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李顯龍交班,新加坡模式的又一次完美復刻

2024-04-17國際

李顯龍的交權,事實上就是把政權委托給了黃循財。對於不熟悉新加坡政治語境的人,未必能體會‘委托’兩字的沈重。

撰文丨連清川

1972年出生的黃循財在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20萬粉絲,自己打的標簽是「書蟲,吉他手和愛狗人士」。

他最喜歡的歌手是艾歷·基利普頓;在今年3月泰勒·斯威夫特新加坡演唱會前,他還在Instagram上貼出了用吉他彈奏她的成名曲【愛情故事】的影片。

他的父親出生於海南,他自己出生於新加坡本地,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獲得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最終學歷是哈佛大學公共管理碩士。

他是新加坡的下一屆總理。

現在看來,他和5月15日即將離任的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看上去非常相似:溫和,親民,智商很高。

事實上不相似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就是李顯龍一手栽培出來的。

2005年開始,黃循財就擔任李顯龍的私人秘書長達三年;2011年,他開始正式踏入政壇競選國會議員,也是在李顯龍「鼓勵」之下開始的。此後10多年時間裏,黃循財在李顯龍內閣經歷了7個部門的要職,簡直就是當成接班人來培養的。

他簡直就像是李顯龍的復刻。

01

在影片號裏刷到李顯龍是大概率事件。

他大概是中國公眾最喜歡的東方政客的形象:用國語發表演講,時刻把人民掛在嘴裏,新加坡的利益是永恒的主題,從來沒有西方政客那種誇張亢奮的語調,永遠是一副循循善誘長者的形象。

溫和與堅定,至少給我的形象是如此。

而且,他很會道歉,很會落淚。2023年宣布即將辭任時,他深情回顧自己從2004年開始擔任新加坡總理之後20年篳路藍縷,屢屢帶領新加坡淌過險惡的局勢,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20年之後的新冠疫情,數度哽咽,一度落淚。新加坡人民為之動容。

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們想起1965年,當新加坡被馬來西亞聯邦踢出、被迫獨立時,創業總理,世界偶像,他的父親李光耀當眾落淚的場景。

對於中國人來說,新加坡的歷史基本上就是他們父子的歷史,幾乎忘記了其實在1990年之後,曾經也有一個長達14年的總理吳作棟。當然,吳作棟是非常容易被遺忘的,因為李光耀擔任國務資政一直到2011年,橫亙了吳作棟的整個任期。

李顯龍在新加坡政壇中,從來就是以含著金鑰匙的路徑而出現的。32歲時,他就成為新加坡史上最年輕準將,第二年就當選議員,並馬上開始擔任貿工部部長。

1984年李光耀開始計劃辭去總理職位時,李顯龍已經被視為下一屆領導團隊的核心成員。1990年,吳作棟接任總理時,不到40歲的李顯龍就成了副總理。

這條路徑,自然也被黃循財完美復刻了。

李光耀交班給吳作棟時,就有人質疑他想把自己的位置移交給兒子。李光耀很大度地說,李顯龍想要獲得政治上的成功,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

在30多年的政治生涯中,李顯龍顯然成功地擺脫了父親的政治陰影,建立了純屬於他自己的政治風格。

如果說李光耀給世人的形象是鐵腕治國的話,那麽李顯龍呈現出來的就是紳士治國的表象。他比李光耀更加長袖善舞,更能在強權環峙的格局中找到新加坡的位置:他一直努力並且成功地在大國博弈格局中維持著平衡。

在新加坡國內,李顯龍得到的評價也十分正面。他治下的新加坡所取得的經濟成就,並非依靠李光耀遺留下來的榮光就能自動獲得。

但如果你真的以為李顯龍是一位「溫吞」的政客,那就大錯特錯了。另一個李顯龍所暗藏的「兇猛」,或特許從下面兩個案例中看出端倪。

李顯龍的第一位夫人早故,第二位夫人何晶和他結婚時是一個公務員,婚後立即成為淡馬錫控股公司的執行董事兼CEO。這家公司是新加坡政府全資擁有的投資公司,它從來沒有披露過任何財務資訊,是全世界最神秘的公司之一。

何晶上任以來,對於她的質疑和挑戰從來就沒有斷過。但迄今為止,她依舊穩固地坐在這個位置之上,未曾動搖。

還有一個案例發生在2017年,李光耀的另一個兒子李顯揚和女兒李偉玲公開發表文章,指責李顯龍並未遵從父親的遺囑——拆除李氏家族的老宅。根據他們的敘述,李光耀並不想留下故居,不想它成為個人崇拜的物件,但李顯龍顯然想利用這座房子,加強自己的政治影響力。

李顯龍的應對動作無情而決絕,他指令有關部門開始調查並起訴李顯揚。李顯揚的兒子李繩武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也曾公開批評新加坡政府利用法律打擊異見人士:他立即遭到新加坡政府起訴,最終缺席被判藐視法庭,罰款和剝奪競選權。

02

2023年,在一個全球權威智庫的報告中,新加坡首次成為世界排名第一的「自由度最高的經濟體「。它的評判標準包括了政府規模、法律制度及產權、貨幣穩健、國際貿易自由和監管。

這對新加坡自然是一個好訊息,但只是一個結果、一種追認。

2022年,新加坡GDP4668億美元,人均GDP8.28萬美元,全球排名第五。

2022年,遷入新加坡的百萬(美元)富翁有2800名,而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的富豪已達到1200家,管理的總資產超過6000億美元。這跟亞洲領先的地區相比,還有一點差距(相差大概2000億美元),但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最近兩年內,有超過200個超級富豪,正在申請設立辦公室、取得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

家族辦公室反映的是新加坡一貫的政策取向:不斷地加大對於投資和營商環境的自由度,取代其他地區的亞洲金融中心位置,變成亞洲金融、貨物與技術的中轉站。

這就是新加坡的歷史與現實:一個港口城市,人口和人才都十分欠缺,資源幾近於無,周邊生存環境惡劣,夾雜在幾個超級大國的利益博弈中。只有成為自由港,成為所有人的中轉站,它才有生存下來的可能性。

依靠著港口,新加坡最初的產業是港口貿易、造船和石油加工,逐漸演變成服務業(包括金融)、貿易和制造等新興產業為主的產業格局,而其中服務業的占比已經達到了驚人的70%。

可以說,要不是依靠自由港及其所衍生的服務業,新加坡也就沒有了生存的空間。

不過,自由是一體兩面的,與之對應的另一面,讓新加坡顯得並不那麽性感。

2018年,新加坡在全球媒體自由度榜單上排名第151名。全球知名媒體都曾在新加坡吃過大癟,【經濟學人】和【紐約時報】都曾刊發過道歉啟示,承認對李光耀和李顯龍做過「誹謗「——只有向新加坡妥協,才能取得特許證,繼續在新加坡營運下去。

新加坡所有媒體資源都控制在政府手中,像【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享譽世界主要靠的是國際政經報道與分析,而不是國內政治。

從李光耀到吳作棟到李顯龍,「憂患意識「一直是新加坡政治的主流話語。他們認為,新加坡非常容易喪失現已取得的經濟成就和獨立地位,繼而淪為外國的附庸和貧困的地步,要求新加坡國民團結一致、努力發展。

黃循財在被指定成為下一屆總理的時候,就已經提出」攜手共進的新加坡「,宣稱只有團結一致,新加坡才能前進。

在【新加坡的非典型崛起】中,美國學者約翰· 培瑞寫道:「和古代城邦雅典一樣,新加坡政府相信社群利益必須超越個人利益。而許多外界人士也認同此一見解。」

03

美國、英國和澳洲政府,都曾經指責新加坡的威權政治,李光耀和李顯龍的反應都不是忍氣吞聲,而是高調反擊。

在世界格局和博弈歷史中,占據優勢地位的英美,的確無從理解新加坡和它的東方式政治。

不像在美國軍事陰翳下的南韓和日本,新加坡的生存環境遠比他們來得更加惡劣。一個彈丸之地夾在幾個大國之間,而它身邊的印尼、馬來西亞一度全是動蕩之地,越南仍在不斷變動之中,泰國局勢也不那麽太平,美國顯然鞭長莫及,即便有心,也無法提供什麽有效的保護。

高達76%的華人族群,在文化傳統上就傾向於政治冷感。對於他們來說,獲得良好的生活環境與穩定的格局,比什麽都要重要。因此在新加坡的政治歷史上,挑戰者寥寥無幾,也根本無法形成什麽氣候。

香港【南華早報】中文網時任總編輯鄭維,早在2015年一篇評論中說道:「對於不熟悉新加坡政治語境的人,未必能體會‘委托’兩字的沈重。」他的結論是:除了執政黨,沒其他人能接得了盤。這一點,執政黨知道,人民也知道。

李顯龍的交權,事實上就是把政權委托給了黃循財。之後的2025年國會選舉,他們的人民行動黨恐怕還是毫無意外會以大比分取得勝利。黃循財是否如同吳作棟一樣蕭規曹隨地跟著李顯龍的政策?估計變動概率不會很大,因為他已經邀請了李顯龍擔任國務資政這一職位,李也答應了。

於是,新加坡這個成功的城邦國家的順利交權,就成為了特別古怪的東方政治樣板。

一方面,它的確成功地締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成為亞洲無可置疑的發展樣版;另一方面,在日本、南韓甚至越南的自由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現代時間中,它堅持著自己的獨特模式。

歐美政治根本不懂解東方政治的特性,尤其是新加坡。實行自由競選式的歐美民主,可能馬上就會給新加坡帶來不測之災。但是這種家長式的、委托式的政治,真的能夠保證新加坡的長治久安嗎?

對於新加坡,乃至世界來說,或許現狀就是合理的。少數人的抱怨和痛楚,畢竟還是聲音太微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