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歲月中,由於國民黨軍隊一直處於各種作戰當中,動輒就有重大傷亡,這也要求他們必須要有大量的兵員補充,為了能源源不斷的獲取兵員,國民政府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抓壯丁」也極為常見。
有些壯丁在後來與家人隔海相望、客死他鄉,還有些「壯丁」僥幸逃生,留下了一段段珍貴的歷史回憶。
「壯丁」的背後
根據史料記載,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參與起義、投誠及接受和平改編的部隊就達到了188萬之巨,這些士兵也都被人民軍隊所改造和消化了。
有些部隊在國民黨那邊沒有成績,可這並不代表著人家能力不行。
比如長春起義時的國民黨60軍被成建制地改編為人民解放軍50軍後,他們還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打出了驕人的成績,朱德還稱贊道:「他們就是起義部隊的一面旗幟。」
國民黨之所以有數量驚人的部隊,與他們善於「抓壯丁」密不可分,因此,這也造成了很多戰士並不清楚為誰而戰,他們是被迫走向戰場。
曾任國民黨四川省達梁師管區司令官的周開勛先生著文記載:國民政府於1939年頒布了【新兵役法】,組建起了規模龐大的兵役機構,還設立了若幹團管區司令部,專門負責壯丁征調。
而國民政府兵役署長程澤潤在其所作的兵役工作報告中稱,從1939年開始推行【新兵役法】後一直到1943年,全國範圍內抓出來的「壯丁」數量接近於1200萬人,其中光是四川一省就征出220萬人。
他作報告的時候,國民黨元老級人物何應欽就坐在旁邊聽,長官當然也對這個數碼提出了質疑:「全國範圍內,就算把警察都給加上,國軍士兵的數量都沒超過700萬人,你們征了這麽多新兵,就算拋開240萬傷亡,其余人都去哪裏了?」
何應欽在當時提出疑問並非毫無道理,因為根據他所知道的,很多司令官都叫嚷著要補充新兵。
真正的原因,就在於征兵困難與逃兵太多。
由於大多數「壯丁」都是被脅迫來的,他們入伍的過程更像是押送:一根粗麻繩一個個將人給串起來,護送壯丁的士官則將刺刀握在手上以防不測,隨時要「就地正法」。
即便再嚴密的看護措施,壯丁的數量依舊遠大於士官數量,所以經常出現逃亡和「烘營」的情況。
下面的長官同樣層層貪汙,他們會貪汙部隊空缺人員的兵餉、武器裝備,貪汙來的東西拿去倒賣或送人,若是後面有戰事,那麽他們就會謊稱這些裝備在作戰上遭遇了損失,同樣能獲得一筆補償。
無論是高層的政策還是下層的具體執行,受苦的都是最底層的「壯丁」。
若是家庭富裕一些的,他們可以用錢來買「壯丁」充數,可對於貧苦人家來說,只能千方百計地不被抓走。
在國民黨昔日的兵役司令官周開勛的記憶中,對待「壯丁」總是「冬發夏裝,夏季不發,每人發一套汗衣褲、一套單軍衣褲、一頂軍帽、一床灰氈。」
至於他們所需的食物,也總是每人每日八兩,稀飯中甚至還會摻入沙子來充數,克扣下來的余量都被長官給貪汙了。
因此,那些所謂的新兵吃不飽穿不暖,很多得了病也不給醫治,不到前線就會死亡。
比如在1948年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雲南大理師管區就送出了3000「壯丁」,到重慶只剩下了800人,還全都是病號,沒有一個部隊願意接收。
總體來說,他們就沒有把「壯丁」當成人來對待。
那麽,若是從「壯丁」角度來看待那段歷史,一切只會更加殘酷。
有一位名叫李亞雄的貧苦四川青年,在1948年時去了成都城內一家門店當雜徒,起初他還比較幸運,幾次躲過了國民政府抓「壯丁」,可到了1949年中旬,由於國民黨政權的節節敗退,店鋪的經營越來越困難,李亞雄也必須得找一門新活路。
正巧,有一個在國民黨中當軍醫的哥哥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他去找自己到部隊醫院討口飯吃,李亞雄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誰都沒想到,他剛走到成都市北郊,就突然遇到了幾個國民黨士兵,對方攔住李亞雄,要他跟自己一起走。
資歷尚淺的李亞雄十分慌張,立馬喊道:「我又不認識你們,憑什麽要跟著你們走?」
國民黨兵一下就換了一張嘴臉,罵罵咧咧地說:「你小子要識擡舉,現在國難當頭,人人都應該當兵保衛國家,你不用我們多說了吧?」
過去在店鋪內,李亞雄也聽人說過抓「壯丁」的過程,他對這件事充滿了恐懼,於是趕忙拿出哥哥寫給自己的信對對方說:「我本來就是要去部隊當兵的,你不要拉我。」
那個年代,幾個兵痞也根本不願相信李亞雄說的話,一路推搡著將他帶到了郊外的院子裏,那裏就是國民黨新編陸軍95軍直屬輜重團3營的兵部。
李亞雄趕忙找到了一個長官模樣的士兵,好聲好氣地說:「我哥哥在你們的醫院裏當軍醫,他寫信讓我去那邊參軍。」
對方看都不看一眼,說:「我就是你要找的人,在這裏參軍是一樣的。」
於是乎,在領了一床被子、一套軍服後,李亞雄就稀裏糊塗地加入了國民黨。
悲慘的「壯丁」生活
在軍營裏,李亞雄見到了幾個不聽話的「壯丁」。
他們被繩子拴在兵營中,沒有絲毫行動的自由,稍不留神就得挨一頓毒打,國民黨在前線節節敗退,那種消極且兇殘的情緒也在軍中蔓延開來。
還有一個「壯丁」已經氣息微弱,他喊著:「能不能給我一點水,我就要渴死了!」
然而,在他身邊正巧就有幾個兵役辦的人,他們仍然在打著撲克牌,沒有一個人理會。
同一時期,美國軍事觀察組的人員也有相關記載:西南作戰時,我們發現了國民黨13軍有一大批士兵掉隊,還有許多人因為饑餓而瀕臨死亡,那些士兵行軍還不到1英裏,就有一些人搖搖晃晃地倒下來死掉了,軍隊離開後,還能在路邊發現傷亡的士兵,他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還有調查顯示:國民黨18軍18師一直被視為一支較好的部隊,他們在後方還沒有參與戰鬥,1萬多人中就有6000多不見了,這種減員的情況在所有國民黨軍區都普遍存在。
有些得了傳染病的「壯丁」就更慘了,若是他們被部隊長官發現,不但不給醫治,反而可能直接被殺害掩埋。
這些事情,當年的李亞雄還是有所耳聞的,他知道,若是想要活下來就必須做好三件事:避免被虐待、不餓死、不得重病。
對於食物,他不敢有半點要求,只要能填飽肚子就行。
每天早上都是一大鍋稀飯,稀飯裏全是水;有一天,李亞雄吃完第一碗後還想再吃一碗,可並不被允許。
到了中午頂多是一點鹽拌胡豆,很少有油水的出現,剛到軍營的那幾天,李亞雄都餓得走路打晃。
可軍官們都有單獨的小竈,他們餓不著,吃飽了就來收拾普通士兵;全連的戰士都集合在一起吃飯,還必須得等待命令才能吃,不然就得罰站。
過去在店鋪謀生的經歷也讓李亞雄很會察言觀色,跟那些消極的「壯丁」不同,他就很會討好別人。
由於態度非常謙虛、待人禮貌,班長陳海雲也很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夥子,大家都是出門在外,很快就培養出了兄弟感情。
深入了解才發現,原來這班長也是「壯丁」混出來的,於是兩人越聊越投機。
班長悄悄告訴李亞雄:「咱們吃飯是有技巧的,比如早上吃稀飯的時候,你盛滿第一碗後回去的路上就不斷攪拌再用嘴巴吹氣,這樣湯就很快涼下來了,吃的時候轉著碗邊上吃,這樣第一碗快速吃完了,還有機會吃下第二碗。」
中午和晚上的情況也大抵如此,若是有米飯,那麽盛米飯的時候一定要搶到木勺,這樣才能把碗裏的米飯壓瓷實一些。
李亞雄馬上照做了,果然不用每天餓肚子。
在所有「壯丁」中,大家最擔心的不是打仗,反倒是在兵營裏生病。
因為就算去前線打仗,也有機會逃跑或者投降,若是生病了,那麽就是等死。
李亞雄還記得,當年班上有個姓張的老兵,本來身體也算壯實,可突然有一天屁股上卻長了個硬塊,比雞蛋還大,由於長時間得不到醫治,那個硬塊已經化膿了。
軍醫是根本不管這些老兵的,他們也是看人下菜,只對長官阿諛奉承。
班長看不下去了,決定自己動手給老張做個手術。
一天下午,部隊裏面沒什麽事,班長就找了幾個「壯丁」幫忙拖著一條凳子,讓那個老兵脫了褲子趴在凳子上,幾人按住他的手、腿、頭,由於沒有麻藥,其余就全看老張的忍耐力了。
班長找來磨刀石將匕首磨得鋒利,隨後又在煤油燈上烤了一陣。
他摸著老張屁股上的硬塊找下手的地方,老張疼得大喊大叫,滿臉都是汗水,這一幕在李亞雄眼裏也充滿了心驚肉跳的感覺。
其他幾人還不明白班長為何遲遲不動手,只有李亞雄知道,他這是要老張對疼痛喪失感覺。
果然,在一番折騰後,老張的表情逐漸麻木,就趁著這個時候,班長手起刀落,在那個大疙瘩上開了個口,瞬間大量的膿血從破潰處噴湧而出,弄得凳子上、地上、「壯丁」們身上到處都是,老張哀嚎一聲後漸漸暈了過去。
擠壓了一陣後,班長又找來清水給老張沖幹凈,一直到能看到傷口裏的皮膚後,班長這才停手。
其余幾人將事先準備好的草藥按壓在屁股上,然後用繃帶給老張捆好。
過了一段時間,老張果然康復了,他很感謝班長解決了困擾自己的問題,還專門將一個月的軍餉「孝敬」給了班長。
雖說只在軍營中待了幾個月就迎來了解放,大家也都各奔東西,有的去解放軍當了兵,有的則領了錢回家種地,李亞雄再也沒有見過那些「戰友」,可那段回憶,永遠在他的頭腦中揮之不去。
在「壯丁」的背後,揭示著國民黨軍隊內部殘酷的階級壓迫,也同樣有著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這些同樣關乎著20世紀中國革命史的主題,「壯丁」的生存問題也預告著國民黨的腐朽統治終究走向滅亡。
參考資料
抗戰時期,國民黨壯丁的真實境遇 共青團中央
國民黨壯丁的真實境遇 顧雨汀 歷史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