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危如累卵,盤點世界上處境最為兇險的10片飛地。

2024-04-17國際

1、沙巴砂拉越(馬來西亞)

沙巴砂拉越簡稱沙砂,舊稱為東馬來西亞,她位於亞洲第一大島加利曼丹島的北部,與印度尼西亞、汶萊兩國接壤,面積19.81萬平方公裏,約占馬來西亞國土總面積的58%,該地區包括沙巴、砂拉越兩個州以及一個聯邦直轄區納閩;歷史上沙砂地區曾先後被滿者伯夷和汶萊王國所統治,19世紀以後淪為英國殖民地,1963年沙巴砂拉越脫離英國統治獲得自治權,但緊接著南面的印度尼西亞又虎視眈眈的盯上了沙砂,為避免被印尼吞並,同年9月在英國的主持下沙砂與新加坡(後結束)一道加入了馬來西亞聯邦;雖然最終沙砂沒有像新加坡一樣選擇分開,但是獨立的思潮一直在二州暗流湧動,沙砂地區油氣資源非常豐富,但GDP卻僅占全國的16%左右,當地人生活條件較西馬來西亞地區相差較多,經濟條件的落後加之歸屬感的缺失形成了雙方共同向前的主要障礙,更重要的是南邊還有一個強大且一直對沙砂二州垂涎三尺的印度尼西亞。

2、加沙(巴勒斯坦)

加沙走廊位於西奈半島東北部,與以色列、埃及兩國相鄰,面積365平方公裏,人口約240萬,是巴勒斯坦國的飛地;二戰後加沙地區脫離英國並由埃及托管,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落入以色列手中,但不久後以方因國際社會施壓放棄了該地區,1959年加沙加入由埃及、敘利亞主導的阿拉伯聯合共和國,1964年巴解組織成立並在加沙建立基地與以色列對抗,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再次占領該地區並建設定居點,2005年以色列迫於壓力宣布撤出統治了38年之久的加沙,控制權由巴勒斯坦政府接手,2007年哈馬斯擊敗法塔赫成為了加沙的實際控制者並與以色列繼續對抗,時至今日雙方的摩擦和戰鬥仍未停歇;而在以埃兩個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加沙走廊也隨時面臨著被吞並或遭到徹底淪陷的命運。

3、加利寧格勒(俄羅斯)

加利寧格勒位於俄羅斯最西端的波羅的海沿岸,面積1.5萬平方公裏,人口約100萬,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一個州;該地歷史上曾先後屬於立陶宛和德國,二戰結束後原名柯尼斯堡的加利寧格勒被德國割讓給了蘇聯,1991年蘇聯解體時俄羅斯族占多數的加利寧格勒選擇留在俄羅斯,這也讓俄獲得了一個寶貴的不凍港,之後俄羅斯將波羅的海艦隊的司令部設在這裏並部署了大量彈道導彈;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隨著戰局的逐步推進和北約介入的加深,加利寧格勒周邊環境變的越來越危險,目前北約在此附近屯駐了大約30萬軍隊,而加利寧格勒本地只有約1.2萬名俄羅斯駐軍,假如北約決心要與俄羅斯直接爆發沖突,那麽加利寧格勒必將率先成為被打擊的目標。

4、克里米亞(俄羅斯、烏克蘭爭議地區)

克里米亞位於歐洲東部和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半島上,面積2.6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00萬,其中多數為俄羅斯族,占到該地區總人口的約77%;1991年蘇聯解體時克里米亞被劃歸烏克蘭所有,成為克里米亞自治區,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爆發,俄羅斯趁機派兵吞並了該地區,但此舉遭到了全球大多數國家的反對,之後克里米亞成為了俄羅斯的加盟共和國,這裏與俄羅斯本土透過橫跨刻赤海峽的克里米亞大橋相聯系,俄羅斯在此駐紮了約3.1萬名士兵,同時黑海艦隊總部也設在這裏的港口城市塞瓦斯托波爾,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後,烏克蘭方面曾嘗試要收回克里米亞,但目前該地區仍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中,假如未來戰事進一步擴大,那麽這個位於黑海之濱的俄羅斯海軍重鎮必將成為北約和烏克蘭打擊的主要目標和前沿陣地。

5、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阿塞拜疆)

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位於外高加索的南端,與亞美尼亞、伊朗、土耳其三國相鄰,面積0.55萬平方公裏,人口約50萬;納希切萬歷史悠久,古代時是古亞美尼亞的龍興之地,17世紀初納希切萬與外高加索地區一同被納入俄國的版圖,並劃歸亞美尼亞邊疆區管轄,因為民族和宗教矛盾,當地的阿塞拜疆族和亞美尼亞族勢同水火,並最終釀成種族之間的大屠殺,之後亞美尼亞人在當地的人口越來越少,至1979年納希切萬地區的亞美尼亞人僅有不足萬人;1991年蘇聯解體後納希切萬歸阿塞拜疆所有,但亞美尼亞並不服氣,雙方為此多次爆發沖突,在2020年的納卡戰爭中亞美尼亞也曾炮擊過納希切萬地區;目前的納希切萬因與阿塞拜疆本土相分離而經濟相對落後,很多納希切萬人被迫前往鄰國土耳其或伊朗謀生,這讓他們與土耳其人的感情更加深厚,而因納卡主權問題帶來的亞阿兩國矛盾依然難解,納希切萬未來仍然存在被亞美尼亞奪回或者被土耳其、伊朗等鄰國「保護性托管」的巨大風險。

6、歐庫西縣(東帝汶)

歐庫西位於馬來群島中的帝汶島西北部,是東南亞小國東帝汶的飛地,面積僅820平方公裏,人口約7萬,歐庫西三面被鄰國印度尼西亞包圍,只有北面臨海,距離本土約100公裏的直線距離,19世紀中葉荷蘭和葡萄牙簽訂了瓜分帝汶島的條約,條約中註明東帝汶和歐庫西歸葡萄牙人所有,到了2002年東帝汶脫離印尼獨立時也是按照該條約劃定了該國領土;雖然成功獲得獨立,但是東帝汶依然還得應付如狼似虎且實力遠超自己的兩個惡鄰印度尼西亞與澳洲,特別是對東帝汶領土始終不死心的印尼,面對放在自己嘴邊的歐庫西縣,如果時機成熟他們肯定還是要過去啃一口的。

7、費爾幹納盆地(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

費爾幹納盆地位於中亞腹地,面積2.2萬平方公裏,該盆地土地肥沃、水資源較為豐沛,在幹旱和多山的中亞地區,費爾幹納從古至今都是當地人心目中的天堂和糧倉,目前盆地中生活著約1600萬人,是中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1991年蘇聯解體時烏茲別克、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瓜分了該盆地,三國分別獲得了65%、20%和15%的盆地控制權,然而因為民族問題,這個地區還出現了大量的飛地,比如烏茲別克有4塊飛地在吉爾吉斯境內,而塔吉克又有3塊飛地在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兩國境內,這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錯形態;三國原就因為邊界劃分和民族問題不怎麽對付,而這些飛地的歸屬也讓矛盾更加白熱化,三方數十年不斷大打出手,而且經常斷交,費爾幹納盆地也成為了中亞著名的「火藥桶」。

8、碳烯達省(安哥拉)

碳烯達位於非洲西南部的大西洋沿岸,是安哥拉最北端的省份,周邊與民主剛果和剛果共和國接壤,面積0.73萬平方公裏,人口約100萬;碳烯達與安哥拉歷史上並無過多交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非洲的反殖民浪潮空前高漲,眾多國家和地區紛紛期待獨立,1975年作為葡萄牙殖民地的安哥拉宣布獨立,同時向外界宣布同為葡萄牙殖民地的碳烯達也是自己的領土,但這遭到了碳烯達本地反抗勢力飛地解放陣線的抵制,同年11月安哥拉軍隊借道剛果共和國殺入碳烯達,碳烯達正式並入安哥拉;碳烯達雖然面積狹小,但卻大名鼎鼎,原因是這裏有非常豐富的礦產資源,碳烯達坐擁非洲南部的兩大油田,年石油產量在3000萬桶以上,占到安哥拉全國石油總產量的70%以上,此外碳烯達還盛產磷灰礦,這種礦石也是安哥拉礦產貿易和創匯的支柱產品,所以碳烯達雖然領土面積不到安哥拉的1%,但其經濟產值卻占到全國的一半,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安哥拉視碳烯達為自己的搖錢樹和寶貝疙瘩;但是數十年來碳烯達的獨立勢力卻始終沒消停,飛地解放陣線和其他武裝力量一直在鄰國建立基地並伺機發動各種襲擊,而碳烯達與安哥拉本土之間地理位置上的距離、兩地經濟上的巨大落差以及種族上的差異,都是隨時可能重新引爆沖突的導火索。

9、穆桑達姆省(阿曼)

穆桑達姆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部,瀕臨波斯灣,是阿曼最北部的省份,南部與阿聯酋接壤,面積1800平方公裏,人口約35萬;波斯灣是世界能源的中心,而霍爾木茲海峽則是連線波斯灣與外界海域的唯一出口,每天全球1/3的原油從這裏透過油輪被運往世界各地,這條海峽的暢通與否也跟全球經濟緊密的連在一起,所以霍爾木茲海峽也被稱為「石油的咽喉」,而穆桑達姆省恰恰就位於這條咽喉要道的最狹窄處,與海峽對面的伊朗共同扼守著這條海上生命線;眾所周知伊朗一直與歐美等西方國家不對付,而他們手中最厲害的一張王牌就是封鎖海峽,如果有朝一日伊朗被西方逼進了死胡同而被迫放出這個大招,那麽西方的聯軍為了經濟利益必將雲集該地區,一場大戰也將不可避免的發生,到那時穆桑達姆省這條海峽對岸的池魚肯定也會受到戰火的殃及,甚至成為敵對雙方打擊的主要目標。

10、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阿根廷爭議)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位於南美洲大陸東南側的大西洋海域中,她由索萊達島、大馬爾維納島兩座大島和其他數百座小島組成,面積1.2萬平方公裏,人口約3800人;馬島於16世紀末由英國探險隊發現,18世紀時被西班牙納入管轄,19世紀阿根廷獨立後將該島收回,但不久後又被英國派兵奪走,此後雙方針對該島的歸屬問題一直打嘴仗;1982年阿根廷突然發動進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回了該島,但英國人也不是吃素的,迅速組織艦隊遠征,在阿根廷人打光手裏所有的牌後,英國人重新取得馬島的控制權;雖然這場戰爭英國人獲得了軍事上的大勝利,但在政治和經濟上卻遭到全面打擊,與「歐洲糧倉肉庫」阿根廷交惡導致歐洲糧食價格大幅飆升,同時引發全球資本恐慌性的逃離英國,倫敦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正式易主,此後英國對美國的依賴加重,昔日的全球霸主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馬島是英阿兩國的最大矛盾點,同時也是阿根廷人心頭上永遠都刺,馬島戰爭後的幾十年裏阿根廷人也一直尋求各種途徑來試圖收回該地區;今年新當選的阿根廷總統米萊又再次將收回馬島問題提出來,並宣稱阿根廷對馬島擁有「不可談判的主權」,而英國方面也直言不諱地表示此事「不容談判」,雙方態度的強硬和不妥協也預示著圍繞馬島問題,未來英阿雙方必然還會有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