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北約越擴越東,兩年俄烏沖突暴露了哪些問題?

2024-02-23軍事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兩年間,長期保持中立的芬蘭、瑞典,開始尋求加入北約,持續削減武器裝備的德國,宣布進入新時代,大規模投資國防,並且向烏克蘭輸送武器,還結束了對俄羅斯天然氣的深度依賴。有歷史學家認為,2022年有點類似於1989年發生的東歐劇變,它們一樣關鍵。俄烏沖突是歐洲舊時代結束和新歷史階段開始的標誌。如今沖突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哪些因素左右著沖突的走向?相持消耗的俄烏兩軍,何時能迎來談判的契機?歐洲大陸對於"戰爭與和平"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改變?一起走進今天的節目了解一下。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馮紹雷、湖南師範大學外交研究中心主任滕建群、浙江外國語學院環地中海研究院院長馬曉霖和主持人袁鳴在【環球交叉點】節目上,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馬曉霖:俄羅斯顧此失彼,它本來是要對烏克蘭,要實作「芬蘭化」,結果沒想到把芬蘭身上的「緊箍咒」解除了。它本來想把北約推回到99年的邊界,沒想到現在和北約600公裏的共同邊界變成了2000公裏。前面芬蘭在申請北約的時候,還給俄羅斯吃過定心丸,我決不會在國內建北約的基地,絕不會讓北約其他國家真的進來,現在全部打破。這就印證了普京說「你們騙我、騙我再騙我」。

滕建群:「鐵幕」降下來了,北約東擴可能是兩種樣式,一種是吸納一些成員國,比如說格魯吉亞。另外一個就是軟擴張,把歐亞大陸兩個大國,把日本、南韓,美國的盟國拉進來,兩邊堵。所以按照這種擴張來說,不會停止的。

馮紹雷:不管怎麽說,當世界變得這麽焦躁的背景之下,有一個情況值得註意。戰爭兩年之後,看各國的政治家,有多大的學習和反思能力。對澤連斯基來說,撤掉紮盧日內,是不是他的反思和調整呢?戰爭兩年,也暴露出俄羅斯的很多問題,最清晰的就是華格納。我上次聽普京親口說華格納事件,這個私人軍事僱用公司,錢不用在這些將士身上,錢不知道流到哪裏去了,最後他就一句話,他說「說到底,這是我的過錯」,我覺得表達了一個政治人物的反思,他在琢磨這件事。包括美國方面兩位年邁的總統候選人,他們能夠得到什麽資訊?杜林普上來,一夜之間解決俄烏沖突問題,是不是一種學習和調整?某種意義上我覺得帶有這個意思,所以他的民調居高不下,恐怕這個因素還是起作用的。可能困難的是歐洲,歐洲現在是已經一反常態,沖到第一線了,「你美國不幹我幹」,是這個狀態。他怎麽自我調整?他是不是一定要等到6月份議會選舉,「對不起、請你讓開」,才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