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無法復制的軍事奇跡:135師誤闖敵群,竟陰差陽錯的攪亂20萬敵軍

2024-03-15軍事

渡江戰役以後, 解放軍一路高奏凱歌 ,國民黨軍則不斷潰敗,蔣介石的計劃是一變再變,卻始終無濟於事。大勢所趨之下,解放軍的兵鋒已經銳不可當,可惜有著「小諸葛」稱號的白崇禧,卻無法接受事實, 仍然率領20余萬殘軍打算與解放軍進行最後的頑抗。

乘勝追擊

1949年10月,一舉攻破白崇禧集團的時機已經成熟,四野、二野聯合作戰,兵分三路向白崇禧合圍而去。南下的解放軍氣勢如虹,白崇禧的處境愈發艱難,他當時雖然手中仍有20余萬兵力,但路也不過只有兩條罷了, 一條是落荒而逃,一條是拼死決戰。

大軍對戰,一攻一守,想要逃其實並不容易。正所謂「兵敗如山倒」,一旦撤退的命令下達,將士們頓時會軍心大亂。解放軍趁機追擊過來,屆時恐怕逃跑不成,反而要落個兵敗被俘、全軍覆沒的結局。

那麽,拼死決戰行不行?不是不行,但勝算實在不大,因為國民黨軍的官兵們當時心裏都清楚,蔣介石已經大勢已去, 繼續負隅頑抗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條罷了。

況且,中國已經戰爭這麽多年了,本來日本投降就已經可以和平,蔣介石非要挑起內戰,導致戰火重燃,白崇禧集團的官兵們早就沒有了戰意。在這樣的情況下和兵鋒正盛的解放軍決戰,無異於自掘墳墓。

所以,兩個選擇都不是好的選擇,卻又不得不選擇一個,白崇禧猶豫了。白崇禧猶豫之際,集結重兵於衡寶沿線。這樣的排兵布陣,既能實作前沿部隊遲滯解放軍,後方部隊有序撤退的策略,又能實作觀望局勢, 一旦有機可趁,便可進行決戰的計劃。

孤軍深入

四野指揮部發現白崇禧可能有決戰的意圖以後,未敢大意,立刻叫停了一路高歌猛進的中路軍,並下令讓右路軍進至寶慶、祁陽地區。

四野指揮部的這個安排,其實想法與白崇禧的意圖相對應。中路軍是進攻主力,停止進軍就是為了防止白崇禧突然集結優勢兵力進行決戰, 避免我軍蒙受損失 。而右路軍繼續行軍至寶慶、祁陽地區,目的是威脅白崇禧側後方,一旦白崇禧有逃跑意圖,則立刻插進去攔截逃跑之敵,以達到消滅敵軍的戰略意圖。

四野指揮部的這個安排其實並不出奇,可以說很符合四野指揮部一貫的穩妥作戰風格,但問題是,就在四野指揮部布置完一切的時候, 卻突然接到135師師長丁盛和政委韋祖珍發來的一封電報,令四野的首長們大吃一驚!

時任四野參謀長的蕭克看了參謀們送來的報告以後,更是略帶慍怒地說道: 「這個丁大膽簡直就是孫悟空嘛,竟然鉆到牛魔王的肚子裏去了!」

蕭克口中的「丁大膽」是丁盛的外號,丁盛的膽子大是出了名的,這一點蕭克早就知道。但他怎麽也沒想到,丁盛的膽子竟然大到這種程度,在中路軍已經全線停止前進的情況下, 他率領135師仍然繼續向衡寶線猛打猛沖,竟然直接越過衡寶公路,穿插到了靈官殿地區。

靈官殿地區是什麽地方啊,那是白崇禧集團防禦陣地的腹地 。以往解放軍打仗其實不乏這種大膽穿插至敵後的戰術運用,借此截斷敵軍的退路,從而形成分割、包圍、圍殲的作戰目標。

但這些案例都是按照作戰方案進行,有大量的後續部隊跟進,而丁盛的135師沖進敵軍腹地之時,四野的主力部隊全都停在衡寶線以北,與沿線的敵軍對峙,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給135師支援。

135師的處境十分危險,只要敵軍從四面八方攻過來,立刻就會陷入重圍。在沒有後續部隊和援軍的情況下, 135師想要突圍難如登天,極有可能被敵軍給吃掉。

不退反進

丁盛為何這麽大膽呢?其實丁盛也不想啊,只不過此前接到的命令是率部向衡寶公路以南穿插,他奉命率部向衡寶公路以南猛插,沿途還突破了一道敵軍陣地。但由於穿插速度的太快,甚至連架設電台都顧不上, 錯過了接收指揮部的命令。

一直等到部隊穿插到預定地點,這才架起電台向指揮部報告了135師的位置。他們這才知道,中路軍已經停在衡寶線以北,只有135師沖進了敵軍腹地,現在想要撤退肯定是來不及了。

135師誤闖入敵群之中,這雖然是陰差陽錯之下發生的事情, 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下一步該怎麽辦呢?

四野指揮部有一個習慣,每次在大戰之中,都會對關鍵部隊進行越級指揮。135師的情況特殊,危急關頭四野指揮部接過135師的指揮權,命丁盛不退反進,於6日中午直插洪橋、大營市,摧毀那裏的鐵路。

這個時間點,正是四野準備發起總攻的時間,135師一旦實作了這個作戰目標,就相當於一支截斷敵軍退路的奇兵。一般情況下, 一支孤軍深陷重圍之後,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救援,或者突圍,繼續深入敵軍腹地去斷敵人後路,這誰能想得到?

但這個計劃也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丁盛向四野指揮部報告位置的時間是5日下午,而炸毀鐵路的時間卻是6日中午,這中間還差著大半天的時間呢。大半天的時間在平時肯定不算什麽,但在局勢瞬息萬變的戰場上,足以發生很多事情。

與此同時,白崇禧也發現了這支突然深入腹地的135師,只不過他沒有第一時間派兵圍攻,因為他也有點懵,搞不清楚135師是什麽情況?但得知135師確實沒有後續部隊以後, 他也顧不得那麽多, 直接派了5個師的兵力向135師圍了過去,打算一口氣吃掉135師。

敵軍的大範圍調動,很快就被丁盛的偵察分隊得知,將情況匯報給了丁盛。丁盛心裏很清楚,此時再想撤退已經來不及了,只能是就地構築防禦工事,與敵人打一場針尖對麥芒的血戰,等待救援。或者,幹脆繼續向預定的目的地沖,闖到哪裏算哪裏。

緊急關頭,丁盛拍板,135師不撤退,向三個不同的方向猛打猛沖。訊息傳至四野指揮部以後,蕭克不驚反喜,對丁盛的決定大為贊賞。為了配合丁盛,四野指揮部做了兩個決定, 一個是給135師發嘉獎令,鼓舞135師的士氣;另一個是立刻發起總攻!

這個嘉獎令發的恰到好處,仿佛給135師的將士註入了一針強心劑,頓時士氣大振,沖得敵軍七零八落。原本是一場5個師包圍135師的戰鬥,最後卻打得亂成了一鍋粥, 白崇禧在戰前的精心部署一下子全被打亂了,哪裏還能頂得住四野的總攻?

全線潰敗的敵軍,已經顧不上追擊135師,反而是丁盛利用135師的位置優勢,接連搶占交通要道,堵住了敵軍逃跑的路線,將潰逃的敵軍截成幾段,甚至還活捉了國民黨軍第七軍副軍長淩雲,立下了大功,成就了135師的 「鐵軍」 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