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步兵基本沒有裝備頭盔,只有少量炮兵有頭盔,因為炮兵遭反炮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有配備,但也不是人手一頂,主要是炮手,其他人都沒有。
在28天的作戰中,解放軍犧牲和失蹤人數為8531人,其中因顱腦傷犧牲占比竟高達31%,也因此我軍才真正意識到裝備頭盔的重要性。
但在1979年以前,我軍雖然已經有了較為完善的軍工工業體系,但從沒有真正研制過一款自用的制式頭盔,所以一時之間根本無法為作戰部隊普及鋼盔。因此只能從倉居里把幾十年前二戰中和解放戰爭中的「戰利品」給翻出來重新刷漆。
於是在前線的戰場上,可以看到五花八門的頭盔,包括二戰時期日軍的90盔,繳獲的國民黨軍裝備的德式M35盔。
但頭盔畢竟屬於消耗品,雖說倉居里有幾十萬頂「戰利品」,但對於前線作戰的幾十萬大軍來說,根本不夠用,更何況當時在北方防禦蘇聯的部隊也急需頭盔。
於是,我軍就以日軍90盔外觀為藍本,使用232防彈鋼,研制了我軍目前最著名的一款制式頭盔GK80。80盔在我軍一直用到了21世紀初,即便到了現在,一些部隊新兵連還在使用80盔。
因此一些言論認為是對越反擊戰讓我軍開始重視頭盔。
兩山輪戰中的80盔
其實我軍早期也是非常重視頭盔的,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突擊隊和炮兵這些極易遭遇炮兵火力殺傷的兵種都會裝備頭盔,只是因為繳獲的頭盔數量有限,無法做到普及而沒有在全軍普及。
抗美援朝前期入朝的部隊中,也有不少人裝備了頭盔,不過由於我軍當時缺乏頭盔的保暖配件,以及在長距離穿插作戰中要求輕裝,所以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頭盔也未普及。
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步兵裝備的美式M1頭盔
誌願軍中也有不少頭盔
進入50年代後,隨著我軍工業體系的逐漸發展,以及當時的國防部長彭德懷非常重視軍隊制式化和正規化的發展,研制制式頭盔也在國防專案中。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前夕,我軍便研制出了59式頭盔,不過這款頭盔只在軍中有小規模的試裝,因為受工業水平的限制,質素不太好,加上在國家困難時期,材料上也不足,因此未在部隊大規模使用。
後來在59式頭盔的基礎上,我軍為空降兵又專門研發了65式傘兵盔,並於70年代初正式列裝,因此解放軍真正意義的首款制式頭盔時65式頭盔,而非80式,只是這款頭盔當是只限於空降兵,而非陸軍,裝備數量也不大。
59盔
69盔
可以看出,我軍本身其實並未忽略軍用頭盔的發展,而之所以發展的慢主要是兩方面因素。
首先,工業和經濟水平的限制,這是客觀上的困難,需要時間克服。
其次,在文革時期,軍事發展思想也受到極左思想的沖擊,四人幫風氣在軍中演變成了一種輕視頭盔的風氣,一些人把頭盔當成怕死膽小的象征,誰提誰就是落後,就要批鬥。「當年紅軍爬雪山過草地也沒有鋼盔,還不是勝利了」這樣的詭辯話術,以及歌頌苦難的沒事找事,對軍工發展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因此自文革開始之後,解放軍的裝備水平發展極為緩慢。
在50年代末,我軍的個人裝備水平實際上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這句話並不誇張,同期的美軍步兵班還在使用半自動M1加蘭德以及布朗寧自動步槍,而解放軍已經換上了56式半自動步槍(SKS)、56式衝鋒槍(AK-47)和56式班用輕機槍,就個人和班組火力而言,解放軍甚至還要強於美軍。
到60年代初,美軍開始換掉二戰的老貨,但也只是全部換上了M14,個人火力上基本與解放軍持平,但班組火力上仍然不如解放軍。
但隨著文革的開始,解放軍的發展速度變得十分緩慢,到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時,裝備和60年代初期幾乎沒有什麽區別。直到國家發展再度步入正常以後,軍事上的發展也就突飛猛進了,即便是當初被認為「軍隊要忍一忍」的年代,解放軍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快的,上馬了很多先進專案,今天的很多先進裝備都是那時候打下的基礎。
所以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我軍開始普及鋼盔,並不只是戰場上的教訓結果,而是文革結束之後,軍隊發展回歸正常的必然結果,只是對越反擊戰加速了這個過程。
很多裝備,過去我軍都沒有普及,比如戰術手套和防彈衣,但是隨著不斷的發展,如今也都基本實作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