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軍事

澤連斯基妥協了?烏克蘭突然公布重要數據,俄羅斯回應意味深長

2024-07-24軍事

據紅星新聞報道,包括首都基輔在內的烏克蘭全境釋出防空警報。俄羅斯國防部釋出戰報稱,在過去一天中,俄軍在哈爾科夫、頓涅茨克、扎波羅熱、赫爾松等方向擊退烏軍進攻並行動多次攻勢。俄防空部隊擊落烏軍59架無人機、1枚「鐵錘」航空制導炸彈和2枚美國制「海馬斯」火箭彈。同一天,烏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目前前線形勢依然緊張,特別是波克羅夫斯克和哈爾科夫方向戰況激烈。在哈爾科夫(烏克蘭第二大城市)方向發生了15次戰鬥,在波克羅夫斯克方向發生了21次戰鬥,一些地區的沖突仍在繼續。

烏克蘭將得到她盼望已久的F-16戰鬥機,荷蘭的F-16戰鬥機將於近期抵達烏克蘭,接下來來自丹麥和挪威的F-16戰鬥機也會陸續向烏克蘭交付。此外,荷蘭將額外撥款3億歐元,用於購買F-16戰鬥機的彈藥,這些彈藥也將交付給烏克蘭。蘇聯解體之後,烏克蘭空軍接手了一些前蘇聯留下的飛機裝備,根據維基百科數據顯示,戰前該國空軍約有225架飛機在服役,但只有大約幾十架有起飛作戰的能力。軍事沖突進行了兩年半時間,烏空軍實力大損,急需裝備補充。

兩股力量在烏克蘭大地上對峙碰撞,誰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平民的生活在硝煙彌漫中更加艱難,和平的希望似乎越來越遠。我們只能期盼,軍事沖突的烏雲能夠盡快散去,兩國人民得以重拾和平安康的生活。炮火硝煙在烏克蘭大地上滾滾而來,兩股軍隊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殊死搏鬥。俄烏雙方展現出了堅韌不拔的決心,誓要在這場軍事沖突中占據上風,可悲的是,除了無休止的死傷和破壞,這股鉆牛角尖的執念並沒有為任何一方帶來實質性的勝利。

據報道,烏克蘭政府決定大幅增加今年的國防預算,並透過提高稅收來籌集資金,用於支付武器和軍人薪金等軍事費用。當地時間,烏克蘭政府批準了對2024年預演算法的草案修改,在原計劃約1.7萬億格裏夫納(約合人民幣2966.5億元)國防支出的基礎上,增加4953億格裏夫納(約合人民幣864.3億元)。此外,為了彌補國防經費的不足,烏克蘭政府要求議會考慮將居民個人支付的軍事沖突稅從目前的1.5%提高到5%。

烏克蘭財政部對此發表聲明,強調在全面沖突進入第三年後,安全與國防需求的迫切性。聲明中透露出一種無奈的現實:烏克蘭在保衛家園的道路上,必須依靠自身力量,透過稅收和國內借貸,盡可能確保國家安全,向最終的和平邁進。然而,財政部也承認,即使透過增稅,也只能滿足新增軍事需求的三分之一,凸顯了財政調整的局限性。烏克蘭的財政挑戰遠不止於此。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報告,預計到2024年,烏克蘭政府總債務將占本地生產總值的94%,這一比例預示著國家財政的脆弱狀態。

烏克蘭當局也開始重視起征稅提高軍事沖突稅這一方案,要求議會考慮將軍事沖突稅從1.5%提高到5%。此舉必然會對烏克蘭社會經濟結構造成極大沖擊,居民生活水平將直線下降。但在外債危機和俄羅斯軍事沖突壓力之下,烏當局似乎別無選擇。根據路透社最新訊息,由於議會在短時間內無法就提高軍事沖突稅的法案達成一致,導致烏克蘭面臨無法支付下月3500萬美元外債利息的危機。針對這一情況,議會開始考慮透過法案暫停償還外債,從而解決眼前資金鏈斷裂的問題。

而在烏克蘭西部,35%的人表示他們支持和平談判,這一數碼與烏克蘭東部(33%)相似,那裏的大部份激烈戰鬥都在進行中。在烏克蘭南部,6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贊成談判。烏克蘭中部大約一半(49%)的居民贊成。微弱多數(61%)的受訪者不準備向俄羅斯做出任何讓步以獲得和平協定,6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仍然相信軍事上戰勝俄羅斯。

作為一個長期關註國際局勢的觀察者,我認為這一民調反映了烏克蘭民意的微妙變化,可能對未來局勢走向產生重大影響。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探討其可能帶來的影響,烏克蘭局勢再起波瀾!要知道,自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人民一直表現出堅定的抗俄決心。那麽,是什麽導致了這一戲劇性的轉變?這組數據反映出烏克蘭民意的復雜性和多元化。雖然近半數人願意做出讓步,但仍有四分之一的人堅持恢復1991年邊界。

實際上,早在俄烏沖突爆發初期,西雅爾多就已經展現出了積極斡旋的姿態。他曾分別聯系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和烏克蘭總統辦公廳主任葉爾馬克,表達了匈牙利願意為和談提供場所的意願。對於匈牙利的這一提議,國際社會反應不一。支持者認為,這為陷入僵局的俄烏沖突提供了一個新的突破口,有助於推動和平行程。

俄羅斯的反應也同樣值得關註。從最初的謹慎觀察,到拉夫羅夫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明確表達的和談意願,俄方的態度經歷了顯著的轉變。這種變化,既是對當前戰場形勢的理性評估,也是對長期戰略目標的深思熟慮。拉夫羅夫提出的兩點新要求——解決歐洲安全問題與謹慎措辭,不僅是對歷史教訓的深刻反思,更是對西方不信任的直接回應。無論是烏方的軟化態度,還是俄方的審慎回應,都透露出國際政治舞台上復雜多變的博弈與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