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同樣是徐州突圍,李宗仁成功了,杜聿明為什麽失敗了?

2024-03-29軍事

1938年春,李宗仁將軍在徐州設立第五戰區長官部。中國軍隊在以徐州為中心的津浦、隴海鐵路樞紐地區,對日軍展開大規模防禦作戰,阻敵南下,以遏制日寇囂張氣陷,史稱徐州會戰。

徐州會戰時的中國軍隊

經過滕縣之戰、臨沂大戰等,國軍在台兒莊取得大捷,舉國振奮。聞此大捷,蔣介石又派來大批軍隊,想趁此良機,殲滅更多日軍。此時,徐州及周邊地區,國軍已達60萬之眾。

李宗仁將軍在台兒莊

日軍看到此時是聚殲國軍的良機,組織了多個師團,兵力約30萬人。日軍先後掐斷隴海、津浦鐵路線,緊縮包圍圈。軍委會和李宗仁都看出了日軍的險惡用心,部署各軍撤退。

徐州地處蘇魯豫皖交匯之地,易攻難守。這一帶多是平原地區,利敵機械化部隊運動。若是這幾十萬大軍被敵圍住,恐怕是插翅難逃!到那時真是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是遭敵圍殲。

不要說李宗仁,連蔣介石面對地圖上,指向徐州的一個個箭頭(日軍),都驚出了冷汗。事不宜遲,李宗仁將軍安排急忙各部撤退。撤退可謂有條理,有章法。他指揮的軍隊,有中央嫡系部隊,更多的是地方系部隊。他都能一視同仁,不分親疏。他嚴令負責掩護的部隊,無撤退命令,雖戰至一兵一卒也不許後撤。

另外,他服從軍委會命令,又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切都審時度勢,依戰場形勢而定。李宗仁指揮大軍南撤,此時,日軍已攻占宿縣,截斷了津浦鐵路。湯恩伯部為國軍主力,還有一支重炮部隊,他請示攻占宿縣城後再走。

李宗仁想的是大軍盡快跳出日軍包圍圈,保存抗戰力量。令其避開宿縣城,迅速帶隊向西南退卻。由於李宗仁計劃周密,徐州突圍戰損失很小。連日軍戰史都承認,戰果之微,出乎意料之外。日軍集中了多個師團,白忙活一場。

再來看看淮海戰役中的徐州突圍戰,國軍史料稱呼是徐(州)蚌(埠)會戰。淮海戰役第一階段,黃伯韜兵團在徐州東的碾莊被殲滅。接著,南下津浦線上的宿縣城被解放軍攻占,杜聿明只能率部向徐州西南撤退,和李宗仁在抗戰時期的徐州突圍路線基本一致。

但是,國民黨軍的撤退是一團糟。除了軍隊,還有國民黨地方政府官員、徐州周圍地區逃亡地主、各地還鄉團,甚至還有很多公教人員,大中學校學生,一部份受蒙騙裹脅來的市民。

突圍前,令各軍攜帶7天食糧。一路上,軍民相混,人員龐雜。坐車的、步行的,混亂不堪。路上遺棄的毀壞車輛、扔掉的行李輜重,不絕於途。行至河南永城陳官莊,杜事聿明見各部混亂,想整頓一下再走。

接著,他電報請示蔣總統(時為中華民國總統)和南京國防部撤守問題。杜聿明提了上中下三策,蔣並沒有明確答復。杜的下屬將領中,有的主張留下來打,有的堅持要求快走,諸將意見不一,杜聿明也難以定奪。很快,解放軍包圍上來,設定了重重包圍圈。

中共中央軍委為了策應平津戰役,指示淮海戰役總前委,對杜聿明集團圍而不打。這又給國民黨軍造成錯覺,認為解放軍啃不下這個硬核桃。

平津戰徐役一結束,解放軍開始圍殲這股蔣軍。此時,杜聿明集團想跑也跑不掉了。時值天寒地凍,被圍蔣軍缺少吃的和燒的。飛機空投的物資是杯水車薪。解放軍又展開陣前喊話,宣傳優待政策。並為饑餓的蔣軍準備了饅頭和肉包子,勸其來降。總攻前,投降的蔣軍已達一萬四千多人。最終該集團被殲滅,生俘杜聿明等高級將領。

杜聿明在陳官莊被俘

兩相對比,可以看出。一方面,一九四八年,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政府氣數已盡,軍心民心盡失。另一方面,杜聿明率部突圍後,不能臨機處置,處處受蔣介石及國防部掣肘,不敢專斷,喪失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