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亡國之兆!基輔新規惹惱將士,俄方犀利評論:這是消滅烏克蘭人民

2024-04-20國際

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領導下,烏克蘭政府最近透過了一項新的動員法案,該法案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被認為是最為嚴厲的。這一措施激發了激烈的討論。以下是法案中一些引起爭議的嚴厲措施的概述:

1. 在戰爭中受傷的士兵,需多次進行身體檢查,除非確認完全無法繼續服役,否則不論傷勢,原則上仍需參戰。

2. 每個烏克蘭家庭只允許擁有一輛車,超出的車輛將被政府征用以支持戰爭。

3. 即便是擁有高等學歷的人才,如研究生,也只能申請延期服役而不能免除,當國家需要時,必須參與服役。

4. 新法案中取消了之前規定的「軍人服務36個月後可以復員」的條款,這意味著在沒有新補充法案之前,士兵只能繼續服役,除非因傷殘(需經過多次檢查確認)或死亡,否則不得離開戰場。

5. 法案透過後,引發了廣泛爭議。例如,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批評稱,澤連斯基政府此舉是「在消滅烏克蘭人民」,而烏軍內部也有強烈的反對聲音,炮兵埃爾特姆指出,這削弱了部隊的士氣和動力,他強調需要明確規定服役的具體年限。

這些措施基本上表明,除了支持烏克蘭的國際盟友和烏克蘭政府外,普遍反響負面。然而,實際上從客觀角度分析,澤連斯基推動這一法案是必要的,符合當前戰時狀態的需要,事實上,此舉不僅是正確的,甚至還顯得些許遲緩。

1. 這不是平時的征兵問題,而是戰爭時期的特殊需求,只要戰爭持續,征兵就應無休止,保衛國家的任務豈能有所怠慢?如果未來我們與其他強國開戰,戰爭可能持續多年,難道士兵可以說服務期滿就放下武器回家嗎?如果每個人都這樣,國家的存亡將岌岌可危。

2. 這場戰爭不僅是戰爭,更是一場弱者對抗強者的鬥爭。俄羅斯無論在面積、人口、資源還是軍事技術上都強於烏克蘭,與這樣的對手作戰,只有持久戰才能取勝。在這種情況下,誰能堅持更久,誰就更有可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3. 這場戰爭是全民參與的戰爭。俄烏沖突初期,俄軍之所以受挫,除了不適應和策略失誤外,還因為烏克蘭全民的參與對俄軍形成了巨大壓力。現在,在俄占區,許多烏克蘭公民已經死亡或逃離,烏克蘭唯有動員更多的人民投入戰爭,才有希望取得勝利。

4. 澤連斯基政府如果在戰爭初期就采取這樣嚴格的動員法,可能就不會面臨如此多的批評。當時的情況是,烏軍士氣高漲,民心向背,如果當時就透過了嚴格的動員法,大家可能都不會有怨言,因為戰爭剛開始,人們還能看到勝利的希望,這樣的措施肯定會得到人民的支持。假如那時就實施了,也許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被動,需要不斷調整政策。

因此,從客觀的角度看,烏克蘭政府出台的「最嚴」動員法以保衛國家和民族的安全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說,烏軍的「覺悟」還不夠高。在如此緊急的時刻,還在考慮何時復員,這不禁讓人想到1938年出版的【紅星照耀中國】中的一幕:作者斯諾在華北遇到一位趕赴戰場的劉姓青年,這位年輕人在談及抗戰勝利後的計劃時,平靜地表示大部份人可能都會在戰事中犧牲。

在戰時,士兵的最高榮譽是在戰場上殉國,平時可以復員,但在戰爭中,不應談及復員,只有戰爭結束,才是士兵離開戰場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