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接過「接力棒」,熱血青年逐夢軍營!走進春季征兵入伍新兵家庭

2024-03-19軍事

童海忠(右二)拿出老照片,講述他當兵時的故事。

我市2024年春季新兵即將分批次奔赴軍營。

本期家訪,本報記者走進一個即將離開小家、保衛大家的新兵的家中。他叫童佳俊,在同為軍人的爺爺和父親的耳濡目染下,從小向往軍教生活。此番,穿上迷彩服、身披紅綬帶的童佳俊從長輩手中接過「接力棒」。他和許許多多新兵一樣,滿懷憧憬與抱負——有為青年立誌報國,熱血青春從軍建功。

●出鏡人物: 童佳俊,20歲,集美區2024年春季征兵入伍新兵;父親童海忠,退役軍人;母親李彩芬。

●地址: 集美區僑英街道

●心願: 追隨父親和爺爺的足跡,為家庭爭光,為夢想奮鬥,為國防建設貢獻力量。

「穿上這身衣服,更精神了!」記者采訪這天,童海忠望著身著迷彩服的兒子童佳俊,拍了拍他的肩膀。隨著童佳俊正式成為一名新兵,他的家也「升級」了——從爺爺、父親兩代人從軍,到一家三代人從軍,這樣的軍人血脈已傳承超過半個世紀。

「我的父親童樹林1969年參軍,是一名炮手。我則於1996年入伍,退役後來廈工作、在廈安家。」童海忠一邊泡茶,一邊細數著。他說,從小,父親就教育他要講紀律、樹品格,學會自立自強,「牢記身份和使命,透過不懈努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這樣的教育理念,也隨著時光流轉,用到了童佳俊身上——他從幼稚園開始學遊泳,三年級開始學自由搏擊;12歲進入封閉式管理的初中,獨立學習和起居……

「我在小時候就立下了當兵的誌願,軍人保家衛國的形象令我印象深刻。不過,和其他小夥伴的父親相比,我的軍人父親比較嚴格。」童佳俊說,比如,自己在自由搏擊訓練時偷懶了,在旁觀摩的父親會當場指出;在廈門技師學院讀書時,每逢周末回家,父親還會帶著他外出跑步拉練,不論寒暑……

童佳俊的母親李彩芬是典型的閩南女性。她坦言,在孩子的教育上,自己也曾覺得丈夫太過嚴格:「和他爭論過,時代不一樣了,怎麽能用你部隊的那一套來教育孩子呢?」

聊到這兒,童海忠從房間拿出一本舊相簿,指著其中一張照片,和記者分享起他常給兒子講的故事:海訓時,童海忠時常得接受烈日暴曬和海水「洗禮」,皮膚被曬得發疼、睡不著覺,被水母蜇得起大泡是家常便飯……「這些都是對意誌力的磨煉,作為軍人,自身要硬!」聽到父親這麽說,坐得筆直的童佳俊默默點了點頭。

後來的事實證明,父親的言傳身教的確有用。為了享受優先報名應征、優先體檢政考、優先審批定兵等政策,圓自己的「軍人夢」,童佳俊連著三個月堅持每天早起讀書,刷遍了1000多道題,順利透過電氣高級技工證考試;在廈門技師學院就讀期間,他因表現突出、成績優異,獲得系級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團幹部等榮譽。就連參加集美區役前教育的這些日子,童佳俊也是成就感滿滿:「有人練完腰酸背痛,但我覺得還好,能適應!」「現在看來,孩子多經歷一些事,多學習一些技能,很有幫助。」李彩芬說。

童樹林身在浙江老家。得知孫子成為新兵,年近八旬的他很激動,連連說「好」。送兵在即,雖心有不舍,但童海忠夫婦還是鼓勵兒子向前邁步:「父輩的接力棒既然交到了你手中,就勇敢地去!希望你在部隊得到鍛煉和成長,變得越來越好!」

(文/圖 廈門日報記者 羅子泓 實習生 方銘媛 通訊員 吳璟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