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新中國成立後,兩名少將煽動六萬人叛逃蘇聯,最後結局如何?

2024-03-01軍事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1962年,在中國的伊犁和塔城地區,竟然發生過規模巨大的叛逃事件。

兩位開國將領煽動6萬邊民聚集在中蘇邊境,要求進入到蘇聯境內。

並且他們個個還拖家帶口,有的甚至趕著上百頭牲畜。

而蘇聯那邊則是幾十輛大巴車在等候,時刻準備接收這些即將外逃到蘇聯的邊民。

這樣規模巨大的外逃事件究竟為什麽會發生呢?兩名開國少將又為什麽會選擇叛逃?

伊塔事件

馬爾果夫是一名哈薩克族人,出生於中國的新疆勒克縣,馬爾果夫年輕時,正好是中國抗日戰爭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

也正是那時,從事教育工作的馬爾果夫接觸到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隨後還因為傳播共產主義言論被抓捕入獄。

直到新中國成立時,新疆也被解放軍成功解放,馬爾果夫終於找到機會加入了共產黨。

1951年,馬爾果夫已經是解放軍的軍級幹部了。

在1955年的授勛大典上,鑒於馬爾果夫的卓著貢獻,他被授予少將軍銜。

年僅33歲就已經是共和國開國少將的馬爾果夫,在當時絕對稱得上是前途無限。

但誰也沒想到,這樣一位潛力無限的將領竟然會選擇叛逃。

1961年,馬爾果夫與祖農一起前往蘇聯學習,這時的中蘇關系已然出現裂痕,因為中國不願淪為蘇聯的依附。

於是蘇聯便決定策反這兩位將軍,並且還遊說他們二人領頭帶領新疆邊民移民蘇聯。

在蘇聯糖衣炮彈的轟炸下,馬爾果夫與祖農還是背棄了心中的理想信念,決定回國遊說邊民一起移民蘇聯。

從蘇聯學習歸來的二人回到新疆後,便借口要到牧區了解牧民的生活,開始挨家挨戶地走訪遊說。

在二人的賣力宣傳下,大批的邊民被蠱惑決定跟隨二人前往蘇聯。

於是在1962年4月22日淩晨,二人帶領著將近六萬的邊民來到霍爾果斯口岸,對邊防士兵要求要越過邊境前往蘇聯。

與此同時,一輛輛汽車自蘇聯方向駛來,他們是來接這些邊民的,這明顯是一場有預謀的行動。

邊防士兵也明白事情重大,於是立刻進行了上報。

片刻後,來自中央的指令到了:不開槍、不動武、不與群眾發生沖突。

在這樣的指示下,邊防士兵也只能放任這些邊民越過口岸,爭先恐後地奔向蘇聯。

據統計,這次外逃行動足足持續三天時間,將近六萬多邊民外逃,其中還包括兩位開國少將,就是馬爾果夫與祖農。

他們還帶走了22萬余頭牲畜,搶走了糧倉和商店的物資,可以說影響巨大。

成立「三代」工作隊

由於「伊塔事件」發生時,正值春耕時期,所以當時中國新疆邊境有大批土地面臨荒廢,生產一度停頓。

尤其是外逃最嚴重的塔城和伊犁地區,當地基層政權幾乎要解體不復存在。

而且中國剛剛經歷了自然災害,各地糧食儲備都十分緊缺。

所以如果不趕快提出有效的辦法解決外逃的影響,那麽一定會有更多的邊民迫不得已選擇外逃。

而中央也明白這一點,立刻釋出成立「三代」工作隊的指示。

從新疆各生產兵團抽調出精兵強將,前往塔城伊犁地區對無人管理的耕地進行「代耕、代牧、代管」。

在「三代」工作隊的強力介入下,這些地區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秩序和社會秩序。

而在工作結束後,他們又將這些土地、牧場原封不動地歸還給了當地政府和群眾。

這也讓更多留在中國的邊民知道,他們沒有選擇外逃是正確的。

那麽那些外逃出去的邊民生活如何呢?

他們一部份被蘇聯安排去牧場進行放牧,而更多的人被派遣到嚴寒的西伯利亞地區修建鐵路。

可以說比起在中國的生活是遠遠不如的,所以其中不少人都十分後悔,並且還想要重新回到中國。

但正如當時沒有阻攔他們出去時說的那樣,出去了再想回來可不行了。

直到蘇聯解體後,這些邊民也成了黑戶,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納,兩名叛逃的少將也生活得十分落魄。

結語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為了個人利益而放棄國家利益的人終究會得到該有的報應。

參考資料:

[1]姚勇.「伊塔事件」與新疆兵團邊境團場的建立[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50(06):83-91.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2022.06.010.

[1]劉琴琴. 「伊塔事件」始末及反思[D].湖南科技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