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俄羅斯還是西方?G7要求中國做「單選」題,布林肯還準備來華施壓

2024-04-20國際

中國和俄羅斯之間保持正常發展關系,一直令美西方不快。在西方看來,俄烏沖突爆發後,美國及其盟友們都在對俄進行制裁,中國也應該跟進。但是,一來,俄烏之所以會爆發沖突,根源還是在於北約推進「東擴」,想將防線建立到俄羅斯門前,擠壓他國安全空間;二來,中俄是鄰國,是戰略合作夥伴,總不能因為美國在跟俄羅斯打「代理人戰爭」,就不顧自己的國家利益,切斷與俄羅斯之間的正常合作吧?中國是獨立的主權國家,該怎麽外交,還輪不到西方指手畫腳。

值得關註的是,中方展現強硬後,七大工業國組織(G7)開始聯手對華施壓了。據觀察者網報道,近日在意大利舉行的G7外長會議上,七國主要討論了俄烏沖突和巴以沖突。不過, 該峰會也大肆炒作中國相關議題,並向中國提出了要求——要想跟西方關系好,就停止支持俄羅斯。在聯合聲明中,G7還向中企「向俄提供軍民兩用的裝備,武器零部件,以及軍事生產所需裝備」提出嚴重關切。 對此,我們聊三個話題。

第一個,西方一直在炒作所謂「中企援俄」,美國還借此多次制裁中企。

俄烏沖突爆發後,西方不僅在多領域對俄羅斯發起制裁,還從俄市場撤走了大部份西方跨國企業和投資,企圖借此打垮俄經濟。但是,一來,俄羅斯自己的企業,填補了大量市場空缺;二來,像土耳其這樣的美國北約盟友也公開表示,如果西方企業從俄羅斯撤走,那麽土耳其的企業將前往接盤。

意思很清楚,你們不跟俄羅斯做生意了,土耳其願意做;你們不要俄羅斯市場,土耳其要。那麽,北約國家都可以這樣做,美國又憑什麽非要緊盯中企?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是,借此打壓中國企業代表,並從中搞事離間中俄兩國關系。值得關註的是, 白宮和五角大廈多次對外表示,美國的調查顯示,中國沒有向俄羅斯提供軍事援助之後,美國又以所謂「援俄」為由,不止一次針對中企了。

去年3月,美國商務部以此為由,將28家中企列入「實體清單」;去年11月,美方又以「涉俄」為由,對全球超過200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其中就包括3家中企;今年2月底,美國財政部以「助俄規避制裁」為由,將部份中企列入制裁名單,並對多家中企實施出口限制;耶倫剛結束訪華,美方就對6家中企發起制裁,稱他們違反了對伊朗制裁的有關規定,幫助伊朗生產和采購無人機,而俄羅斯和胡塞武裝,都在使用伊朗生產的無人機。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美方做法是典型的單邊制裁、「長臂管轄」和經濟脅迫,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將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企的合法權益。

第二個,對中國來說,中歐關系和中俄關系,不可能「單選」。

歐洲是中國重要的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額,長期位居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前三位。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中國已經連續6年成為其最大貿易夥伴,可以說中德貿易關系相當穩固。就在最近, 德國總理朔爾茨還帶領一個德國企業「天團」,隆重出訪了中國,不僅規模大,而且時間達三天,是其上任後出訪他國時間最長的。

這也表明,中歐貿易不僅對中國,對歐洲國家來說,同樣不可或缺。打一個簡單的比方, 立陶宛在涉台問題上挑釁中國後,中方要求與立陶宛有關的歐洲企業結束中國市場,結果立陶宛被自己的歐盟盟友們大罵「蠢貨」 ,稱其愚蠢的行事,影響到了歐洲國家的利益。

中俄貿易總額,去年不僅突破2000億美元,而且還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長 。俄烏沖突後,俄羅斯開始實施「向東看」戰略,不僅將此前出口歐洲的能源份額,大部份轉到了以中國、印度、印尼為主的亞洲國家,而且在其遠東地區,在中國黑龍江對岸,俄羅斯劃出了大片土地,要與中國共建「國際超前開發區」,中國有資金、有技術、有器材,俄羅斯有土地、有誠意,雙方的合作大有可為,為什麽要聽西方的?

正如中方所言,在俄烏沖突中,中國並不是當事方,我們保持著政治中立,與俄羅斯保持正常貿易關系的同時,與烏克蘭也保持著正常貿易關系,只不過是貿易規模不同而已。 「跟俄羅斯走近,就是與西方走遠」這樣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在逼中國站隊,但這不可能達到目的。

俄烏沖突爆發後,西方一直透過軍援烏克蘭,提升沖突的烈度,而中國則提出和平方案,多次派特使奔走於各方之間,是真正希望停火止戰的國家,兩相對比,G7又怎麽好意思向中國提要求?

第三個,布林肯即將訪華,來之前就放風,稱「要談一談中俄關系」。

最近,美方已對外披露,國務卿布林肯將於近期訪華,中方對此也進行了回應,雖沒有直接確認,但也表示「歡迎」。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還對外「吹風」,稱布林肯預計會向中方提出「美國擔憂的問題」,即「中國正在幫俄羅斯建立其國防工業基礎」。 他炒作說:「我們在過去幾個月看到,有一些材料從中國轉移到俄羅斯,俄用其重建了工業基地,並生產了出現在烏克蘭戰場上的武器」。

實際上,中國沒有制裁俄羅斯,並與俄保持正常關系後,美國已多次用這樣的話術,來施壓中國,基本上都是「欲加之罪」。打一個很簡單的道理,中國汽車如今在俄市場銷售很火爆,排名高居他國汽車產品第一位,但這是典型的民用產品,如果俄方用了其某些配件,或拆了其某些芯片,用於軍工,這能怪中企嗎?如果連這都算「安全風險」,那美國的蘋果系列產品、特斯拉最好不要出口中國。

實際上,美國也沒有資格向中國提要求,因為其在台海和南海,對中國的挑釁就沒有停止過,最近還在菲律賓部署中程導彈,將台海和南海全都置於射程之內。換位思考,如果中國也將類似中程導彈部署到美國的鄰國,美方又會怎麽想? 因此,布林肯即便來中國,就中俄關系向中方施壓,也達不到「拆散」中俄的目的,達不到讓中國選邊的目的。

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是G7的提法,還是布林肯訪華的想法,說一說就可以了,別指望中國遵守,中國沒這麽傻,美西方也沒這麽大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