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精打細算的印度,研制出的先進航母,具有其他國家航母沒有的功能

2024-06-30軍事

閱讀文章前辛苦您點下「關註」,方便討論和分享,為了回饋您的支持,我將每日更新優質內容

文 | 南柯解史

編輯 | 南柯解史

精打細算的印度人

印度人特有的"精打細算"可謂是體現在方方面面,包括他們的軍事發展,他們展現出的省錢式的「創新」精神,你都不得不服,就比如他們的"維克蘭特號"。

當這艘耗資幾十億美元的印度純"國產"航母終於建成時,人們發現,它竟然缺少了一些關鍵器材。其中最引人註目的就是印度」國產貨「雷達系統的缺失,雷達系統就是它的眼睛,沒有它,航母就成了一個"睜眼瞎"。

航母都無法分辨是準備降落的到底是誰家的戰鬥機,而且也沒能力阻攔人家的攻擊。

他們的海軍怕是認為,既然已經在船體上花了這麽多錢,那麽在雷達上省點兒也無傷大雅吧。在印度海軍看來,這是一種獨特的"分階段建設"策略,先把船造出來,以後有錢了再慢慢添置器材也不遲。

但印度的創新並不止於此,在航母甲板上,人們能發現了一些不太尋常的身影——拖拉機,沒錯,就是那種通常在農田裏耕作的拖拉機。

印度海軍巧妙地將這些農用機械改造成了飛機牽引車,用來在甲板上移動戰鬥機。這種"農業航母"的概念,恐怕是世界海軍史上的首創。

這種獨特的做法引發了不少爭議。這真是體現了印度的創新精神和資源利用能力,畢竟拖拉機比專業的牽引車便宜得多。而且拖拉機不僅能在甲板上拖飛機,還能在緊急情況下幫助周邊農民耕地,這是真正的一機多用。

除了雷達和拖拉機的問題,維克蘭特號還展現了其他一些"印度特色"。例如,船上的許多器材都采用了"萬國牌"配置。

發電機來自美國,空調系統源自日本,而廚房器材則是德國制造。這種"大雜燴"式的配置給日後的維護和備件供應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在艦載機方面,維克蘭特號也展現出了獨特的"印度風格"。由於預算限制,印度海軍決定暫時使用陸基戰鬥機改裝的艦載機。

這就好比是把一輛普通轎車改裝成賽車,雖然看起來像那麽回事,但效能卻難以與專門設計的賽車相提並論。印度這不是在造一艘航母,而是在造一艘印度特色的航母。

盡管如此,我們也不能否認印度在航母建造方面所取得的進步,畢竟全球四個雙航母的國家之一,多少還是有點排面的,雖然有點少。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能夠自主建造航母確實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成就,維克蘭特號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它畢竟是印度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航母,不過它的建造過程也反映了印度的工業現狀。

這艘航母的建造時間近二十年,再久一些時間,估計都要退役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印度在大型專案管理方面的不足。

而且有報道稱,由於缺乏足夠的起重器材,工人們不得不采用人力搬運的方式來移動一些大型部件。這種場景讓人不禁聯想到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的場景,只不過這次建造的是一艘現代化的航母。

維克蘭特號還成為了印度旅遊業的一個亮點。在建造過程中,印度有公司就開始考慮如何利用這艘航母來吸引遊客,這讓大家不得不服印度的「精打細算」。

具有破冰功能的印度航母

這艘航母海試時居然開啟了「磕頭模式」,這種情況,艦載機完全無法起飛,更無法降落。當然這也可以當「 破冰模式 」來用。

但是花幾十億造個這....只能說這艘航母是集眾家之所長,造就了一艘大破爛,這功能誰有?誰敢有,也就他了。當然這艘航母還不算慘的。

被雙航母編隊迷暈了的印度

當年為了盡快擁有雙航母編隊,印度政府決定另辟蹊徑,將目光投向了俄羅斯。後面就有了印度以象征性的1美元價格從俄羅斯購買了前蘇聯時期的基輔級航母"戈爾什科夫號"這個資訊。

這個價格之低,讓許多人誤以為印度撿到了天大的便宜。然而,正如俗話所說,"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這個看似劃算的交易,卻為印度帶來了一連串意想不到的麻煩。

首先,這艘航母雖然只賣1美元,但它的狀況卻遠非"可以直接使用"。經過多年的閑置,戈爾什科夫號需要大規模的維修和現代化改造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俄羅斯在這筆交易中充分展現了什麽叫"商業天才"。他們深知印度對航母的渴望,也清楚印度在航母技術方面的不足。

因此,在簽訂合約時,俄方巧妙地將維修和改裝協定與購買協定捆綁在一起。這個看似普通的附加條款,卻成為了俄羅斯日後"宰割"印度的利器。

隨著維修工作的開展,問題接踵而至。首先是成本的不斷攀升。最初,雙方預計維修和改裝費用約為9.74億美元。

然而,隨著工程的深入,各種"意外情況"不斷出現。艦體腐蝕比預想的更嚴重,電子系統需要全面更新,甲板需要重新鋪設...每一項"意外發現"都伴隨著一份"追加預算"。

印度在支付方面顯得十分謹慎,每次付款都像是在擠牙膏,希望能夠控制成本。他們試圖透過分期付款的方式來掌握主動權,認為只要不一次性付清,就能督促俄方加快工作進度。

然而,俄羅斯方面也不甘示弱,他們的維修進度與印度的付款進度保持著驚人的同步性。這種"你不給錢我就不幹活"的策略,讓印度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如果不繼續支付,就意味著他們違約,那麽他們之前投入的資金就全飛了。但繼續支付,又會讓專案成本不斷攀升。

俄羅斯似乎吃定了他們,每次他們松口支付一筆款項,俄羅斯就會完成一小部份工作,然後又開始新一輪的等待。

這場印俄拉鋸戰持續了近十年,期間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雖然他們有考慮過放棄這個專案,但最終還是決定咬牙堅持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專案成本從最初預計的十億不到飆升至了二十多億,幾乎是他們預想中的三倍。但,印度的政府卻不得不咬牙繼續往裏面砸錢。畢竟,放棄這個專案不僅意味著巨額資金的損失,還會嚴重打擊印度本來就不是太多的國際聲譽。

印度海軍也面臨著巨大壓力。一方面,他們急需這個新家夥來提升海上實力;另一方面,不斷攀升的成本卻擠壓了其他重要專案的預算。"

最終,這艘經過大修差點就要報廢的航母終於交付給了印度。從簽約到交付,整整用了9年時間,比最初預計的工期長了一倍多。

印度方面將其新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這個名字頗具象征意義,似乎在暗示這艘航母經歷的坎坷命運。

盡管整個過程充滿了波折和爭議,但不得不說,這艘維克拉瑪蒂亞號的效能還是相當不錯的。經過全面現代化改造後,維克拉瑪蒂亞號配備了先進的電子器材、防空系統和艦載機。

這艘印度航母它的航程和續航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畢竟,俄羅斯在航母技術方面確實有著深厚的積累。

命運有點淒慘的維克拉瑪蒂亞號和船員們

然而,這個故事並沒有就此結束,首先是令人瞠目結舌的鍋爐事故。在進行海上試航時,維克拉瑪蒂亞號的主鍋爐系統突然發生爆炸。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技術故障,而是一個幾乎危及整艘艦船安全的重大事故。

然而,這次事故的原因令人哭笑不得。調查發現,爆炸竟然是因為印度方面為了節省成本,在某些鍋爐部件上使用了質素較差的替代材料。

這種"省錢"的做法差點釀成大禍。他們想省錢,結果差點把命都搭進去。這一事故不僅延遲了航母的交付時間,還引發了對其安全性的廣泛質疑。

鍋爐問題解決後,維克拉瑪蒂亞號終於正式服役,但麻煩卻遠未結束。接下來,這艘印度航母仿佛變成了一個"移動的火災隱患"。

在短短幾年內,這航母艦上接連發生了多起火災事故。這些火災雖然規模不大,但有點過於頻繁的發生了,這嚴重影響了正常的運轉。

除了火災,各種大大小小的技術故障也接踵而至,仿佛這艘航母成了一個"故障百出的移動實驗室"。而且離譜的是這艘航母居然還發生過毒氣體泄漏,這可是一艘航母,不是什麽化工廠。

這些接連不斷的問題,讓維克拉瑪蒂亞號成為了個"麻煩制造者"。這些航母事故和還有它的故障不僅僅是對設施的損害,對印度船員的傷害也不小傷。據報道,自服役以來,維克拉瑪蒂亞號上已經發生多起導致船員傷亡的事故。

這種"隔三差五就能收走自己家士兵的命"的情況,確實不是一般航母能夠"企及"的。每一次事故不僅是對生命的傷害,也是對整個印度海軍士氣的打擊。

面對這種情況,他們的海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他們需要這艘航母來維持印度的海上力量;另一方面,頻繁的故障和事故又嚴重影響了航母的實際作戰能力。

這種尷尬的處境也引發了他們國內的廣泛討論,有人質疑當初購買這艘二手航母的決策是否明智,認為與其在這艘"問題航母"上投入大量資金,不如將這些錢用於發展本土造船業。

維克拉瑪蒂亞號可以說是"印度海軍最昂貴的訓練設施",因為它似乎更多地在"訓練"維修人員而不是執行實際任務。

其實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問題的根源可能在於印度方面在接收和後續維護過程中的失誤,但人家是雙航母大國,人家不承認自己的維護技術不行,誰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