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與俄天然氣合作首次超美國,一邊援烏一邊援俄?歐盟開始反思了

2024-09-11國際

根據9月1日德國【世界報】與馬其頓網站的最新報道,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俄羅斯對歐盟的能源供應再度超越美國,成為歐盟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國。

這聽起來可能沒什麽,但是結合一下歐盟自2022年俄烏沖突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事情就變得很好笑了。

要知道,歐洲始終堅持著與俄羅斯能源進行脫鉤,以實作 能源供應上的「去風險化」

2024年4~6月期間,俄羅斯累計向歐盟輸送了 127億立方米 天然氣,美國與歐盟的交易量則是 123億立方米 。這組數據引起了一些人的關註與反思,德國反對黨外交事務專家勒特根稱:

歐洲人一邊向烏克蘭每年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戰爭援助,一邊為俄羅斯提供數十億美元資金,這合理嗎?可靠嗎?負責嗎?

歐盟對這筆賬也是越算越糊塗,這個現象的確不合理。自己一邊為俄羅斯發展做貢獻,一邊援助烏克蘭,這究竟在幹什麽?歐盟又賺到了什麽?

歐盟能源格局

2022年之前, 俄羅斯、挪威、阿爾及利亞 一直是歐洲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其中俄羅斯在歐洲天然氣市場所占份額為 40% ,具體到歐盟各成員國, 德國依賴度為66.1%、意大利為43.3%、捷克為100%、匈牙利為95%、斯洛伐克為85.4%。 這組數據證明歐洲許多國家的天然氣命脈,實則都長期被俄羅斯所掌控。

沖突爆發後, 俄羅斯以要求盧布交易天然氣被拒絕為理由,直接關閉了對外多條天然氣管道 ,其中 北溪管道 在2022年的一次特別行動中還被破壞炸毀。目前俄羅斯向歐洲的天然氣出口管道僅剩兩條,分別是 經土耳其向南歐地區的藍溪管線,經庫爾斯克州、烏克蘭向歐洲的管線。

天然氣出口被封鎖後,俄羅斯和歐洲的天然氣貿易被大幅削弱,歐洲只能將主要供應商變為美國來填補內需短缺。同年9月, 美國一舉取代俄羅斯成為歐洲最大天然氣供應國 ,次年的天然氣市場份額便占到了歐洲的20%。

步入2024年不久,歐盟就宣布對俄羅斯發動第14輪制裁,其中就包括天然氣產業。要求禁止為歐盟境內轉運至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提供裝載服務,並且包括船對船轉運和對岸轉運。

雖然歐盟表面上對俄羅斯天然氣深惡痛絕,萬般打壓,但在客觀數據上,歐盟卻在一直增加從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量。截止今年上半年,歐盟進口俄羅斯天然氣數量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歐盟對俄羅斯的進口規模已占到總量的 15% ,相比之下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只占到了 14% ,是自2022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其中像法國對俄羅斯液化天然的進口量直接從20億立方米增加到44億立方米,狂翻了一倍有余。然而面對歐洲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進口量的上升趨勢,一些人卻認為這種逆轉無法長期持續。

比如 CIS分析師Marzec-Manser 就直言:

今年夏季俄羅斯能透過北海航線向亞洲輸送液化天然氣,這一定會影響到其歐洲天然氣的供應量,反觀美國液化天然氣產量卻在不斷回升。

並且在進入冬季之前,歐洲天然氣需求一定會持續上漲,可俄羅斯維護歐洲市場份額的靈活性相當有限,而美國的天然氣產量是只漲不降,年底將會向全球市場輸入更多的新產能。

更為關鍵的是,俄烏五年前簽署的 烏克蘭天然氣過境協定 也即將到期。上月27日,澤連斯基面向公眾明確表態: 我絕不會與俄羅斯續簽天然氣過境運輸協定,一切到此為止,徹底畫上句號。

俄烏沖突爆發後,歐盟提出降低俄羅斯油氣貿易的戰略規劃,其中包括液化天然氣要求走海上路線。很明顯該計劃對坐擁海岸線西歐國家十分利好,但對於 匈牙利、斯洛伐克 等一些歐洲「內陸國家」卻是相當不利。

於是這些國家奮起駁斥,表示歐盟提出的方案極不公平,無論是切斷石油海上運輸線還是天然氣貿易,德法都能透過購買美非油氣資源來緩解內部供需,但歐洲內陸國家卻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能源緊缺枯竭。 該制裁方案將對俄羅斯能源制裁的後果,直接施加給了歐盟少數國家。

面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據理力爭,歐盟妥協了, 允許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向這些國家供應。 但澤連斯基今年卻表示將不再續約該協定,哪怕要徹底斷絕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能源供應也在所不惜。

不指責歐洲大量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卻反手針對匈牙利等國的管道天然氣進口,這個雙標行徑實在過於明顯。不過也有人評價 這是澤連斯基的政治報復,是為了向歐盟不積極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的行為表示抗議。

歐盟目前對於澤連斯基的表態沒有做出任何實質回應,匈牙利外長的發言卻字字誅心: 歐洲很多國家的確實作了能源供應多遠化,他們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也的確大幅降低,可我們呢?

對於俄羅斯而言,澤連斯基的決定也的確對他們造成了損失。2023年烏克蘭通道累計運輸150億m³天然氣,按照1000m³/320美元的單價,俄羅斯該通道的終結將每年損失整整 45億美元。

尷尬的歐洲

其實對於歐盟來說,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與俄羅斯之間的油氣、經濟貿易往來是十分密切的。但沖突爆發後,美國先是阻止歐盟國家購買俄羅斯天然氣,接著將本國生產的天然氣銷往歐洲,這裏外裏一頓操作,竟然讓美國天然氣出口量在去年攀升至全球第一。

2023年美國天然氣出口達到 8890萬噸 ,較於=2022年增長了 14.7% ,一舉超過了卡塔爾的8700萬噸,成為了新的世界第一LNG最大出口國,這一壯舉的背後自然離不開歐洲的貢獻。根據美國能源署統計, 2023年美歐天然氣進口量接近3000萬噸,占美國出口總量的34%, 不僅為美國天然氣產業提供了強勁動力,還促進了美國天然氣工廠的生產恢復。

可歐洲得到了什麽呢?事實是什麽也沒有得到,反而要 承擔更加高昂的運輸成本和基礎設施投資 。美國的天然氣需要穿越大西洋,萬裏迢迢才能抵達歐洲,這期間需要支付昂貴的船運費和保險費,並且海運還徒增了許多風險與不確定性。同時歐洲還要建設維護足夠的天然氣接收站、儲存設施與管道網絡,所需數額將會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碼。

而且美國天然氣價格是根據美國市場供需所決定,這代表歐洲還要隨時準備應對承受美國天然氣價格以及匯率方面的即時變化風險。

如此看來,歐盟仿佛一直在被美國當槍使。所以歐盟提升了與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口,為俄羅斯提供了大量美元。可另一方面歐盟還要在美國的煽動下繼續援助烏克蘭,如此一來局面就變味了, 歐盟一邊與俄羅斯開展貿易輸送美元,一邊援助烏克蘭長槍利炮,仿佛在進行一個毫無意義的左手倒右手的行為,所扮演的角色似乎更加尷尬了。

歐盟現在需要仔細思考的, 是究竟要在俄烏沖突乃至歐洲地區扮演什麽角色 。如要一定要順從美國意誌與俄羅斯為敵,勢必會引火上身,甚至有可能將戰火蔓延至本土,這相當於自掘墳墓花錢找死,是任何一個清醒的國家組織都無法接受的。

所以歐盟未來究竟要依賴誰,這是個慎重且嚴峻的問題。

資訊來源:

觀察者網:歐盟進口天然氣單季總量,俄羅斯反超美國了
能源情報:俄烏天然氣過境合約終結,意味著什麽
觀察者網:俄烏打了兩年半還在過境輸送天然氣,澤連斯基:不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