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看不到真相很危險,有些事件並非那樣簡單!

2024-07-16國際

我們總習慣用傳統思維去看待國際局勢和國際事事件,容易陷入誤區,還會誤導國家。

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亦或印度,他們做事與我們截然不同。如果想當然認為非此即彼,很容易上了外部的認知戰的套路。

大國博弈,既有桌面動作,也有桌下動作,但更多的是「桌下」動作,有些桌上桌下配合實施,沒人能看得到,很容易被桌面動作所迷惑。

關於莫迪訪俄一事。

之前解讀莫迪未參加上合峰會,作為成員國,他不參加就令人奇怪。認為莫迪參加G7峰會,卻缺席上合峰會,的確不應該。

很多分析認為莫迪不參加上合峰會的原因, 一是 與中國有矛盾,認為中國實力主導了上合峰會。 二是 刻意保持與上合峰會的距離,避免美國不滿。

但隨後,莫迪就跑到莫斯科,與普京見面。

從俄媒資料看,莫迪與普京非正式會面,一起在私宅喝茶聊天,還一起餵馬。

美國政府對莫迪訪俄不滿。

這種事乍一看很合理,美國與印度走近,與俄羅斯交惡,美國當然對莫迪訪俄不滿。

但咱們再看看莫迪,這是個善於玩小聰明的人,他肯定提前抖了把機靈,不參加上合,然後跑到俄羅斯與普京單獨會面,莫迪事先必然與拜登通了電話,並匯報了他訪俄的打算。

所以,美國對莫迪不滿,帶有一種作秀,故意做出來給外界看。

莫迪為什麽訪俄?

主要還是平衡美俄關系,如今美印關系走得很近,這一點普京早就看到了。但俄烏沖突後,西方國家孤立俄羅斯,印度與俄羅斯關系出現微妙變化,但印度卻在俄烏沖突上左右橫跳,竟占便宜,還搞了俄羅斯兩把。最讓普京不舒服的是,莫迪與美國越走越近,成為西方圈子裏的紅人。

莫迪沒有少參加西方的小圈子會,但莫迪又不敢遠離俄羅斯。為了能源、軍事等,莫迪還需要俄羅斯。

不過,也不排除莫迪訪俄,為美俄牽線會傳話,並探普京的底牌,為美國下步制定最新的對俄戰略。當然,莫迪傳話的可能性比較大。

所以,莫迪存取,沒什麽深層次東西,以印度這樣的國家,幹不出什麽大事。你看看莫迪還要參加北約峰會就能看出,他肯定事先和普京見一面,來解釋這件事。

但普京給莫迪規格也很微妙,看似私人莊園見面,但並不是正式接待規格。

關於賴清德突然「軟化」一事。

從台媒看到,賴清德自上台後,在「台獨」路上越走越遠,甚至還想倚美謀獨。

賴清德不害怕嗎?

作為一個頑固的「台獨」分子,而且疑似小本子的後裔,這樣的人肯定害怕,名不正言不順,但再害怕,他現在不敢軟下來,還要做給老美看。

近日,有大V撰文認為,台陸委會前段時間還依然強硬復讀賴清德的「台獨」言論,但7月4日,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一反常態親自主持了「例行記者會」,與此前副主委梁文傑的說法有所不同。

台「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還在叫囂「兩岸就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邱垂正稱「對兩岸關系的立場一貫,兩岸關系就是兩岸關系,台灣將以‘兩岸人民關系條例’及其它法例處理兩岸問題立場沒有改變。」

灣灣軟化了?

這只是做做樣子,沒有背後老美授意,賴清德不敢輕易改口,一個連演講稿都讓美國審閱的人,他幹不出什麽大事。

看看美國台灣問題專家葛來儀稱,兩岸應該建立「秘密溝通渠道」,降低兩岸風險。

另外,外媒報道,一些外企開始讓一些在台的員工撤離,其實外企最敏感,已經看到兩岸局勢的危險。

無論賴清德怎麽「軟」,也無論美國的台灣問題怎麽建議,我們沒必要在意,依然貫徹「你的你的,我打我的」,繼續推進我們統一戰略,以軍事威逼促統。如果我們以灣灣的「軟化」,或者美國專家建議,就容易陷入「緩統」的陷阱。

以灣灣那些人,無論爛營,還是綠營,根本就不想與大陸統一。兩高三部發了通緝「台獨」分子的意見後,朱立倫居然站出來表示不滿。就這些爛營的人,不要指望他們。

放棄幻想,以我們節奏繼續往前推進時,統一將會提前來到。

關於南海爭端「緩和」一事。

這段時間,南海相對緩和,很多人認為小馬科斯認慫了,小馬科斯會認慫?

中菲沒有開戰,只是繳我們繳了菲律賓8條槍,弄斷一名菲軍手指,小馬科斯還讓中國進行賠償呢,他能認慫。

小馬科斯之所以下令緩和南海局勢,並不是他認慫,也不是美國認慫了。老美在南海電子大戰失敗,老美當然要按下暫停鍵,需要研究評估解放軍電子戰。

所謂的「緩和」只是一種表象,並不會緩和。沒有美國的授意,小馬科斯不敢緩和局勢。

菲律賓還會挑釁,而且方式花樣更多。

有人認為不能打菲律賓,其實我們之前並不想打,已經給小馬科斯一年半的機會了,克制是有限度的,過度克制就是忍讓,也會對我們有反噬作用。

從海警對菲船執法,從解放軍軍艦與美軍對峙,以及前兩天傳出對美國電子戰大勝,這些方面已經看出,我們刀已經抽出,如果局勢沒有解決,挑釁依然,刀不會回到刀鞘。

我們看國際事件,不能因為表象,而擾亂我們思維,影響我們的決策。

無論台灣問題,還是小馬科斯,不用武力打疼,不見血,根本不可能解決。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