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際

澤連斯基提出「勝利計劃」,卻在歐美遇冷,俄烏能坐上談判桌嗎?

2024-10-21國際

文/齊然

編輯/漆菲

俄烏戰事進入兩年八個月之際,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出了一份旨在結束戰爭的計劃。

當地時間10月16日,澤連斯基在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上正式公布了這份「勝利計劃」。該計劃包括五個要點,包括正式提請烏克蘭加入北約、盟友解除對俄境內使用西方援烏武器進行遠端打擊的禁令、在烏領土部署非核戰略威懾力量、發展烏克蘭戰略和經濟潛力、戰後用烏克蘭士兵取代駐紮在歐洲各地的部份美軍等。他認為,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明年年底前有望「結束戰爭」。

10月17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布魯塞爾出席會議,介紹了他的「勝利計劃」。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對此回應說,所謂「勝利計劃」其實是一套「語無倫次的口號」,是為了將北約成員國拖入與俄羅斯的直接對抗,是「讓烏克蘭和烏克蘭人民陷入災難的計劃」。

這份計劃提出之際,俄烏雙方在戰場上形成了微妙的對壘局勢:兩軍都在某一戰線發起進攻並取得戰果。

俄方的攻勢聚焦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州的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蘇聯時代稱「紅軍村」)。今年以來,這座擁有6萬人口的城鎮成為俄軍最重要的攻擊目標之一。這緣於它的戰略地位——向西,它控制著通往第聶伯羅州和基輔的公路;向北向南,它溝通著頓巴斯戰線烏軍的南北補給線。眼下,俄軍已打出一個長十余公裏、寬數公裏、箭頭直指波克羅夫斯克的突出部。

截至今年10月20日,俄烏戰場形勢示意圖。(作圖:齊然)

當外界猜測烏克蘭會如何應對戰場上的劣勢時,烏軍卻另辟蹊徑,從東北部的蘇梅州出兵,越境攻入俄羅斯西部的庫爾斯克州。這場攻勢始於8月初,也是烏軍自全面戰爭開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進入俄境內。烏方在庫爾斯克州多個方向深入十至二十公裏不等,至今據稱仍在堅守。俄方則表示,烏軍此前占領的該州約一半領土已被解放。

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聽起來讓烏民眾感到興奮,但外界認為,短期內難以付諸實踐。對於這一計劃,歐美盟友均持謹慎態度。對於烏克蘭心心念念的入約申請,北約秘書長馬克·呂特僅是回應:「烏克蘭將來會成為北約成員……問題是關於何時,我現在無法回答。」

過去幾個月,隨著兩軍「交換占領領土」,反映出兩國在戰事上的優劣勢態和戰略考量。

烏軍迎來「艱難一年」

2023年夏天,烏軍集結部隊,在南部的扎波羅熱、赫爾松一線發動大規模反攻,希望延續2022年秋冬時的勝利姿態,收復更多領土,讓兵鋒逼近俄羅斯占領的克里米亞半島。

但這場加入了歐美最新援助軍備的反攻,卻在俄羅斯的多層防禦體系、彈藥更充沛的炮兵支援,和以逸待勞的防守姿態面前收效不大。烏軍損失了不少人員和裝備後,再次轉入守勢。

進入2024年,兩方攻守姿態全面逆轉。俄軍在東線發起全面進攻。年初,俄軍攻擊頓涅茨克市西北部的阿夫迪伊夫卡(Avdiivka),2月,烏軍被迫從這裏撤退,俄軍占領了這座烏軍固守多年的要塞城市。

今年9月,波克羅夫斯克一座被炸毀的建築。

沿著阿夫迪伊夫卡向西北方向挺進的同時,俄軍也在另外幾個方向上取得戰果——在頓涅茨克東北部,俄軍從2022年占領的巴哈穆特向西,進攻恰西夫亞爾(Chasiv Yar),逼近要塞城市克拉馬托爾斯克(Kramatorsk);在頓涅茨克州南部,俄軍在10月初奪取了另一座要塞城鎮武赫萊達爾(Vuhledar)。

俄軍還積極恢復其他戰線上的行動:5月,俄軍對烏克蘭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州發起攻勢,從北部突破烏軍邊境防禦,占領了數十平方公裏的土地,繼而在哈爾科夫這座烏克蘭第二大城市的北部遠郊和烏軍持續拉鋸;夏天,俄軍又在哈爾科夫州東部的奧斯基爾河沿線向西攻擊,逼近2022年被烏軍收復的鐵路樞紐城市庫皮揚斯克(Kupiansk)。

連番戰鬥中,烏方的人員、裝備和戰鬥意誌均遭受嚴峻考驗。雖然相比於今年年初因為美國國會紛爭而中斷對烏軍援的時刻,烏軍的後勤補給有所改善。但一些基礎問題仍然困擾其戰鬥能力。

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人手不足。美國【華盛頓郵報】在今年6月的一則報道中指出,當征召50萬士兵的提議在2023年被澤連斯基否決後,烏克蘭前線部隊面臨缺少合適戰鬥人員的困境。這使得俄軍能在一些區域以數倍於烏軍的兵力強行突破防線。

另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月報道,在武赫萊達爾被俄軍占領之前,當地俄軍和烏軍的力量對比接近七比一。報道提到,烏軍士兵撤退時情緒低落、疲憊不堪。

眼下,烏克蘭的征兵官員正在基輔的餐館、酒吧和音樂廳搜尋應該服兵役的男性公民。據當地媒體10月12日報道,他們現場檢查了征兵體檢檔,並逮捕了違反規定的人。在哈爾科夫和第聶伯等主要城市也出現了類似情況。

烏克蘭首都基輔一處地鐵站,征兵處的職員正在檢查路人的兵役資訊。

按照該國法律,所有25歲至60歲的烏克蘭男性都有服兵役的義務。此外,18歲至60歲的男性不得離開烏克蘭。今年春天,一項法律生效,要求有服役義務者將個人資訊錄入一個線上系統,否則將面臨處罰。

烏克蘭經濟戰略中心主任維什林斯基對此表示:「人們認為這是一種虐待行為,比刑事犯罪更惡劣,後者至少有法律程式……這讓人們產生了分歧,他們害怕征兵辦公室腐敗和濫用權力。」

烏東前線的烏克蘭軍官尤裏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他現在支持談判,因為他擔心沖突可能會無休止地持續下去,他的子孫將來也必須參戰。

兵源的匱乏也影響到烏軍的軍事訓練。一些參加前線部隊的新兵只接受了幾周的訓練就奔赴戰場,前線指揮官擔憂這樣的訓練水平很難讓人在復雜的前線生存下來。

烏克蘭武裝部隊的一名工兵在頓涅茨克地區前線附近參加訓練。

相比之下,俄軍的炮兵力量占據了絕對優勢。早在4月時,美國歐洲司令部司令卡沃利(Christopher Cavoli)就提到,俄軍對烏軍的炮火比例是五比一——意味著烏克蘭每發射1枚炮彈,俄軍會發射5枚。到了10月初,烏國防部表示,這一比例下降至三比一,盡管有所改善,差距依然明顯。

2023年,烏克蘭炮兵在英國學習使用英軍援助的AS-90自行火炮。

這些因素都影響著烏軍的表現,也讓澤連斯基堅持的絕不放棄領土的目標,變得愈發難以實作。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IIS)今年夏天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堅持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放棄法定領土的烏克蘭受訪者達到55%,比兩年前下降了近30個百分點,能接受透過放棄部份領土來換取和平的受訪者則從兩年前的10%增加到32%。

多重困境下,烏軍發動了對庫爾斯克地區的攻勢。回頭看來,烏軍占據了部份俄國領土後便采取就地防守姿態,表明其目的旨在尋求扭轉戰略態勢——逼迫俄軍從東線抽調兵力、向國內外展示其進攻能力、透過掌握部份俄羅斯國土作為談判籌碼。

只不過,開辟庫爾斯克戰線兩個月後,烏軍獲得的籌碼正逐步失去價值。

雖然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稱,俄軍已從其他戰場抽調了5萬人填補庫爾斯克州前線,但俄軍在頓涅茨克等地的推進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俄方也沒有因為領土被攻擊而向烏方作出任何妥協。10月2日,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鑒於烏克蘭占領了庫爾斯克州的領土,和平談判的可能性不大,繼續「特別軍事行動」將是唯一可行的選擇。

烏克蘭軍車停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蘇賈鎮的邊境位置。

近一段時間,澤連斯基嘗試說服歐美盟友擴大在俄境內使用軍援武器的特許。烏克蘭希望能更多攻擊俄境內縱深的軍事目標,打亂俄軍的排程和後勤線,從而降低前線的壓力,並增加俄羅斯民眾的厭戰情緒。

不僅如此,烏克蘭也嘗試研發了多款遠端無人機,用機群配合,以襲擊俄境內深處的目標。9月下旬,烏克蘭宣稱用遠端無人機襲擊了莫斯科周邊特維爾地區的一處大型軍火庫。此外,烏克蘭也投入更大力度占領俄羅斯領土,或在俄境內開展特種作戰等。

但這些選擇,都有擴大戰爭規模的風險,烏克蘭的歐美盟友也對這些選項保持謹慎。9月,澤連斯基訪美時表示,希望放寬在俄羅斯境內深處使用美歐長程武器的限制,但遭到拒絕。

此前的7月,俄方宣稱該國防長別洛烏索夫曾致電美國防長柯士甸,制止了烏克蘭情報部門在聖彼得堡海軍節上暗殺俄政要的企圖。烏方是否有過這一計劃,外界無從驗證,但它至少說明,俄方一直在施壓美歐,限制烏克蘭選擇更高風險的戰術和行動。

今年7月,俄羅斯聖彼得堡舉行海軍節的慶祝活動。

歐美盟友質疑聲增多

對烏克蘭來說,2024年的冬季或將更為難熬。

不論在美國還是布魯塞爾,或是此前存取的歐洲四國,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暫時遭到「冷遇」。德國總理朔爾茨在被問及「勝利計劃」時說:「你們知道德國在相關問題上的立場。這不會改變。」法國外交部長巴羅10月20日在存取基輔時對「勝利計劃」表達了模糊的支持,他稱法國正在研究這一計劃。

美國總統拜登也未做出明確表態。他原計劃在10月中旬的德國拉姆施泰恩峰會上討論援烏的話題,但因國內需要應對颶風「米爾頓」而不得不缺席。這意味著澤連斯基在美國大選前沒有更好的宣傳機會。

一直以來,美國和德國都反對正式邀請基輔加入北約,擔心這會加劇與俄羅斯的沖突。一些官員推測,北約成員資格可能會成為與莫斯科進行任何談判的籌碼。對大多數北約成員國來說,如果沒有長期和明確的停火協定,以及明確界定適用北約集體防禦條款的地區邊界,烏克蘭很難正式加入北約。

當然,這不影響上述西方國家繼續增加對烏克蘭的軍援。10月19日,七大工業國組織(G7)國防部長齊聚意大利拿坡里,他們會後發表聲明承諾將為烏克蘭提供「堅定不移的支持」,並強調「繼續向烏克蘭提供援助,包括短期和長期的軍事援助」。

10月19日,烏克蘭國防部長烏梅羅夫和意大利國防部長克羅塞托出席在意大利拿坡里舉行的G7國防部長會議。

美制F-16戰機於今年正式入列烏克蘭空軍後,法國也表態說,將在2025年向烏克蘭提供「幻影2000」戰機。在烏克蘭最緊缺的炮彈方面,美國正在增加幾家彈藥工廠的產能,以趕上烏克蘭的需求。

10月16日,美國宣布將向烏克蘭提供「另一批數量可觀的急需的武器和裝備」,價值4.25億美元,包括國家先進地對空導彈系統(NASAMS)的彈藥;用於防空的RIM-7導彈;「毒刺 」(Stinger)防空導彈;空對地彈藥;高機動性火炮火箭系統(HIMARS)彈藥;155毫米和105毫米火炮彈藥等。

今年1月17日,遭到俄導彈襲擊的烏克蘭哈爾科夫,挖掘機等重型機械正在清理廢墟。

拜登力圖在任內保證烏克蘭的武器供應。他近來在同英法德等國領導人會談時說:「烏克蘭正面臨一個嚴峻的冬天,我們必須保持我們的決心、我們的努力和我們的支持。」

但由於戰事不順,歐美國家中質疑烏克蘭的悲觀聲音逐漸增多。9月24日,一向挺烏的英國【經濟學人】刊文質疑烏克蘭及其盟友「先要有勇氣承認他們可能失敗」,並批評北約對烏克蘭的支持不足,令後者越來越難以看到勝利的可能。

澤連斯基期待的和平條件與他周圍的局勢越來越不相符。在最高拉達議員面前,他承認國家「越來越疲憊」。他說:「勝利對某些人來說已經成為一個令人不舒服的詞,而且很難實作。」

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也讓烏方倍感不安。由於烏軍極為依賴西方的援助,澤連斯基的「勝利計劃」需要得到下一任美國總統的批準。

澤連斯基此前在白宮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會談。

一旦前總統杜林普再次入主白宮,對烏克蘭來說,不亞於一場晴天霹靂。杜林普在競選中一直表示,一旦當選,將很快終結戰爭;其副總統候選人萬斯更是宣稱「我不在乎烏克蘭」。10月17日,杜林普在接受采訪時批評澤連斯基稱:「他不應該讓那場戰爭爆發。那場戰爭是一場失敗。」他還暗示,美國給烏克蘭的軍援已經過多。

澤連斯基承認,美國大選結果對烏克蘭的未來和加入北約的目標至關重要。「我不知道(美國)選舉之後對我們的提議會是什麽樣的。」澤連斯基最近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說,「我們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前進方式。一方面是持續支持,但盟友仍然擔心一些風險。根據誰贏得白宮,我們能看到另兩種方式。會更積極還是更消極?老實說,我不知道。這對我們的人民來說非常敏感。」

對烏克蘭而言,還有一個壞訊息,那就是就算烏方有和談和結束戰爭的意願,俄方也未必願意放棄當前的有利地位——其正在表露出延長戰事,進一步削弱烏克蘭的傾向。烏克蘭政府顯然也意識到,自己處於劣勢之下,很難相信對手會願意放棄戰場上獲得的成果,以和談實作和平。

俄社會已適應戰爭狀態

戰事爆發超過兩年,烏克蘭國內的厭戰情緒升溫。俄羅斯卻似乎相反,整個社會變得更適應戰爭狀態了。

相比開戰時的各種預測,俄羅斯經濟在制裁下展現出令外界驚訝的韌性。今年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預測各國年度經濟數據時,將俄羅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增幅上調至3.2%——遠高於英法德三國。6月,俄總統普京在聖彼得堡經濟論壇上自信地表示,俄羅斯GDP的年增長率有望超過5%。

諸多西方媒體觀察到,俄羅斯的消費市場迎來蘇聯解體以來少見的增長——人們的收入變多了,消費力增加了,餐廳生意興隆。就連俄羅斯的奢侈品和藝術品市場,也有了大幅增長。

俄羅斯宏觀經濟分析和短期預測中心相信,2024年該國實際薪金預計上漲3.5%,人們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預計增長3%。

這得益於俄羅斯眼下的「戰爭肯恩斯主義」,即利用大規模投資軍備來帶動經濟發展。據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分析,俄羅斯2024年的國防開支已占到GDP的8%。2025年這一數據將繼續上升。根據目前公布的2025年國家預算,俄羅斯在國防和安全方面的支出將占到整體預算的近一半。俄政府使用包括國家舉債或赤字在內的方式,將資金投入國防工業、提供軍人薪金和撫恤金等,以維持戰事。而這些支出,許多轉化成為國民的收入。換言之,戰事成為俄政府向民間派錢的渠道之一。

這樣的「戰爭肯恩斯主義」,短期內逆轉了俄羅斯自後蘇聯時代以來的經濟政策。據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昕觀察,近兩年來,俄羅斯精英開始重視加大投資和國家的再工業化,這在以前是很少見的情況,可以說他們的「經濟意識形態發生了改變」。他告訴【鳳凰周刊】,「很多學者變得更加‘工業黨’,呼籲國家應當有意識地投資工業和制造業。」

張昕認為,隨著戰事進入第三年,俄羅斯人對戰爭的支持程度和看待戰爭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民間的一大變化是,很多人覺得,戰爭是一件已經發生的事情。既然打了那麽久,輸掉戰爭只會導致更壞的結果。就算最初對戰爭持反對態度或者沒有明確立場的人,現在也覺得,‘至少不能輸’。」他指出,這種心態下,俄羅斯不太會出現大規模的厭戰情緒。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透過控制征兵規模,讓社會不再那麽抵觸戰爭。相比烏克蘭,俄羅斯的征兵更多集中在中小城市和鄉村,因而對大城市中產階級的影響較小。普京政府還不斷上調誌願兵的薪酬,多次推遲擴大動員規模的計劃。2022年由於大規模動員引發大量男性公民逃去他國的現象,如今較少出現。尤當,隨著烏東戰事的推進,俄羅斯高層似乎看到「奪取更大勝利」的希望。

「目前從俄羅斯公開渠道傳遞出的訊息來看,他們短期內不準備進行談判,也沒有要接烏方話茬的意思。」張昕說,「戰局雖然不是一邊倒,但對俄羅斯來說,眼下消耗的狀態是能夠承受的。反而,烏克蘭那邊的壓力越來越大,持續下去的話,烏方承受人員進一步消耗的能力和意願都會下降。」如此情況下,張昕稱,俄方存在透過延長戰事以積累更多有利地位的動因。

這種情緒在普京越來越樂觀的發言中有所體現。他在9月30日的一次公開講話中表示,「特別軍事行動」設定的目標都會實作:「真理站在我們這一邊。我們齊心協力,為我們的子孫後代捍衛一個安全、繁榮的未來。」

而當澤連斯基釋出「勝利計劃」後,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回應說,結束戰爭的唯一方法是烏克蘭「認識到其所推行的政策是徒勞的」。

俄烏未來均面臨挑戰

雖說俄烏之間的戰事趨向於將持續下去,但比拼兩國長期的經濟潛能和國家能力,雙方都不算是做好了準備。

對烏克蘭而言,最大的難題是兵力。此前,烏克蘭期待的長期戰術之一是讓俄羅斯在烏克蘭境內經受遠大於烏方的傷亡,從而迫使其在戰爭不可持續的前提下談判。但截至2024年夏天,俄烏雙方的前線損失差異,沒有大到令俄軍無法承受。

美國【華爾街日報】9月的一篇報道引述知情人士的話估計,烏軍截至當時的累計陣亡人數已達8萬人,而俄軍的死亡人數最高預計可達20萬。乍看起來,烏軍和俄軍的交換比似乎達到了一比二以上,但報道中估算的雙方受傷人數都在4萬人左右,而戰爭中的傷者很多會落下殘疾或其他後遺癥。考慮到這一因素,烏俄整體喪失作戰能力的人員數量可能並沒有出現數量級上的差異。

俄羅斯一處俄軍陣亡官兵墓地。

對烏克蘭而言,除卻原本的人口就只有俄羅斯的四分之一,戰爭爆發後,該國人口也大量流失。上述報道提到,2022年戰事爆發前,包括俄占克里米亞等地,烏克蘭的總人口約為4000萬人。到了2024年夏天,在大量人口流往他國或生活在俄占區的背景下,烏克蘭政府下轄的總人口已經降至2500萬至2900萬人。有人擔心,那些離開烏克蘭的人,如在歐洲站穩腳跟,或許不會再回故土。這意味著,該國的人口流失將帶來永久性結果。

烏克蘭利維夫的烏軍陣亡官兵墓地。

人口流失的前景,和走低的生育率,讓澤連斯基政府盡量避免動員18到25歲的年輕人。可這又反過來加劇了烏軍在前線的吃緊局面。

除此之外,烏克蘭的政治穩定情況也是隱憂。

兩年多來,澤連斯基政府的支持率有了明顯下降。民調顯示,對澤連斯基政府的不信任度已從2022年全面戰爭之初的7%上升到2024年9月的37%,信任度則從90%下降至59%。

9月初,澤連斯基大幅改組內閣,替換了包括外交部長庫列巴在內的多名官員。這被外界廣泛認為是在回應民間對戰事膠著的不滿。但這一舉措,沒能幫助到澤連斯基,也無法緩和民間對政府產生的不信任感。

波蘭東方研究中心(OSW)今年8月的一份報告指出,在戰時安排下,烏總統的權力大大加強,在一些領域超出了憲法授權的範圍。報告指出,澤連斯基的總統辦公廳主任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正逐漸將自己的人手引入總統府」,引發民間對「黑箱政治」的懷疑和擔憂。

分析認為,若要長期維持戰事,烏克蘭不止需要更多外援,也需要重新整理自身的戰術策略、政治生態和經濟政策。9月的另一份民調還顯示,超過半數的烏克蘭人希望能夠成立一個容納更多「愛國力量」、不局限於某一政治派別的「民族團結政府」,以更團結的姿態應對戰事和保衛國土。

在俄羅斯一邊,現有的樂觀情緒也未必能持續。「戰爭肯恩斯主義」的確發揮了效力,但如果戰事綿延數年,俄羅斯也將面臨經濟後勁的問題。

歐盟的一份報告指出,俄羅斯經濟將在未來數年面臨挑戰。比如因為政府支出集中在軍事和安全領域,其他部門的投入——如基建和居民福利正在變少,長遠來看會削弱社會的發展潛力;過高的利率和可能的通貨膨脹也會影響投資,長期持續或將出現投資不足的局面,此外,俄羅斯媒體廣泛報道,在高薪金下,俄羅斯許多企業仍然出現了人手短缺現象,該國的老齡化、低生育率等問題和烏克蘭類似,也阻礙了經濟的進一步繁榮。

今年的莫斯科時裝周,模特正在走秀。

據俄【生意人報】10月7日報道,根據俄羅斯國家統計局今年8月的統計數碼,俄消費者的需求增速正在放緩,8月的俄羅斯家庭消費支出按年計增長4.7%,低於7月的5.8%。

亦有分析指出,俄羅斯當前的募兵和戰場投入模式也難以持續。雖然俄羅斯正不斷擴大軍事生產,但美國非營利智庫「戰爭研究所」(ISW)在今年9月的一份報告中提出,俄羅斯的國防工業難以生產足夠的產品應對前線的巨大損耗。若這一分析屬實,長此以往,俄軍就算在前線攻破了烏軍防線,也難以實作快速的機械化包圍穿插以擴大戰果。這意味著前線很難出現決定性的變化。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不斷提高募兵的獎金。俄【生意人報】指出,俄羅斯各地今年競相提高了征兵的獎金金額,首都莫斯科的征兵簽約獎金已達到230萬盧布(約合17萬元人民幣)。最貧困的地區也有40萬盧布(約3萬元人民幣)。在海外運作的俄媒「The Bell」認為,獎金的上漲意味著隨著大量願意參軍的人前往前線,征兵工作將越來越難,「如果不再發起大規模動員,俄軍難以維持當前的人力優勢」。

烏方也註意到上述變化。烏國防部情報總局局長布達諾夫9月表示,俄羅斯的各方面限制因素會在2025年逐漸浮現,克里姆林宮因此可能會考慮在2025年夏天結束戰爭。俄方則沒有對戰事下一步予以預測,僅反復強調將「完成特別軍事行動的所有目標」。

此刻而言,無論遇到多少困難,未來將遭遇哪些挑戰,兩國都沒有充足理由放棄當前站定的立場。要實作實質性的和談,仍是一個遙遠的期待。因此,這場二戰後歐洲燒得最猛烈、人道主義危機最嚴重的戰火,依然看不到熄滅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