏈內機動,陸基的殲20作戰能力明顯優於F35,作戰半徑高達2000公裏,但考慮需要長途奔襲和空中加油才能對美軍航母進行有效打擊,面對美軍這樣的對手無法達成隱蔽攻擊。而殲35則依托航母海上平台,利用隱身高速大航程的優勢,在體系支撐下可以更快速更隱蔽開展空中攻勢。

該階段空中作戰體系中最大的薄弱環節就是脆弱的支援飛機,支援飛機必須從戰爭的第一天起參與所有作戰行動,這使其成為我方對空作戰最有價值的目標,而預警機更是優先級最高的打擊目標。

發起攻勢前,空警600和護航的殲35先升空,面對主威脅軸前出200公裏左右進入巡邏陣位。接著攜帶霹靂15的殲35升空充當前鋒,艦載電子戰機殲15D以及攜帶霹靂17的殲15也陸續升空,隱形戰機編隊和非隱身戰機編隊拉開100~200公裏,撲向美軍航母編隊。

美軍的E-2D先進鷹眼預警機由F35護航,巡邏陣位同樣前置於航母200至300公裏。E-2D采用UHF波段長波雷達。對RCS為3~5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可達500公裏,整合了紅外搜尋與無源探測系統,顯著提高了對隱形目標的發現能力。UHF波段是頻率在300M赫茲至1G赫茲的長波段電磁波,波長在10厘米至1米之間。隱身戰鬥機都是將更高頻率的Ka、Ku、X、C和部份S波段的電磁波作為最佳化目標。飛機身上的某些部件與某個波長是有諧振效應的,比如垂直尾翼的翼尖部份,短於某個波長的八分之一時,全方位諧振效應就會引起一種被稱為「步進變化」的現象,會顯著增大飛機的RCS數值。因此,尺寸小的隱身戰機受尺寸限制,不可能敷上一層兩英尺厚的吸波材料來避免電磁波諧振。只有尺寸巨大的隱形轟炸機,可以從尺寸上達到對UHF波段不引起諧振的要求,這也是第六代隱形戰機普遍采取了無尾翼設計的原因之一。

E-2D還可以透過Link-16數據鏈,控制F-35C或F/A-18E/F發射的AIM-120導彈飛向隱形目標,或控制由宙斯盾艦發射射程400公裏的標準6導彈,大大提高標準6導彈的戰鬥力。

但是殲35大量采用超材料實作隱身,不同於F35的隱身塗層。超材料包裹隱身目標,控制電磁波的繞射,既沒有散射波的產生,也沒有由於吸收而導致的電磁波「陰影」,從而實作完美隱身。電磁超材料隱身技術能夠輕易覆蓋1~18G赫茲頻段,也就是軍用雷達常用頻段,甚至可以覆蓋更寬的範圍。同時,利用增材制造技術制造的隱身超材料具有較高的幾何自由度和尺寸精度,從而可以為戰機提供復雜的隱身結構件。因為超材料與傳統隱身塗層完全不同的隱身機理,所以E-2D很難穩定探測和跟蹤殲35。

而中國空警600和空警500一樣,采用了比普通相控陣更前沿的新體制數碼陣雷達。傳統的相控陣雷達,是依靠移相器、衰減器和微波合成網絡來實作波束在空間掃描,其本質還是一種在模擬域的基於射頻器件和饋電網絡構建的運算處理方式。而數碼陣雷達采取的是在數碼域實作幅相加權,即數碼波束形成,對每個收發通道的訊號進行數碼化處理,實作了發射波形產生和接收訊號處理的全數碼化,每個通道發射以及接收波形所需要的振幅相位數據等參數都是可以單獨控制,波束的形成更靈活準確。空警600支持S波段和UHF雙波段雷達,可探測680公裏範圍內各式目標,對F22及F35這類傳統隱身塗層的目標依然有不錯的探測效果。

另外可空中加油的空警500A航程高達5700公裏,飛至距離海岸1500公裏的第一島鏈處仍有2700公裏的巡邏航程,可憑借大機體大功率長滯空的優勢,協助空警600一起尋殲美軍F35。空警500在全球率先使用了數碼陣列雷達,也是全球現役預警機中唯一使用數碼陣列雷達的機型,采用S/L波段的掃描效率更高的專註磁區模式。對於反隱形效果很好的L波段,數碼陣列體制可有效降低L波段的功耗大、雜波高、目標辨識正確低的問題。

在多架空警500A和空警600組網預警模式下,不同頻段的多部預警雷達分別位於不同空域,能夠探測到來襲目標的不同側面,從而更容易探測隱形目標。例如F-22的RCS為0.01平方米,指的是飛機的鼻錐方向,即雷達波垂直於機頭方向入射時;如果雷達波照射在飛機側面或尾後方向,RCS會增大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當目標的RCS達到0.5平方米,探測距離就能夠增加2.66倍。

除此之外,陸基大型的運9通訊幹擾機和運9G電子幹擾機,在防區外的安全陣位上可以實施多方位、大縱深、寬正面、大功率電子幹擾,其效果大大超過美軍的隨隊支援艦載電子戰機「咆哮者」。運9G電子幹擾機已擁有能夠對有源相控陣雷達進行幹擾的裝置,能將集聚巨大能量的幹擾波定向投送給目標雷達,使之產生「燒穿效應」,還能以「分時多工」方式同時幹擾多個方向上的雷達,從而大振幅降低美軍E-2D雷達的效能,致盲美軍預警體系。

在我強大的陸基空中預警和電磁對抗的支援下,戰場環境接近單向透明。

此時殲35和殲15D已經深入到距離E-2D約200公裏處,E-2D尚無法探測到殲35,而殲15D的電磁幹擾作用距離達200公裏,已經可以抵近對E-2D進行有效幹擾,相比之下,美軍的「咆哮者」受限於機體的發電功率,電磁幹擾作用距離僅為160公裏。

殲15此時也突防到距離E-2D預警機400公裏處,為了不暴露殲35,由殲15發起第一波次攻擊。殲15開啟加力爬升並加速到2.4馬赫,高拋發射霹靂17遠端空空導彈。霹靂17的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的第一脈沖發動機先工作,導彈以給定的爬升角開始爬升,爬升至25~30千米的高空,空氣極為稀薄,導彈可以進行長距離無動力飛行,並透過預警機進行中繼制導修正彈道。接近E-2D預警機時,第二脈沖發動機開始工作,霹靂17導彈二次加速,能夠維持高G機動。基於雙脈沖推進技術和爬高彈道,加上殲15的高速拋射,極大提升了導彈的動力射程,極大拓展了不可逃逸區,霹靂17對E-2D預警機可以一劍封喉。

一般的空軍根本經不起預警機被擊落的風險,美軍的解決辦法是將預警節點分散,F35可以實作分布式雷達組網,即多台雷達在同一個時域下工作,每台雷達都能接收和處理其他雷達發射的訊號,然後將這些訊號透過數據鏈匯集起來,形成一個虛擬雷達,以此彌補F35機載雷達功率的不足。根據美國空軍的報告,4架F35的雷達組網,其區域預警能力就能與E-2D預警機相當,而且即使某架F35被擊落,聯隊中其他的戰機也可以迅速補位。

F35的組網預警對非隱身戰機是有效的,但面對殲35這樣的隱形目標幾乎是形同虛設。在超音速巡航迎敵狀態下的殲35,能夠從容占據最佳發射陣位,在距離一架F35約150公裏處,開始進一步加速到2.2馬赫極速,高拋發射霹靂15中距空空導彈。在資訊機動時代,超音速巡航和超音速大穩盤機動仍然極為重要,在中遠距空戰中賦予了殲35無與倫比的攻擊賦能、防禦脫離和攻防轉換優勢,實作了物理域上對F35的碾壓。在預警機的中繼制導下,極高的初速和雙脈沖固體火箭發動機也極大拓展了霹靂15的不可逃逸區。

F35裝備了全球最先進的AN/ASQ-239電子戰系統和AN/ALE-70拖曳主動誘餌系統,在高危地區作戰時,F-35用光纖將AN/ALE-70拖曳式雷達誘餌釋放出來,並保持在機尾後面約100米的距離上,對有威脅的導彈雷達進行幹擾壓制,使其無法釘選母機,或者是使已釘選的雷達脫鎖而遺失目標。當這兩個手段失效時,AN/ALE-70拖曳式雷達誘餌則會透過模擬母機雷達訊號特征等方式,主動引誘導彈擊中自己。在科索沃戰爭期間,這套誘餌系統ALE-50多次成功誘騙山姆6導彈,美軍飛行員給這套誘餌取了一個綽號:「小老弟」。不過霹靂15可以完全由預警機引導攻擊,F35甚至收不到釘選警告就被擊落了。即使F35收到E-2D的導彈襲擊警告而開啟加力進行機動規避,燃油消耗瞬間增加40倍,根本沒有能量面對第二發霹靂15。

擊落一架F35足以讓其他F35風聲鶴唳,紛紛加速做戰術機動,耗油量大增,很大概率需要加油機才能返航著艦。戰鬥機執行高強度作戰任務時,耗油經常超過預估,海灣戰爭中美軍加油機屢次深入伊拉克領空救援即將斷油的戰鬥機,這在面對與美軍同級別的大國武裝力量時完全不可想象。不論是透過夥伴加油,還是被波音稱為「能改變未來空中力量」的隱形加油機MQ-25,其加油軌域都將過度靠前,加油狀態下戰機十分脆弱且隱形被破壞,極易被我預警機探測,甚至被殲35的機載雷達直接探測。雖然每次加油時間可以短至6~8分鐘,但是平均速度達4馬赫的霹靂17飛行400公裏僅需要不到5分鐘,從殲35發射霹靂15,飛行200公裏更是只需要2.5分鐘。

沒有預警機和加油機,再多的F35都將成為殲35的「西太平洋獵火雞」,殲20也將遠端奔襲加入狩獵。失去制空權的美軍航母要麽後撤,要麽面臨各種反艦導彈的飽和攻擊。

毫無疑問,數十年來,美軍在空戰理論、戰機研發和空戰實踐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已率先完成由能量機動制勝向資訊機動制勝的空戰能力轉變。面對中國的挑戰,美軍進一步提出了「分布式殺傷」理論,試圖改變新作戰體系下的制目標權和殺傷鏈的作戰模式。但事實上,自從80年代後,美軍從來沒有進行過一場軍事大國間勢均力敵的空戰,導致其海軍和空軍的戰略搖擺不定。

面對美軍這樣強悍的對手,解放軍一直執著於強調戰機的高推重比、低翼載荷、優秀的高亞音速機動效能,和極高的升限與最大速度,同時在資訊域的雷達效能倍數提升,在物理域的導彈射程倍數拓展上進行不懈努力,使空戰真正進入了超視距,充分實踐了「先敵發現,先敵發射,先敵命中」這一資訊機動時代的制勝機理,迅速提升「以空制海「的體系化作戰能力,並將進一步塑造陸海空一體化的未來海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