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百年仇恨難消 巴勒斯坦跟以色列到底是什麽仇什麽怨?

2024-08-31國際

今行事曆史故事:巴勒斯坦一分為二

1947年8月31日,聯合國建議將巴勒斯坦一分為二。

巴勒斯坦地區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區。20世紀初,隨著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興起,大量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希望在那裏建立一個猶太人的國家。

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或者說現代巴以沖突的根源通常被認為是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提出的「巴爾福宣言」。

在這個宣言中,英國外交大臣巴爾福向猶太復國主義聯盟承諾,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民族的家園」,這一聲明激發了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的浪潮。

猶太移民潮與當地阿拉伯居民的利益發生了沖突,導致了一系列的暴力事件和社會動蕩。

聯合國成立於1945年10月,1947年正處於其影響力的增長期,它開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成為各國討論和解決全球問題的平台。此時的巴勒斯坦問題,成為聯合國重點關註的國際問題之一。

聯合國提出將巴勒斯坦分為猶太國和阿拉伯國的計劃,是聯合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決定。

這一計劃體現了聯合國在解決長期沖突和民族自決問題上的嘗試,盡管最終未能實作預期的和平效果,反而加劇了地區沖突,導致了持續至今的緊張局勢。

以色列國的成立和中東戰爭的爆發與這一計劃有著直接的聯系。

這一計劃推動和形成決議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點:

1947年2月,英國因無法解決巴勒斯坦地區的矛盾,將巴勒斯坦問題送出給了聯合國處理。

同年9月,第二屆聯合國大會決定設立一個專門委員會,即聯合國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來自11個國家的代表組成,來進一步研究巴勒斯坦問題。

特別委員會在經過深入調查和討論後,提出兩個主要方案:聯邦方案和分治方案。聯邦方案建議建立一個統一的巴勒斯坦國家,由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共同管理。然而,考慮到當時雙方的矛盾和沖突,特別委員會最終推薦了分治方案。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對分治方案進行表決。最終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10票棄權的結果透過了這項分治計劃的決議。

該決議規定了英國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應於1948年8月結束,把巴勒斯坦分成兩個國家,一個歸阿拉伯人,另一個歸猶太人,耶路撒冷市則成為聯合國管理下的獨立主體。

猶太國家面積約為55%的巴勒斯坦地區,包括主要的猶太居民區和一些重要的水資源;而阿拉伯國家面積約為45%,包括主要的阿拉伯居民區。

這是國際組織第一次提議成立猶太人的國家,這也是猶太復國主義的最終目的。決議同時建議把更多的猶太人移入巴勒斯坦。

1947年聯合國分治計劃背後的大國博弈是復雜且多層面的。

英國由於在二戰中力量受損,希望保持對中東的影響力,但同時也需要考慮與阿拉伯世界的關系,因此在猶太人問題上持有保守態度。

美國在戰後崛起,希望透過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來贏得國內外的猶太人支持,同時對巴勒斯坦地區的地緣政治價值也有所考量。

蘇聯在這一過程中的角色同樣關鍵。史太林控制了聯合國中五個成員國的投票,直接影響了分治計劃的透過。蘇聯支持以色列建國的原因可能包括向美國展示合作意願、贏得美國猶太社團的好感以及透過猶太人向西方尋求經濟援助。

此外,蘇聯可能也認識到巴勒斯坦地區的不穩定對美國的戰略利益構成挑戰,因此支持以色列建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蘇聯在歐洲的壓力。

可以說,分治計劃的透過是大國之間政治利益、戰略考量和國際關系博弈的結果。

分治計劃一透過,猶太人欣然接受,視其為實作猶太國家的重要一步,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阿拉伯國家紛紛舉行示威,反對和抵制這一分治計劃,因為它在土地分配上偏袒了猶太復國主義者。

盡管猶太人在當時只占巴勒斯坦地區人口的約33%,但他們卻被分配了超過一半的土地。此外,阿拉伯人認為,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已經導致了大量阿拉伯人失去土地和家園,分治計劃進一步加劇這一問題。

1947年11月30日,在耶路撒冷和一些阿猶混合的城鎮,爆發了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激烈武裝沖突,這被稱為是巴勒斯坦「非正式戰爭」的開始。

1948年5月14日,英國結束了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同日,猶太復國主義者宣布成立以色列國。

隨後,阿拉伯聯盟國家埃及、外約旦、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軍隊相繼進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巴勒斯坦戰爭)正式開始。

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後,以色列實際上控制了比分治計劃中更多的土地,導致大量巴勒斯坦人成為難民,而阿拉伯國家的建立則未能實作。

在隨後的幾十年裏,發生了多次戰爭和沖突,以色列控制了包括西岸和加沙走廊在內的一些巴勒斯坦領土,並在這些地區建立了定居點。這些行為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爭議和批評。

直到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宣布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首都為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國,才在其【獨立宣言】中接受分治計劃。

而耶路撒冷作為三教聖地,其地位問題一直是巴以沖突的焦點之一。雙方都聲稱耶路撒冷為自己的首都,這加劇了雙方的矛盾。

這座城市的地位問題,就像是一塊燙手的山芋,誰接手都覺得燙,但誰也不肯說它不香。

對於巴勒斯坦,以色列奪我土地,燒我房屋,殺我子女,辱我先輩;對於以色列,大哥給的地盤,小弟不光要看好場子,還要做大做強,至於什麽巴勒斯坦國家,什麽阿拉伯世界,我不care。

巴以沖突實際不是國家之間的沖突,而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美式裝備軍隊之一的以色列與沒有正式軍隊的巴勒斯坦人之間的沖突。

近年來,盡管美國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巴以問題的態度有所變化,但總體上保持了偏袒以色列的立場,包括在軍事、經濟和外交等層面。

特別是在杜林普政府期間,美國的一些決策,如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將美國駐以色列使館遷至耶路撒冷,被認為使得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態度更加強硬。

美國國內的政治力量,特別是猶太集團在美國政治、經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對美國的巴以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保護以色列成為美國政府的一貫政策,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

拜登政府雖然口頭上支持「兩國方案」,但在實際政策上並未與杜林普政府有明顯區別,繼續采取了「袒以壓巴」的政策,在聯合國安理會多次動用否決權拒絕透過譴責以色列的聲明決議。

在新一輪巴以沖突中,美國被巴勒斯坦民眾認為同時扮演著兩個角色,一方面聲稱自己是中立的調停者,另一方面卻是以色列武器的最大提供者。

一些中東問題專家指出,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政策是導致沖突持續和加劇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國的一些行動,如出動航空母艦、支持以色列的軍事行動等,被視為在「火上澆油」,不利於沖突的緩和與解決。

目前,哈馬斯的崛起是巴勒斯坦政治中的意外轉折,它的激進立場和對以色列的強硬態度,使其成為國際社會中備受爭議的政治力量。

盡管面臨著外部的壓力和封鎖,哈馬斯依然堅持其抵抗路線,其行動和政策對巴勒斯坦的未來和整個中東地區的穩定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片古老的土地何時能恢復寧靜與和諧,問蒼天,難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