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蔣介石能打贏北洋軍閥,為啥差點輸了中原大戰?

2024-08-11軍事

作者:孤寂寒光

1926年蔣介石誓師北伐,三路大軍高歌猛進。其中攻入湖南的第四軍最強,而第四軍中更是要以葉挺獨立團戰鬥力最強悍。到了1927年北伐軍就已經飲馬長江,到了1928年二次北伐更是擊垮直魯聯軍逼近北京。

同樣是國民革命軍,到了1930年中原大戰時,情況發生了變化。蔣介石率領的中央軍在中原地區與閻錫山、馮玉祥等反蔣聯軍激戰,然而戰果與當年北伐完全相反。如果不是張學良大軍出關,蔣介石可能就得退回南京。當年10萬北伐軍就飲馬長江,如今中央軍擴充到61萬人,為啥還差點輸了中原大戰?這就是蔣介石自己的問題了,412政變之後,他自己廢掉了黃埔生,中央軍變成跛腳巨人。

黃埔學生軍的戰鬥力從東征中就開始體現。第一次東征中,由於滇軍和桂軍按兵不動,黃埔學生軍只能以一軍之力與陳炯明的三萬大軍對抗。但這次東征中國民革命軍連戰連捷,最終打垮陳炯明的主力解除廣州之危。隨後,國民革命軍又回師平定滇軍楊希閔、桂軍劉震寰的叛亂,為北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後,1926年蔣介石帶領北伐軍兵分三路進軍,各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打到長江沿線。最見北伐軍戰鬥力之頑強的是汀泗橋之戰。這一戰中葉挺獨立團迂回作戰,一舉擊潰敗退下來的北洋軍奠定了戰鬥的勝利。但在此之前,第四軍36團、29團等部隊敢於近戰、夜戰與敵人拼刺刀,把北洋軍逼到二線陣地。這也才有了葉挺獨立團後面的故事。

可見,這一時期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還是相當有戰鬥力的。而即便是剛剛經歷412政變的北伐軍,戰鬥力仍然不差。比如在龍潭戰役中,除了桂軍外,黃埔學生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光是這一戰,第五期黃埔生就戰死191人。

黃埔學生軍

然而僅僅兩年之後的中原大戰,蔣介石的國民革命軍戰鬥力就衰落了。中原大戰爆發後,劉峙的第二軍團面對戰力極差的晉軍以及石友三、孫殿英之流毫無勝算,每天傷亡達到5000人之多。如果不是蔣介石把陳繼承、顧祝同這些精銳調過來,劉峙就要支撐不住了。這些中央軍精銳面對石友三、孫殿英防禦的歸德毫無辦法,最後還是蔣介石策反了劉茂恩才取得進展。

到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參戰後,中央軍敗得更慘。1930年5月26日西北軍利用國民革命軍曾經最拿手的迂回戰術殲滅了中央軍大量有生力量,繳獲不少戰備物資。傅作義和李生達沿著津浦路進展也很迅速,逼得蔣介石只能炸斷黃河鐵橋保命。

馮玉祥

其實開戰前,中央軍兵力並不少,擁有60多萬。而西北軍和晉軍總計才45萬。而且從裝備方面,中央軍的火炮、機槍數量是高於晉軍和西北軍的。飛機這一塊更不用說了,中央軍完全是壓倒性優勢。然而此時,中央軍卻與北伐時判若兩人。

說到這裏就得看看蔣介石到底怎麽北伐成功的。蔣介石的基幹就是黃埔前六期的學生。而黃埔生根本就不能叫軍官學校畢業生,更像是士官學校畢業生。黃埔軍校前六年畢業了七屆學生,到了第五期才開始分科。而與此同時,其他各大軍校學制普遍是兩年,西點軍校更是四年。就是國內的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其學制也都是兩年。

在學苗這一塊,黃埔軍校也不行。清末開始辦的軍校都要先從陸軍小學學習3-5年,完全具備軍事技能和科學技能後,進入陸軍學校進修。我們以李宗仁為例,其指揮能力在國軍中是數一數二的,不然也打不出台兒莊大捷。我們的朱老總就更不用說了,是正經雲南講武堂畢業的學生。黃埔軍校這邊,招收的學生大多都沒有啥正經軍事經歷。

保定軍校

以最傑出的陳賡、蔣先雲、賀衷寒為例,只有陳賡參加過湘軍並當過士官,其他兩個都沒當過兵。我們這邊的徐向前、林彪更都是「知識分子」出身。關麟征自述中明確表示,自己到了長城抗戰時重機槍陣地都不會布置。

黃埔軍校能在北伐中打出名聲,靠得就是蘇聯教官帶來的政治教育。加侖將軍自己就是一個非常註重政治學習的統帥。加侖將軍本人在一戰中不過是一個小兵,其戰爭理念也基本停留在一戰的塹壕戰。但在俄羅斯內戰中,加侖將軍擔任過政委、赤衛隊參謀長等職務。所以,黃埔學生軍必須配備政委,其學生在學習基本的軍事知識外更註重政治學習。

加侖

黃埔軍的對手北洋軍是清末新軍擴編而來的部隊。與其說他們是為長官而戰不如說是為前程而戰。這些北洋軍中充斥著大量混飯吃的老兵油子。如果讓這些部隊打仗都得要開拔費。北洋軍中的軍官都是多年軍校學習培養出的職業軍官,指揮能力雖強但搏命是不行的。北伐能成功多是依賴黃埔學生的革命精神。

但是到了中原大戰時,情況不一樣了。蔣介石為了清黨,在412政變之後就取締了政工幹部。由於慣性作用,在二次北伐時國民革命軍還能有點進取心。但二次北伐結束,奉軍退入關內之後,蔣介石手下的黃埔將領們急速腐化墮落。412政變本身清掉的也是最革命的那一批,這裏面不僅有中國共產黨也有很多國民黨先進分子。圍繞在蔣介石身邊的多為投機分子,他們已經蛻變成為了前程打仗的舊軍閥軍官。

而此時蔣介石的對手,卻是一批取代了北洋軍閥的新軍閥部隊。民國時代新軍閥部隊的普遍特點就是以鄉土感情和連坐法作為紐帶。胡蘿蔔加大棒政策讓新軍閥部隊的組織度高於舊軍閥,戰鬥力也就高一個檔次。這裏面最典型的就是被稱為狼兵的桂軍,他們打仗勇猛一方面是廣西民風彪悍,另一方面就是部隊以鄉土作為紐帶聯系在一起。如果一個士兵成為逃兵或者犯了錯誤,那可是要連累親戚和鄉黨的。

廣西狼兵

蔣介石的中央軍作為買辦軍隊,其軍餉主要依靠江浙財閥出資,組織度以軍官對下層士兵監視為主。蔣介石靠著黃埔系維系對軍隊的統治,再加上部隊不斷吸納舊軍閥士兵,戰鬥力和紀律性每況愈下。這樣的一支部隊在遇到桂軍、晉軍和西北軍時,很難有勝算。於是,中央軍就需要靠著銀元攻勢和外交操作打贏中原大戰。中央軍裏的黃埔生軍事水平長期停留在北伐時期的陣地戰和密集沖鋒戰術。

真正繼承黃埔精神的反倒是1927年被清出來的中國共產黨部隊。這些部隊在南昌起義後一直執行部隊配備政委的制度並不斷本土化。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建制仍然打不散。加入中國共產黨的黃埔學生不斷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最終成為指揮百萬大軍的帥才。反觀蔣介石的黃埔弟子們,為了前程勾心鬥角,為了軍權轉進如風。

陳誠

胡宗南、陳誠、劉峙這些人靠著黃埔軍校學來的連排長技術,指揮幾十萬大軍作戰,一個個淪為了笑柄。而能打仗的王耀武、陳明仁等人又不能重用,只能靠著杜聿明到處救火。蔣介石幻想依靠美式先進裝備和黃埔系利益關系維持的政權被徹底掃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