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關鍵時刻,馬斯克向杜林普開啟了錢包|京釀館

2024-07-13國際
如果馬斯克全力支持杜林普,那麽杜林普的資金優勢還將大幅擴大。
▲特斯拉行政總裁馬斯克資料圖。圖/新華社
文 | 徐立凡
據環球網援引外媒7月12日報道,美國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已向一個致力於幫助當勞·杜林普入主白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捐款。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捐了多少錢,但數額相當可觀。該政治行動委員會下次公布捐贈者名單的時間是7月15日。
今年早些時候,馬斯克還在社交媒體平台X(前身為 Twitter)上表示:「我要非常明確地說,我不會向任何一位美國總統候選人捐款。」但現在這位世界首富開啟了錢包,讓自己成了共和黨金主。上次美國大選,馬斯克投票支持了拜登,是什麽動力驅使他在當前這一關鍵時刻改為支持杜林普,這對美國大選又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拜登與馬斯克早已交惡
在拜登還是奧巴馬政府的副總統時,馬斯克就與之打過交道,但是馬斯克對拜登的評價一般。他曾對自己的傳記作者表示:「拜登還是副總統的時候,我和他在舊金山共進午餐,他……就像那種玩偶,你拉一下繩子,它就會一遍又一遍說著那幾句不過腦的話。」
但在拜登上台後,因為推出了綠色能源政策,馬斯克曾表示支持。不過,兩人的關系很快就惡化了。2021年8月5日,上台不到7個月的拜登在白宮召開了一場電動車峰會,邀請了通用、福特、斯特蘭蒂斯和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領導人參加,但沒有邀請馬斯克。
白宮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因為馬斯克反對工會,所以沒有邀請他參加。此事引發馬斯克強烈不滿。
2022年1月27日,拜登在社交媒體X上又釋出了一條自己和通用汽車CEO瑪麗·巴拉的同框影片,並寫道:「當我說未來將在美國創造時,我是認真的。像通用汽車和福特這樣的公司在美國國內生產的電動汽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
這件事徹底激怒了馬斯克,他專門發了一條推文,炮轟「拜登就是一個人形的濕襪木偶」。他還在回應網友的推文下留言說,拜登正在「像對待傻瓜一樣對待美國公眾」。
2022年8月,拜登政府推出了【通脹削減法案】,其中關於電動車補貼的條款規定,新能源車可獲得稅收抵免,但前提條件是,汽車必須在北美由工會工人組裝。為此,特斯拉生產的大部份車徹底被排除在外。
不久,馬斯克就改變了原來支持拜登政府的立場,公開呼籲選民在美國中期選舉時支持共和黨。拜登也不示弱,在中期選舉結束一天後就宣布,出於對國家安全的顧慮,將考慮是否對馬斯克的商業交易進行安全審查,包括推特收購計劃以及SpaceX的「星鏈」互聯網服務。
此後,馬斯克與拜登政府和司法機構之間的監管和法律交鋒不斷。據統計,到今年3月,這種交鋒已多達11場。可以說,馬斯克與拜登的關系已難以轉圜。
杜林普及時伸出橄欖枝
今年3月,隨著美國大選進入沖刺階段,原本與馬斯克關系疏離的杜林普,及時向馬斯克伸出了橄欖枝。
2017年,因為杜林普結束了巴黎氣候協定,馬斯克一口氣結束了在白宮三個委員會的兼職。馬斯克還曾表示,杜林普是個「騙子」「有些瘋狂」。
但杜林普在一些事情上的靈活轉身,讓馬斯克逐漸改變了看法。杜林普原本是加密貨幣的反對者,但今年以來,為了獲得加密貨幣的競選捐款,杜林普改變了立場,宣稱自己是「加密貨幣的朋友」。而馬斯克自稱是「狗狗幣教父」,向來支持加密貨幣。
此外,杜林普給美國富豪減稅的政策,也深受馬斯克歡迎。2017年,杜林普就曾推出過列根時代以來最大規模的減稅政策,而馬斯克向來不諱言自己希望得到巨額薪酬。
2018年,特斯拉為馬斯克制定的薪酬方案高達560億美元,結果被美國特拉華州法院宣布無效。今年4月,特斯拉再次拿出了給馬斯克560億美元的薪酬方案。杜林普與共和黨傳統上對於富豪的友好態度,也拉近了杜林普與馬斯克的距離。
今年3月3日,杜林普在海湖莊園與馬斯克及其他共和黨金主舉行了秘密會談。之後有訊息說,如果杜林普再次上台,將任命馬斯克為政策顧問。估計在當時,馬斯克已有了給杜林普捐款的計劃。
對大選的影響不容忽視
在當前這一關鍵時刻,以馬斯克高達2000億美元的身家和在美國商界、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他給杜林普捐款必然對民主黨的金主們產生示範效應。
7月5日,由美國頂尖商界領袖組成的商業組織「領導力即刻計劃」發表聲明,呼籲拜登「為了美國民主與未來」退選。這一聲明已獲得至少168人聯署,其中不乏民主黨主要捐助者。
日前,領英(Linkedin)的聯合創始人、億萬富豪霍夫曼等人已經告訴民主黨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未來前進」,如果拜登繼續參選,他們將擱置高達9000萬美元的捐款。
好萊塢明星、民主黨的著名支持者喬治·古尼,也多次呼籲拜登退選。古尼表示,「這不僅是我的觀點,也是我私下接觸過的每一位國會議員和州長的觀點。」
目前,杜林普在籌款方面已經超過了拜登。如果馬斯克全力支持杜林普,那麽杜林普的資金優勢還將大幅擴大。
而這一優勢不僅會轉化為共和黨更大的宣傳優勢和基層動員優勢,也會轉化為民主黨內部的失敗情緒。這種情緒是否會成為美國大選的新變數,8月19日召開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就會見分曉。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