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臨川
編輯|t
引言
德國,一個「技工身價高」的國家!年輕人畢業後當技工,月薪2500歐元,擁有五年經驗的技工甚至月入3200歐元,與剛畢業的工程師不相上下!
而更妙的是,這裏的技工從不擔心「低人一等」,他們用雙手和技能實作生活理想。 為什麽德國的年輕人不拼命上大學,而樂於當技工?
技工身份的「金字招牌」
提到「藍領」,大家總是聯想到低薪、辛苦,似乎沒有什麽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在德國,技工身份卻是塊實打實的「金字招牌」。
德國人對技工職業的尊重,甚至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早在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的「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觀念就開始影響著德國人。
幾百年來,這種觀念就像根深蒂固的大樹,深深地紮在了德國社會的土壤裏。技工職業,不僅沒有被人看輕,反而成為一種「被追捧」的存在。
德國職業教育的強大背後有一套特殊的分流機制。 德國的孩子在小學畢業後就會進行「分流」——被分到普通中學、實科中學和文理中學。
普通中學的學生一般會在完成基礎課程後選擇走職業教育的路線,而進入文理中學的學生則會更傾向於進入大學深造。這種分流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放棄夢想,而是鼓勵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普通中學的學生在完成學業後,通常會選擇進入德國的職業學校,透過「雙元制」系統進行技能培訓,正式踏入技工生涯。
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為這些技工提供了極高的社會地位和廣泛的職業選擇。
據統計,德國職業教育有426個方向,不論是機電工、廚師還是金匠,都能在學校裏得到為期兩到四年的全面教育和訓練。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德國的年輕人甘願選擇技工道路,因為他們深知,在這個社會裏,藍領並不低人一等。
德國的技工憑借自己的技能,不僅能獲得高薪,還能得到廣泛的社會認可。 更有趣的是, 許多德國工廠裏的技工,不論是薪資還是工作環境,都不遜於白領崗位。
特別是在機械、汽車制造等行業,一個經驗豐富的技工簡直就是企業的寶貝,薪金福利高於大學畢業生,甚至還能獲得額外的工作補貼。
試想一下,一個德國的年輕人高中畢業後選擇去做學徒工,幾年後他擁有了紮實的技術,每月薪金大約在2500到3000歐元之間, 既不用欠下一大筆學費,還可以直接進入企業上崗,這種穩定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在德國,技工職業不是為了「混口飯吃」,而是一種受人尊敬的職業選擇。
德國版「帶薪實習」讓學生拿薪金上崗
德國技工教育的核心是什麽?那就是「雙元制」!這個制度可謂德國教育的「秘密武器」,它直接把學校教育和企業培訓結合到了一起。
在「雙元制」系統中,學生要在企業和職業學校之間輪流學習,也就是說一邊學理論,一邊做學徒。 學生進入企業不再只是「打醬油」,而是帶著任務去實打實地做工,直接用到學校裏學的知識。
讓我們假設一名學徒,他在職業學校學習時,每周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教室裏,學習理論課程;其余三分之二的時間則在企業中進行實際操作。
和「實習生」不同,這些學徒的工作是有薪金的,雖然不算高,但足以支付基本生活費用。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學到了實際的技能,還能感受到職場的真實需求——也許今天學到的某個焊接技術,明天就會在企業中直接套用。
德國政府和企業對雙元制的重視還體現在法律的支持上。企業與學徒工簽訂合約,明確了培訓的內容、工作時間、假期和津貼等細節,使得學徒在學習期間就像真正的員工一樣受到保護。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制度保障,學生們可以在職業生涯的起點就進入企業,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形成自己的職業意識。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學徒並不需要擔心就業問題。接受雙元制培訓的學徒在畢業時,一般都會獲得企業的優先錄用權。
畢竟企業為培訓這些年輕人花了不少心血,不希望他們畢業後跳槽到競爭對手那裏去。而且,德國企業在用人方面十分嚴謹,寧可提前三年透過學徒制培訓人才,也不願意隨便招一名臨時工。這就確保了德國技工的就業穩定性和對崗位的認同感。
說到這兒, 想象一下,德國的年輕人早早就擁有了一份穩定工作,不用為高額學費發愁,也不用擔心大學畢業後的失業問題。
這樣的「雙元制」學徒模式, 讓他們能夠「踏踏實實拿薪金,穩穩當當學本事」。無怪乎德國人願意當技工,因為這份職業既有保障,又充滿了現實意義。
藍領白領薪金差距有多小?
在德國,技工的地位之高,甚至讓人驚訝。 要知道,德國的技工與大學畢業生相比,不僅薪金待遇差距不大,而且在社會地位和晉升通道上也沒有明顯的高低之分。
以薪金待遇為例,一個擁有五年經驗的技工,月薪可達3200歐元,這與剛畢業的工程師薪資相差無幾。 有時候,技術工人甚至比一些能力平平的工程師薪金還高。 這種現象,在許多其他國家是難以想象的。
德國技工與大學畢業生之間沒有顯著的「職業等級差異」,這也是德國社會的一大特點。在德國,不論是工廠的技工、政府的文員,還是大學的教授,幾乎都是平等相待。
社會普遍認為,職業選擇無高低貴賤,關鍵是個人的能力與興趣所在。這種觀念使得德國技工即使是藍領,也能保持職業的尊嚴。
此外,技工也有通往更高職業成就的通道。如果技工想要進一步提升,可以進入套用技術大學,繼續深造,甚至拿到學士或碩士學位。
比如一個年輕技工在積累了一定經驗後,可以選擇回到學校學習,透過一到兩年的課程提升學歷。 德國的教育系統鼓勵技工進行「活到老學到老」的深造,甚至在年齡上也沒有限制。
這就使得技工的職業生涯充滿了多樣性,他們既可以透過晉升途徑提升自己的收入,也可以選擇回到學校繼續學習,改變自己的職業方向。
再加上德國稅收和福利制度的合理設計,不同職業之間的收入差距不大。即便是藍領技工,依然可以享受與白領相似的生活水平。
這也是為什麽德國的技工們對自己的職業相當滿意,毫不覺得「受剝削」,因為他們在工作中得到了體面的收入和豐富的發展機會。 這種系統的保障和教育機制,使得德國人不會為了大學文憑而一味拼命,也不會因為選擇了技工路線而感到不安。
在德國,當技工絕不是無奈之選,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技工不僅僅是「勞力」代名詞,而是高素質、高水平的象征。
德國技工憑借著嚴謹的職業教育和豐厚的薪酬體系,成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他們無須大學文憑,也無需打破頭競爭白領崗位,透過技能和經驗,就能在社會中贏得尊重和認可。
參考資料
德國如何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科技日報2021-04-30 08:44
德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制劃分 - 微言談教育微信說科研|專題報道 - 李誌民 - 微言教育 - 合作共贏、共建共享 - 中國教育資訊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