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屬於中國的大飛機,就得我們自己造!」

2024-10-08軍事

中國之聲特別策劃【先生】,向以德性滋養風氣的大師致敬、為他們的成就與修為留痕。今天(7日)播出【張彥仲:屬於中國的大飛機,就得我們自己造】。

人物名片

張彥仲,1940年生,今年84歲。航空系統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機械振動、訊號處理與航空系統工程的研究工作,主持大型飛機和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兩個國家重大專項,任中航工業集團戰略院士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全面推動中國大飛機、航空發動機與機載事業的發展方面,張彥仲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生三次改行

「國家需要什麽,我就幹什麽」

「塔台,你好!東方9191。」

「東方9191,北京塔台,你好!地面風200/4米每秒,跑道18L,可以落地。」

2023年5月28日12點31分,由國產大飛機C919執飛的中國東方航空MU9191次航班,平穩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穿過象征民航最高禮儀的「水門」,順利完成這一機型全球首次商業載客飛行。

當天,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客機上,搭載了近130名旅客,張彥仲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產品從樣機到能夠進行小批次生產,再到投入市場上套用,是走出了很大的一步。這架飛機是我們自己做的,我們內心還是有譜的。是不是飛得很平穩,起降是不是有顛簸,飛機的雜訊怎麽樣,座椅是不是舒適,手機的電源有沒有……也就是一般飛機乘客會感受到的東西,我們再去親自體驗一下。」張彥仲說。

△2023年5月28日,C919大型客機圓滿完成首次商業飛行。

張彥仲這一輩子,即便三次改行,也都是奔著中國航空工業這個目標去的。他說:「三次改行,幹一行,學一行;學一行,專一行。我堅信一個準則:國家的需要就是你的誌願。為了國家的需要,叫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

△1962年西北大學理論物理班畢業照(後排右1張彥仲)

1962年,從西北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張彥仲來到新成立的航空工業部304研究所,這是該研究所首次面向全國招收大學畢業生。當時,他的老師和同學們都不知道這個單位是做什麽的,只聽說是搞「上天」的工程。

「我們剛去的時候,一無廠房實驗室,二無儀器器材,三也沒有科研題目。一窮二白,什麽都沒有。」張彥仲回憶。

△1962年304所部份同事(後排左3張彥仲)

304所位於北京海澱溫泉鄉環山村。上世紀60年代,這裏交通不便,通訊困難。作為一個新成立的研究所,一切都要從頭開始,新員工張彥仲的工作就從蓋房子做起。「我們在工地上當小工,花了三四年的時間把實驗室蓋了起來,也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參加304所建所勞動(右1張彥仲)

房子,張彥仲是頭一回蓋;振動聲學研究,張彥仲也是頭一回做。理論物理專業畢業的他,沒學過機械專業,甚至連機械圖紙都畫不好。張彥仲的第一次改行,就這樣開始了。

從建實驗室,買儀器器材,到潛心學習機械振動、電子電腦等知識,張彥仲和同事們很快就做出了成績。

診斷安-24飛機故障

為國家挽回巨大經濟損失

1973年,33歲的張彥仲被選為304研究所的黨委常委。同年,他接到了一項緊急任務:國家進口的55架安-24飛機中,不止一架在飛行時劇烈振動,甚至導致發動機的葉片發生斷裂。

張彥仲回憶,當時對方派了一個專家組來檢測。「他們說這架飛機有問題,是發動機的故障,就把發動機換了。如果他們說這架飛機沒有問題,你就退不回去。」

△1973年,張彥仲出國考察振動技術。

發動機故障,就可能機毀人亡。如果不能提供準確的數據,找不到問題的原因,對方就不會承擔責任,國家就要蒙受損失。必須啃下這塊「硬骨頭」!原航空工業部指定張彥仲負責此事。

半個世紀前,飛機「故障診斷」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張彥仲帶領團隊花費三年時間,找到了葉片斷裂的原因——發動機主軸轉速的高次振動諧波與葉片共振,引發強烈破壞。

「發動機從平穩轉速提升到最大轉速,整個過程大約只有20多秒。用數碼的辦法,很容易把這20多秒的數據都拿下來。」張彥仲介紹,「我們就把這55架飛機從頭測了一遍,發現有問題要退貨的比他們多,一共退了13架飛機。」最終,這13架飛機為國家挽回超過1億美元的經濟損失。

放棄職務留學深造

「我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回來,報效祖國」

工作上已經小有成就的張彥仲,在39歲時放棄了副所長的職務,決定去留學深造。「因為我當了副所長了解情況,航空還是落後。過去我們就關著門自己搞,如果有機會去國外學習,對我們國家的航空事業有好處,至少你見過人家怎麽搞的。」

△1981年,張彥仲出國前與家人合影。

反復權衡之後,張彥仲決定報考英國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這裏曾培養出牛頓等一批科學家。大名氣,意味著高門檻,學俄語的張彥仲,突擊學習了一段時間英語,經過考試和層層選拔,最終成為三一學院接收的第一位來自新中國的學生。

「我們這些人從初中到大學都學習俄語,沒學過英文。去留學之前臨時學過一些,看看書還馬馬虎虎,聽和說是沒有環境的,也沒有訓練過,所以應該承認這方面還是有差距,但更大的挑戰在於改行。」張彥仲說。

△1982年,張彥仲在三一學院。

張彥仲表示,這次改行是出於無奈。由於當時西方國家的高校沒有向我們開放航空專業,想改變中國航空工業的落後局面,就不得不「曲線救國」:張彥仲選擇了新興學科「數碼訊號處理」專業,這個專業廣泛套用於地質勘測、通訊雷達等領域。

由於張彥仲沒學過資訊,所以要學完資訊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全部課程,寫若幹論文,完成一篇博士論文答辯才能回來。

△1983年,張彥仲與諾貝爾獎獲得者三一學院院長霍奇金(Sir A.L.Hodgkin)勛爵夫婦。

完成這一切,只有三年時間。張彥仲買了單車,穿梭在宿舍、圖書館和實驗室之間。

1984年6月底,張彥仲完成了兩百多頁的博士論文。在論文扉頁上,他鄭重地寫下:「獻給我偉大的祖國」。他說:「我去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回來,就是學習世界先進的科學技術!我的目標是打好基礎,培養人才,成為‘人梯’,提升中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留學報國。」

△1984年,張彥仲獲得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學位。

回國投身「航空報國」事業

「我們要闖出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

婉拒了國外企業和高校拋來的橄欖枝,張彥仲帶著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回到了祖國。正當他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卻面臨第三次改行:組織安排他轉向航空工業部的管理崗位。

在航空工業部數十年,張彥仲負責多個重大航空專案的立項、決策,組織研制和首飛。但是,當這些專案拿到國家級大獎的時候,卻很少能在申報名單中找到張彥仲的名字。

「我個人一輩子都沒報過獎,搞科研不是為了寫論文,也不是為了獲得獎項或獎金,我到現在都沒有這樣的想法。」張彥仲說,「我們是幹事兒的,考核一個人看你一輩子幹成什麽事,而不是獲得多少獎狀。」

2017年5月5日,中國自主設計研制的幹線客機C919首飛,已是古稀之年的張彥仲,親臨現場並宣布了首飛技術評審意見。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機首飛

「我們從1970年就開始研制‘運-10’,在1980年開始生產麥道MD-82,1990年著手研發AE100座飛機,都沒有成功。C919的首飛成功,意味著我們終於走出了初步成功的道路,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我們幾十年來制造大飛機夢想的實作。」

這個夢,中國人做了很多年。用張彥仲的話說,中國大飛機的前40年,走過了一條「艱難、曲折、坎坷」的路。當年還有一個觀點是「造不如買,買不如租」。

中國為什麽要造大飛機?張彥仲說:「首先是因為中國本身需要,根據國內外的估計,未來20年中國需要再增加八九千架大飛機。依靠國外那是不行的!我們要闖出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來。」

△C919大型客機模型亮相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

2006年7月,國務院決定成立大飛機方案論證委員會,張彥仲與李未、顧誦芬院士共同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他們奔走調研、聽取意見,最終,專家委員會提出了中國發展大型飛機的技術路線:堅持自主創新,以我為主,部份開展國際合作。

「首先,我們擁有龐大的市場做後盾,制造大飛機是一個大國工程,小國家恐怕難以做到。其次,是舉國優勢,以C919為例,靠一個單位的力量是不夠的,別的國家已經吃到苦頭了。第三,我們有後發優勢,波音和空客比我們起步早,我們可以借鑒其經驗,它走的彎路我們可以不走。」張彥仲說。

解決了要不要幹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實作。那幾年,張彥仲每年要在北京、上海和西安之間奔波幾十次,論證、咨詢、評審,在C919研制的每一個關鍵節點上,張彥仲都在場。

張彥仲表示,為了保證飛機的安全性,必須獲得適航證,這意味著對飛機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進行測試,無論這些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大小。「我們做的時間很長,用6架飛機飛了五年,3000多個架次,才把所有的風險和不安全科目都試驗了。所以,C919經過了嚴格的適航考驗,它的安全性是有保證的。」

△2022年8月,C919飛機完成取證前全部試飛科目。

耄耋之年仍在開拓創新

「要研制更大的飛機」

從技術攻關到批次生產,從試飛到投運,從單一航線到規模化營運,截至目前,已交付的C919飛機覆蓋國航、東航、南航等三大航空公司,累計執行商業航班超過3700班、承運旅客突破50萬人次。

今年9月19日,國產大飛機C919首次飛抵拉薩,開展環控、航電、動力裝置等高高原執行關鍵系統的研發試飛,以及高高原機場(機場標高在2438米以上的機場稱之為高高原機場)適應力檢查。張彥仲表示,這次飛行,很爭氣,也很光榮。

1985年,張彥仲提出並建立「航空科學基金」,支持航空科學領域的研究專案。1996年,他又倡導並籌建「航空獎學金」,資助貧困的航空專業學子。他曾寫過一首小詩:「耄耋之年何所求,史碑當為眾人修。航空強國百年夢,喜見犢牛勝老牛。」

如今,84歲的張彥仲還有更大的雄心:研制更大的飛機。「事業的發展,靠一代接一代來幹。中國人做了100年的夢了!」

記者手記:

我是記者李思默。身材瘦高、一頭銀發的張彥仲先生講起話來簡潔、利落,無論談到哪個專業問題,他總能切中要點,精準解答。只是,話題一落到他個人頭上,先生就擺手,「這些都不必談,我個人不重要,都是大家的功勞」。耄耋之年,張彥仲的心裏只有工作。

我問他,80多歲了,您還想搞新東西嗎?他脫口而出,「試一把!」哪怕需要20年、30年,哪怕我看不到成果,也要開拓。功成何必在我?!

記者丨李思默 郭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