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大戰役,大家不免會想到戰役慘烈的場面,而其中最為震撼人心的還屬淮海戰役。
淮海戰役敵眾我寡,我軍六十萬人抵抗敵軍八十萬人,在這種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更是對雙方指揮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驗他們的應變能力。
我方解放軍再一次在關鍵阻擊戰中,用行動證明了最後的勝利屬於他們是理所當然的。當時正值國民黨處於不樂觀的情形,也就是在1948年,第七兵團被華野所包圍。
杜聿明提出了一個觀點,他認為,為先解決掉劉鄧的中原野戰軍,應先安排黃百韜部堅守,隨後再集結邱清泉的第二兵團、黃維的十二兵團以及孫元良的十六兵團。
其實在當時在挺進大別山這種巨大的打擊下,中野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元氣,因此三個精銳兵團的同時攻擊對於中野來說是絕對承受不住的。
然而,當時黃百韜兵團被華野主力所包圍,如果照這樣來,很有可能黃百韜軍團被全盤殲滅,迫使中野也一同從淮海結束。如此一來,誰也無法知道淮海戰場將鹿死誰手。
這個決策在當時不被蔣介石認可,他認為必須先為黃百韜軍團提供救援,於是就下了死命令,如此一來,黃維十二兵團便奉命出發了。
解放軍總前委在獲取訊息的第一時間便命令中野六個縱隊擋住敵人去路。不得不說,近十二萬人的黃維兵團力量還是不容小覷的。黃維本身就是黃埔一期學子,且在日後的戰役中表現都十分出色。
黃維兵團更是蔣介石的嫡系,整個兵團的武器裝備十分先進,與中野缺乏武器的現狀形成了鮮明對比。
因此對於中野來說,黃維兵團還是非常難對付的。中野六個縱隊裏最快的還屬楊勇所率領的兵團一縱。他們在短時間內到達關鍵地帶蒙城、板橋、唐吉一帶,自然是要正面阻攔黃維兵團的。
令人吃驚的是,一縱在不久之前已經經歷了與國民黨181師的激戰,取得勝利後還沒來得及調整部隊便踏上了前往正面阻擊的道路,可謂是非常艱苦了。不僅如此,沒有武器的他們,即將面對的是敵方戰鬥力超強的機械化武器。更致命的是,敵方人數要比我軍多將近十倍。
即便是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楊勇所率領的一縱也沒有放棄希望,他們迎難而上,憑一己之力以及團結協作,共同對抗強敵,並行誓在三天內將阻擊戰打贏。據記載,楊勇的一縱是階梯式的狙擊陣型,而第一道防線則為20旅在潁河構築工事。即便如此,前面也已經提到過,黃維兵團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
他們繞過第一防線直沖一縱2旅,情勢緊急,楊勇能夠動用的也僅剩兩個旅。危急情況下,楊勇毫不猶豫,下令將所有士兵官員安排在一線。對於看起來較為草率地安排,政委蘇振華表示不同意,要采用另一種方案。他認為,為更有效地殺傷敵人,不應該采用階梯式狙擊陣型,而應該采用階梯式防禦陣型,並將僅剩的兩個旅錯開且預備的機動部隊。
其實蘇振華的提議確實是考慮周到且勝算較大的,但這種策略僅適用於同往常一樣的對抗。對於敵強我弱的特殊情況,更需要用特殊的解決方案去應對。因此楊勇再次解釋道。敵人過於強大,我們要先保證堵住黃維兵團,維持戰局。
但固執的蘇振華依然堅持自己的建議,於是楊勇直說:「組織有規定,軍事上的問題以軍事指揮員決定為主,我來做最後的決定。」爭執過後,一縱按楊勇的策略被安排在了一線。
之後的戰場上,楊勇指揮一縱四次打退了黃維兵團的先鋒18軍。被打退的18軍急情之下派出119師進攻黃家和陳家兩個村莊,而這兩個村莊正是我軍實力弱的戰略側方,一個排根本無法應對如此的強敵。於是楊勇立即下令,讓2旅4團團長晉士林以及政委鄭魯親率兵反擊,誓死奪回村莊。
在2旅4團的援助下,我軍戰鬥力大幅提升,雙方激戰持久,誰都沒有要投降的意思,場面也是一發不可收拾,死傷慘重。遺憾的是,正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我方3營營長被炸成重傷,失去主力骨的士兵們驚慌失措,使東北方的反擊局面一片混亂。
而敵方18軍是主力軍,戰鬥力超強,趁機占據了優勢局面。晉士林見狀直接帶頭沖鋒,拼命維護村莊,最後壯烈犧牲,將一生的偉大全部留在了戰場。4團官兵見我軍死傷慘重,更是痛失主力骨,心中怒火已勢不可擋,決心要為首長報仇,血戰村莊,最後收回了半個村莊。雖說是已經收回了半個村莊,但做出的犧牲卻也十分慘烈。
此時的楊勇決定不再手下留情,要增兵並且號召官兵一同拼命。與此同時,18軍軍長楊伯濤也在增兵,兩方打成了拉鋸戰。在楊勇與楊伯濤的努力下,原本冷冷清清的村莊現在到處都是人,站著的坐著的躺著的都有。兩天兩夜過後,黃家村一改往日面貌變得滿目瘡痍,18軍死傷慘重,痛失數千人,見此狀況,黃維便將18軍換為了14軍。
第三天的對峙更是精彩,14軍就為了開啟一道缺口,動用大量重型武器,轟炸我軍陣地。而楊勇早有預料,已經將所有部隊安排在了一線。士兵們團結一致,築起人肉城墻抵抗敵人的強烈進攻並最終取得了勝利,成功完成了守衛的任務。
結語:其實這種結局也是值得慶祝的。此次任務的勝利為今後殲滅黃百韜軍團打下了基礎,並進一步走向最終勝利。但這幾場對峙造成的損失也是巨大的,許多老兵痛失隊友當場痛哭。
解放軍之所以能夠在一次又一次戰役中取得勝利,是因為他們具有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精神,上級下達的命令也是盡全力拼命完成,再艱難的環境也不是他們說放棄的理由。這樣的解放軍,有什麽理由不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