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國際熱評:這次,「自由平台」Telegram為何「挨刀」

2024-08-26國際
朱永華
在美國當局對準Tiktok磨刀霍霍之際,有人曾預言:下一個「挨刀」的可能是Telegram了。果不其然,當地時間8月24日晚,Telegram創始人帕維爾·杜羅夫在法國巴黎附近的布爾歇機場被捕了。只不過這一次出手的不是美國,而是「高盧雞」。
為什麽要抓杜羅夫?法國人給出的罪名是「恐怖主義、販毒、欺詐和洗錢」等等。
熟悉互聯網社交的人士都清楚,Telegram是西方國家主要的社交平台之一。它由帕維爾·杜羅夫於2013年在俄羅斯創立。該平台以其強大的加密功能和私密保護特性而受到使用者青睞。據稱,它目前擁有約9.5億活躍使用者。
為何Telegram在法國會遭到如此嚴厲的打擊?原因不難想見——Telegram因其強大的加密功能,使得它成為許多尋求言論自由和資訊保密人士的避風港。然而,對於西方某些國家而言,這種「自由」與「私密」卻成了他們眼中不可容忍的「異端」,加上杜羅夫令西方國家頗為顧忌的俄羅斯背景,一旦Telegram被指控與洗錢、販毒等違法活動有關聯,西方國家便迅速出動,以「維護正義」之名行打壓異己之實。
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曾經成為眾多港獨分子互相串聯、策劃黑暴活動的活躍平台。一眾西方國家不僅沒有批評譴責,反而為此高唱贊歌。
針對來自西方國家政府的指控,杜羅夫曾多次表明:他只提供自由平台,自己什麽也沒做。按說,他的做法非常吻合西方世界的「自由價值觀」,卻也難免被捕的厄運。如此「涇渭分明」的雙重面孔,令人咋舌,也再次將西方國家的法治「雙標」暴露無遺——一方面,標榜自己為「自由世界」的燈塔,宣稱尊重人權和言論自由;另一方面,當這些自由威脅到他們的政治利益或經濟利益時,便毫不猶豫地揮起「法律」的大棒。
數碼時代,互聯網平台在人際傳播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西方國家的「雙標」行為,也再次警醒我們:世界尚未「大同」,在當前全球互聯網發展浪潮中,必須堅定不移地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自主性。
免責聲明:華聲線上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文章僅是作者個人觀點,不應作為投資依據。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部份文章是網絡作者投稿釋出,版權歸投稿作者所有。作者應對文章及圖片的真實性及版權負責。一旦因此引發版權糾紛,權利人提出異議,華聲線上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刪除相應內容。侵權責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擔,如由此造成華聲線上損失,投稿者應承擔賠償責任。如對本文有任何異議,請聯系我們38160107#(#改成@)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