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馬爾代夫驅逐印軍後,孟加拉爆發反印度遊行,中國又要背鍋?

2024-04-12國際

孟加拉國國內連續2個月爆發大規模反印遊行,示威者要求印度停止幹涉孟加拉國內政。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全球局勢可以說是風起雲湧,俄烏沖突進入新的階段,俄軍開始完全掌控戰場主動權,美西方國家則對援助烏克蘭愈發無力,巴以沖突也正在愈演愈烈,以色列前段時間對伊朗大使館的襲擊,使局勢驟然升級。與此同時,在更遠的南亞次大陸上,印度也同樣面臨著,對自己愈發不利的地緣政治局面,馬爾代夫和孟加拉國,先後對印度下了逐客令。

此前,馬爾代夫新任總統穆伊茲公開對印度下「逐客令」,要求印軍駐紮在馬爾代夫的所有部隊於3月15日之前全部撤走。盡管印度百般不情願,但最終還是不得不從馬爾代夫撤軍,在3月10日當天,印軍已經先期撤出25名士兵,剩余的64名士兵則將在4月與5月份期間先後撤出,此舉也被認為是印度在南亞地緣政治中,遭遇的一次「重大失敗」。

作為扼守印度洋的重要島嶼,馬爾代夫一直以來都被印度視為是自己在印度洋的「後花園」與重要基地,在1988年,印度借平定馬爾代夫政變的名義在此地開始駐軍,此後印軍長期駐紮於此。盡管印度在馬爾代夫的駐軍不多,但印度卻每年都為此地提供大量軍事硬件,培訓安全部隊,並且「幫助」馬爾代夫建立監視器材。得益於印軍在馬爾代夫的存在,印度幾乎可以對大部份來往於印度洋的船只進行跟蹤監視。

在被迫從馬爾代夫撤出後,印度目前已經開始啟用備用方案,即啟用距馬爾代夫130公裏以外的拉克沙群島基地,並且在島上大肆擴建所謂的用於「作戰監視」的器材。不過在馬爾代夫遭遇的失敗,仍然產生了一定的多米諾骨牌效應,就在印軍從馬爾代夫撤走之後,孟加拉國國內連續2個月爆發大規模反印遊行,示威者要求印度停止幹涉孟加拉國內政,並從其國內「滾出去」。

對於長期奉行親印政策的孟加拉國而言,此類場景可以說非常少見。馬爾代夫驅逐印軍的舉動,顯然是這一系列反印遊行的導火索。

孟加拉國雖然親印,但這主要是基於歷史原因以及現實因素所致,一方面,孟加拉國在冷戰前期曾是巴基斯坦的一部份,直至1971年爆發的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才透過軍事手段使當時的東巴基斯坦獨立為孟加拉國。

在往後的數十年裏,印度對孟加拉國施加了政治,經濟與軍事三重影響力,並且極力阻止其與域外國家合作,尤其是與中國之間的合作。

更為重要的是,孟加拉國的最大水源來自於恒河,而印度掌控著恒河上遊地帶,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控制了孟加拉國的水源地,在1971年孟加拉國獨立以後,印度就立即在恒河上遊地帶修建了拉發卡大壩,進一步確立了自己控制孟加拉國水源的優勢。

在雙方簽定的恒河水協定中,孟加拉國的水資源幾乎完全依賴於,印度是否願意讓大壩釋放水流量。因此,孟加拉國國內對於印度的態度實際上是矛盾的,產生反印情緒是必然,而要激發這一情緒,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導火索。

對印度而言,馬爾代夫與孟加拉國的反印情緒,可能會在南亞掀起更大一波反印風潮,印度在冷戰期間奉行「霸治南亞」政策,並透過政治,經濟或軍事手段強行介入或控制了一眾鄰國的內政與外交。除了馬爾代夫跟孟加拉國以外,不丹,斯裏蘭卡以及尼泊爾等國也同樣是印度「霸治南亞」政策的受害者。

隨著近年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鋪開,這些被印度控制的國家重新看到了脫離印度控制的機會,因此眾多國家都在近期紛紛選擇與中國合作,與印度的關系反而愈發疏遠,比如在去年,不丹就與中國舉行了邊界會談,斯裏蘭卡允許中國科考船停靠。驅逐印軍的馬爾代夫總統穆伊茲,也公開表態支持「一帶一路」,並在2月份同意中國科考船「向陽紅03」停靠在馬爾代夫。

在這一背景下,印度在南亞的所謂「霸權統治」顯然無法再維持太久,印度也必然會以此為由,將黑鍋更多的扣在中國頭上,並加強與中國的競爭跟對抗。在印度民族主義與霸權主義思維高漲的今天,想要讓印度收手是十分困難的,未來只有繼續以強硬對強硬,以合作對抗霸權,才是進一步開拓「一帶一路」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