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為同伴而戰的歲月,仿佛已忘記了勝利」大德意誌師羅馬尼亞之戰

2024-01-12軍事

嚴冬,廣袤的烏克蘭平原上,一輛又一輛的軍用卡車坦克載滿著疲憊的士兵,浩浩蕩蕩的駛向西方,接連不斷的行軍隊伍排成長龍,一眼望不到盡頭。這些經歷了無數慘烈戰爭的老兵們,此時正在猜想著他們的下一個目的地。

也許是波羅的海沿岸,也許是白俄羅斯,也許是羅馬尼亞。但從未有人想過,他們可以休假,盡管他們已經不停歇的戰鬥了好幾個月。

德軍行軍縱隊

大德意誌師被稱作東線消防隊,是陸軍的驕傲,但榮譽的背後是無數慘烈的戰鬥與犧牲,曾經的勒熱夫與哈爾科夫戰役盡管無比艱險,但那也屬於大德意誌師的勝利與輝煌,但1944年,這一年的冬天卻格外的寒冷。

1944年,蘇軍為了收復烏克蘭,調集了大本營6支坦克集團軍,坦克數量是德軍的十幾倍,強烈不間斷的進攻使整個南方集團集群都繃著一口氣,驕傲的曼施坦因從不認輸,大德意誌師也同樣如此。但漫長的消耗戰,卻使他們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1月初大德意誌師所能出動的坦克只有不到10輛而已,老兵不斷的減少,更多的新兵湧入,部隊開始變得參差不齊,沒有坦克的裝甲兵們也端起槍被當做步兵使用。而在戰鬥中甚至出現了一整個偵察連被蘇軍殲滅的慘案。

看著自己疲憊不堪幾乎損失殆盡的部隊,師長拜爾萊茵的心情五味雜陳,他不僅擔憂眼下的戰局,更為自己即將離開大德意誌師而感到難過。

大德意誌師師長拜爾萊因

拜爾萊因從大德意誌師組建之日起便一直出任師長,他是一位傳統的普魯士軍人,雖然才能平庸,但這兩年多兢兢業業也付出了很多,在士兵的眼裏,拜爾萊因是一個能與他們同甘共苦的人,常常稱他為老爹。離任之際,拜爾萊因釋出了最後一道命令,言辭老套卻飽含了他個人的情感。

我的戰友們:

元首已經將我從師部調離到其他的崗位去了。在過去的兩年半的時間裏,我有幸

先是領導了GD步兵團,之後又晉升為GD師師長。現在,GD師已經成為我生命中的一部份,這次離去對我個人來說是一個沈重的打擊,我竭盡全力試圖將元首的思想和普魯士的軍隊傳統結合在一起,試圖把我們部隊建成內在力量和作戰表現都獨一無二的勇猛之師。在這一過程中,你們所有人都一直跟隨著我,你們也表現出你們作為偉大的GD師的一員所擁有的榮譽感和責任感。

希望GD師能在未來取得更大的成功,繼續成為德軍前線的楷模,為了我們的祖國,為了元首,為了死去的戰友!

我對那些犧牲的戰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為了他們,我們也要以勝利來結束這場戰爭。活下來的人都要向前看,未來一定是屬於我們的!

霍爾雷恩

1944年1月26日

真的能夠取得勝利嗎?也許拜爾萊因是最不相信這句話的人,這兩年半的東線歲月,他見證了德軍從勝利轉向失敗,,從庫爾斯克到基裏沃格勒,老兵們已經對勝利已經失去信心。他們戰鬥的信念不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身邊的戰友們能夠活下去,為了給死去的兄弟同伴報仇

離開大德意誌師的不僅有他們的師長,不久後他們的裝甲團團長布欣上校也走了,只不過他是真正的離開。幾枚迫擊炮彈砸中了上校所在的四號坦克,而上校剛好在坦克外釋出作戰任務,不幸遇難。接替他的是朗凱特 上校

朗凱特擔任過14裝甲師36裝甲團團長,相比於爭強好勝的坦克伯爵,朗凱特更加沈穩老練,對於防禦戰中的裝甲兵們來說,這樣的指揮官要更可靠

GD裝甲團豹式指揮坦克,炮塔上的人就是團長朗凱特

在此之前,大德意誌師也迎來了他們的新師長,裝甲兵中將曼陀菲爾,這個小個子將軍眼神犀利鬥誌昂揚,他不斷激勵部下,低落的士氣逐漸回暖。

而就在新師長到任不久後,蘇軍再次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是時候離開了,這片廣闊的西烏克蘭平原,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德軍士兵,而他們還能在回來嗎。對於那些基層士兵來說,他們可能永遠也不想在回到這片平原了,因為在這裏,他們見證了太多的悲劇

軍官正為士兵頒發銀質坦克擊毀勛章

3月份,正如開頭所說的那樣,曼陀菲爾帶著他的部隊開始向西撤退,就連師長本人也不知道他們的下一站是哪裏,他們的去處取決於蘇軍向哪個方向主攻,這就是喪失戰爭主動權的無奈,就連大德意誌師這樣的部隊,也只能被動應敵,不過對此士兵們早已經習慣,他們更關心的是何時才能得到休整。

在這一期間,南方集團軍群發生了一件大事,他們的曼施泰恩元帥被解職,整個集團軍群被一分為二,大德意誌師被分到了南烏克蘭集團軍群,部署在羅馬尼亞地區,新任指揮官是舍納爾將軍。

更換發動機

撤退到羅馬尼亞後,士兵們得到了難得的休整時光。大德意誌師也迎來了新一批增援,包括26裝甲團一營的豹式坦克。盡管這個營不是精銳,此前的科爾松戰役中表現差勁幾乎打光了所有的坦克,跟之前GD自己的裝甲營差了一大截,但有增援總要比沒有強,當其他裝甲師還在苦苦等待自己的豹式坦克營規建時,至少大德意誌師不用擔心自己編制不全了, 何況他們還有虎式坦克。

配屬大德意誌師的26裝甲團1營的豹式坦克

休整的時光總是那麽短暫,5月1日,德軍偵察機報告稱蘇軍正在大規模地集結部隊,隨時可能向德涅斯特河—普魯托河流域的德軍守軍發起進攻。GD師的防區在特爾古弗魯莫斯地區,這裏是通往羅馬尼亞的交通要道,開闊的地形與茂密的叢林不僅讓部隊調動更加簡便,也給擲彈兵們提供了相應掩護。

防守在一線的是大德意誌師的兩個主力團,曼陀菲爾將突擊炮營放在了兩個團的中央位置,隨時準備增援。北面的一片開闊地帶還部署了一個88mm高射炮防空連,以應對蘇軍坦克的進攻。裝甲團、工兵營、偵察營則作為預備隊留在後方。

曼陀菲爾,第7裝甲師

這一次德軍的對手是烏克蘭第二方面軍,指揮官科涅夫不久前剛在科爾松重創德軍,如今氣焰正盛。他決定以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350輛坦克與近衛第7集團軍的八個步兵師,一舉開啟通往羅馬尼亞的大門,而他們的主攻方向,正是特爾古弗魯莫斯,也就是大德意誌師師的防區。除此之外,蘇聯坦克第2集團軍(120多輛坦克)、27集團軍也將會發起輔助進攻。

「蘇聯人終於要發起總攻了嗎?」曼陀菲爾緊張的看著地圖,眼下特爾古弗魯莫斯 雖然在自己的布防下變得固若金湯,但友鄰的羅馬尼亞師能不能頂住呢?如果他們的防線被突破,那大德意誌師的堅守也就失去了意義。所有的關鍵都在於他剩下的三支預備隊,尤其是裝甲團,必須要在最關鍵的時刻,機動到蘇軍突破方向上,阻止他們的進攻。但蘇軍總共有兩個坦克集團軍550輛坦克,GD裝甲團有著這個實力抗衡嗎?

曼陀菲爾正和羅馬尼亞人交談

長期的消耗戰使裝甲團始終面臨坦克短缺的問題,在蘇軍進攻的前夜,郎凱特上校按照慣例統計團裏的坦克,結果只有23輛四號、19輛豹式以及7輛虎式坦克能夠作戰,他此時還不知道明天即將面對蘇軍550輛坦克的進攻,如果他知道了,一定會倒吸一口冷氣。

不過沒關系,除了裝甲團外,突擊炮營還有25輛三號突擊炮,友鄰的24裝甲師也有23輛坦克,加起來的話是97:550,敵方五倍優勢,這對於德軍來說已經非常友善了,況且擲彈兵們的鐵拳與88mm高射炮也不是吃素的。

GD裝甲團團部01豹式指揮坦克

5月2日淩晨,大德意誌師官兵們靜靜地待在戰壕內,一邊數著星星一邊等待著蘇軍的進攻。在老兵們看來這不過是一個平常的夜晚,勝了也只是繼續待在戰壕內,等待敵人下一次進攻。失敗了,也只不過是換個地方繼續防禦。指揮官們寄希望於這場戰鬥能夠消耗蘇軍實力,而後發起反攻,但這可能嗎?烏克蘭戰場的失敗早已給出了答案,也許對於他們來說,每一場戰鬥都只是為了自己、同伴能活下去而已。

很快寂靜的夜晚響起了陣陣轟鳴之聲,這是火炮彈幕射擊的聲音,炮彈如雨點般落在大德意誌所在的陣地上,朦朧的清晨已經依稀可以看見遠處蘇軍身影,近衛第7集團軍的8個步兵師在坦克的支援下開始湧向「大德意誌」師的外圍陣地。

GD裝甲擲彈兵團成功打退了敵人幾輪進攻,但這只不過是剛剛開始,很快近衛第5集團軍的坦克沖了上來。擲彈兵們缺乏反坦克火力,根本攔不住這些鋼鐵巨獸,於是他們向部署在特爾古弗魯莫斯北面的88毫米炮防空連請求支援,由他們來對付紅軍的坦克群。德軍的這個戰術相當成功,曼陀菲爾對當時的戰況進行了描述

「……我們前沿的步兵放任蘇軍坦克繞過陣地,部份原因是想把戰利品留給88毫米高炮連——他們扼守著從北面進入特爾古-弗魯莫斯城的372高地。撲進來的蘇軍坦克中約有25輛被命中後爆炸起火,剩下的10輛一頭紮進了裝甲團的集結地,它們自然也是有來無回。我很快意識到蘇軍的主攻來自西北方向,目標就是特爾古-弗魯莫斯城,於是我命令裝甲團開到擲彈兵團的左翼,在城西的一處高地後就位,當我的指揮車向高地開去時,正趕上約有30輛坦克進攻此地。高地前埋伏的步兵們不動聲色地放對手進來,突擊炮連則一直等到對方逼近到大約30米處時才突然開火,每輛突進來的坦克都被幹掉了,多數還被炸得四分五裂……另一個連的蘇軍坦克就像‘邁著正步’一輛接一輛地排成縱隊似地從羅軍棄守的陣地附近駛來,結果我的一個坦克連及時發現了它們,並將之迅速全殲。」

正如曼陀菲爾所言,羅馬尼亞師的陣地被蘇軍輕松突破,恰巧GD師的一個坦克連在場,解決了這場危機。然而下午又他收到一了個壞訊息,技術部門發現蘇軍投入的新型坦克可以在3000米開外對己方射擊,這是大德意誌師第一次遭遇蘇軍的史太林2型重型坦克。為此曼陀菲爾直接調來了一個虎式裝甲連,打算跟蘇軍重坦掰掰手腕。

虎式坦克的88mm炮精準命中了蘇軍重坦的前裝甲,對方只是停頓了片刻,看起來毫發無失真的樣子,繼續機動打算撤出戰場。虎式坦克不肯罷休,前進到離對方2000米的位置再度開火,4輛蘇軍坦克立刻中彈起火,但其中的3輛坦克依然能夠開足馬力全速逃離,另外1輛在原地耽擱了好一陣之後也結束了德軍裝甲兵的視線——這或許是虎式坦克在戰場上第一次遭遇到如此強勁的對手,它的88毫米坦克炮居然給對方無法造成致命的損傷。

GD裝甲團虎式坦克營3連連長座車

如今德軍引以為傲的裝甲優勢也開始慢慢喪失,那他們還能依靠什麽呢?曼陀菲爾顧不得想這些,因為右翼燧發槍兵團的防線被蘇軍成功撕開了,在那裏蘇軍投入了近衛坦克第2集團軍與27集團軍,盡管燧發槍兵團得到了24裝甲師的支援,但在敵方坦克的重壓下還是出現了漏洞,GD裝甲團派出四號裝甲營前去支援,激戰了一整天終於守住了防線。

隨後的幾天裏,蘇軍的進攻逐漸減弱,到了5月5號,戰事基本平息,蘇軍損失了大約350輛坦克沒能取得任何戰果,主動撤出了戰鬥,而大德意誌師方面,裝甲團僅損失了10輛坦克,但在一線作戰的擲彈兵團每個連平均只剩下60到70人左右,GD裝甲擲彈兵團2營因為損失過大,不得不解散將人員分散到1營和3營。

盡管部隊的傷亡也不小,但勝利的曼陀菲爾信心大增,他命令燧發槍兵團向卡爾姆256高地進攻,為進一步反擊做鋪墊。

卡爾姆是整個地區的制高點,具有較高的戰術價值,燧發槍兵團以為會很輕松的將它拿下,然而蘇軍的抵抗卻十分強烈,幾次進攻都失敗後,曼陀菲爾將炮兵團調了過去,在重炮的支援了,燧發槍兵團才在工兵營的支援下拿下了卡爾姆256高地,但蘇軍仍不肯罷休,雙方進行反復爭奪,此後大德意誌師偵察營也投入了戰鬥。

偵察營的半履帶車

對於大德意誌師的官兵們來說,這場戰鬥就像一個無底的深淵,盡管憑著高超的指揮與優秀的作戰技能,暫時取得了防禦戰的勝利,可一系列的反擊卻讓他們再次清醒的認識到想要逆轉局面是多麽的渺茫。

夏天將至,隨著羅馬尼亞戰場陷入僵持,大德意誌師將要告別這片奮戰了兩個多月的地方,奔赴下一個戰場。而這一次,大德意誌師的官兵們不僅要為自己與同伴而戰了,因為戰爭的陰雲已經開始籠罩德國本土——東普魯士,一場新的大戰即將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