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新加坡,爆出大瓜!

2024-10-25國際

一個挺離譜的新聞,李光耀次子李顯揚向英國提出了政治避難。

這不是北韓才會有的劇本嗎?要知道李家在新加坡風評極佳,沒想到也爆出來兄弟鬩墻的事來。

李光耀生了三個孩子,大哥李顯龍、二姐李瑋玲、三弟李顯揚,三個人裏面,二姐李瑋玲和三弟李顯揚是一路人,多年以來一直跟老大李顯龍明裏暗裏作對。

但是由於有李光耀這個強人壓著,三個人至少還保持明面上的和和氣氣,但是李光耀剛死,三個人矛盾就爆發了。

矛盾爆發的導火索是李光耀生前居住的老宅,歐思禮路38號是新加坡殖民時代留下的一棟建築,李光耀買下來作為自己的私人住所。

新加坡人民行動黨在這所老宅裏成立,許多重要的會商、洽談、會議也在這裏舉行。後來李光耀也以這所住宅作為競選總部,登上總理寶座。

可以說,這所老宅是新加坡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李光耀所建立的人民行動黨的「精神家園」。

然而李光耀對保留這所住宅的意願不大,他認為這所老宅基礎差、設施老舊,政府要維持老宅原貌要花費大量財力,純屬浪費錢。於是李光耀在遺囑中交代,在自己死後拆除這所老宅。

後來李光耀去世,次子李顯揚和女兒李瑋玲就依照遺囑要拆老宅,然而大哥李顯龍卻不同意,李光耀說他與內閣商討了這件事,內閣認為該建築有歷史意義,應該保留。

李顯揚和李瑋玲拿出他老爹重新訂立的遺囑,這份遺囑由李顯揚的老婆林雪芬律師起草,重新加上了老宅拆除條款。他們認為這才是李光耀的最終意願,應該得以執行。

李顯龍質疑這份最後的遺囑是李顯揚夫妻以及李瑋玲故意隱瞞內容,欺騙李光耀簽署,甚至要用司法程式追究他們的法律責任。

而李顯揚一方則認為,這是李顯龍公器私用,為了謀求政治利益違背父親的意願,他們指責李顯龍在這件事情上公器私用,動用手頭的政府資源對他們進行政治迫害。

李光耀剛去世,三兄妹就圍繞遺囑展開了一場夾雜著各種狗血劇情的論戰,甚至在媒體上相互口誅筆伐。

雙方罵到最後,都不惜赤膊上陣。李顯揚、李瑋玲質疑大哥保留這所老宅,是為自己的兒子將來進入政壇鋪路,要把新加坡真的變成「李家坡」。

李顯龍則表示,自己的兒子早就公開表示無意從政,弟弟妹妹是在胡說八道。

說到了李家三代的接班問題,就不得不從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說起。

李光耀,這個祖籍廣東梅州大埔縣的新加坡華人,在新加坡現代史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1954年開始,他就在奔波於政治舞台,為新加坡謀求著各種利益。

縱觀李光耀的一生,主要有三大功績:一是從英國人手中,為新加坡贏得了高度的自治權;

二是從馬來亞獨立以後,大力推動經濟改革,促進貿易開放,加入世貿組織,讓新加坡成為富裕的城市國家;

三是在國際事務中縱橫捭闔,為新加坡的發展創造了和平穩定的環境。

經濟上,新加坡成了「亞洲四小龍」之一,創造過輝煌的經濟奇跡,成了世界性的經濟中心。

在政治上,李光耀一手建立了「人民行動黨」,並在此後的國會選舉中,一直占據壓倒性的優勢。在1981年之前,人民行動黨都是完全掌控國會全部席位。

新加坡名義上是議會共和制國家,實際上卻是李氏一家掌權的局面。從1959年到1990年,李光耀一直擔任新加坡總理,被譽為新加坡「國父」,在政府和民間都有極高的聲望。

但到了80年代,新一代新加坡年輕人長大,他們沒有經過戰爭和建國初期的艱難,所以對李光耀和他的人民行動黨並不像上一代那麽認可。

他們不喜歡李光耀那種強硬的家長制作風,更願意投票給工人黨和民主黨,於是在八十年代中期的議會選舉中,人民行動黨候選人的得票率開始走低,反對黨獲得的席位逐步提高。

李光耀也明白,年輕選民對人民行動黨的不滿,很大程度上就是對他長期擔任總理的不滿,於是李光耀在1990年把總理位置讓位給了親信吳作棟,並倡導內閣年輕化,順帶讓自己的長子李顯龍也進了內閣。

此時剛入內閣的長子李顯龍,年僅38歲,無論經驗還是資歷,都不足以挑起大梁。

李光耀繼續留在內閣擔任資政,他甚至沒有離開原先工作的辦公室,充當太上皇繼續掌控權力。

李光耀曾對吳作棟說:「即使我臥病在床,或當你將快把我下葬,如果我覺得事情不對勁,我還是會起來的」。

直到2004年,吳作棟、李光耀雙雙宣布結束政壇,李顯龍順利接過帥印,成為新加坡第三任國家總理兼財政部長。

李顯龍在總理上一幹就是20年,但這20年新加坡風起雲湧,國際形勢變得更加復雜。

在民粹主義、貿易戰、中美博弈的大環境下,讓新加坡的治理難度極具上升。

反對黨的實力日漸增長,將人民行動黨的支持率,壓低到史無前例的60%左右。

新加坡國內的一些經濟問題,也凸顯了出來,貧富差距的擴大,讓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加。

李顯龍也不是李光耀,一些暗藏的矛盾,漸漸顯露了出來。

2015年一代強人李光耀去世,李家二代迅速開始分化,圍繞著拆不拆老宅唇槍舌戰。

2017年6月,次子李顯揚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名為【李光耀的價值觀哪兒去了】的文章,圍繞著父親歐思禮路38號故居的去留,對李顯龍進行了批評,進而指責他「謀求政治利益」,並且扶植扶其兒子李鴻毅進入政壇。

李顯揚的公開批評,讓新加坡這個「第一家庭」的矛盾露出水面。

李家二代在李光耀的安排下,老大李顯龍從政接班,老二李瑋玲學醫,老三李顯揚經商。

雖然老李本人不偏心,但在另外兩個孩子眼裏,他就是偏心老大,於是姐弟倆自然結成一派,視老大為仇敵。

李光耀沒死的時候,李顯揚不 敢輕舉妄動,他老爹一死,他幹脆加入反對黨「前進黨」,與老爹和大哥的人民行動黨對著幹、搶選票。

於是象征著李光耀和人民行動黨的李家老宅,就成了政治鬥爭的導火索。李顯揚要拆,李顯龍要保,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政治利益。

很顯然李顯龍希望強化統治,然後傳給自己的子孫。然而李顯龍的弟弟妹妹表示李家坡是李家的坡,不是李顯龍家的坡。

這裏就要說下李家第三代了,也就是李光耀的孫子輩,真正「能打」的也就兩個人:李顯龍的長子李鴻毅,李顯揚的長子李繩武。

李鴻毅,在麻省理工讀的經濟學,更愛科技,並在谷歌任過職,此前公開表示對從政沒興趣。

李繩武,是牛津大學的政治經濟系高材生,拿下過牛津辯論隊的最佳辯手,又在坦福大學拿到了法律學博士學位,李光耀生前很喜歡這個孫子。

但在李顯龍的運作下,李鴻毅先被送去軍隊鍛煉,進而進入政壇,但在軍隊時曾發生過不服管教的負面新聞。

李光耀死後,李顯揚公開炮轟大哥李顯龍,因為他知道,一旦李鴻毅從政,自己的兒子李繩武將再無機會。

李家三代之爭,隨著李光耀的去世,直接被拿上了台面——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血統重要?

進入2024年,5月份李顯龍卸任總理,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接任,李顯龍學父親李光耀,留任國務資政。

10月9日,二姐李瑋玲去世。10月22日,三弟李顯揚宣布,申請英國政治難民身份已經獲批。

李顯揚宣稱,自己遭受了政治迫害,政府對他、妻子和兒子提起了一系列訴訟,已經威脅到了個人安全,讓他無法繼續在新加坡居住。

顯然兄弟二人的鬥爭已經到了徹底撕破臉的地步。

雖然李顯龍一方占盡上風,新任總理黃循財的安排,和當初李光耀讓位吳作棟如出一轍,大概率等三代李鴻毅成熟了再承大統。

但現在鬧劇一出,不排除新加坡人民對李家長期把持政壇權力的不滿,李家三代想順利上位,難度肯定不小。

如何進行權力的「交棒」,是掌權者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之一。古代封建王朝,圍繞太子立儲,不知道有過多少腥風血雨。

作為華人的李氏一家,在表面的「民主制度」之下,也沒有逃脫「家天下」的思想桎梏。

從歷史看,往往家族內鬥的結果就是多輸,這就是博弈論,富不過三代,不知道李家能否逃出這樣的魔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