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就在剛剛!以伊沖突新訊息 伊拉克這一次與伊朗站在一起

2024-04-18國際

為了您更好的閱讀互動體驗,為了您及時看到更多內容,點個「關註」我們每天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樣的故事瞬間

文|老白登

編輯|老白登

當地時間4月14日,一則來自伊拉克的訊息瞬間引爆國際輿論。就在伊朗對以色列進行反擊之際,昔日的死敵伊拉克竟然站出來力挺伊朗,稱其反擊行為完全符合國際法,是正當合法的自衛權利。這一出人意料的表態,不僅讓人們對伊拉克伊朗兩國的關系產生了新的認識,更引發了人們對中東地區未來走向的無限遐想。

曼達拉維的言論究竟有何深意?自衛權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如何界定?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伊拉克此舉對中東局勢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種種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伊朗和伊拉克關系的歷史演變

提到伊朗和伊拉克,人們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上世紀80年代那場慘烈的兩伊戰爭。 海灣戰爭期間,兩國矛盾升級,戰火連綿八年之久。戰爭的創傷讓兩國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種子,雙方關系跌入冰點。

然而,隨著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什葉派勢力在伊拉克迅速崛起。作為同樣信奉什葉派的伊朗,與伊拉克在宗教和意識形態上找到了共鳴。加之兩國都對美國在中東的行徑心存不滿,反美情緒日益高漲,這使得昔日的死敵逐漸走到了一起。

近年來,伊朗不僅在政治、經濟上大力支持伊拉克什葉派政府,兩國在打擊ISIS等恐怖組織上也展開了密切合作。曾經的戰爭創傷正在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日益緊密的戰略夥伴關系。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拉克此次力挺伊朗的反擊行為,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一表態,既是兩國關系不斷升溫的體現,更折射出中東地區政治版圖正在發生微妙變化。

二、中東人民對美以在該地區某些行為的認識

伊拉克之所以選擇在此時表態支持伊朗,除了兩國關系改善的因素外, 還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原因,那就是中東人民對美國和以色列在該地區某些行為的認識正在發生變化。

長期以來,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實施了一系列軍事幹預和政治操縱,這些行為不僅沒能給地區帶來和平,反而加劇了矛盾,激化了沖突。從伊拉克戰爭到敘利亞內戰,從巴以沖突到也門危機,美以在幕後扮演的角色,已經引起了中東人民越來越強烈的不滿和反感。

人們開始意識到,要想實作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就必須擺脫外部勢力的幹擾,走獨立自主的道路。而要做到這一點,中東國家必須團結起來,攜手抵禦外部壓力。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看到了伊拉克對伊朗的力挺,看到了地區內反美、反以呼聲的不斷高漲。

曼達拉維的表態,正是這種認識變化的一個縮影。他代表著越來越多的中東人,對美以在中東某些行為的不滿,對地區前途命運的擔憂,對加強團結、共同抗爭的呼喚。他的言論為中東國家間的團結合作註入了新的動力,或將推動地區格局發生深刻變革。

三、自衛權在國際法中的地位與爭議

在力挺伊朗的反擊行為時,曼達拉維特意強調, 這是伊朗基於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而采取的正當行動。這一表述,再次將自衛權這一國際法概念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從理論上講,自衛權是【聯合國憲章】賦予各國的一項基本權利。【憲章】第51條明確規定,當聯合國會員國受到武裝攻擊時,在安理會采取必要措施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以前,被攻擊國有單獨或集體自衛的固有權利。這就意味著,當一國面臨他國的武裝進攻時,在向安理會報告並請求采取行動的同時,也可以先行使用武力,進行自衛反擊。

然而,在現實國際關系中,對於什麽情形構成"武裝攻擊",什麽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什麽又超出了自衛的範圍,卻並無統一的標準。不同國家基於自身利益,常常對自衛權做出有利於己方的解釋,由此引發了諸多爭議。

以美國為例,它經常打著"預防性自衛"的旗號,對他國發動軍事打擊,但這種做法在國際社會遭到廣泛質疑。相比之下,伊朗此次的反擊行為,卻得到了伊拉克等國的認可和支持,可見自衛權在國際法中的界定,本身就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

曼達拉維在表態中對伊朗自衛權的肯定,一方面體現了他對國際法基本原則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向世界表明,中東國家不會再任由域外大國隨意解釋和適用國際法,而將捍衛本國利益、維護地區穩定視為自己應盡的責任。

四、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扮演的角色

曼達拉維在力挺伊朗的同時,也委婉地指出, 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某些行為,可能是導致地區動蕩的根源。這一表述折射出中東各國對美以兩國角色的新認知,值得我們深入分析。

眾所周知,中東地區長期以來就是美國和以色列在地緣政治博弈中的重點區域。從扶植以色列對抗阿拉伯國家,到推翻伊拉克、利比亞的政權,從插手敘利亞內戰,到遏制伊朗的地區影響力,美以兩國在中東露骨的霸權行徑可謂數不勝數。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中東各國逐漸認識到,美以在地區的一系列行動,並非出於維護和平、促進發展的善意,而是在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們打著人權、民主的幌子,實則破壞了地區的獨立自主,加劇了國家間的矛盾對立。

伊拉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美國以"消除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但戰後的亂局不僅讓伊拉克滿目瘡痍,也給整個中東埋下了動蕩的種子。如今,伊拉克正是吸取了這一教訓,才義無反顧地支持起了伊朗。

曼達拉維的言論,正是這種認識轉變的體現。隨著中東國家對美以角色的重新審視,他們必將在謀求自身利益時,對域外大國保持越來越多的戒備和抵制。這一趨勢,將對中東乃至世界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五、伊拉克在此次事件中的立場

在伊朗遭遇襲擊並予以反擊之際,作為該地區的重要國家, 伊拉克究竟會持何種立場,外界一度充滿期待。而曼達拉維的表態,無疑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不得不說,伊拉克此次旗幟鮮明地支持伊朗,展現出了極大的政治勇氣。要知道,在不久前,兩國還是你死我活的敵對狀態。即便近年來關系有所緩和,但畢竟歷史恩怨難以一筆勾銷。然而,面對以色列的襲擊,伊拉克還是選擇站在了昔日的"死敵"一邊,這其中的考量,不僅僅是兩國關系改善這麽簡單。

從更深層次看,這反映出,在面對外部威脅時,中東國家正在形成越來越強的共同體意識。過去,由於宗教矛盾、領土爭端等因素,中東國家間往往各自為政,甚至互相傾軋。但如今,人們逐漸意識到,域外大國在背後的操縱和離間,才是影響地區和平的最大因素。唯有拋開成見,加強團結,中東才能擺脫外部勢力的羈絆,真正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伊拉克這一表態,就是中東團結大勢所趨的一個縮影。它向世界表明,中東國家已經做好了攜手並進的準備,任何企圖分化、遏制的圖謀,都將遭到地區國家的共同反對。這一立場,無疑極大地鼓舞了中東人民的鬥誌,為地區和平註入了新的希望。

六、自衛權在未來國際法中的討論與爭議

曼達拉維在力挺伊朗反擊的同時,也為未來自衛權的討論和運用,開啟了一個新的話題。

應該說,自衛權作為國際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其重要性早已得到公認。但在現實世界中,對其界定和適用的分歧,卻從未停止。一方面,自衛權賦予了國家反抗外來侵略的正當性,是維護主權獨立不可或缺的"盾牌"。但另一方面,濫用自衛權,動輒訴諸武力,又可能帶來更多戰亂和動蕩。如何權衡,實屬不易。

在這次事件中,伊拉克對伊朗自衛行為的支持,某種程度上突破了過去各國對自衛權態度的分歧,表明在面對外部威脅時,中東國家有強烈的共同利益訴求。這為未來自衛權的討論,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國應該本著維護和平的共同願景,尊重彼此的自衛權利,同時也要防止權利被濫用,避免加劇地區緊張。

當然,要真正實作自衛權在國際法中的良性執行,僅靠幾個國家的表態還遠遠不夠。從更深層次看,這需要國際社會形成普遍共識,在【聯合國憲章】等現有法律框架下,進一步明確自衛行為的邊界和規範。這既要賦予受害國反擊的正當權利,也要防止強國打著自衛的幌子對他國實施侵略。唯有如此,才能在維護國家主權和促進世界和平間找到微妙的平衡。

可以預見,隨著國際局勢的不斷演變,圍繞自衛權的討論和爭議,還將持續甚至加劇。中東各國應該抓住這一機遇,在堅持自身正當權利的同時,也要為推動國際法治貢獻自己的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曼達拉維表態對中東局勢的影響

客觀而言,曼達拉維的表態,為當前動蕩不安的中東局勢,帶來了一絲轉機。

從短期看,這一表態無疑極大地鼓舞了伊朗的抗爭士氣。在遭受外敵襲擊後,能得到昔日死敵的力挺,這種同仇敵愾的支持,將成為伊朗繼續反抗的強大精神動力。同時,伊拉克的"及時雨",也向域外勢力釋放了一個強烈訊號:伊朗在反擊外來侵略的道路上,並不孤單,還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願意與其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