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美媒:美應恢復與鼓勵對華文化交流

2024-09-05國際
參考訊息網9月3日報道 彭博新聞社網站8月30日刊登題為【修復中美關系不僅要靠政治家】的文章,作者是卡裏什瑪·瓦斯瓦尼。全文摘編如下:
作為八年來首位訪華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日前的中國之行凸顯了這兩個超級大國加強接觸的重要性。
但中美關系不能止步於政治家和官員,兩國年輕人必須把對方視為夥伴而非敵人。深化人文交流有助於加深理解,緩解未來的緊張局勢。這不僅有利於這兩個競爭對手,也有利於其他國家。
美國官員每次存取中國,幾乎都是為了傳遞同樣的資訊:中美處於激烈競爭的關系中,但華盛頓希望防止這種關系演變為沖突。
這一戰略也只是勉強避免了雙方爆發全面對抗。台灣問題是北京明確告訴美國不能越過的紅線,也是沙利文訪華期間的首要議程之一。南海的緊張局勢正在加劇,尤其是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矛盾。與此同時,拜登政府帶頭發起了一項阻礙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倡議,限制中國獲得尖端芯片,並支持美國本土半導體生產。
民主黨和共和黨一致認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戰略競爭對手。盡管中國經濟增速最近有所放緩,但仍在增長——最新經濟預測數據顯示,未來五年,在全球新增經濟活動中,中國占比將達到21%左右,超過七大工業國組織國家的總和。
自1972年美國時任總統尼克遜訪華以來,密集接觸政策開啟了中美關系和解的新時代。
在美國前總統杜林普任內,兩國關系開始趨於敵對:他對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征收關稅,將北京列為國家安全風險,對關鍵的高科技產業實行保護主義政策。中國認為這是美國試圖遏制中國崛起,並以此作為中國在科技領域實作自力更生的動力。
杜林普也切斷了更好了解中國的重要途徑,迫使和平隊誌願者等專案逐步停止執行。他取消了富布韋特學者交流專案,盡管該專案有望恢復,但損失已經產生。這些措施對美國的危害遠大於對中國的危害。
曾任美國外交關系協會中國問題高級研究員的伊恩·莊遜說:「我們的對話者不一定非得是高層官員。」
美國大選是兩國重新開機關系的又一次機會。美國副總統卡瑪拉·哈裏斯的競選搭檔、明尼蘇達州州長添·沃爾茲非常了解中國,他可以為兩國的緊張關系帶來正面影響,而杜林普可能會帶來更多不確定性。
恢復富布韋特專案與和平隊誌願者等專案將鼓勵文化和教育交流,加深兩國民間關系。華盛頓還應該透過電影節或大學合作等方式,與中國的知識分子和文化名人加強接觸。
正如中國古代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中所寫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美國應該開始早做準備。(編譯/熊文苑)
1月30日,在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林肯中學,將於3月啟程赴華交流的林肯中學12年級學生蒙特塞拉特·羅梅羅-羅查(中)參加美國中學生赴華交流歡送儀式。(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