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軍中之軍—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誕生始末

2024-04-01軍事

一、組建過程

劉道生拿起了電話,大聲說:「給我接廣州軍區,請許司令員講話。」

張振鐸向田松報告:「中國陸戰第一旅集合完畢,請首長檢閱!」

劉華清給陸戰旅題詞:「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吸取外國先進經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海軍陸戰隊。」

合並組建海軍陸戰師

1954年12月9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華東海軍以海軍原有的一個陸戰團及水陸坦克教導團為基礎,抽調華東海軍水兵師師部及水兵二團,合並組成海軍第一陸戰師。

其實,早在1954年10月下旬,福州軍區水兵師即原二十九軍八十五師,就接到了福州軍區轉來的中央軍委命令,令水兵師師部帶二團與海軍已有的一個陸戰團及水陸坦克教導團合並成陸戰師,歸華東軍區海軍建制領導。水兵師二團即全軍聞名的「葉挺團」。

在這個命令中,同時還將舟山流動炮營劃歸陸戰師。

水兵師政委柴啟琨在接到命令以後,立即向部隊作了動員,將二團的防務移交福建守備師,並做好了進駐江蘇省新浦的必要準備。

12月初,柴啟琨和副師長姜祖岐帶領師部和「葉挺團」的全體官兵以及隨軍家屬約3000余人,從福清出發,步行60多公裏到達福州,隨即乘軍列向北疾駛。

啟程這天,福州軍區劉培善、皮定均等領導專程趕來給大家送行。他們在接見全體幹部的時候,向大家闡述了組建海軍陸戰師的重要意義,勉勵大家到海軍以後繼承和發揚「葉挺團」的革命傳統,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為建立海軍的新兵種作出貢獻。

當時天氣異常寒冷,在經過福建武夷山脈的分水關時,下起了大雪,因為大家都穿著單衣,睡得全是用稻草鋪成的地鋪,十分艱苦,但大家士氣高昂。

軍列在昆山車站,受到了軍區海軍代表、政治部副主任吳西等人的歡迎。

12月9日,海軍陸戰師在新浦成立,這時大部仍舊穿著陸軍服,直到1955年夏天才換上海軍服。

1955年1月,柴啟琨接到通知,到北京參加海軍黨委擴大會議,他當時是唯一穿陸軍服裝的海軍軍官。

會議期間,柴啟琨看到一份海軍參謀長周希漢關於組建海軍陸戰師的報告,報告中明確了海軍黨委為陸戰師建設制定的方針是「邊打邊建、逐步建設」,上面有蘇聯專家給予的評語。

報告中強調:

加速正規化、現代化人民海軍建設是刻不容緩的任務,要把陸戰師建設好,做好解放台灣和其他敵占島嶼的準備。

柴啟琨回到新浦師部以後,向全師傳達了海軍黨委對陸戰師建設的指示,全師各級領導都統一思想,明確了建軍方針。

1955年,海軍陸戰師在上級主管訓練部門的具體指導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下,按照訓練計劃大綱,進行了各兵種的專門訓練。

步兵分隊戰術訓練完成了班、排、連、營和團對有防禦準備之敵占島嶼的進攻,單個戰士與班、排、連、營在進攻中轉入防禦,以及擔負偵察的步兵班、排和步哨勤務的訓練。

坦克分隊戰術訓練進行的是單車至排的陸上教練,單車到連的航海隊形駕駛,單車到營直接支援步兵向敵占島嶼的進攻的戰術訓練。

炮兵分隊則進行了單炮到排、連和營進攻的戰術訓練。

工兵、通訊、警衛等分隊也完成了各自業務的基礎訓練。

當時,部隊還完成了既定的佇列、條令、防化學、防原子、兵器介紹、海洋常識和登離艦艇等共同科目的訓練。

在專門訓練中重點是各級指揮員與司令部的訓練,著重解決了所屬排以上軍官分別對班、排、連、營進攻敵占島嶼的組織與實施,進行了理論講授、圖上和沙盤作業,豐富了他們的海、空軍和炮兵常識。

大家的訓練熱情都非常高,戰士潘玉文刻苦鉆研,他只用了一個月,就在衝鋒槍改用輕機槍的考核中打出優秀成績。

1955年9月間,陸戰師組建不久,就參加了全軍遼東半島登陸戰役演習,擔負在使用原子、化學武器條件下先遣隊登陸戰術表演的任務。

9月21日,陸戰師一團和坦克團各一個營,加上師直工兵連、通訊排等共1300人到達旅順。

在旅順接受任務後,部隊沒有休整,便帶著連續5晝夜遠航的疲勞投入了緊張艱苦的表演科目訓練。

10月底,演習正式開始了,登陸部隊在其他部隊的掩護協同下,於夜間乘登陸艦渡海。第二天黎明到達預定登陸地點附近海域後,立即換乘登陸艇或水陸兩用坦克,在距離「敵岸」60鏈處實施登陸作戰。

1957年8月4日,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海軍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為了把有限的海軍經費用在當時最需要的地方,遵照總參謀部的電令,海軍陸戰師移交南京軍區,整編為上海地區警備部隊。

陸戰師雖然只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但畢竟使一個單一的陸軍部隊,完成了向第一支擔負特殊使命的合成的海軍陸戰部隊的轉變,為以後的海軍陸戰部隊的建設提供了經驗。

正式組建海軍陸戰旅

1980年5月5日15時,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成立大會在海南定安縣龍塘公社西坡村原三九一團駐地召開。

總參謀部、海軍、南海艦隊和廣州軍區、海南軍區、一三一師首長,地方縣、公社領導,參加了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成立大會。

海軍黨委及廣州軍區一三一師各團為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的成立發來了賀電和賀信。

南海艦隊副政委符路代表艦隊黨委在大會上講話。

船隊副參謀長柳條在會上宣讀命令:

原三九一團團長張振鐸任旅長,海口水警區副政委王國湘任政委,西沙水警區副司令員王錫純任副旅長,原三九一團副團長蔣炳然任參謀長,原三九一團政委鄧理友任政治部主任,副團長蔣瞬加任後勤部部長,副政委王昌松任後勤部政委。

命令宣讀完後,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

接著,大會進行授旗儀式,張振鐸頂著風雨,踏著正步,從海軍第一副司令員劉道生手中接過海軍陸戰第一旅的「八一」軍旗。

隨後,大會還進行了閱兵儀式,2000多名官兵組成20個閱兵方陣,邁著同樣的步伐、同樣的力度,在同一時刻踏向新一方領地。

大家頂著暴雨,踏著雨水,排著方隊走過檢閱台。

這時,參加大會的所有首長都莊重地向部隊敬禮。他們知道,這些人是從四面八方的部隊剛剛走到一起來的,並沒有經過更多的合練。

其實,早在70年代末期,越南當局繼續對柬埔寨進行大規模的戰爭,並在中國雲南、廣西邊境制造事端,進行武力挑釁,侵占了南沙群島部份島嶼時,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維護海洋權益,中央軍委決定,迅速建立一支具有現代化作戰能力的海軍陸戰隊。

世界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是由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在1537年建立的。後來,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先後擁有了自己的海軍陸戰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陸戰隊在諾曼第、硫磺島、沖繩等登陸作戰中所向披靡,戰功卓著,從而以「攻擊力最強的軍隊」著稱於世。

1979年2月17日淩晨,我軍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開始,上級命令廣州軍區一三一師三九一團團長張振鐸率部920多人,堅守西沙8個島嶼。

一、組建過程

劉道生拿起了電話,大聲說:「給我接廣州軍區,請許司令員講話。」

張振鐸向田松報告:「中國陸戰第一旅集合完畢,請首長檢閱!」

劉華清給陸戰旅題詞:「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吸取外國先進經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海軍陸戰隊。」

合並組建海軍陸戰師

1954年12月9日,根據中央軍委命令,華東海軍以海軍原有的一個陸戰團及水陸坦克教導團為基礎,抽調華東海軍水兵師師部及水兵二團,合並組成海軍第一陸戰師。

其實,早在1954年10月下旬,福州軍區水兵師即原二十九軍八十五師,就接到了福州軍區轉來的中央軍委命令,令水兵師師部帶二團與海軍已有的一個陸戰團及水陸坦克教導團合並成陸戰師,歸華東軍區海軍建制領導。水兵師二團即全軍聞名的「葉挺團」。

在這個命令中,同時還將舟山流動炮營劃歸陸戰師。

水兵師政委柴啟琨在接到命令以後,立即向部隊作了動員,將二團的防務移交福建守備師,並做好了進駐江蘇省新浦的必要準備。

12月初,柴啟琨和副師長姜祖岐帶領師部和「葉挺團」的全體官兵以及隨軍家屬約3000余人,從福清出發,步行60多公裏到達福州,隨即乘軍列向北疾駛。

啟程這天,福州軍區劉培善、皮定均等領導專程趕來給大家送行。他們在接見全體幹部的時候,向大家闡述了組建海軍陸戰師的重要意義,勉勵大家到海軍以後繼承和發揚「葉挺團」的革命傳統,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為建立海軍的新兵種作出貢獻。

當時天氣異常寒冷,在經過福建武夷山脈的分水關時,下起了大雪,因為大家都穿著單衣,睡得全是用稻草鋪成的地鋪,十分艱苦,但大家士氣高昂。

軍列在昆山車站,受到了軍區海軍代表、政治部副主任吳西等人的歡迎。

12月9日,海軍陸戰師在新浦成立,這時大部仍舊穿著陸軍服,直到1955年夏天才換上海軍服。

1955年1月,柴啟琨接到通知,到北京參加海軍黨委擴大會議,他當時是唯一穿陸軍服裝的海軍軍官。

會議期間,柴啟琨看到一份海軍參謀長周希漢關於組建海軍陸戰師的報告,報告中明確了海軍黨委為陸戰師建設制定的方針是「邊打邊建、逐步建設」,上面有蘇聯專家給予的評語。

報告中強調:

加速正規化、現代化人民海軍建設是刻不容緩的任務,要把陸戰師建設好,做好解放台灣和其他敵占島嶼的準備。

柴啟琨回到新浦師部以後,向全師傳達了海軍黨委對陸戰師建設的指示,全師各級領導都統一思想,明確了建軍方針。

1955年,海軍陸戰師在上級主管訓練部門的具體指導和蘇聯專家的幫助下,按照訓練計劃大綱,進行了各兵種的專門訓練。

步兵分隊戰術訓練完成了班、排、連、營和團對有防禦準備之敵占島嶼的進攻,單個戰士與班、排、連、營在進攻中轉入防禦,以及擔負偵察的步兵班、排和步哨勤務的訓練。

坦克分隊戰術訓練進行的是單車至排的陸上教練,單車到連的航海隊形駕駛,單車到營直接支援步兵向敵占島嶼的進攻的戰術訓練。

炮兵分隊則進行了單炮到排、連和營進攻的戰術訓練。

工兵、通訊、警衛等分隊也完成了各自業務的基礎訓練。

當時,部隊還完成了既定的佇列、條令、防化學、防原子、兵器介紹、海洋常識和登離艦艇等共同科目的訓練。

在專門訓練中重點是各級指揮員與司令部的訓練,著重解決了所屬排以上軍官分別對班、排、連、營進攻敵占島嶼的組織與實施,進行了理論講授、圖上和沙盤作業,豐富了他們的海、空軍和炮兵常識。

大家的訓練熱情都非常高,戰士潘玉文刻苦鉆研,他只用了一個月,就在衝鋒槍改用輕機槍的考核中打出優秀成績。

1955年9月間,陸戰師組建不久,就參加了全軍遼東半島登陸戰役演習,擔負在使用原子、化學武器條件下先遣隊登陸戰術表演的任務。

9月21日,陸戰師一團和坦克團各一個營,加上師直工兵連、通訊排等共1300人到達旅順。

在旅順接受任務後,部隊沒有休整,便帶著連續5晝夜遠航的疲勞投入了緊張艱苦的表演科目訓練。

10月底,演習正式開始了,登陸部隊在其他部隊的掩護協同下,於夜間乘登陸艦渡海。第二天黎明到達預定登陸地點附近海域後,立即換乘登陸艇或水陸兩用坦克,在距離「敵岸」60鏈處實施登陸作戰。

1957年8月4日,隨著形勢的發展和海軍戰略指導思想的轉變,為了把有限的海軍經費用在當時最需要的地方,遵照總參謀部的電令,海軍陸戰師移交南京軍區,整編為上海地區警備部隊。

陸戰師雖然只存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但畢竟使一個單一的陸軍部隊,完成了向第一支擔負特殊使命的合成的海軍陸戰部隊的轉變,為以後的海軍陸戰部隊的建設提供了經驗。

正式組建海軍陸戰旅

1980年5月5日15時,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成立大會在海南定安縣龍塘公社西坡村原三九一團駐地召開。

總參謀部、海軍、南海艦隊和廣州軍區、海南軍區、一三一師首長,地方縣、公社領導,參加了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成立大會。

海軍黨委及廣州軍區一三一師各團為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的成立發來了賀電和賀信。

南海艦隊副政委符路代表艦隊黨委在大會上講話。

船隊副參謀長柳條在會上宣讀命令:

原三九一團團長張振鐸任旅長,海口水警區副政委王國湘任政委,西沙水警區副司令員王錫純任副旅長,原三九一團副團長蔣炳然任參謀長,原三九一團政委鄧理友任政治部主任,副團長蔣瞬加任後勤部部長,副政委王昌松任後勤部政委。

命令宣讀完後,天空忽然下起了大雨。

接著,大會進行授旗儀式,張振鐸頂著風雨,踏著正步,從海軍第一副司令員劉道生手中接過海軍陸戰第一旅的「八一」軍旗。

隨後,大會還進行了閱兵儀式,2000多名官兵組成20個閱兵方陣,邁著同樣的步伐、同樣的力度,在同一時刻踏向新一方領地。

大家頂著暴雨,踏著雨水,排著方隊走過檢閱台。

這時,參加大會的所有首長都莊重地向部隊敬禮。他們知道,這些人是從四面八方的部隊剛剛走到一起來的,並沒有經過更多的合練。

其實,早在70年代末期,越南當局繼續對柬埔寨進行大規模的戰爭,並在中國雲南、廣西邊境制造事端,進行武力挑釁,侵占了南沙群島部份島嶼時,為了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維護海洋權益,中央軍委決定,迅速建立一支具有現代化作戰能力的海軍陸戰隊。

世界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是由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在1537年建立的。後來,美國、蘇聯、英國、法國等先後擁有了自己的海軍陸戰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海軍陸戰隊在諾曼第、硫磺島、沖繩等登陸作戰中所向披靡,戰功卓著,從而以「攻擊力最強的軍隊」著稱於世。

1979年2月17日淩晨,我軍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開始,上級命令廣州軍區一三一師三九一團團長張振鐸率部920多人,堅守西沙8個島嶼。

當時,敵情非常復雜,部隊生活條件很差。廣大官兵堅守了4個多月,直到勝利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回到海南。

1979年仲秋,南海艦隊副司令田松視察西沙群島,擔任西沙水警區副司令的王錫純陪同田松視察了西沙群島所有布防工事。

田松在怪石嶙峋的珊瑚礁灘選了一塊平地坐下,望著王錫純說:「談談你對西沙整體防禦的看法。」

王錫純坐在灼燙的礁石上,說道:「司令,這裏只是一個絕對的橋梁戰場,而不是一塊堅固陣地。瀚海孤島,無防禦縱深,固守待援的時間也是相當有限的。因此,無論何種永久性的設施在軍事上都是徒勞的。消極地講,目前我們這種防禦體系,充其量亦只能對付敵人的小股襲擊,一旦敵人大規模進攻,難保島嶼不失守。」

「對策呢?我們總不至於坐以待斃吧?!」

「我們應該組建一支素質過硬、裝備精良的兩棲登陸快速反應部隊。縱然島嶼遺失,我們也能將敵人重新轟下大海。」

田松站起身,眼角掛出一絲滿足的微笑。王錫純的觀點正合田松的意圖。

熾熱的海風撲上面頰,田松開啟襯衣的紐扣,踏著滾燙的沙礫走向海邊。田松站在沒過膝蓋的水中,忽然發問:「據說你對1974年與西貢的海戰有看法?」

王錫純楞住了,他沒想到首長會提起5年前的那場戰鬥。

王錫純說:「對戰爭的勝利我們贊美得太多了,而對戰爭中暴露出來的致命的弱點卻沒有給予重視……」

那是1974年1月20日,西沙群島海域上,一支水面艦艇混合編隊向西沙群島的甘泉、珊瑚、金銀三島開進。

從西伯利亞湧來的寒流已經彌漫在西沙海區,軍艦在起伏的浪濤中像一片樹葉,時而被拋上浪尖,時而又墜入浪谷。

軍艦上,作為登島作戰的主力部隊是陸軍官兵。隨著軍艦的劇烈搖晃,陸軍官兵一個個嘔吐起來。出航前的那股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已經漸漸消失了。

作為海上編隊的指揮員,王錫純心急如焚,昨天,編隊已取得擊沈敵艦1艘擊傷3艘、斃敵100多人的輝煌勝利。今日的收復島嶼之戰會是什麽結局?陸軍出身的王錫純深知此次登陸作戰的艱難。

這些島嶼的周圍都有一圈碩大的珊瑚礁盤。礁盤上怪石嶙峋,四處是鋒利的珊瑚樁,前後無遮無掩,那是一片寬闊的死亡地帶,島上如果有幾個能夠扣動槍機射擊的敵人,眼下這些被暈船嘔吐折騰得精疲力竭的陸軍士兵,要想越過礁盤登上島嶼,無疑得用生命鋪路。

水兵們雖然適應海上生活,但沒有任何登陸作戰經驗,登島上岸猶如魚兒離水,仍然無用武之地。

登陸的時間到了。各種艦炮猛烈地轟擊著寬闊的珊瑚灘。炮聲振奮了斜躺歪倒在甲板上的陸軍士兵,他們迅速爬起來跳進小艇、橡皮舟、舢板。

王錫純心裏一亮:關鍵時刻陸軍士兵的雄風猶在。

然而王錫純馬上意識到興奮過早。陸軍士兵絕大多數是第一次下海。橡皮舟、舢板在他們手中完全就像脫韁的野馬,他們根本就不會使用這些玩意兒。橡皮舟在珊瑚礁盤上來回打轉,舢板更是行進艱難。

王錫純下達命令:「丟下舢板,徒步涉水登陸!」

陸軍士兵們終於登陸成功。勇敢的陸軍士兵輕而易舉地收復了三座島嶼。守島的西貢偽軍早已被昨天海戰的炮聲嚇破了膽,他們看見登陸的中國士兵,遠遠地就舉槍投降。

島上30余名西貢偽軍沒有一個是在工事掩體內被俘的,他們始終一槍未發。

作為勝利者的王錫純知道情況後倒吸一口涼氣。倘若固守這些島嶼部隊不是不滿於西貢當局的人,而是一些強悍的士兵;倘若他們都手執武器蓄機待發,準備誓死頑抗的話,戰爭的後果將很難料定。

在1974年與西貢海戰過去近6年後,中國終於有了一支執行特殊任務的兩棲登陸作戰部隊。

1979年12月20日,根據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批復,以廣州軍區調給海軍的步兵三九一團和水陸坦克團第二營及四十二軍、五十五軍各一個裝甲連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戰隊第一旅。

1980年,中國海軍第一副司令員劉道生隨人民海軍特混編隊首航太平洋,任編隊指揮員兼政委。

劉道生當時想到,社會主義的中國的海軍是一支防禦力量,作為人民海軍的重要組成部份的海軍陸戰隊也不例外。

要成立的海軍陸戰隊的特殊性在於,它有著艦艇部隊和海軍航空兵無法代替的作用和特長,艦艇和飛機能去的地方他們能去,海上編隊和航空兵無法涉足的地方,他們也能夠去。

因此,海軍陸戰隊應當是一支兼三軍之長、避三軍之短,進可攻,退可守,勇敢、堅定、沈著、頑強,忠誠機敏,百折不撓,以一當十,十以當百,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銳之師。

想到這裏,劉道生想起了「強將手下無弱兵」這句軍中老話,他馬上想起了素有「武林高手」之稱的許世友。

劉道生拿起布防工事的電話,大聲說:「給我接廣州軍區,請許司令員講話。」

接通許世友後,劉道生表示要人,而且就要他們軍區有「鐵骨頭六連式部隊」稱號的三九一團。

許世友說:「別看他們也種過水稻打過坑道,可不能到了你們海軍也整天搬石塊玩泥巴坨,要那樣,我可半個兵蛋子也不會給你!」

劉道生說:「那我可不敢擔保,不過如果他們到了海軍還要玩泥巴搬石頭,那也絕不是為了填飽肚子然後把自己藏起來。」

在陸戰旅成立前夕的1980年1月,南海艦隊成立海軍陸戰隊第一旅籌建領導小組,組長由南海艦隊副司令員田松擔任。同時,成立了由王錫純、閻德華、閻伯生、鄧理雄和張振鐸為成員的籌建辦公室,具體負責旅的籌建工作。

2月1日,上級指示,海軍陸戰隊第一旅歸屬南海艦隊領導指揮,原三九一團機關負責實施對接收部隊的領導。

籌建工作開始以後,以原三九一團機關為基礎,改編成立海軍陸戰旅旅部機關,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均設若幹個股。

第一旅下轄6個營和1個教導隊,旅機關駐海南定安縣龍塘公社西坡村,部隊大都散駐在廣東省湛江市郊、電白縣、花縣和海南島定安、崖縣。

當時,部隊也曾一度出現了能否當好海軍的議論,甚至有些人對陸戰旅的前景抱有懷疑態度。

旅機關當即將這種情況向上級作出反映,並認真地進行了調查研究,最後明確指出:

成立海軍陸戰隊必須把政治建軍放在首位,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繼續發揚陸軍的優良傳統和戰鬥作風,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業務技術,努力學習海軍的業務知識,盡快提高整體科學文化水平。只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團結協作,才能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根據這種精神,旅部主辦了學習班,有針對性地對大家進行短期培訓。

當時的突出問題是住房、吃水和用電困難,大家就自己動手,建起鐵架房,又蓋了一部份草房,使大家都有了安身之地。

為了保證吃水用水,三九一團派出許多人到幾公裏外的龍舟河挑水,而且長年堅持不斷。

從陸戰旅成立以來,多次受到中央軍委、總部和海軍首長的檢閱,得到了首長的好評。

1987年1月18日,海軍司令員劉華清視察後,並為陸戰旅題詞:

發揚我軍優良傳統,吸取外國先進經驗,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