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特區國會大廈。 視覺中國 資料圖
當地時間4月23日,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透過了眾議院在3天前透過的價值95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法案。澤連斯基隨即在社交平台發文對美國表示感謝,稱烏克蘭期待拜登盡快簽署該法案並向烏提供新一批軍援。另據塔斯社報道,拜登將於4月24日簽署援烏法案,以在本周恢復向烏克蘭交付武器。
法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超600億美元的援助,以及向以色列提供260億美元的援助。另外,法案中還包括一項清算被扣押的俄羅斯資產並轉交給烏克蘭的內容。
該法案的透過打破了美國國會持續數月的僵局。包含援烏法案在內的一攬子對外援助法案已在美國國會擱置半年有余,而美國上一輪援烏資金已於2023年年底用盡。數月以來,烏克蘭多次呼籲美國盡快透過法案以緩解其在前線面臨的壓力,美國兩黨則圍繞該法案爭論不休,尤其是在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共和黨人一度計劃只對美國向以色列提供的安全援助進行表決,要求拜登政府采取嚴格的移民政策並將其與對烏援助掛鉤,但遭到民主黨人的強烈反對。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2日,烏克蘭基輔,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 IC photo 圖
22日,拜登在與澤連斯基通話時承諾,一旦參議院透過法案,美國武器將「迅速」抵烏。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關於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的談判已塵埃落定」,並「向拜登、國會和整個美國表示感謝」。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則回應稱美方的決定是「意料之中且可以預見的」,而這將「令美國更加富裕」,同時「使得烏克蘭遭到進一步淪陷」。
有分析認為,2024年可能成為「工業競爭之年」,交戰雙方都試圖積累資源,試圖在2025年進行決定性的打擊。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研究員趙隆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新一輪對烏援助或使俄烏戰場重回攻守平衡的消耗狀態,但對於烏軍而言,短期內如何解決後備力量和總體兵員方面的相對短板、減少因軍事動員造成的社會恐慌,仍然面臨壓力。而對俄軍來說,隨著美恢復對烏武器彈藥的常態化補給,發起大規模進攻或面臨更多困難。在戰場上以逸待勞穩固戰線、靜待美國大選後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化,可能是俄羅斯的首選策略。
三重壓力下的「罕見一致」
4月20日,價值950億美元、包括四項單獨法案的對外援助法案在美國眾議院獲得透過,有外媒將之稱為美國兩黨達成的「罕見一致」,是「美國國會在數月無所作為之後的一次重大突破」。趙隆向澎湃新聞表示,美國眾議院最終透過該法案,是戰場壓力、輿論壓力和大選壓力三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
在戰場方面,俄羅斯得益於本國軍工產業的全面復蘇,在前線火力上對烏軍形成了絕對優勢,平均每日發射炮彈數量達到烏軍的5倍之余,並借助炮火優勢在頓涅茨克的多個方向推進戰線。如不能盡快恢復對烏軍事援助,尤其是補充烏克蘭的炮彈庫存與防空火力,烏克蘭可能失去更多的戰略要地。
在輿論方面,包括烏總統澤連斯基、烏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在內的烏高層近期頻繁接受采訪,不再避諱烏軍在戰場上面臨的困境,甚至將美國援助法案透過與否和「普京的勝利」進行掛鉤,對美國政客形成巨大輿論壓力。無論對於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因黨爭導致烏克蘭「戰敗」都屬於不可承受的責任,需要就此盡快達成一致。
在美國大選層面,兩黨都需要盡可能爭取「基本盤」之外的廣泛「大多數」。這份總額為950億美元的外國援助法案既包括對烏克蘭、以色列的援助,還包括對所謂「印太安全」的資金和涉TikTok法案。而在針對烏克蘭危機的608.4億美元中,有230億美元將用於補充美國的武器庫存和設施;為以色列提供的260億美元中,將有91億美元用於人道主義需求,可以說涵蓋了不同政治派別和利益團體的多元化訴求,實作了政治和利益上的妥協。
不過在援烏法案投票過程中,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分歧依然明顯。這項價值約610億美元的援烏法案在眾議院共獲得了全部210名民主黨人的贊成票,有101名共和黨人同樣投下贊成票,另有112名共和黨人投下反對票。
美國眾議院議長莊遜在擔任議長前曾投票反對援助烏克蘭,這一立場一直持續到了其當選議長之後。他表示,自己改變立場的動機是看到了有關戰爭的情報。此外,此次投票前,莊遜曾與在黨內擁有巨大影響力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杜林普會面,隨後便強硬表示,幫助烏克蘭抵禦俄軍進攻是國會的職責所在。他還解釋稱,之所以決定推動向烏克蘭提供援助,是因為他「寧願把子彈送到烏克蘭,也不願把美國男孩送到烏克蘭」。時常抱怨拜登政府援烏政策的杜林普本人曾在4月12日聲援莊遜,在社交平台發文稱「烏克蘭的生存對美國很重要」。
【華爾街日報】日前刊文稱,與今年2月參議院透過的一份類似法案相比,眾議院此次透過法案的一個關鍵變化是以可免除貸款形式而非贈款形式提供95億美元的對烏經濟援助,這與杜林普的想法一致。杜林普此前曾表示,美國「不應再在沒有回報或沒有附加條件的情況下給錢了」。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訊息稱,杜林普和一些官員的討論中曾提到,烏克蘭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可能成為一個有能力償還債務的國家,但償還債務的條件是擊敗俄羅斯,因為這些資源大多位於被占領土。此外,還有官員向杜林普指出了烏克蘭失敗的可能後果,並稱杜林普如再任總統可能有機會促成和平協定。
盡管得到了杜林普一定程度上的「背書」,但莊遜推進法案的決定還是遭到了部份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他們指責莊遜違背了自己的承諾,並依靠民主黨人推進該法案。莊遜此前曾表示,在南部邊境安全問題上沒有取得拜登政府全面的政策讓步之前,將不會允許就對外援助法案進行表決。目前,已有三名共和黨眾議員表示支持提出撤換動議,要求罷免莊遜。
英國【金融時報】分析稱,一旦撤換動議被發起,莊遜幾乎肯定要依靠民主黨的支持才能保住眾議院議長職位。民主黨人去年在前議長麥卡錫面臨撤換動議時沒有「出手相救」,但最近卻表示,如果莊遜面臨類似的挑戰,民主黨人願意為他「保駕護航」。眾議院民主黨領袖哈基姆·謝菲斯就曾在4月初預測,會有「合理數量」的眾議院民主黨人認為莊遜「不應倒下」。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 IC photo 資料圖
歐洲「也有自己的功課要做」
在美國眾議院透過援烏法案後,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隨即在社交平台「X」上發表聲明,對該法案的透過表示贊賞:「烏克蘭正在利用北約盟國提供的武器摧毀俄羅斯的作戰能力。這讓我們歐洲和北美都更加安全。」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日前刊文稱,美國在烏克蘭援助問題上取得的進展令歐洲「松了一口氣」,而歐洲也在努力解決援烏問題上的困境。
趙隆分析認為,美眾議院兩黨妥協透過援烏法案,可能對歐洲國家制定下一輪援烏計劃形成刺激和帶動作用。但在持續援烏的同時,如何提升軍工生產的自主性,穩步推進國防采購本土化也是歐洲的重要議程,這需要各國在資源配置、政策優先和利益劃分上取得高度共識,也面臨財政結構和民生需求的壓力。
一些歐洲領導人在美國援烏法案於眾議院透過後表示,歐洲需要跟上美國腳步。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在社交平台「X」發文表示:「希望這次投票能鼓勵所有盟國翻一翻自己的庫存,做得更多。」瑞典外交大臣托比亞斯·比爾斯特倫也表示:「現在是時候記住,歐盟必須增加我們自己的武器、彈藥和物資生產,以長期援助烏克蘭。今晚的投票表明了這一點的必要性。我們也必須做好自己的功課。」
今年以來,俄烏雙方加大了對彼此能源設施的打擊。澤連斯基多次向西方喊話,呼籲盡快向烏克蘭提供防空系統。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此前曾在4月9日表示,基輔要求盟友緊急提供7套「愛國者」防空系統,而西方支持者卻未能向烏克蘭提供其迫切需要的防空系統,這「令人難以置信」,因為他們的庫存中約有100套「愛國者」系統。
目前,僅有德國向烏克蘭追加援助一套「愛國者」防空系統。有訊息人士透露,在日前於布魯塞爾舉行的一次峰會上,歐盟國家領導人敦促西班牙和希臘向烏克蘭捐贈部份系統,因為上述兩國的「需求沒有烏克蘭大」,且沒有面臨任何「迫在眉睫的威脅」。
斯托爾滕貝格4月19日表示,預計新的防空援助承諾「將很快公布」,但沒有提供任何有關國家或武器裝備的細節。斯托爾滕貝格稱,北約已對其成員國擁有的防空能力及其部署地點進行了調查,並稱這一調查證實,「有包括愛國者系統在內的系統可提供給烏克蘭」。
不過,在22日歐盟27國外長和防長會議上,歐盟各國仍未針對加強烏防空能力做出具體承諾。
而在歐盟之外,當地時間23日,英國首相蘇納克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到訪波蘭。蘇納克在華沙第一裝甲旅總部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稱:「英國國防開支將進入戰爭狀態。」英國多家媒體報道稱,蘇納克將在此次存取中宣布為烏克蘭提供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攬子軍事援助。當天,澤連斯基在社交平台上稱,他同蘇納克進行了通話。蘇納克向其介紹了英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軍事援助計劃,表示將向烏提供5億英鎊軍事援助,還包括「風暴之影」導彈、數百輛裝甲車和船只等。
趙隆分析稱,烏克蘭危機目前已經演變為考驗各方戰略耐心和國家綜合實力的消耗戰,只要俄烏雙方的作戰規則與戰場烈度不發生根本性改變,俄羅斯與北約爆發直接軍事沖突的風險依然較低。
戰場或重回攻守平衡的消耗狀態
據外界預測,美國參議院在批準援烏法案後,美國的武器和彈藥將在未來幾天內開始流入烏克蘭。有西方官員表示,包括武器彈藥在內的部份物資援助已在波蘭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倉庫打包,隨時可以運輸。
趙隆向澎湃新聞表示,多個新聞報道稱,五角大廈將在拜登簽署法案後一周內向烏克蘭提供首批軍事援助,主要包括155毫米炮彈和中程火箭炮彈藥,後續還將提供遠端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等烏軍急需的彈藥和裝備,提供138億美元支持烏克蘭購買美國的防空系統。這些「組合拳」可能扭轉目前俄烏在火炮打擊能力方面的失衡狀況,將顯著減緩俄軍向前推進陣地的速度,使戰場重新回歸攻守平衡的消耗狀態,還可以減緩俄軍對烏克蘭關鍵能源和軍工基礎設施的空襲威脅。
俯瞰五角大廈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此外,美國五角大廈日前也表示,正在考慮向基輔增派軍事顧問,上述顧問不會參與作戰行動,但會為烏克蘭政府和武裝部隊提供咨詢和支持。有訊息人士稱,這些軍事顧問還將負責協調和監督美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工作,並協助烏克蘭軍方在可能進一步激化的夏季戰鬥前維護這些武器。
不過,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烏克蘭高級官員日前告訴【金融時報】,在美國批準援烏法案後,急需的炮彈和防空系統將有助於減緩俄軍推進速度,但無法徹底阻止俄羅斯的行動。烏克蘭分析組織Frontelligence Insight評估稱,美國如此大規模的援助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次,為烏克蘭贏得了大約一年的時間。美國駐歐洲陸軍前總司令霍奇斯分析認為,2024年可能成為「工業競爭之年」,交戰雙方都試圖積累資源,試圖在2025年進行決定性的打擊。
對於接下來的戰爭形勢以及能否在2025年進行決定性打擊,除了武器彈藥,征兵也成了關鍵一環。趙隆認為,對於烏軍而言,短期內如何解決後備力量和總體兵員方面的相對短板,減少因軍事動員造成的社會恐慌仍然面臨壓力。
盡管俄羅斯勞動力短缺的困境愈發尖銳,但據美國和烏克蘭方面估計,俄羅斯目前每月仍可動員約3萬名士兵,至少足以彌補其在戰場上的巨大損失。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日前還表示,俄羅斯正在擴編壯大其部份軍隊,為與北約的大規模沖突做好準備。
對於人口更少的烏克蘭而言,人力短缺的困境更加顯著。4月11日,【紐約時報】在一篇名為「烏克蘭能否在不損失一代人的情況下找到新士兵」的文章中寫道,在烏克蘭軍隊服役的大約一百萬人已經遍體鱗傷、精疲力竭。許多士兵已經連續兩年參加戰鬥,已有數萬人死亡或重傷,烏克蘭急需新兵。30歲以下的健康男性是大多數軍隊的中堅力量,但他們卻是烏克蘭現代史上數量最少的一代人。烏克蘭必須在透過增兵來抵禦俄羅斯攻勢的需要與整整一代人被掏空的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據新華社此前報道,4月16日,澤連斯基簽署關於加強兵役、動員和軍事登記立法的法令,內容主要包括將征兵年齡從27歲降至25歲;拓寬征兵範圍,對海外烏公民進行征兵登記;加大對逃避兵役人員懲罰力度等。
值得註意的是,新法令並未提及最受關註和爭議的軍人復員具體期限和輪換時間問題,也因此在烏社會引發爭議。烏克蘭士兵中有許多人自2022年2月以來一直在前線作戰,而向烏克蘭軍隊增派「生力軍」被認為是確保經驗豐富、疲憊不堪的士兵能夠輪換休息的唯一途徑。
據悉,今年2月送出的法案最初版本中包含了將義務兵服役期限制為36個月的條款。但烏克蘭國防部在一份聲明中說,應烏軍方要求,復員問題被排除在法案之外。政府將另行制定輪換和復員法案,但這可能需要長達八個月的時間。
就在烏克蘭透過征兵法令前,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司令瑟爾斯基曾於4月初表示,俄總統選舉結束後,俄軍明顯加強了攻勢,烏東部前線局勢顯著惡化。與此同時,關於俄軍可能在春季發起大規模進攻的討論也開始頻繁出現。
對此,趙隆分析稱,從俄烏此前圍繞巴哈穆特、阿夫傑耶夫卡等戰略要地的爭奪戰,以及烏軍去年「大反攻」的演進軌跡來看,在武器裝備、後備力量不具備壓倒性優勢的條件下,進攻一方為取得顯著戰果需要付出巨大傷亡代價。此前數月,俄羅斯在美國援烏「空窗期」具有相對的炮火優勢,但延續了重點方向逐步推進的戰術,並未發起大規模進攻。隨著美恢復對烏武器彈藥的常態化補給,俄發起大規模進攻可能會面臨更多困難。在戰場上以逸待勞穩固戰線,靜待美國大選後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化,可能是俄羅斯的首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