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劉和平:美國處心積慮要將中國塑造成「歐洲的敵人」

2024-07-11國際
直新聞 : 劉先生,西方媒體普遍預計,北約75周年峰會宣言中將明確表示,會為烏克蘭加入北約提供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對此,您作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對於這次北約峰會,外界普遍預計,它的最大看點就在於,會不會公開承諾接受烏克蘭加入北約,以及會不會制訂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時間與路線圖。而從北約峰會宣言中明確表示,會為烏克蘭加入北約提供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中,我們可以看出的端倪是,北約已經基本上做出了接受烏克蘭入約的承諾,但是並沒有為烏克蘭入約制訂具體的時間表與路線圖。
那麽,北約會為烏克蘭入約提供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這背後的潛台詞究竟是什麽呢?我認為,轉譯成大白話就是:
第一,在當前俄烏沖突仍未結束的情況下,北約不會接受烏克蘭的入約申請,因為假如在俄烏沖突還在進行的情況下,允許烏克蘭火線加盟,實際上就意味著俄烏沖突已經變成了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戰爭,北約必須直接下場參戰,這將引發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核大戰,這是北約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第二,雖然暫時還不會接受烏克蘭的入約申請,但北約仍然會透過繼續軍援烏克蘭的方式,來變相承擔保護烏克蘭的責任和義務,尤其是會進一步加大軍事援助力度以幫助烏克蘭最終贏得這場戰爭;
第三,一旦烏克蘭在北約的幫助下,成功實作了擊敗俄羅斯的戰略目標,那北約鐵定會接受烏克蘭的入約申請。
這也就意味著,雖然北約沒能提供烏克蘭入約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但這卻是北約有史以來對烏克蘭入約問題做出的最為明確的回應。也就是說,這些年來烏克蘭夢寐以求以及俄羅斯堅決反對的事情,到現在終於有了一個明確的結果。
那麽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了原本「山重水復疑無路」的烏克蘭加入北約問題,終於迎來了峰回路轉。我認為,這背後的原因其實非常吊詭也非常讓人唏噓,正是因為俄羅斯方面聲稱的「為了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而導致的俄烏沖突」,最終讓烏克蘭加入北約這件事情有了最終的眉目。而在事實上,正是因為俄烏沖突才使得已經處於「腦死亡」狀態下的北約,突然「垂死病中驚坐起」;正是因為俄烏沖突,才使得原本無意加入北約的芬蘭與瑞典,也最終加入了北約。實際上,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雖然烏克蘭擺出了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加入北約的姿態,甚至為此進行了全國性的公投並將其寫入了憲法,但是,北約卻是對此視而不見,從來就沒有把這件事情真正提上過議事日程。
這背後的原因,一是因為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存在著克里米亞領土主權爭議,而北約是不允許這類國家入約的,二是因為俄羅斯的堅決反對,三是因為俄羅斯不僅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而且是世界第一核大國。我相信,在這種情況下,北約沒有膽量接受烏克蘭入約這件事情,包括烏克蘭、北約甚至是俄羅斯,都是心知肚明的。然而,正是因為俄烏沖突的爆發,反而使得原本患得患失的北約,最終變得毫無顧忌了,為烏克蘭入約提供了一個肯定的答復。
直新聞 : 在這次北約75周年峰會上,以美國和日本為首的相關國家還在積極推動北約介入「印太事務」。對此,您又怎麽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 : 我註意到,對於北約會不會從大西洋地區踏入太平洋地區,從大西洋的警察變成太平洋甚至是整個地球的警察,外界一直有不同的判斷。我認為,在美日等國家的台前幕後運作下,北約從大西洋擴充套件到太平洋,將會是一個大概率的事件。對此,相關太平洋地區的國家,一定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相應的心理準備。
我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判斷,背後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個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在東西方意識形態冷戰中應運而生的北約,不僅僅是一個地區性的安全組織,而且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意識形態組織。那麽隨著舊冷戰的結束,再加上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沖突從本質上來講,並不是什麽意識形態沖突,而是領土與國家利益上的沖突,因此,意識形態沖突問題在歐洲與大西洋,已經基本上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為冷戰而生的北約,必然就會尋找新的冷戰對手。這個時候,仍然存在著意識形態沖突的「印太」或者說是亞太地區,就必然會成為北約瞄準的新戰場。
第二,我曾經說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其最終的圖謀是要借助這場俄烏沖突,推翻與重塑當今以聯合國及其安理會主導下的世界秩序,其中的重點就是要利用北約這個軍事組織,來取代因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不和而陷入困境中的聯合國安理會。這也就意味著,北約一定會從大西洋的警察變成全球的警察,尤其是變成動蕩不安的太平洋地區的警察。
第三,由於國力與軍力的此消彼長效應,美國已經無法憑借一己之力,獨自掌控太平洋地區的局勢,再加上,由於韓日之間根深蒂固的歷史矛盾與現實領土主權糾紛,以及絕大多數「印太地區」的國家都不願意介入美國主動挑起的意識形態新冷戰,尤其是近年來美國傾全力拉攏的印度和越南還出現了「投靠」俄羅斯的跡象,這些都使得美國在「印太地區」構建一個「印太版北約」的計劃變得寸步難行。在這種情況下,將現成的北約引入「印太地區」,實際上就成為美國在無奈之下的必然選擇。
而在將北約引入「印太」的過程當中,美國面臨的最大障礙就是北約中的歐洲成員的不配合甚至反對。因為歐洲國家只關心自家一畝三分地的安全,不太關心「印太」事務,更不想因此得罪中國。比如法國就以北約只應關註歐洲安全為由,公開反對北約在日本東京設立聯絡處。那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是怎麽解決這一問題的呢?那就是不斷地指控和炒作中國幫助俄羅斯重建了被俄烏沖突破壞了的軍工體系,甚至準備在這次北約峰會宣言中,將中國定性為「俄烏戰爭的決定性支持者與推動者」。
我認為,美國這樣做的居心,就是要將中國與俄羅斯一道,共同塑造成為「歐洲的敵人」。如此一來,北約就找到了進入「印太地區」以及將矛頭對準中國的理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俄烏沖突不僅成為北約東擴至芬蘭與瑞典,以及未來東擴至烏克蘭的借口,而且成為其進入「印太地區」的借口。
作者丨劉和平,深圳衛視【直播港澳台】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