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知道,美國已經失去了對霸主地位的控制。目前,美國把中、俄看作是自己的勁敵,經常使用各種各樣的伎倆。首先是俄烏戰爭的導火索,把俄羅斯拖入了泥潭。
從現在的局勢來看,美國的策略還是很有效果的,俄羅斯陷入了與烏克蘭的戰爭之中,無法自拔。所以,美國在品嘗到俄烏之爭的甜頭之後,試圖重現其在中國身上的「代理人」行為。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中印邊界,台灣海峽,南海,乃至北韓半島,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壓力。另外,美國還使出了一柄鋒利的刀,那就是中俄——歐洲。
如果說歐洲和俄羅斯有無法化解的沖突,那是可以理解的。歐洲在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擔心俄羅斯也是很有道理的。
但中歐之間既無地理上的對立,又無深厚的文化淵源。所以,面對中美之爭,歐洲正處於舉棋不定、舉棋不定的緊要關頭。
歐洲受到俄烏戰爭影響,增速減緩,迫切需要一個龐大的市場,以促進其發展。縱觀世界,毫無疑問,中國是最好的人選。
另外,歐美兩國的聯系也不是一條線上的,歐洲的老成員們迫切希望加強歐洲獨立的力量。所以,和中國進行貿易夥伴關系就成了最佳選擇。
不過,讓歐洲不再依靠美國,這不是一個短期的辦法,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即便是展望將來,如果不消除歐洲對於中國的誤會,中歐的發展仍然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近期,歐洲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轉變,歐盟理事會聯合波蘭和荷蘭的法律執行機構,以中國公司同方威視為外資提供補助為由,對其駐歐辦事處進行了一次突襲調查。
據悉,在此次調查期間,警方對該公司的電腦系統、工作人員的流動電話進行了監控,並對其進行了調查,並對其進行了調查。
而且,這已經不是歐洲第一次因為「市場補助扭曲」而對中國公司的日常經營造成了沖擊,這是自歐洲【外國補貼條例】於2023年頒布以來,針對中國企業的挑毛病越來越多。
所以,有些分析家相信,歐洲聯盟各成員國的行動其實是對美國的一種直接支持。
最近,歐盟的行動讓外界推測中國將前往歐洲進行一次旅行。一些分析師猜測,中國會不會有意針對歐洲展開一連串的舉措?中歐關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當今國際形勢下,中歐應該攜手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妥善應對市場競爭,只有這樣,中歐兩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才能取得雙贏。特別要指出的是,馬克龍在中國存取歐前夕,主動向中國伸出了友善的雙手,掃除了部份對中國的誤會。
馬克龍在一次訪談中表示,他提倡推動「現代化」,並且相信中國的商品應當大量引入。此外,他還指出,中國有必要在應對氣候變遷和安全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我的看法是,歐洲在處理中歐的問題上,必須要有誠意,這樣才能有更好的見面機會。