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中俄關系有變?特殊時刻,2位領導人訪華,中國對俄有點不放心

2024-10-05軍事

據觀察者網報道,當前,俄羅斯正在尋求與中國合作,將從西伯利亞西北海岸的喀拉海一直延伸到白令海峽、全長5600公裏的北極航道,開發成為全年通航的航道。不過,多名學者提到,對於中方來說,北極航道開發將面臨基礎設施缺乏、地緣沖突、美西方長臂管轄等難題。其中,有俄羅斯學者認為,中俄可以選擇避開白令海峽,透過開發西伯利亞河道將中國與北極航道連線起來,「若實作,中俄就能將亞洲和北冰洋相連,繼而免受美國幹擾」。

在過去幾年間,俄羅斯不斷在北極地區進行開發,同時還在北極地區增強軍事存在,以對西方實施軍事威懾,例如在2021年,俄羅斯一邊建造世界上最大的22220型核動力破冰船,另一邊又向北極地區派遣圖-160戰略轟炸機進行巡航。盡管俄羅斯在開發北極航道上有天然優勢,但經濟實力卻一直阻礙其繼續開發,在西方的制裁下,俄羅斯無法單獨開發北極航道,不僅專案的融資存在瓶頸,一些關鍵性的技術問題也同樣被卡住。

迄今為止,俄羅斯是唯一部署核動力破冰船的國家。理論上,這些船只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破冰開道並為貨船護航。但實際上,這條航線基本只在夏季高峰期間向貨櫃船開放。各方都希望利用這一變化,而出於商業、資源和戰略考慮,中國對極地地區很感興趣。據信,中國也有自己的核動力破冰船建造計劃。北極航線對中國和俄羅斯北部之間的貿易尤為重要。而關於中歐之間的貿易路線,從上海經北極航線到鹿特丹的距離也比穿越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航線大幅縮短。

俄烏沖突已經打了2年多,這期間造成的影響已經不是簡單的地區沖突,而是俄羅斯和整個西方的博弈,在這種背景下,全球地緣局勢的動蕩、能源制裁導致的工業損失、糧食出口削減造成的糧食危機,以及戰爭對全球經濟的惡劣影響。而作為當事國的俄羅斯,雖然保持著戰場優勢,但經濟水平已經倒退至21世紀初的水平,如果沒有中國提供支持,俄羅斯的處境只會更加糟糕。

2024年9月8日,西班牙首相山齊士踏上了訪華之旅。在訪華的第二天,山齊士就對中方"交了底",他表示西班牙理解中國的立場,願意在電動汽車問題上與中國進行深入對話,這個表態無疑是給中歐關系註入了一劑強心針。山齊士的態度可以說是給足了中方面子,他不僅表示要推動歐盟重新考慮電動車關稅問題,還承諾要在歐盟內部為中國發聲,這種態度簡直就像是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學生,讓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山齊士的這一舉動展現了一個成熟政治家的智慧,他明白在國際關系中,有時候退一步,反而能海闊天空。

西班牙是歐盟內第四大經濟體,是歐盟主要汽車和農產品輸出國,旅遊業為國民經濟支柱之一。去年11月,西班牙成為中方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的首批5個歐盟國家之一。然而,近一段時間以來,中歐關系正受到貿易糾紛困擾。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敏表示,中國是西班牙豬肉和白蘭地的重要出口市場,透過對話協商來避免中歐、中西之間貿易糾紛升級,也是山齊士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

另外,挪方在訪華聲明中,特別提到海產品出口、造船和海洋工業等中挪可發展的具體合作領域。不過,中挪秘而不宣的另一個合作議題,可能會讓俄總統普京不太開心。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海冰的消融,北極地區的重要經濟意義日益凸顯,距離世界之巔不遠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成為各國競爭的焦點。北極不僅是民用研究的關鍵,而且對發展從深海到外太空的強大軍事能力也至關重要。中國長期以來一直表示,「極地安全」也是我們國家安全的一部份。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石巖向記者分析,近年來中挪關系發展較為平穩,斯特勒在中挪建交70周年之際訪華,是雙方高層的有意安排。與此同時,與斯特勒訪華時間幾乎重疊的還有西班牙首相山齊士、新加坡外長維文,外國政要訪華意願積極,中國迎來了節奏密集的主場外交。「具體到挪威首相訪華,還有一個大的背景。」石巖指出,疫情後全球經濟的恢復目前仍不樂觀,尤其挪威所處的歐洲經濟圈中主要歐洲國家的經濟現狀普遍較差,挪威需要向外拓展更多的經貿合作機會。

中俄在北極航道上,也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普京希望中國能多出點力,拉俄羅斯一把。

但考慮到國家利益,中國開發北極航道,投入和回報不成正比,俄羅斯又對北極航道,具有絕對的掌控權。事關北極航道,中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具體的落實方案。而這次中國跟挪威的會面,從某種程度來看,就是在向俄羅斯釋放訊號,中國在北極地區,也有其他朋友。普京對於北極航道,還需要更多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